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溶解NaCl固体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2、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气体膨胀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D.蜡烛的燃烧4、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 B.白磷自燃 C.酒精挥发 D.干冰升华6、2021年6—8月,奉贤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三星堆出土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冶炼金属 B.雕刻玉石 C.锤打黄金 D.打磨象牙7、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8、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吹草动 B.百炼成钢 C.披荆斩棘 D.滴水成冰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1)用仪器名称回答: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指出:写仪器名称,下同)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______;(2)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给物质加热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______、______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2、仪器的用途: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长时间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是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完成下列填空:(1)从上图中选择正确的仪器,用其名称填空:①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时需用__;②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需用__;③取用粉末状固体时需用__;④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需用__;⑤用于较多液体药品反应时需用__.(2)根据化学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选的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__;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该夹在距管口约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③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g食盐(0.1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___g.4、某学生用量筒量液体体积,开始他仰视了刻度线,读数为29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2mL,则他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mL。5、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2)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3)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4)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____和_______。6、某同学做加热某固体的实验,实验结束,发现试管炸裂,请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至少答三条)7、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8、请将下列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用字母表示):A.腐蚀标签B.试管炸裂C.沾污试剂D.引发火灾(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2)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吸取其他试剂___________;(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______;(4)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9、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请选择试管的放置方法是(填字母编号):(1)给试管的固体加热:______;(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______;(3)往试管里滴加液体:______;(4)洗涤后的试管放置:______。10、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三、实验探究(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化学探索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呼出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1)呼出气体中仍含有O2;(2)白磷和红磷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可燃,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二氧化碳可以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时无明显现象;(4)被液体浸泡后的白磷,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40℃仍然可以燃烧。(猜想与实验)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等;实验一:验证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装置气密性良好(2)先将锥形瓶中装满氢氧化钠溶液,打开止水夹K1、K2,将医用输液袋内的500mL呼出气体压入锥形瓶中。关闭K1、K2,并冷却至室温。锥形瓶中液面下降,原来空的量筒内进入482mL液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为____mL。(3)此时,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再往烧杯中倒入80℃的热水。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含N2_____mL,含O2____mL(4)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K2。量筒中部分液体倒吸入锥形瓶中;量筒中剩余液体为396mL。实验二:按图2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的传感器探头放入仍有少量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打开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2(其中纵坐标均为某气体的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填“X”、“Y”或“Z”);(2)Y曲线在约为60s时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推测食品包装袋内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3)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图2判断此说法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实验反思)(1)实验一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________(填选项序号);A.难溶于水B.无色无味C.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实验一的实验操作⑷中,若锥形瓶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K2并读数,则所测氮气的体积分数将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2、请你参加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猜想一: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二: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猜想三: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①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形成的。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③二氧化碳是同学们学习过的气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罩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层白色固体。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一根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__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猜测。(结论与解释)(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的猜测是正确的。(2)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是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生成水,但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小亮的反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猜想3:_____。(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_____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1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_____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方案2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探究。点燃蜡烛,如图所示,向焰心斜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状态为_______态,而且有_______性。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哪些成分?猜想①:焰心物质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②:焰心物质含有石蜡蒸汽。实验验证: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___(填“变”或“不变”)浑浊,猜想____不成立。取一支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口插入焰心,上口用火焰靠近,不能点燃;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凝结,猜想____成立。5、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问题)发光发热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标志之一,如碳,铁和石蜡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就伴随发光发热现象,那么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实验)为了找到有说明力的证据,某同学找来蜡烛并与白炽灯做了下列对比实验。请完成下表中有关内容的填写:蜡烛燃烧和白炽灯内钨丝通电时变化情况的比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1)点燃蜡烛,分别用干冷烧杯和沾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约1min~2min后,再吹灭蜡烛。①干冷烧杯内壁出现______。②用手触摸烧杯壁,有______感觉。③石灰水变______。①蜡烛燃烧时有光和热放出。②蜡烛燃烧时有______和______生成,因此发生的是______变化。(2)观察白炽灯内钨丝的色和状态,然后通电。观察现象,约1min~2min后,停止通电,比较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是否变化。①钨丝是银白色的固体。②通电后灯泡发出白光,用手靠近灯泡,有灼热的感觉。③停止通电后,钨丝颜色和状态______变化(填“有”或“没有”)。①钨丝通电时也有光和热放出。②通电前后,钨丝本身_____发生变化(填“有”或“没有”),因此发生的是______变化。(问题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填序号)。(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6、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②点燃蜡烛,可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你如何知道哪层温度最高:_______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层温度最高。③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_______和_______。7、化学课上小明学习了酒精灯的使用,回家后对蜡烛的然烧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也分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提出问题:蜡烛的三层火焰的温度哪一层更高?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是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将一根细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所示,约1s后取出,细木条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你描述此变化_____。获得结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反思与交流:上述结论对我们使用酒精灯的启示是_____。(2)小明将一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由此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在进行该实验时,小明还发现玻璃杯的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小明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阅资料,了解蜡烛的组成,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C此现象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与老师或同学交流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8、某实验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实验情景)(1)A、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探究一)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2)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填“甲”或“乙”),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3)方案二: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试管中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探究二)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4)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振荡,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区域医疗救治合同
- 土地临时占用合同书
- 药品供应链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战略合并合同协议书
- 快递企业间互惠合同
-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度杭州XX楼盘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合作合同
- 环保监测设备供应合同
- 企业合作伙伴保密合同协议
- 9《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物理)
-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南
- 物理学科中的跨学科应用
- 专题07 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复习讲义)(原卷版)-二轮要点归纳与典例解析
-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三化学学情分析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TB10092-2017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化工原理-第三章-过滤课件
- 2023年通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