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珠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理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則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时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B.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
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
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阿吾斯奇【注】
董夏青青
云霭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太。靶场上掀起沙尘,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挥动铁锹的几个人身上。他弓起背使劲铲干沙石,刨飞的尘土打在旁边人的衣裤上嘭嘭作响。七八个人手脚不停地挖了一个多小时,才在坑深两三米的地方碰到棺材。
露出棺盖时,站在几米外的一家人走到近前。
这家人是埋在靶场东头这位烈士的家属。来靶场之前教导员跟他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连队骑乘巡逻,一个战士因马惊不幸坠亡。当时,家属表达了将孩子葬在连队的意愿。上个月,这位烈士的弟弟辗转联系到团部,说想来接大哥的遗骸回家。
拾捡骨殖装箱时,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声恸哭。
阖棺前,他爬出坑外。烈士的弟弟上前将他从地上搀起。看他站稳了,松开手倒退两步,向他鞠了一躬。雷声滚过,空气里潮乎乎的土腥味刺鼻。教导员让正准备回填土坑的战士们赶紧收队,和家属一同返回连队。
路上,教导员向烈士家属介绍他的身份,“这是南疆军区来指导工作的殷营长,他弟弟是咱们连队的三班长,天生是带兵的料,在连队很有威信。”
“那这正好能跟兄弟见面了。"烈士的弟弟说。
“三班长现在正在总医院住院……休养好了就回来。”教导员说。
“生病了?"烈士的弟弟问。
他没作声。
去年阿吾斯奇的雪下得早、下得多。连队自己烧锅炉,攒的煤渣子需要乡里派拖拉机来运走,拖拉机上山的时候没油了,驾驶员给连队打电话,让人快给送油来。小弟一听就拿上一桶油,开着皮卡去给拖拉机送。顶着风雪返程时,对面驶来一辆大卡车,司机没留神,车头把皮卡车推出去十几米远……
上午那个人朝他鞠躬时,他第一反应是应当感恩、知足。相比那个人的兄弟,小弟至少还活着,至少将来睁开眼是躺在一张干干净净的病床上。
这两年不知说过多少回要来阿吾斯奇,可想不到有一天在这儿了,会是帮小弟收拾放在连队的被褥衣物和储藏室的行李,然后带走。
又想起小弟在少林寺学武时给他写的信,说他们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穿上沙袋背心、戴上沙袋绑腿就跑出去冲山,然后回学校跑圈。吃过早餐,教练会带他们去练蹿腾跳跃、拳术和器械。
后来,小弟在信中提到未来的出路。他那会儿已在南疆部队当班长,深夜趴在锅炉房的地上给小弟回信。他说,希望小弟参军,为家庭争得荣誉。小弟练过武功,见过世面,进部队立功受奖的机会比他更多。
信寄出后的第三个月,小弟人伍进疆。先在团里的步兵营待了几年,后被调往阿吾斯奇。
晚饭后,通讯员带他去了连队的储藏室。到那儿才发现,小弟平日就把他的箱包收得很利索,根本不需要他再做什么。这些年,小弟在武校演出的钱及在部队发的津贴和工资,大部分都交给了奶奶。让她在老家重修老屋,添置家具,好好生活。要是奶奶不照小弟的安排做,小弟就大发脾气。
招待室旁的图书室敞着门,屋里有灯。他经过时,看见军医正坐在长条桌前翻书。见他走进来,军医起身摘下老花镜向他打招呼。
“营长好啊。”
“沈军医……"他颔首示意。
“今天你也辛苦了,上午还帮他们干活儿。”军医说。
“小事。就是觉得这家人也挺奇怪的,隔了四十多年才来。"他说。
“下午和教导员陪他们在连队里转了转,听这个人讲,他们父母不识字,早些年家庭条件也不好,没坐过车,从老家过不来。他弟弟一家子这回过来也不容易,路上光火车就走了三天,往阿吾斯奇走的路又刚化过雪,有些地方路都毁了,颠了快四个小时,吐了一路。”
“能找过来是挺不容易的。"他说。
“三班长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军医问。
“刚从储藏室上来。"他说,“想着收拾一下,结果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三班长能吃苦、能干活儿。"军医说。
那晚在阿吾斯奇的图书室,军医从书柜里拿出一幅字赠他。说知道他要上山来,特意练来写的。
他接过字在桌上展开。写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对军医说,自己还没成家,这怎么受得起?
军医摇了摇头,说这哪是写给相好的,是苏轼七年没见着苏辙了,苏轼想他的弟弟啊!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8期,有删改)
【注】《在阿吾斯奇》于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一些生活碎片来描写戍边官兵的受伤与牺牲。全文虽然没有中心情节、重点人物和想刻意表达的思想,但是透露出了浓浓的悲意。
B.南疆部队的殷营长来到北疆的阿吾斯奇连队,见证了一个烈士家属来将烈士的遗骸移送回故乡。那是一个七十年代骑马巡逻时牺牲的战士。
C.教导员说,殷营长的小弟会带兵、有威信,曾在所在的连队当班长。前一年小弟为了给拉煤渣子的拖拉机送油,在路上被撞成重伤。
D.沈军医特意写了一幅字送给殷营长,表达兄弟之情。在沈军医缓慢的讲述和朴素的字迹中,殷营长那痛苦的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阿吾斯奇》以平淡和克制的笔调,记叙了驻守在边防线上的解放军真实的生活,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让“家”和“国"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
B.烈士弟弟四十年后仍来接兄长遗骸返乡。这件事促使殷营长在处理弟弟受伤一事时心理发生了变化,体现了人物悲痛而坚韧的内心,增加了小说情感的浓度。
C.小说篇幅不长,层次和内涵却极为丰富。殷营长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入物,既经历着部队的生活,也勾联起了和小弟、奶奶一起度过的往昔岁月。
D.作者采用宏大叙事视角,把散碎的生活场景改写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命过程与人生经验,赋予了现实生活以生命性和存在感,拓展了小说的情感空间。
8.在本小说中,殷营长的小弟一出场就缺席,他虽“不在场”,却又常常“在场"。谈谈你对小弟“缺席”又“在场"的理解。(4分)
9.不同的叙述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叙述效果。在本小说中,作者虽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但运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知视角。请简析这样写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二:
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逄孔宣①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辨其利害,明其善恶。
观《左氏》之书,为传之最,而时经汉、魏,竟不列于学官,儒者皆折此一家,而盛推二传②。逮《史》《汉》继作,踵武相承。王充著书,既甲班而乙马;张辅持论,又劣固而优迁。然此二书,虽互有修短,递闻得失,而大抵同风,可为连类。班氏式遵曩例殊合事宜岂谓虽浚发于巧心反受嗤于拙目也。
夫人废兴,时也。穷达,命也。而书之为用,亦复如是。若乃《老经》撰于周日,《庄子》成于楚年,遭文、景而始传,值嵇、阮而方贵。若斯流者,可胜纪哉!故曰“废兴,时也。穷达,命也”。适使时无识宝,世缺知音,若《论衡》之未遇伯階,《太玄》之不逢平子,逝将烟烬火灭,泥沉雨绝,安有殁而不朽,扬名于后世者乎!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鉴识》)
【注】①孔宣:孔子。②二传:《公羊传》《谷梁传》。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班氏式遵A曩例B殊合C事宜D岂谓E虽浚发于巧F心G反受嗤于拙H目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的“质”意思不同。
D.三王,在文中专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史记》的历史是非观和圣人大不相同,他不认同司马迁有关黄老之学等的观点。
B.刘向、扬雄对《史记》的评价与班固有所不同,他们高度肯定了司马迁的“良史之材"。
C.刘知几认为研究历史不必关注隐微之处,,而要探求深远的事理,这样才能明辨利害得失,
D.刘知几将史书能否流传与人的命运好坏类比,具有一定的唯心色彩,可见其历史局限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4分)
(2)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4分)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找出刘知几得出这个观点的事实依据。(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岐阳三首①(其二)
元好问
百二关河②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③问,争遣蚩尤④作五兵。
【注】①当时蒙古兵攻占岐阳(今陕西凤翔)。②百二关河,指秦地。③苍苍,指天。④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领袖,被炎帝与黄帝打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陇水东流闻罢声”句,与辛弃疾“中间多少行入泪"的意境相似。”
B.用“有情"修饰萦绕战士尸骨的野草,表现战士“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
C.尾联直抒胸臆,通过质问苍天、“争遣蚩尤”,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D.本诗格调沉郁顿挫、苍凉悲壮,情感低沉悲痛,颇有杜甫离乱诗的风格。
16.这首诗在写实的描写中漫透了民众的苦难,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和“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
(3)《老子》第十一章甲,老子最后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保持思维对于官场的独立性,是稷下学宫的生命。
不参政,却问政。稷下学宫的自由思维,常常成为向朝廷进谏或被朝廷征询的内容。朝廷对稷下学者的态度很谦虚,而稷下学者也可以随时去找君主。孟子是稷下学宫中很受尊重的人物,《孟子》一书中提到他与齐宣王讨论政事就有十七处之多。齐宣王开弫很重视孟子的观点,后来却觉得不切实用,没有采纳。但这种转变,并没有影响孟子在学宫中的地位。
齐国朝廷最感兴趣的是黄老之学,几乎成了稷下学宫内的第一学问,但这一派学者的荣誉和待遇也没有因此比其他学者高。①后来三为“祭酒”执掌学政而成为稷下学宫“老师中的老师"的荀子,并不是黄老学者,②________。他的学生韩非子则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由于统治者的取舍并不影响各派学者的社会地位和言论自由,稷下学宫里的争鸣也就有了平等的基础。彼此可以争得很激烈,③似乎已经________,但最后还是达到了共生互补。甚至,一些重要的稷下学者到底属于什么派,越到后来越难以说清楚了。
学术争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结果,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上一个等级。
④我们在现代争取了很久的学术梦想,原以为是多么了不起的新构思呢,谁知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实行了,而且实行了一百多年,直至秦灭六国才被迫终止。
18.下列句子中的“到底"与文中加点的“到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将调查工作进行到底。B.他说的到底是否属实?
C.我们到底把你盼来了。D.冬天到底是冬天,连阳光都是无力的。
1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句中的“祭酒"和《哦,香雪》中的“北京话”两处引号作用不相同。
B.②句横线处如填写“而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可以照应前后文,使语意连贯。
C.③句横线处可填成语“水火难容”“格格不入”,和后文的“共生互补”形成对应。
D.④句中的“学术梦想"根据文意是指知识分子基于学术的自由争鸣与融合。
20.下面分别是1949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受阅机群和2019年参加国庆阅兵仪式的受阅机群的照片,根据图片,请以“岁月”开头写一段话。要求:立意自定,语言表达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根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耕地保护的相关工作通告如下:
①县内大片的耕地遭到无情地毁坏,不禁让人感到惋惜。为此,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节约用地。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严禁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②照着自己的想法在耕地上建房、采石、取土等;严禁未经批准在耕地上种植树木;严禁在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严禁违规超标准建设绿化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进行非农建设。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达到5亩或耕地10亩以上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占用耕地的,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可以处每平方米100至1000元罚款,并责令拆除复耕到位。
根据《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违规在耕地上种植树木、苗木的,由当事人自行移除,恢复耕种;未自行移除的,将依法强制清除。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或者挖塘养鱼的,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③责令改正:未自行改正的,将进行相应处罚。
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凡在本县区内存在违反耕地保护有关规定的行为,务必于一周内整改,恢复耕种条件。④较长时间不整改的,由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依规进行从重处理。
特此通告。
某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21日
21.下列关于这则通告画横线的四处表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表达对遭破坏的耕地的婉惜,可引起共鸣,用在此处比较贴切。
B.②处属于口语化的表达,用在此处显得不够庄重,应改成“擅自”
C.③处含有命令的语气,带有强制的意味,用在此处体现了严肃性。
D.④处未指出明确的时间,缺乏严谨性,此处应改成“逾期"。
22.请把第二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单一的衡量向度使人们很难构筑自己生活的意义。
人衡量当下的生活有三个向度:肯定,认可、模仿当下的生活;否定,对生活和现状有所批判;超越,自我寻求、整合进步
人以什么向度为主来衡量、审视自己当下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未来发展。
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珠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
1.D。
2.B。
3.C。第③段是论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A.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没有涉及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B.荀子这两句话意为以严肃庄重的态度、端正真诚的心面对对方,指向说理中的“信誉”要素。D.“不违逆于理"强调“理”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到说理中的“情绪"要素。
4.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一点2分,两点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A。
7.D。D.“作者采用宏大叙事视角"错误。作者背弃了史诗性的宏大叙述视角,从微观的个人化叙述视角切入,以小见大,以点写面,把生活改写成片段式的、具体可感的生命过程与人生经验,赋予了现实生活以生命性和存在感。
8.①小弟一直“缺席”,因为他一直躺在病床上。②小弟常常“在场”,因为小弟连接起了殷营长、指导员、烈士家属、沈军医和三班的战士们。③小弟尽管“缺席”,但是他和这些人一样,面对生活的困难,却没有退缩,构成一种格外悲壮伟岸的“在场"。他的经历凸显了戍边战士的英雄形象,展示出戍边战士高贵的精神气概。(一点2分,两点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作者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客观直接地描述了“他”和沈军医等一群普通的边防官兵的戍边生活。②虽是第三人称,但又是人物的有限视角。小说以殷营长来连队为小弟拿行李为线索,以有限制的叙述视角围连起诸多人物并展开描写,向读者暗示了其叙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③小说运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情节较为弱化,展现了一种散碎的生活场景,对人物也没有进行人为的典型塑造和思想境界的拔高,使得人物自身真实而朴素。(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DG。句意:班固遵循过去的惯例,非常合适恰当,难道说虽然是费尽神思创造出来的著作,反而要受到见识浅薄的人讥笑?“班氏"是主语,“式遵曩例”是动宾结构,句子完整,后面B处断开;“殊合事宜"也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浚发于巧心”是状语后置句,“反受嗤于拙目"是被动句,在两句之间G处断开。
11.C。A.正确。叙说;/一种文体。句意:叙说游侠则贬退隐士而推举奸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一种“赠序”的文体。B.正确。短处;/概括。句意:这些是他的短处。/用一句话来概括它。C.错误。都是“质朴"之意。句意:盾朴而不鄙俗。/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D.正确。
12.C。C.“不必关注隐微之处”错误,“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辨其利害,明其善恶"可知,刘知几认为作为文献的史传精深博大,学者如果不能窥探求索它的幽深隐微之处,怎么能够辨别它们的利害得失?说明要探求幽深隐微之处。
13.(1)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所以称作实录。(“核”,真实;“美”,赞美;“隐”,隐藏、掩饰;“谓”,称为。一点1分)
13.(2)要想求得评价核验恰如其分,大概千年才能遇到一次吧!(“铨核”,评量考核:“得中”,适中、适当;“其”,大概。一点1分,句义1分)
14.(Ⅰ)观点:评论者的鉴识会影响史书命运。(Ⅱ)事实依据:①《左传》是三传中最优者,但经历汉、魏不被列于学官,儒者也不尊崇;②《汉书》继承《史记》的风格,二者却因评论者见识不一而褒贬不同;③《老经》《庄子》《论衡》《太玄》都因为遇到合适的时代或知音,才得以扬名于世。(观点1分,依据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司马迁根据《左氏春秋》《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一些史料,陈述《楚汉春秋》的史实,接续记载其后的史事,截止于天汉年间。所讲的秦、汉时期的历史十分详尽。至于采录、拾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许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互相矛盾。还有他涉猎的范围广博,贯通经传,驰骋于古今上下几千年之间,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再有他的是非观和圣人非常不同,论说大道则以黄老学说为主,而以六经为辅;叙述游侠,则贬退隐士而推举奸雄;记述经济活动,则崇尚权势财利,而羞辱贫贱,这些是他的短处。然而,从刘向到扬雄,这些人博览群书,他们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盾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所以称作实录。
(节选自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二
三王受到诽谤,碰到鲁仲连才得以澄清;五霸享有名望,遇上孔子而受到诋毁。这就是事物有一定的标准,而鉴别却没有固定的认识,要想求得评价核验恰如其分,大概千年才能遇到一次吧!何况作为文献的史传,精深博大,学者如果不能窥探求索它的幽深隐微之处,不能探寻其中深远的事理,怎么能够辨别它们的利害得失,分清其中的善恶是非。
看看《左传》这部书,是三传中最好的,而在汉、魏两代,竟然不列入学官,儒学者都轻视《左传》一家,而极力推崇《公羊传》《谷梁传》。到《史记》《汉书》相继著述,前后相承。王充著书,已经称班固第一司马迁第二;张辅立论,又贬低班固而褒扬司马迁。然而这两部史书,虽然互有长短,不断听到有关它们得失的评价,但它们大抵上风格相同,可以看作同类著作。班固遵循过去的惯例,非常合适恰当,难道说虽然是费尽神思创造出来的著作,反而要受到见识浅薄的人讥笑?
人的废弃兴起,是时机造成的。人的困窘显贵,是命运主宰的。而史书的命运,也正是如此。至于老子《道德经》撰著于周代,庄周《庄子》成书于楚国,遇到汉文帝、汉景帝才开始流传,碰上嵇康、阮籍才受到重视。像这一类的遭遇,能记载得完吗!所以说“废弃兴起,在于时机;困窘显贵,决定于命运"。假使当时没有识宝的人,世上缺乏真正的知音,就像《论衡》没有遇到蔡伯階,《太玄》没有碰到张平子,这些书就将会烟消火灭,湮没无闻,哪里还有埋没而不朽,扬名于后世的呢!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鉴识》)
15.B。B.“表现战士‘马革裹尸’的豪情壮志”错误。用野草环绕战士尸骨,映衬了战士们沙场战亡,白骨无人收的凄惨境况,而不是“豪情壮志"。
16.①“草不横”“暗秦京"通过描写荒凉环境,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②“望来信”“闻哭声"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暗写战争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惨状;③“萦战骨”“照空城"通过描写荒野白骨和残阳下空城,写将士被战死、百姓被屠杀的战争残酷。这些写实描写漫透了民众的苦难。(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
17.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B(文中的“到底”是副词,表示深入探问的语气。A:动词,到尽头。B.副词,表示深入探问的语气。C.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D.意为毕竟。)
19.A(A,两处引号的作用相同,都是特定称谓。B.正确。②处在说荀子的身份,“儒家的集大成者"的表述正确;前面有“并不是”,此处用“而是"衔接,可以照应前后文,使语意连贯。C.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炭进出口居间服务不可撤销合同4篇
- 2024预付款担保形式创新与合同起草策略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新材料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合同3篇
- 年度胃动力药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3AtasteofEnglishhumourSectionⅤGuidedWriting如何写幽默类故事性的记叙文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合同范本集3篇
- 2025年度码头货物装卸机械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4碎石原料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度铝型材电商平台合作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招生合作服务协议
- 40篇短文搞定高中英语3500单词
- 专利补正书实例
- 《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课件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大气红色商务展望未来赢战集团年会PPT模板课件
- T∕CAWA 002-2021 中国疼痛科专业团体标准
- 住宅工程公共区域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217页)
- 冷却塔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介绍
- (完整版)项目工程款收款收据
- 井点降水台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