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参与翻译《化学鉴原》并编写了多部化学著作,对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的近代科学家是A.徐寿 B.卢嘉锡C.闵恩泽 D.张青莲2.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182项。下列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黎城布老虎 B.中阳剪纸C.八义窑红绿彩瓷 D.高平刺绣3.陆羽在《茶经》中记有专门用于净化煮茶用水的器具——漉水囊。泡茶时,漉水囊将茶水与茶叶分离。下列实验操作与这种分离方法原理相似的是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溶解4.次氯酸钠(NaClO)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0 C.+1 D.+55.在冬天,有时会降落一些小冰粒,这种小冰粒叫作“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而成的。下列有关“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霰”的过程中,水分子为静止状态B.一粒“霰”由许多个水分子构成C.不同“霰”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D.形成“霰”的过程吸热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7.碘(I)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慧元素”的美誉。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碘的原子序数为53,图中n=6B.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C.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D.碘属于非金属元素8.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氧气验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收集氧气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9.如图是研究水的变化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水分子体积变大B.通过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实验中b管产生气体速率比a管快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的成本低、效率高10.如图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MnO2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点表示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B.生成氧气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C.一开始加热,高锰酸钾就分解D.b点处固体成分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化学与工程】11.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是世界上覆盖区域最广、调水量最大、工程实施难度最高的调水工程之一。请根据图文信息,解答下列小题的相关问题。(1)图1: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是东线工程的起点,可以向华北地区输送优质生产、生活用水。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向华北地区输送的优质水属于______。水中富含钙、镁等元素,请写出其中一种元素符号:______。在日常检修时,若发现大坝的金属闸门出现破损,可用氩气作保护气进行焊接修补,这利用了氩气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图2:立足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资源,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调水+新能源”发展模式,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光伏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光伏发电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3)图3:输水隧洞工程。隧洞中温度高、湿度大。隧洞贯通过程中用到的TBM(隧洞掘进机)的刀盘材料需具备的性能有_______(写一种)。隧洞中还有甲烷、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4)南水北调工程将我国南方丰富水资源运输到缺水的北方,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缺水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写一点)。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到_______。【化学与技术】12.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高效的氧气制取方法逐渐被推广使用。下面是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2)气体通过膜分离组件时,氧气能通过薄膜,而其他气体不能通过,从而分离得到氧气,据此推测氧分子的体积比氮分子的______(填“大”或“小”)。制得的氧气可用于______。富氮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填化学式)。(3)将液氮喷射到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由于液氮迅速______,可以降低轨道与“车轮”的温度。(4)该制氧方法与传统工业制氧方法相比,其优势是______。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3.阅读分析,解决问题:动力电池2024年9月1日,以“新质动力·创绿未来”为主题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四川宜宾开幕。含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在电池产品寻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安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全固态电池被寄予了厚望。全固态锂电池用到的原材料有金属锂。金属锂的熔点低、密度小、质地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对开发新型储能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1)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锂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原因:______。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2)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是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性。金刚石没有这样的性质,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3)写出锂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4)使用锂电池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有______(写一种)。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4.从古至今,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人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小晋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水的相关问题进行如图梳理和整合。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生活中使用的水的来源有_______(写一种)。(2)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若水中有颜色和异味,可在水中加入______吸附。(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4)水可用于______(写一个)。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5.丁苯酞(C12H14O2)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创新药,具有独特的抗脑卒中作用。请根据其化学式完成以下计算:(1)请计算丁苯酞的相对分子质量。(2)请计算丁苯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请计算3.8g丁苯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六、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16.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氧气的制取【实验目的】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原理】(1)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实验仪器】(2)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集气瓶、______、导管、橡胶管、玻璃片。【实验步骤】(3)i.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______。ii.将少量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再将适量的双氧水(约5%的过氧化氢溶液)装入分液漏斗。iii.将双氧水滴入锥形瓶中,收集氧气。【问题与思考】(4)实验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5)若要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17.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知道外太空是真空环境,根本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那航天员生存需要的氧气从何而来?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一系列项目式探究之旅。任务一:调查空间站氧气供给方式【咨询专家】小组同学通过数字化平台向专家进行咨询,了解到空间站的供氧方式主要有携带高压氧气罐、使用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也称为“氧烛”)和电解水。【交流讨论】(1)携带高压氧气罐是最直接的方式,航天员会根据任务时长以及当前空间站氧气储量,携带一定数量的高压氧气罐。氧气能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2)太空中使用的高压氧气罐一般为复合材料,它应具有_______(写一个)的特点。任务二:探究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的制氧原理【查阅资料】①“氧烛”中的产氧药块一般由粉末状氯酸钠、铁粉和催化剂组成。②使用时,按压“氧烛”的火帽,产氧药块中铁粉氧化放热,放出的热促使氯酸钠分解,放出氧气,经过滤层后,在氧气出口得到氧气。【设计与制作】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模拟“氧烛”的制氧原火帽理,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氧烛”,如图所示。【原理探析】(3)氯酸钠的化学性质与氯酸钾相似,推断氯酸钠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分解还生成了氯化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思拓展】(4)请你对“氧烛”的储存和运输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任务三:探究“氧烛”使用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提出问题】产氧药块反应完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交流讨论】大家认为剩余的固体物质中一定有氯化钠、铁的氧化物、催化剂,可能还含有铁粉。【教师指导】铁粉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进行实验】(5)为了检验剩余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表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_剩余的固体物质中有铁粉【交流思考】(6)小晋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检验剩余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铁粉,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_______。任务四:调研电解水制氧中水的来源(7)在空间站中,收集航天员的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汽,将其深度净化再生为可饮用的纯净水,利用得到的纯净水电解制氧。该纯净水属于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成果分享:通过探究,大家对空间站的氧气供给方式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此外,空间站不仅要保证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可以安全舒适地生活和工作,同时也要实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化学与工程】【11题答案】【答案】(1)①.混合物②.Ca③.化学(2)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②.无污染(3)①.硬度大(或耐腐蚀)②.氢气+氧气水(4)①.土地荒漠化②.随手关闭水龙头【化学与技术】【12题答案】【答案】(1)21%(2)①.小②.医疗急救③.N2(3)汽化吸热(4)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耗低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3题答案】【答案】(1)①.锂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②.Li+(2)①.导电②.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锂+水→氢氧化锂+氢气(4)不过度充电、放电(或不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使用)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14题答案】【答案】(1)地表水(2)①.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②.活性炭(3)(4)饮用、做饭、洗衣服、农业灌溉、水力发电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15题答案】【答案】(1)解:丁苯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答:丁苯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0。(2)解:丁苯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答:丁苯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