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课件_第1页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课件_第2页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课件_第3页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课件_第4页
第四节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的原理

胶体金是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维生素C、枸橼酸钠和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为胶体金。胶体金颗粒标记蛋白质(抗原、抗体或酶)的原理是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正电荷之间非共价键的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当达到范登华引力半径范围之内时,蛋白质与金颗粒表面形成牢固结合。胶体金颗粒表面较粗糙。亦有利于蛋白质吸附。由于结合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因此并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1、原理免疫金(银)组化染色技术是金颗粒标记的抗原(抗体)与相应的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银显色剂的作用下,标记物上的金颗粒起液化作用,使显影液中的硝酸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沉淀,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金颗粒周围形成一个逐步增大的黑色“银壳”,由于金颗粒的液化作用,更多的银离子被还原,最后使抗原位置放大,从而提高镜下的可见度。

2、操作步骤

3、方法评价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染色法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第十三章

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第一节免疫细胞的分离

进行有关细胞免疫方面的检测,特别是有关免疫细胞功能的体外实验,往往须将待检淋巴细胞从血液或组织中分离出来,而外周血会有多种细胞成分,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t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monocyte)。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和比重与外周血其他细胞不同,红细胞和多核粒细胞的比重在1.092左右,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为1.075-1.090,血小板为1.030-1.035。因此利用一种介于1.075-1.092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溶液作密度梯度离心。使一定密度的细胞按相应密度梯度分布,可将各种血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分离。为使沉浮速度加快,一般要作离心分离,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染色法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从上可以看出,分离溶液是分离各类细胞的关键,对分离溶液的基本要求是:

①对细胞无毒;②基本等渗;

③不溶于血浆等分离物质;

④有一定的比重。聚蔗糖-泛影葡胺是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分层液,商品名为ficoll,分离人外用血淋巴细胞以密度为1.077±0.001的分层液最佳,因为人的红细胞密度为1.093,粒细胞密度为1.092,单个核细胞在1.076-1.090之间。常规的单个核细胞分离液由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1份34%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溶液组成,其比重为1.077±0.002。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Ficoll分离液法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的分离法。分离时先将分层液置试管底层,然后将肝素抗凝全血以Hanks液或PBS液作适当稀释后,轻轻叠加在分层液上面,使两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水平式离心后,离心管中会出现几个不同层次的液体和细胞带(图13-1)。本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收率可达80%以上,但室温超过25℃时可影响细胞收率。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一)贴壁粘附法

利用单核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点,将已制备的单个核细胞悬液倾于玻璃或塑料平皿或扁平培养瓶中,至37℃温箱静置lh,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将贴附于平皿壁上,而未贴壁的细胞几乎全为纯淋巴细胞。如继而用橡皮棒刮下贴壁的细胞,可得纯单核细胞群。但因B细胞也有贴壁现象,采用本法分离到的淋巴细胞群中B细胞会有所损失。可调整静置时间控制细胞的收率和纯度。淋巴细胞的分离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二)吸附柱过滤法

同样利用单核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点,将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装有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的层析柱中,凡有粘附能力的细胞绝大部分被吸附而粘滞在柱层中,从柱上洗脱下来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已知有关细胞的粘附能力为: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树突细胞>B细胞>T细胞=红细胞。可以通过控制柱体和洗脱条件获得有关细胞。此法对细胞的损害较小。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三)磁铁吸引法

利用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的特性,在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加直径为3μm的羰基铁颗粒,置37℃温箱内,不时旋转摇动,待单核细胞充分吞噬铁颗粒后,将磁铁置于管底,单核细胞将被吸引,上层液中即为较纯的淋巴细胞。

(四)Percoll分离液法

Percoll分离液法是一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一)E花环沉降法

此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T细胞有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可以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较大的E花环的特性,可将T细胞和B细胞分离。将淋巴细胞与一定比例的绵羊红细胞混合,待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后,继而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浮悬在分层界面的细胞群则富含B细胞,而T细胞由于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花环后比重较大,则沉降在管底。

(二)尼龙毛柱分离法

尼龙毛(nylonwool)即聚酰胺纤维。该法是利用B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易粘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特性,将T和B细胞分离。T细胞和B细胞的分离

第四节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1、分离细胞的保存在通常的情况下,分离所得的细胞需要加以适当的保护,否则活力将迅速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