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十一讲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安娜其人

(AnnaFreud,1895—1982)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六个兄弟姐妹中唯一继承父亲衣钵的人。“我和精神分析学是一对从一出生就争着引起父亲注意的双胞胎”。“当时如果有避孕药,我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的。”14岁时开始旁听著名的“星期三讨论会”。17岁阅读父亲的作品,并常与父亲讨论精神分析用语的含义。22岁因连串噩梦侵扰,迫使弗洛伊德违背“禁止对亲朋好友进行精神分析”的禁令,历时4年之久将安娜作为自己心理研究的对象之一。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为照顾晚年患病的父亲和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终生未婚。尽管安娜未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最终成为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创始人之一,并被后人评为“20世纪100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杰佛森医学院、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认为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自我仅是伊底对付外界的工具,能量来自伊底。安娜重视自我的作用,伊底和超我只能通过自我去了解。弗洛伊德主张伊底控制自我,安娜主张自我约束伊底。弗洛伊德以分析伊底作为治疗和理论起点,安娜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由于安娜,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研究对象。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两大贡献与不足总结扩展了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儿童的六条发展线索。最终形成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没能真正解决自我的防御机能和适应机能的不协调。只是在潜意识冲突领域研究自我。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的建立海因兹·哈特曼(1894一1970)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二战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二战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可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主要贡献: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普通心理学范畴(如知觉、记忆、思维、创造力等),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自我不一定要在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自我的起源:自我和伊底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禀赋即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从起源上区别自我和伊底,标志自我心理学的最重要进展。使精神分析的研究包括普通心理学。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是自我的自主性发展。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初级自主性的发展:从半岁到一岁,自我的知觉、思维、记忆等机能的成熟,是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起着对环境的适应作用。次级自主性的发展: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用于健康地适应生活的机能。如理智化作用,指用智力活动解决冲突。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自我的适应实质上是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自体成形和异体成形。进步的适应与倒退的适应。整体适应。是自我的整合功能。哈特曼的最大贡献:把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转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从而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纳入普通心理学的范围。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森其人

[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94]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33年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并追随安娜学习儿童精神分析。同年在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系工作,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40年代曾到印第安人的苏族和尤洛克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调查。1951-1960年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继哈特曼之后自我心理学的杰出代表,他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了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对自我的理解同意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层结构说,但认为自我是独立自主的,能够把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可决定个人的命运,能够创造性解决人生发展阶段的诸问题。同一性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的感觉”。“我应该相信什么,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其治疗理论就是重新整合同一性的过程。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森本人的三次同一性危机体验艾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观,得自他在青少年时代曾经历过的三次危机:姓氏危机:本以为姓洪伯格,后知道是父亲的继子,心中十分痛苦;种族危机:自以为是德国人,后发现身为犹太人而受歧视,十分痛苦;迷失危机:高中毕业后失学失业,到处流浪,自我追寻中无法获得定向而深以为苦。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危机的顺利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有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否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危机的顺利解决会促进下一阶段危机的顺利解决,反之则反。一个健康人格的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会有弱点。不仅各阶段间相互联系,最后一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也存在相互联系。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学习信任阶段(0-1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是一个生命初来世界时的无助阶段,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成人应给予规律照顾满足其基本需要,以形成对世界的信任,憧憬未来。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又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父母应该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最重要的是让儿童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有乐趣,感到有勤奋感,在学习和学习技能上得到应有的满足。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对前阶段的各种“材料”加以综合,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策略。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就是扮演同一性的过程。一个人已经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会把自己的角色一直扮演下去。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会工作的人。一个有确定同一感的人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具有牺牲精神,牺牲精神需要很大的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

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把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传给下一代,形成关心的品质,否则自私自利。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绝望的冲突通过前六个阶段的发展,人就有充实幸福的生活,这一阶段对人生是感受阶段。对人生没有做什么的人,这时候常常回忆以往的事情和对人生的绝望。第十一讲+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对艾里克森的评价艾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关注的社会环境对自我的适应作用的思想,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两点:强调了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的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