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1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2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3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4页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平衡第三章地球上的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理解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2.结合水循环原理,理解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3.结合水平衡原理,理解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地球上淡水仅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海洋水96.530%大气水0.001%陆地水3.469%基础知识回顾:水体淡水资源的有限性液态水(2)水体类型地下水48.779%冰川水50.163%永冻土底冰0.625%湖泊淡水0.368%土壤水0.034%沼泽水0.024%江河水0.005%生物水0.002%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淡水资源的有限性(4)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0.0007%考点一: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类型、过程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因素3.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②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过程。1、水循环的概念: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绘图、写出各环节的名称)A海

环B海

环C陆

环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1.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I所示。图Ⅱ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I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径流

B.降水C.水汽输送

D.蒸发A2、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天然淡水制造厂水量平衡器地形雕塑师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影响因素蒸发、植物蒸腾(3)降水(2)水汽输送(5)下渗(4)地表径流(6)地下径流影响因素?重难点突破蒸发、蒸腾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的性质等热源动力水源饱和差植被覆盖率影响蒸发的自然因子材料一:图为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思考该区域为何蒸发量较大?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是多少?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210mm相较于降水量而言,蒸发能力强;但同降水丰富的地方相比,实际蒸发量小。(2)蒸发能力——最大可能蒸发量

蒸发能力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保持水分充足供应时的蒸发量,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用mm表示。知识背景蒸发相关概念辨析(3)实际蒸发量

实际蒸发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蒸发的数量。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年蒸发量是3700mm,然而实际情况是那里的年降水量不足10mm,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0mm,也就是说实际蒸发量只有10mm。(1)蒸发量

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过蒸发而散布于大气中的水量,以mm计。蒸发、蒸腾(2)水汽输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的性质等影响因素:风蒸发、蒸腾(2)水汽输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的性质等热源动力水源饱和差、植被覆盖率影响因素:风(3)降水(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地表径流的自然因子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该河流上游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沼泽(植被)拦蓄地表径流,使洪峰峰值削减、形成时间延迟。(5)影响下渗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水循环(环节)的自然因子环节自然因素蒸发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的水域表面积、植被;降水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水汽输送信风、西风、季风;地表径流补给类型、年降水量、流域面积、植被(沼泽)、蒸发、下渗;下渗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可人为改变的因素有哪些?小结人类活动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评价植被破坏蒸发植物蒸腾量减少,土壤和空气变干降水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修建水库保护湿地蒸发增大,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且稳定(调节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减小(削峰补枯,调节径流)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改变空间分配城市化蒸发减少,空气干燥降水雨岛效应和多凝结核导致降水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时间集中(城市内涝);河道渠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地下径流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大水漫灌地下径流地下水位上升蒸发蒸发量增大(土地盐碱化)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使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任务一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径流量减少。截留雨水、径流,增加下渗。博茨瓦纳在索瓦(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8分)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2.利用水平衡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总水量是平衡的。水资源既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消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即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水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储水变化量=收入-支出。(1)外流区多年平均状况水量平衡方程式为: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2)内流区多年平均状况水量平衡方程式为:降水量=蒸发量。利用水循环分析自然现象成因水循环原理:收入和支出是否平衡应用提升当某些自然要素改变或人类活动,水量平衡被打破,会使环境特征发生改变。内流河断流的成因沼泽地的形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分析植被破坏的后果土壤盐碱化成因及措施题图(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解析:①乌裕尔河初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蒸发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