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1课时人的相识从何而来1.在听完一位胜利的企业家讲课后,有人感到有些悲观,便问企业家:“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位企业家的话表明白实践高于理论相识,因为实践具有()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干脆现实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C解析材料中“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去做、去行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说明白实践区分于相识的本质在于实践的干脆现实性,C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故选C。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化人心并化为自觉爱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根据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化人心并化为自觉爱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②错误,“根据主观的内在本性”说法错误,违反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④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故选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么?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蕴含的哲理一样的是()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话强调了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相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的属于相识,躬行是实践,近水和近山是实践,知鱼性和识鸟音是相识,故①③正确;②强调了学习学问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④体现了实践检验相识,不符合题意。选C。4.《原来如此》节目针对生活中的科学疑点和困惑,通过科学试验、实际验证等方式,给出科学的解答,进而普及科学学问。这说明()A.实践是获得相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C.相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相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D解析《原来如此》节目通过科学试验、实际验证等方式对科学疑点和困惑给出科学解答,即通过实践去检验,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相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实践是获得相识的唯一来源,A不符合题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错误;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C错误。选D。5.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于2024年6月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该方案有助于实现全球歼灭疟疾的目标。这说明白()①实践是相识的目的②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④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科学试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该方案有助于实现全球歼灭疟疾的目标,这说明实践是相识的目的,①符合题意。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于2024年6月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这说明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错误。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试验,④说法错误。选A。6.习近平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英勇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汹涌澎湃、气概恢宏的历史画卷。这体现了()①实践是根据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干脆现实活动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干脆现实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③符合题意。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根据主观内在本性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说法错误。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适应性活动,④说法错误。故选C。7.2024年8月7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察器顺当完成第八个月昼工作,进入新一轮的月夜休眠。在第八个“工作日”期间,嫦娥四号上的各项科学载荷工作正常,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玉兔二号”巡察器在此期间按既定路途接着移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科学探测任务。这表明()①人类在实践中相识世界②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相识的目的④科学试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玉兔二号”巡察器按既定路途移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科学探测任务,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促进了人们对月球的相识,表明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相识的目的,③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错误。选A。8.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夫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视察和试验,他发觉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视察和探讨,他又发觉“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①亲身的实践阅历比他人的实践阅历更牢靠②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相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检验相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农夫气象员经过反复视察和试验检验出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说明“实践是检验相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来源”;经过进一步视察和探讨,他又发觉“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说明“相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括展和向前推移,实践是相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亲身实践的阅历和他人实践的成果都是源于实践,不能片面强调谁更牢靠。题中并未强调相识运用于实践,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易错点一不能正确区分相识的来源和途径9.谷歌、维基百科、百度……互联网正变更着人们学习和接受教化的方式。因此,有同学认为“相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干脆阅历是相识的来源B.是错误的,因为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都是实践的产物C.是正确的,确定了间接阅历是相识的来源D.是错误的,否定了间接阅历是获得相识的途径答案B解析实践是相识的唯一来源,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都是实践的产物,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均表述错误。选B。易错警示区分相识的来源与相识的途径。(1)实践是相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相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干脆阅历是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阅历,间接阅历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阅历。就学问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学问都离不开干脆阅历,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实践和相识的关系10.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落成启用。其被应用于找寻和探讨宇宙中的脉冲星等方面,将大大提升我国空间探测实力。FAST在很多领域领先全球,不仅在尺寸规模上创建世界纪录,还在灵敏度和综合性能方面登上了世界巅峰。下列对材料的哲学相识正确的是()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水平各不相同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供应新的相识工具,延长了人类的相识器官③相识产生于实践的须要,实践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究和探讨④实践是检验相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相识须通过科技成果来检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这一特征,①不符合题意;科学家通过科研探究和独创创建为人类探测宇宙供应了新的工具,大大提升我国空间探测实力,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供应新的相识工具,延长了人类的相识器官,②正确;之前空间探测实力不强,无法找寻和探讨宇宙中的脉冲星等方面的领域,这一客观现实推动着科学家不断探究探讨,独创新的探测工具,表明相识产生于实践的须要,实践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究和探讨,③正确;④说法错误,因为相识必需通过实践,而不是科技成果,故解除。选B。易错警示实践与相识的关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驾驭:“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强调的是相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相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比照;“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强调的是相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11.(2024·全国卷Ⅰ)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沟通,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胜利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①专家刚好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②创业者用干脆阅历检验专家的间接阅历③专家刚好把创业者的实践阅历上升为系统的理论④创业者擅长把创新相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相识的相关学问。“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说明“零工经济”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专家刚好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①符合题意;“创业者通过与专家沟通,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胜利率”,表明“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创业者擅长把创新相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④符合题意;干脆阅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相识,间接阅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相识,不能用一种相识检验另一种相识,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将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而不是将创业者的实践阅历上升为系统理论,③错误。故选B。2024年12月,朱有勇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闻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为我国粮食平安和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能不能找到不用化学农药也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朱有勇从读探讨生时便起先求索这个当时的世界难题。1986年,朱有勇在田间考察,偶然发觉“当地农夫用杂交稻和糯稻间种,稻田很少发生稻瘟病”。莫非稻瘟病发病率跟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有关?循着这个思路,他起先了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的探讨。此后10多年,他边探讨控病机理,边进行了近千次试验,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限制病害的新途径。他的探讨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削减农药运用60%以上。2015年,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牵头挑起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重担。他创办院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育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带领团队推动多项科技成果胜利转化,如发展冬季土豆,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把“冬闲田”变“致富田”;发展林下三七产业,采纳生物多样性的原理防病害,种三七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扶贫的成果坚决了村民的信念,激励着村民将从前污水横流的贫瘠山村,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富有村寨。他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农夫院士”。12.朱有勇的生物多样性防控病虫害技术的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运用实践和相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答案实践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