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北京十二中初三(上)期中历史一、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该遗址()A.为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 B.能够有力佐证尧舜禹禅让的传说C.显现出早期国家和文明社会特征 D.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中,有近200片记载了妇好的故事:她是武丁的王后,也是祭司;曾统帅军队讨伐羌方,并取得胜利。这些情况《史记》中只字未提。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史记》首次记录了甲骨文的出土②甲骨文记载了祭祀、战争等内容③甲骨文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证据④出土文献可填补传世文献的空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图是出土于北京房山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堇鼎,其铭文记载了燕国国君派人到西周都城奉献食物等事。该文物反映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4.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5.以下示意图呈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6.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A.实施的背景 B.失败的原因 C.内容的全面 D.深远的影响7.战国末期,智慧的中国人民充分利用地势,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该水利枢纽是()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8.《汉书》记录了西汉初年统治者推出的举措。这些记载可用于了解()①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②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③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9.西汉中后期的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内容主要为《论语》《诗经》《春秋》等,还出土了一组以孔子形象为主题的衣镜。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当时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实行盐铁专卖政策C.北击匈奴取得巨大胜利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0.某学者认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是指汉武帝()A.北击匈奴 B.尊崇儒术C.盐铁专卖 D.实施“推恩令”11.如下为同学们整理的相关学习资源,据此判断促使下列历史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学习资源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A.人口迁徙 B.江南开发 C.外贸繁荣 D.孝文帝改革12.以下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史料,可用于()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疾病),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A.全面分析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的原因 B.从多角度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C.说明三国鼎立局面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D.说明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混战的状态13.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以下史实有助于“多元统一体”形成的是()①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②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③魏晋以来,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国家宝藏》节目介绍:永和九年,会稽山阴。众人曲水流觞,赋诗三十七首成集,并由他作序,挥墨写就“天下第一行书”。材料中的“他”是()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15.初三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整理的资源包有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专题是()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C.古代伟大工程 D.古代世界文明16.12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城市用罗马法作为向封建领主争取自治权的法学根据,同时由于市政和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新型大学的法学课程得到极大发展。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A.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B.是由教师和学生行会发展而来C.开始筹建手工工场 D.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17.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结构图“?”处应该补充()A.农业的发展 B.庄园的发展 C.城市的兴起 D.商业的兴起18.对下列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A.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B.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从个体劳动发展为手工工场D.庄园是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19.中世纪的欧洲只有国王和贵族有姓和名。13世纪起,意大利等地的人们开始把名字中第二个字或家乡名用作自己的姓并代代相传。这反映出()A.王室地位下降 B.教会控制精神世界C.古典文化复兴 D.人文主义思潮兴起20.16世纪以后,非洲、美洲等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下新地名。它们共同反映出()地区非洲西海岸中美洲太平洋部分岛屿北美洲新地名象牙海岸、黄金海岸新西班牙新不列颠新法兰西A.资本主义的产生 B.美洲文化的衰落C.殖民扩张的影响 D.非洲人口的减少二、本部分共3题,共30分。21.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例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虽然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那时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在思想上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摘编自【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思想主张他的思想核心是_①,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强调知识的作用,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影响②开创希腊哲学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指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2)依据材料三,判断示意图所属的朝代并说明理由。从①和③中任选一项,结合所学,解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材料三中央政府设置都护,还“立屯田于膏腴(肥沃)之野,列邮(邮驿)于要害之处”,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中国的丝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这种双向的需求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摘编自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强盛》(3)依据材料三,说出丝绸之路畅通的原因。概括丝绸之路的影响。22.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材料一始皇二十六年,秦既统一中国,《史记》记其统一后的大政,以“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及书同文字”同列………(车同轨)告诉我们,这时的车辆已可畅行中国各处,这时的交通情形已需要车辙和车轮度数的划一;如果车辙和车轮的度数不能划一,一辆车子便不能畅行各处,便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列举秦朝为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材料二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里耶镇发掘出土了三万七千四百余枚秦简。专家学者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而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传世文献里完全不见踪影,里耶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里耶秦简及简文(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里耶秦简中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谈谈里耶秦简的史料价值。材料三在秦朝之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朝,“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它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朝在疆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又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3.海路大通材料一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确的地图和海图。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船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材料二①②③④书籍插图哥伦布书信麦哲伦航海日记《地理发现史》1887年英国出版的一部书中的绘画作品,描绘迪亚士到达好望角的场景哥伦布历经两个多月航行,返回途中写的一封信,描述了航行中的新发现与麦哲伦同行的一位航海助手所撰写,记录了航行途中的见闻19世纪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讲述人类历史上著名航海家的故事(2)从材料二中选出研究新航路开辟最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从这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写序号)写出其所反映的具体史实。材料三(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3)依据材料三,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提炼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由宫殿区、内城区和外城组成”可知,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高等级建筑”“随葬着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体现了文明社会的特征,C项正确;“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属于原始农耕文明,无法为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排除A项;尧舜禹禅让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后期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描述的古城遗址展现的早期国家不符,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体现不出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殷墟出土的十多万片甲骨”可知甲骨文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证据,根据题干信息“她是武丁的王后,也是祭司;曾统帅军队讨伐羌方,并取得胜利”可知甲骨文记载了祭祀、战争等内容,根据题干信息“这些情况《史记》中只字未提”可知出土文献可填补传世文献的空白。综上所述,对以上材料的理解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才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的甲骨,由此可知①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3.【答案】C【详解】据题干“燕国国君派人到西周都城奉献食物等事”和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C项正确;夏朝时期在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取代禹生前推举的继承人伯益,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排除A项;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排除B项;元朝实行行省制,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表明农具促进农业生产,材料“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新兴阶级的出现,根据材料“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可知,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发展,这些都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A项正确;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改进的原因,排除C项;水利工程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体现的道家思想,又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辩证哲学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的是老子,B项正确;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以德治国”,排除A项;孟子没有提出哲学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详解】据材料“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被车裂;但变法措施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这说明了变法的深远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变法前的状况,没有体现实施的背景,比如说各国相继变法、发动兼并战争等,排除A项;商鞅变法成功,并未失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无法说明内容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A项正确;灵渠位于广西,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排除B项;大运河开凿于隋朝,排除C项;长城是陆地上的军事防御工程,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统治者勤俭爱民,尤其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A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排除C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A【详解】根据“内容主要为《论语》《诗经》《春秋》等,还出土了一组以孔子形象为主题的衣镜。”可得出西汉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因此才会出现大量的儒家经典,A项正确;实行盐铁专卖政策是经济方面,与材料中的儒学无关,排除B项;C项属于军事,与儒学无关,排除C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符合实现了“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B项正确;北击匈奴是军事上的措施,排除A项;盐铁专卖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内迁,加强了民族融合,故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人口迁徙是它们的共同原因,A项正确;“江南开发”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之一,并非因素,排除B项;“外贸繁荣”与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内地”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与江南开发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则材料分析了疾病流行对曹军的影响;第二则材料分析了水土不服和民心向背的因素;第三则材料分析了曹操对手孙刘联合的因素,可见这些材料从多角度分析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赤壁”“孙权”“刘备”可知,反映的是赤壁之战,不是官渡之战,排除A项;赤壁之战时三国鼎立局面尚未形成,排除C项;材料与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多元统一体”的形成借助于多种形式,包括民族交流、战争等,因此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魏晋以来,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等都是促进“多元统一体”形成的事例,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是对外交往,和国内“多元统一体”的形成没有关系,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包含②的ABD项。故选C项。14.【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他被后世誉为“书圣”。《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题干材料描述的“他”是王羲之,B项正确;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排除A项;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C项;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司母戊鼎是我国商朝的文明成果,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属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文明,因此选项“古代世界文明”符合题意,据此可推断出他们学习的专题是古代世界文明,D项正确;雅典卫城属于欧洲文明,而非古代亚非文明,排除A项;司母戊鼎属于古代亚洲文明,而非古代欧洲文明,排除B项;楔形文字和司母戊鼎并不属于古代伟大的工程,排除C项。故选D项。16.【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2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城市用罗马法作为向封建领主争取自治权的法学根据,同时由于市政和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新型大学的法学课程得到极大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12世纪欧洲城市自治运动中的法学需求以及市政和市场经济管理方面的需要,推动了大学法学课程的发展,这说明中世纪大学顺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中世纪欧洲大学深受教会影响,并未摆脱教会控制,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大学课程设置情况,没有提及大学的发展渊源,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大学并未筹建手工工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7.【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农业技术提高、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西欧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繁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10世纪西欧城市兴起,C项正确;题干中还有手工业和商业信息,因此农业的发展对题干信息概括不全,排除A项;庄园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与题干“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的发展”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还有手工业、农业方面的信息,因此商业的兴起对题干信息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C项。18.【答案】A【详解】据题干图片可知,“领主、佃户、自给自足”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根据图片“出租土地、雇佣、面向市场”和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用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题干反映的是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是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没有体现生产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农业上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没有提到手工工场,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没有体现庄园的性质,排除D项。故选A项。19.【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世纪的欧洲只有国王和贵族有姓和名。13世纪起,意大利等地的人们开始把名字中第二个字或家乡名用作自己的姓并代代相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开始,不仅仅是国王和贵族,欧洲意大利等地的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这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D项正确;普通民众开始拥有自己的姓,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王室地位下降和古典文化复兴不符,排除AC项;题干反映的是“国王和贵族”“意大利等地的人们”关于姓和名的问题,并未提及教会,因此无法得出教会控制精神世界,排除B项。故选D项。20.【答案】C【详解】据题干“非洲、美洲、新西班牙、新不列颠、新法兰西”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在此过程中,非洲、美洲等一些地区被殖民者占领,殖民者给殖民地重新命名,这些变化都是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A项;题干“非洲西海岸”与美洲无关,不能体现美洲文化的衰落,排除B项;题干中“中美洲、太平洋部分岛屿、北美洲”等都和非洲无关,不能体现非洲人口的减少,排除D项。故选C项。二、本部分共3题,共30分。21.【答案】(1)①:仁。②: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相同点:在内容方面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2)朝代:西汉。理由:西汉时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在西域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示例①;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示例③:通过丝绸之路,汉代的丝绸得以传入遥远的欧洲。(3)原因: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影响: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联系。【小问1详解】①:结合所学孔子的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②:结合所学孔子的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相同点:根据材料一“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在思想上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可从文化成果、产生的思想家、对后世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源头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在内容方面文化成果多样;产生了大批思想家;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小问2详解】朝代、理由: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上的“张骞、西域都护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在西域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因此,可确定所属的是朝代是西汉。示例①;结合所学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示例③:根据图示信息“凯撒穿丝袍去剧场,引领罗马的丝绸热”并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通过丝绸之路,汉代的丝绸得以传入遥远的欧洲。【小问3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三“中央政府设置都护,还‘立屯田于膏腴(肥沃)之野,列邮(邮驿)于要害之处’,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可知,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屯田、设驿站作为保障。影响:根据材料三“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为国内的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国内的商人积极参与开拓丝绸之路的进程。中国的丝织品、科技、文化等也吸引着西方诸国使节的东来”可得出,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三“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上的几大文明连接了起来,促进几大文明的汇集与交流”可得出,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联系。22.【答案】(1)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措施:统一车轨、度量衡、文字等。(2)制度:郡县制。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秦朝时期对地方的管理;可补充传世文献的记载等。(3)地位:使“中国”有了具体的概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使“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年版图的基础。【小问1详解】时代特征;根据材料一“秦既统一中国,《史记》记其统一后的大政,以‘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及书同文字’同列”并结合所学秦朝的知识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因此可得出,“这个新时代”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措施:根据材料一“以‘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及书同文字’同列”可得出,主要措施有统一车轨、度量衡、文字等。【小问2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二“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得出,反映的是郡县制。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知,可用于研究秦朝时期对地方的管理;根据材料二“而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传世文献里完全不见踪影,里耶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可知,可补充传世文献的记载等。【小问3详解】地位:根据材料三“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朝,‘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可知,秦朝的建立,使“中国”有了具体的概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根据材料三“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可知,使“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根据材料三“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又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可知,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年版图的基础。23.【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为了获取黄金以及东方商品;《马可·波罗行纪》的指引;文艺复兴的推动;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等。(2)②③;②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③1519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出道具定制采购合同
- 屋面瓦采购合同书
- 合同权益转让的合同终止
- 建筑抹灰作业分包合同
- 2024员工离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女性出差安全培训
- 日用化学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考核试卷
- 房屋质量鉴定合同模板
- 断桥铝型材采购合同范例
- 狗狗领养 赠送合同范例
- 农业技术员职称考试题库与答案
- 《破茧》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 颗粒剂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 上田敏运动功能评价法详解
-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策略 论文
- 工装模具停用(报废)管理规定
- (51)-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 滚动计划法课件完整版
- 《在岁月中远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国电南自ps6000监控技术说明书
-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完整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