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说明:满分120分,含3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3分)1.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4)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5)《行路难(其一)》中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了作者无限悲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对友人的感谢并共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月是故乡明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但愿人长久⑤.欲渡黄河冰塞川⑥.将登太行雪满山⑦.今日听君歌一曲⑧.暂凭杯酒长精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蜡炬、谪、宦、渡、塞、登、暂”等字词易写错。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12分)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围绕主题,运用比喻修辞,为活动写一则宣传语,25字以内。(2)(板块设计)“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示例)板块一:青春的宣言板块二:青春座右铭板块三:____________板块四:__________________(3)(青春感想)迈进“青春的门槛”,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阅读下面的材料:时间老人给了每人一个名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特别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会越长。一天,时间老人来到人间,看到一个16岁的小伙子没精打采、垂头丧气,而一个60岁的老人却笑容可鞠、生气勃勃。时间老人觉得非常奇怪,好奇地先打开了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爱心、乐观、自信、勇敢,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a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左右)b错别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c给“嫉”字注音:____________(4)(感言续说)①在活动结束的晚会上,小宇同学深情地说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③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持久、无悔的回忆。”但由于太激动,她的话语中出现了几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一下。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奋斗是走向成功的秘钥3.①.青春的足迹②.青春演讲赛4.①.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自信与勇敢迈入青春的门槛,活出人生的精彩。②.笑容可鞠③.笑容可掬④.jí5.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围绕主题“自强不息”进行设计,运用比喻修辞,25字以内即可。示例:自强不息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板块设计。联系板块一“青春的宣言”,板块二“青春座右铭”可知,要设计成“青春……”的形式,围绕以“青春畅想”为主题进行设计。示例:青春的印象、青春歌咏赛等。【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字形字音。阅读材料可知,心中装满了“宽容、爱心、乐观、自信、勇敢”等正面情绪与品质的人就是会永远年轻。而装满了“自私、嫉妒、悲观、自卑”等负面情绪与品质的人即使生理年龄很年轻,心理年龄也已经很苍老了。据此表述自己的感想即可。注意题目中对于字数的限制。示例:真正的青春应该学会掌握人生的方向,积极进取,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焕发迷人的光彩。笑容可鞠——笑容可掬:满脸堆笑,仿佛可以用手捧取;比喻内心的喜悦自然地流露于外。嫉妒(jídù):忌妒。【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搭配不当,将“生命”改为“人生”。二、阅读题(47分)(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①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②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③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④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⑤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⑥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⑦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3.文中捡烂纸老头是怎样的形象性格?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说说文中煤站的副经理在内容及结构上的作用。5.“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请从描写角度赏析这个句子。6.文章结尾: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你认为老人这样攒钱有没有意义?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50字以内【答案】3.①艰苦节省: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喝人家剩下的汤。②倔强执拗: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③自尊心强: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喊着要跟小伙子打架。(另外写到邋遢、老丑、怪异、敏感……符合逻辑亦可)4.内容:煤站的副经理在店里受到优待,与下文中捡烂纸的老人受到轻视冷淡形成对比,突出老人的境遇,反映了世态炎凉。结构:为下文老人的出场做铺垫。5.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小伙子对老人的轻视嫌弃。6.开放性答案,有意义或者没意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③段“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可知他生活艰苦节省。结合第③段“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可知他邋遢、老丑、怪异。结合第③段“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可知他倔强执拗。结合第④段“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可知他自尊心强,敏感多疑。【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作用。本文第②段,“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写煤站的副经理在店里受到优待,因为他手里有权力。结合第③段“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可知写煤站经理为捡烂纸的老人出场作了铺垫;结合“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写煤站的副经理在店里受到优待,与捡烂纸的老人受到轻视冷淡,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老人可悲的境遇,反映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④段中“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看了他一眼”是神态描写,“小声说了句什么”是语言描写。结合下句“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可见这个句子写出了小伙子对捡烂纸老头的轻视嫌弃。【6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要求回答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老人这样攒钱有没有意义,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言之有理即可。第一问,老人攒下这些钱可能是为了防备将来生病无法劳动时所用。第二问,可以认为有意义,也可以认为没意义,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示例:有意义。这些钱是他劳动价值的体现,虽然没花了,但是也可能为他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二)(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担当的力量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作者孔子文涵,有改动)7.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8.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9.简析选文②~⑤段的论证思路。10.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句中“一直”能否删去?为什么?11.第③段中花木兰鲁迅焦裕禄三人的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案】7.内容上:讲述了父亲干农活的经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中心论点。8.举例论证,具体有力论证了分论点“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或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9.首先提出“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这一问题,然后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0.不能删去,“一直”表示“向来”、“没有间断”,体现了这些榜样影响力的深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语言严谨没有漏洞。11.不能调换顺序,因为他们三人的例子与下文“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相照应,因此不能调换。【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结合第①段“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可知,这里讲述了父亲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体现了父亲的责任担当,由此引出中心论点“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开头讲述父亲的经历,朴实且具有感染力,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8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结合第④段“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 ‘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可知,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教师、军人、党员干部的担当,论证了第④段分论点“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从而也论证了中心论点,是论证更具有说服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结合第②段“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可知,这里采用问句,引起读者对“担当的力量源自哪里”的思考;结合第③段“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第④段“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第⑤段“ 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可知,这三句作为段落首句,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分别从爱、责任、传承三个角度阐述了担当的力量,层次十分清晰。【10题详解】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作答时应先表态“不能删去”,然后从词义以及句子的内容上来分析。“一直”表示向来,没有间断。结合句子“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可知,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年亲人一直在学习这些人,体现了这些人对年轻人的影响深远,如果去掉,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因此“一直”用在这里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③段“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可知,这里强调了木兰对家庭的热爱;结合“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可知,这里强调了鲁迅对民族的热爱;结合“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可知,这里强调了焦裕禄对国家的热爱,再结合第③段“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可知,以上三个事例所体现的内涵与此处的“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相照应,因此不能换顺序。(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选自范公偁《过庭录》)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越明年越:(2)乃重修岳阳楼乃:(3)增其旧制制:(4)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患:(5)自庆阳帅谪巴陵谪: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属予作文以记之。(2)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14.填空。【乙】文中交代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目的短语是:________【甲】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侧面反映滕子京虽遭贬谪,却积极为民谋利,是一个________的人。(用乙文中的一个短语填空)15.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答案】12.(1)及,到(2)于是(3)规模(4)担心(5)贬谪13.(1)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2)但是滕子京洒脱豪放而且自负,很少听人劝。14.规之不以己悲15.不计个人得失荣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宏大的政治抱负。【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1)句意:到了第二年。越:到了。(2)句意: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乃:于是。(3)句意: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4)句意: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患:担心。(5)句意: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谪:贬谪(或封建社会官员降职或远调)。【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充完整。(1)重点词: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记,记述。(2)重点词:然,然而;罕,很少;受,接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一空:根据【乙】文中“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可知,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嫉妒,范仲淹和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故他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主要是规劝滕子京。二空:根据【甲】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可知,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15题详解】本题考查主题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也就是说人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句话表达了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充分表现了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点睛】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乙】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16.作文: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可以出现真实的校名,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班级名称。【答案】例文:深处有一种声音,悄悄地盘旋在耳边,凝聚在空气中,轻盈地飘向那个叫从前的地方。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旧式缝纫机的声音从这栋简陋的灰色小平房里传出,我趴在桌子上,撑着胖胖鼓鼓的脸颊,眼皮就像外婆的动作,伴着节奏分明的缝纫车声,一下一下,一踏一踏。这样的声音,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惦念。外婆身材瘦小,在笨重的缝纫机前显得更微不足道。但外婆并非看起来的那么柔弱。灵活的操作让缝纫机看起来更像一只被驯服的老虎。但我看起来,她们更像一对朋友。每当午后,哒哒的缝纫机声总会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简约的音符就像跳华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