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1.抄写句子,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拼音,写词语。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豌(wān)豆落到了屋顶的水笕(jiàn)里。B.在田埂(gěng)上看稻穗(suì)。C.白鹅就凭(píng)这点欺(qī)负人。D.必须惩(chéng)处这个肇(zhào)事者。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题西林壁。(书写)B.但使龙城飞将在。(只要)C.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D.尝与诸小儿游。(尝试)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刚在球队中是挑大梁的,他的离开让球队实力大幅下降。B.王叔叔是有名的围棋高手,这次比赛竟破天荒输给了一个孩子。C.爸爸被我惹恼了,要揍我,幸亏我妈及时敲边鼓,我才“幸免于难”。D.他已经反复强调不参加这个活动了,你就不要再去碰钉子了。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雨少,秋霜早。”这是老百姓通过长久观察得出的有关大自然的规律。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告诉我们说出的话很难收回,所以轻易不要讲话。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国家兴衰,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应担的责任。D.“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不懂就问。7.都是写“生气”,哪一句人物描写的方法与其他选项不一样?()A.他怒睁着眼,额角的青筋随着呼呼的粗气一鼓一张。B.他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C.他一把推开门,冲到桌前,把书往桌上狠狠一拍,怒气即将冲破屋顶。D.他铁青着脸,不带一丝一毫的笑意,眼神里射出的怒气让现场哑雀无声。8.下列哪个想象与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符?()A.仿佛看到了戍边将士们绝望地醉倒在桌边,军营里弥漫着一种悲凉。B.仿佛听到了将士们的心声,有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情,有无法再见亲人的悲伤。C.仿佛着到了将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琵琶声在催他们出发上战场。D.仿佛听到了军营中琵琶乐起,酒杯碰撞,马儿嘶鸣,将士们即将奔赴战场。9.根据要求填写。(1)读神话,写人物印象。我们从课本中认识了____的盘古;____的精卫;____的普罗米修斯,还从课外阅读中认识了____(品质)的____(人物)。(2)读古诗,赏自然美景:“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读古诗,品人物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生当作人杰,________。”读古诗,悟人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10.读故事,做人物卡片。“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学期,我们在课本中,在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不少值得被我们铭记的历史人物,如周恩来、梅兰芳、王戎……请你选择一位,为他做一张人物卡片。人物姓名:____人物故事;《________》青史留名的原因:________11.阅读。材料一: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话动物,拥有神奇的能力和传奇的形象。传说它会保护我们幸福,安康!我们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龙文化源远而流长。元宵节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千百年来,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到文化的各个层面,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二:有关“龙”的诗文和成语多得数不胜数,许多都含有美好寓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龙马精神:形容人精力旺盛,气宇轩昂。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龙腾虎跃:意指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鱼跃龙门: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材料三:202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晚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主设计师顾永江说:“汉字本身就是最美的符号,天生就是logo。”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这个很像芯片的主标识充分体现了龙年春晚的连接古今、融通未来。(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①“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它只对中国人产生影响。____②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标识是以“龍”为主视觉符号的。____③“龘”字最早出自《康熙字典》,意指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____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日常生活都与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____(2)有同学读完材料三,提出疑问:央视为什么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作为2024年春晚主题?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也结合材料试着提出一个与龙有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3)2024年春节即将来临,请你编写一条至少含有两个“龙”字的短信,给亲朋好友送去真诚、妥帖的祝福。(字数10﹣20字)收信人:________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寻石记》,完成练习。寻石记(作者:迟子健)①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不明显,须等到夜里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②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有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③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发射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④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埋怨)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悲痛万分大发雷霆)的。⑤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打鱼人在收网,(A)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⑥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B)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⑦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精神抖擞)地回家了。⑧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责怪)我:“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⑨(C)我真的是石头吗?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我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改动)(1)请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2)“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你怎么理解妈妈的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填一填“我”与石头的故事。为什么“寻石”:我砸碎了家中的大青石,妈妈让我找一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到哪里“寻石”:____________________。“寻石”的结果:我空手回家,妈妈怪我就是一块石头。(4)读文中画“____”的三个句子,读一读,品一品不同人对“石头”的态度。挑选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进行批注。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句____(填字母),你的阅读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寻石记》,作者最想记的是什么?____A.儿时“我”独自“寻石”的天真和勇敢。B.儿时“我”突出奇想“砸石”惹妈妈生气的愧疚与对妈妈的爱。C.儿时“我”因为“寻石”而对大自然产生了喜爱与敬畏。D.儿时“我”在砸石和寻石的过程中收获的友谊。13.习作。我们读过许多神话故事,里面有许多神通广大的人物,你最喜欢谁呢?能不能给他写一封信,邀请他和你共同度过难忘的一天,或者向他推荐一个游玩的好去处。(两个话题任选一个)①注意书信格式;②选话题1的,注意写清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注意充分发挥他的特长。选话题2的,注意把推荐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说清楚,把推荐理由写充分。参考答案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详解】本题考查抄写句子。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溪、流、着、草、野、香”容易写错。2.【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注意“即、既、慎、甚、概、溉、隙”这几个字的字形和书写笔顺。3.A【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A.笕(jiàn)——jiǎn。故选A。4.D【详解】本题考查实词解释。D.尝与诸小儿游。(尝试)——尝与诸小儿游。(曾经)故选D。5.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C.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用来形容妈妈在爸爸生气要揍我时帮助了我,不恰当。故选C。6.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谚语名言的理解。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用来形容一个人一旦做出了承诺或表态,那么这个承诺就必须履行,不能随意更改或者收回。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B。7.C【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辨析。A.此句“怒睁着眼”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生气。B.此句“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指他的眼里闪着怒火,通过神态表现生气。C.此句“推”“冲”“拍”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生气。D.此句“铁青着脸”“不带一丝一毫的笑意”“眼神里射出的怒气”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生气。故选C。8.A【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赏析。A.“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意思: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防?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题干叙述有误。故选A。9.勇于献身锲而不舍无私奉献英勇无畏夸父一道残阳铺水中不教胡马度阴山死亦作鬼雄只缘身在此山中梅须逊雪三分白【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人物分析和诗句默写。(1)盘古出自课文《盘古开天地》。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精卫出自课文《精卫填海》。本文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被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往东海投小树枝、小石子,想要填平东海的故事,体现了精卫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普罗米修斯出自课文《普罗米修斯》。课文讲述了人类因为没有火,生活非常悲惨,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勇敢地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遭受了宙斯残酷的惩罚,他不屈不挠,后来得到大力神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的故事。赞扬了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不畏强暴、勇敢坚毅、不惜牺牲自己的美好品格。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可以选取一个人物,将他的品质写出来。如:我从课外阅读中认识了锲而不舍的夸父。(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古诗《暮江吟》。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古诗《出塞》。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古诗《夏日绝句》。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古诗《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古诗《雪梅》。意思是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书写时注意“残、铺、度、鬼、缘、逊”的正确书写。10.王戎王戎识李王戎因其孝顺的品质、与其他名人的交往以及可能的个人特质,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详解】本题考查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人物故事的了解。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示例:人物姓名:匡衡人物故事:《凿壁借光》青史留名的原因: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11.(1)××××(2)央视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作为2024年春晚主题,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像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刘禹锡《陋室铭》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体现在什么地方呢?(3)同学龙年到,好运来报道!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如龙腾飞,学业有成;如龙升天,阖家幸福。祝你龙年大吉!【详解】(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结合材料一中“千百年来,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到文化的各个层面,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可知,题干叙述有误。②结合材料三中“202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晚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故题干叙述有误。③结合材料三中“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故题干叙述有误。④结合材料一中“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到文化的各个层面,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可知,题干叙述有误。(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结合材料三中“‘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202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可知,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像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结合材料来提出一个龙有关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辛弃疾《青玉案》中“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体现什么了?(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2024年春节即将来临,请你编写一条至少含有两个“龙”字的短信,给亲朋好友送去真诚、妥帖的祝福。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如:写给老师,龙腾虎跃迎新春,龙马精神送吉祥。愿你事业如龙腾云,生活如龙行天下,幸福安康,吉祥如意!12.(1)迸射呵斥大发雷霆理直气壮嗔怪(2)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小女孩竟然会相信,所以母亲说她是块石头(3)去河岸找石头,上山找峭壁旁的石头(4)C家中的石头仅仅竖呆在那里,没有自己的意义,没有藏龙,也不是山神的一部分,她不愿意做家里的石头。她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5)A【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发射:射出(枪弹、炮弹、火箭、电波、人造卫星等)。迸射:喷射;由内而外地强烈放射出。在文章第③段中,根据“银白色火花”可知,这里选“迸射”。呵斥:高声地斥责。埋怨:抱怨;责备。在文章第④段中,根据“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可知,这里选“呵斥”。悲痛万分:因为某件伤心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非常的痛苦,悲伤,难过。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在文章第④段,根据“它的破碎”可知,这里选“大发雷霆”。理直气壮:理由正确而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在文章第⑦段,根据“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回家”可知,这里选理直气壮。嗔怪:怪罪人家,即对别人的言语或行为不满。责怪:责备;埋怨。在文章第⑧段,根据“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可知,这里选“嗔怪”。(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在文章第⑧段。联系第⑧段“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可知,这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评价,简朴的语言中透露着淡淡的宠溺。从这句话中可知,“我”太固执较真了,竟然真的在清晨走远路去找石头,固执的精神就像石头一样。另一方面,母亲认为我轻易的就相信了别人说的话,也不自己动脑子考虑一下,轻易被别人哄骗,脑子就跟石头一样死板。(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根据文章第⑤段“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和文章第⑥段“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可知,“我”去了河岸和山上峭壁旁寻找石头。(4)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赏析。可以从几句话中任选一句,通过对句子的赏析,分析不同人对石头的态度。如:A

这句话是打鱼人说的,可以体会到他对石头的重视。(5)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通过文章第⑨段“我真的是石头吗?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我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可知,这篇文章表现了“我”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