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18BH004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性质必修学分3学时48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简介(300字左右):《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的化学性质,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提纯方法,初步具备有机化学合成合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有机化合物的构型分析。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通过学习烃类、典型含氧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了解并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及反应机制,树立立体概念;了解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并能完成简单的有机合成;学会鉴定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方法,了解分离、提纯有机混合物的一般方法。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理解有机化学中典型反应的反应机理,能够具备利用这些知识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恰当表述的能力。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应用常见的有机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的方法等分析和初步解决实际遇到的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正确识别和判断复杂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问题。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指标点1.1M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指标点2.1L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绪论课程目标1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共价键的键参数;4)分子间的力;5)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6)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7)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8)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目标:了解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合物的涵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掌握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的分类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能力目标:能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正确判断其分类及可能的典型反应类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实事求是,爱国精神,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介绍有机化学史及“生命力”学说的演变,介绍侯德榜、邢其毅等化学家的优秀事迹和巨大贡献,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了有机物青蒿素,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爱国精神。2.烷烃课程目标11)同系列和同分异构2)命名;3)烷烃的结构;4)乙烷和丁烷的构象;5)物理性质;6)化学性质;知识目标:掌握烷烃的书写和命名原则,能熟练地根据结构命名及根据烷烃的名称正确地写出结构式;掌握烷烃的同系列、同分异构现象,结构、构型、构象的确切涵义,乙烷、丁烷构象式的表示法;能用分子间力的观点说明烷烃沸点、熔点、溶解度方面规律性的变化;掌握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烷烃的各种结构和异构体;能正确使用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对给定的烷烃命名;能正确写出烷烃卤代反应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介绍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拜耳、哈赛尔和巴顿,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解决问题。3.不饱和脂肪烃课程目标1、21)烯烃的结构;2)烯烃命名和异构;3)烯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炔烃的结构;5)烯烃命名和异构;6)炔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1,3-丁二烯的结构;8)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知识目标:掌握碳原子SP2、SP杂化的特点,形成π键的条件,π键的特性和共轭二烯的结构;掌握单烯烃、炔烃、多烯烃的命名方法,了解次序规则的要点及顺反异构体的Z/E标记法;掌握这三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的1,4-加成;了解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掌握烯烃加成的马氏规则,掌握烯、炔的氧化反应和共轭二烯的双烯合成反应;能力目标:能对给定有机化合物正确分析其结构,并根据简单的电子效应分析其典型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正确写出反应式,并能对典型物质进行简单的鉴别和分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事物都有两面性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在诸多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前景,水立方中新材料的应用等,使学生感受化学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环氧乙烷是生产涤纶的重要原料、用来制造杀菌剂,也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4.环烃课程目标1、21)环烷烃的结构;2)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3)脂环烃的性质;4)芳香烃的分类及命名;5)单环芳烃;6)稠环芳烃知识目标:掌握单环脂肪烃、芳香烃的命名;了解环烷烃的顺反异构,环己烷的构象及其表示法;了解苯环的结构及苯环大π键的形成;掌握环烃的化学性质,了解小环化合物的不稳定性的理论解释;掌握单环芳烃及萘的化学性质,了解亲电取代反应历程;掌握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环烃的结构和性质,能正确写出相关反应式,理解反应历程,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简单分析应用,能进行简单的芳香衍生物的合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课程思政元素:科技创新,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化学反应都是向着最稳定的方向进行,定位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解决问题5.旋光异构课程目标11)偏振光和旋光活性;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3)分子的对称性、手性与旋光活性;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5)构型的表示方法;6)含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7)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8)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9)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知识目标:掌握立体异构、旋光异构、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等基本概念;了解物质产生旋光性的原因,对映异构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书写费歇尔投影式的方法和构型的R/S标记法;掌握含一个、二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了解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及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能力目标:能正确判断和表达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情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严谨的科学态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将“反应停”事件引人课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要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6.卤代烃课程目标1、21)命名;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4)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5)不同卤代烃对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比较;6)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7)亲核取代与消除反应的关系;知识目标: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以及与金属的反应;理解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的机理,不同结构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比较;了解格氏试剂的性质及应用。能力目标:能对不同类型的卤代烃正确分类、命名;能理解反应机理,并正确写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能对卤代烃进行简单的鉴别、分离及合成上的初步应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习热情,良好品德,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诺贝尔奖获得者:格式试剂的发明者,维克多·格林尼亚。用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介绍含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聚氯乙烯材料焚烧产生致癌的二噁英,滴滴涕(DDT)的禁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7.醇、酚、醚课程目标1、21)醇的命名;2)醇的物理性质;3)醇的化学性质;4)重要代表物;5)酚的命名;6)酚的物理性质;7)酚的化学性质;8)重要代表物9)醚的命名;10)醚的物理性质;11)醚的化学性质;12)重要代表物知识目标:掌握醇的分类,醇、酚、醚的命名;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点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掌握醇、酚、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了解醇、酚、醚的主要制法;能力目标:能对醇、酚、醚正确分类、命名;能根据反应机理的,正确写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能进行简单的鉴别、分离和提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课程思政元素:生活中的应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安全防护、安全生产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麻醉药的发展史,感受科学伟大成果的同时,体会科学演变的魅力,同时更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醚中与氧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形成过氧化物,不易挥发,受热或受摩擦易爆炸,实验室操作注意安全防护、安全生产。8.醛、酮、醌课程目标1、21)醛和酮的命名;2)醛和酮的物理性质;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4)重要代表物;知识目标:掌握C=C和C=0双键结构差异以及在加成反应中的不同;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及两者性质上的差异;理解亲核加成反应历程;了解醛、酮的一般制法;能力目标:能根据反应历程和电子效应进行分析判断物质的反应活性、主要产物;能进行基本的鉴别、分离、结构转化和推导,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有机合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课程思政元素:科技创新,严谨的科学态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介绍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他由于改良了Kishner-wolf还原法而著称于世,黄鸣龙的名字写进了许多国家的有机化学教科书9.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课程目标1、21)羧酸的命名;2)羧酸的物理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4)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5)羧酸衍生物;6)碳酸的衍生物;7)羟基酸;8)羰基酸;9)乙酰乙酸及其酯;知识目标:掌握羧酸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了解羧酸的制备方法及重要羧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四种羧酸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转化关系;掌握羟基酸、羰基酸的命名,记住重要取代酸的俗名;掌握羟基酸、羰基酸的化学性质;掌握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对取代酸酸性的影响;了解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能力目标:能根据各物质结构和性质简单分析判断物质的反应活性、主要产物;能进行基本的鉴别、分离和提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例题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610.杂环化合物课程目标1、21)分类和命名2)几种重要环系的结构与性质知识目标:了解各类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了解呋喃、噻吩、吡咯、吡啶、吲哚和喹啉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能对常见杂环结构正确命名,能正确分析常见杂环结构的性质并简单应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堂总结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课程思政元素:学习热情,良好品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黄连素、奎宁、麻黄碱、烟碱、吗啡等的介绍,告诫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1.绪论课程目标1课堂表现本课程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平时表现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2.烷烃课程目标1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3.不饱和脂肪烃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4.环烃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5.旋光异构课程目标1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6.卤代烃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7.醇、酚、醚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8.醛、酮、醌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考试9.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自主学习、期末考试10.杂环化合物课程目标1、2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自主学习、期末考试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根据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给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均有所支撑,其中课程目标1占60%,课程目标2占40%。分别占总成绩的36%、24%。平时表现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两个部分。①课堂表现(10%):评分标准见下表;其中支撑课程目标1的表现占比70%;支撑课程目标2的表现占比30%。满分100分,分别占总成绩的7%、3%。②作业成绩(30%):包括课后作业成绩(20%)和自主学习作业成绩(10%)。其中课后作业由教师按照理论学时进度,教学过程中布置若干次作业,总分为100分,教师批改后给出作业成绩,评分标准见下表;自主学习作业由老师指定理论学习内容,学生课后通过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在中国大学MOOC学习相关内容、查阅参考教材和习题指导等方式的自学,写出书面学习报告(每人1份),总分为100分,评分依据为书面学习报告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具体标准参考单次作业成绩评分标准。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均有所支撑,其中课程目标1占60%,课程目标2占40%。作业总成绩100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8%、12%。平时表现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积极程度(50分)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度不高消极回答正确程度(50分)回答正确无误、分析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分析比较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错误较多,经老师提醒后仍然分析有误,结论无效答不对题单次作业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