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探究02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为什么会变甜?【作出假设】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实验原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遇碘变蓝;淀粉分解后形成麦芽糖,其遇碘不会变蓝。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为37ºC。【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C块不做任何处理。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取3支洁净的试管,按下图所示设置实验。将3支试管一起放人37C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不变蓝,②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变蓝,3号试管中馒头块部分变蓝。【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水浴温度选用37ºC的原因:模拟人的口腔温度水浴温度选用37ºC的原因:模拟人的口腔温度。水浴时间为5-10分钟的原因:时间过短,反应不充分;时间过长,不利于观察结果。实验变量:①②,唾液;①③,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①号和②号对照,对照组是②号(空白对照)。若①号试管变蓝,则可能的原因有:①保温时间过短;②搅拌不充分;③温度不适宜等。【典例0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对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支试管加入的馒头碎屑应等量B.①、②号试管应同时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C.滴加碘液后摇匀,②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成蓝色D.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典例02】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馒头碎屑适量馒头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该组实验变量是。(2)进行此实验时,试管都要放入37℃水中保温,是模拟人体中的温度。(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试管和进行对照。(4)实验现象:1号试管,(选填“变色”、“不变色”、“部分变色”)原因是。(5)实验结论:。(6)根据实验结论,在生活中养成哪些饮食习惯,更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1.(2023下·青海海东·七年级统考期中)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同学们应该选择的水浴温度是(
)A.0℃ B.17℃ C.37℃ D.57℃2.(2023·湖南常德·统考模拟预测)某合作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请问,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对照实验组为哪两组()A.1号和2号 B.1号和3号 C.2号和3号 D.1号3.(2023下·广东江门·七年级统考期末)“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中,经过不同处理后,放到37°C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成蓝色的一组实验是()A.馒头块、2毫升清水、振荡均匀 B.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振荡均匀C.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振荡 D.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振荡均匀4.(2023下·广西柳州·七年级统考期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放入试管中的馒头大小必须相同,是原因()A.可以更好的重复实验 B.这是在设置实验的对照组C.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D.为了更好的实验5.(2023下·云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现象,下列归纳或推断错误的是()A.让唾液发挥作用的适宜温度是37℃左右B.馒头富含淀粉遇碘后会变蓝C.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不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成葡萄糖D.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6.(2023上·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中)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号试管溶液变蓝,1号试管溶液不变蓝B.试管中的液体需要充分混合均匀C.水浴温度为37℃,模拟了人体体温 D.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7.(2023上·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中)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分析错误的是()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温度检测结果1号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37℃2滴碘液不变蓝2号0℃变蓝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B.两支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后应充分搅拌C.1号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抑制淀粉的消化8.(2023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在口腔被彻底分解为蔗糖B.步骤③之后滴加碘液,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C.实验过程中全程不需要将试管中的液体振荡摇匀D.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9.(2023上·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中)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咀嚼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育英中学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45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A搅拌搅拌水浴温度37℃0℃100℃加入碘液适量(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观察到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填“变蓝”或“不变蓝”),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填“变蓝”或“不变蓝”)。(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4)2号试管和4号试管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是因为。10.(2023下·山东临沂·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1)作出假设:。制订计划:1.下列材料器具,本实验能用到的有:A.烧杯
B.量筒
C.温度计
E.试管
F.碘液2.制定实验方案。实施计划:若实验按如下方案进行,分析问题:(2)该实验变量是。(3)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4)步骤2中,2号试管应加入。(5)步骤3中,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的水中,原因是模拟口腔里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最终在内被分解为然后被细胞吸收利用。11.(2023下·湖南怀化·七年级统考期中)“将军肚”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校园里“小胖墩”比比皆是,如何来判断一个人的营养与胖瘦呢?方法就是用BMI指数(BodyMassIndex)来评估。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做分子,以身高(米)的平方做分母得出的数值。BMI指数越高,人越倾向于超重,甚至肥胖。为了研究不同BMI范围人体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研究者征集了多名BMI指数正常及超重的志愿者,分别检测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注:表格中“—”表示没有)对照管测定管BMI指数正常BMI指数超重清水2mL——唾液—2mL2mLa2mL2mL2mL37℃水浴保温5分钟碘液2滴2滴2滴仪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结果见图1、图2)
(1)上述表格中a处应填写。(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每个志感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值进行多次测量求取。(3)各组需要在37℃水浴保温的理由是。(4)用碘液检测时,对照管的实验现象是。(填“变蓝”或“不变蓝”)。(5)由图1、图2的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BMI指数的增加,。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试管中的液体需要充分混合均匀C.水浴温度为37℃,模拟了人体体温 D.2号试管溶液的蓝色比1号试管的深2.(2023·安徽·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先分别向①、②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实验设计依次进行操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处理过程检测①2毫升清水37℃水浴保温10分钟滴加2滴碘液②2毫升唾液37℃水浴保温10分钟滴加2滴碘液A.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保温时间 B.预期只有②号试管内出现蓝色C.换用馒头块进行实验消化会更快 D.唾液中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3.(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推测滴上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
)试管①②③④1加入2mL唾液加入2mL清水加入2mL唾液2充分搅拌不搅拌3置于冰块中置于37℃温水中5~10分钟A.① B.② C.③ D.④4.(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B.①号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D.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号和②号试管不变蓝5.(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同学想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下图是他操作的四个步骤,其中步骤B的2号试管应注入,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改进实验后,步骤D中变蓝的是号试管。
6.(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提示: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2.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二)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取一定量的唾液备用。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4.将准备好的物品分别放入试管中,然后做一定处理。具体操作见下表:试管标号①②③放入物品A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B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C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处理方法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试管内的物质(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2)②号试管内的物质(选填“变蓝”或“不变蓝”)。(3)③号试管内物质局部变成蓝色,说明的咀嚼作用会影响消化,所以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4)实验中,①、②号试管充分搅拌,是模拟口腔中的搅拌作用(5)设置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形成,便于得出实验结果。7.(2023·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小张同学吃大饼时,多咀嚼了一会儿,感觉到甜味。为探究其原因,他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新鲜大饼,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切碎(模拟牙齿咀嚼);C块不做处理。②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①②③号,分别做如下处理:编号大饼状态加入液体处理方式颜色变化①号试管大饼碎屑A2毫升唾液将3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②号试管大饼碎屑B2毫升清水?③号试管大饼块C2毫升唾液浅蓝色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大饼中的淀粉分解成,所以可感觉到甜味。(2)①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其原因是。(3)②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其原因是。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可探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如果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应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墙面涂装工程劳务外包合约
- 购销合同管理的信息化
- 【项目管理】邵洪芳 教材精讲班教案 30-第3章-3.2.1-施工合同管理(四)
- 2024新西兰的首都新西兰的房屋买卖合同模板
- 2024自然人借款合同模板
- 演绎劳务合同范例
- 房东转让协议合同范例
- 建筑装饰中的画面构图与比例考核试卷
- 国际大豆交易合同范例
- 天然气在海洋利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广东常用的100种植物
- 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PPT课件
- 输电线路设计知识讲义
- 物料承认管理办法
- 业主委员会成立流程图
- AEFI防范与处置PPT课件
- (完整版)全usedtodo,beusedtodoing,beusedtodo辨析练习(带答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便筷子教案三年级上册精品
- 阜阳市肿瘤医院病房大楼建筑智能化设备、材料采购及安装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 意大利汽车零部件企业
- 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1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