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图表数据类选择题,是指以表格或图像为信息载体,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等的题目。其主要特点是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量大。高考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1)从命题意图看,图表数据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2)从考查路径看,用数据表格、曲线变化等手段承载信息,使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内在联系、变化规律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出来,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形象化。(3)常用设问词是“据表(此)可知”“由此可知”“由此推断”“解读正确的是”等。图表数据类选择题主要包括表格数据图、柱状数据图、曲线数据图、饼状数据图等。表格数据图是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一领域的变化。柱状数据图是建立在数据表格的基础上,以宽度相等而高低或长短不等的柱(条)形来反映数值大小及数量间变化关系的历史数据统计图。曲线数据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变化来反映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统计图。饼状数据图主要用来显示某一历史事物的总体或内部结构及变化,能够较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其中用百分数表示的是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解答这类题可采用综合比较法,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和逻辑关系推理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在平时训练中,要通过图表标题、材料出处及图表材料所呈现的数字、图像等的变化,确定图表信息的时空信息与逻辑关系,进而判定出题目答案。解题步骤:“四步法”:第一步,读图表,看设问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第二步,读注解,抓住重点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表注、图标反映的有效信息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看趋势、找差异。第四步,甄别选项,史实验证排干扰。特别提醒:①审题要“三看”——两点两线一平面:看头尾:确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时期;看纵横: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看平面: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图表中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②解题要“三用”——图表、教材与常识:结论从材料得出:用好图、表信息;结论从教材得出:用好教材相关知识;结论从史实得出:绝不违背历史常识;1.(2023·广东·高考真题)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化反映了()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2.(2023·广东·高考真题)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3.(2023·湖北·高考真题)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年份数据户别政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4.(2023·辽宁·高考真题)据如表可知,当时法国()1840年法国最高纳税人职业表(纳税货币单位:法郎)职业人数0.5—0.6万0.6—0.7万0.7—0.8万0.8—1.0万1.0—1.5万1.5万以上土地所有者1479441503213高级官员1813344/自由职业者17221//商人、银行家10164951工业家1063421A.社会阶层固化 B.工业化程度有限 C.贫富差距扩大 D.税收负担较沉重5.(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比重年份货物甲乙丙丁1871~18732.830.20.90.91881~18835.822.80.3111891~189314.620.55.91.81901~190318.619.74.2171909~191112.81674.83.01919~19219.618.42.45.0A.钢铁 B.棉纱 C.米 D.棉布6.(2023·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7.(2023·新课标卷·高考真题)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8.(2023·江苏·高考真题)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A.18411868年 B.18681895年 C.18951922年 D.19221949年9.(2023·江苏·高考真题)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10.(2023·浙江1月·高考真题)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福利国家”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3·浙江6月·高考真题)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12.(2022·辽宁·高考真题)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

)组织名称

时间1980年1990年2000年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5.7%6.3%4.8%中非共同体1.4%1.4%0.9%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9.6%8.0%9.6%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0.4%3.1%11.9%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0.3%2.9%2.2%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 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 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13.(2022·全国·高考真题)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16641670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叶0.029.26咖啡0.635.35棉纺织品62.5965.35该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14.(2022·浙江·高考真题)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类别18951900年19011904年19051911年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轻工业1111524.8621515.84085198.1重矿业18376.720486.0772322.7交通业5362.2433459.91043926.9——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15.(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16.(2022·全国·高考真题)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17.(2022·浙江·高考真题)观察下图,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①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出

②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2021·山东·高考真题)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20.(2021·湖南·高考真题)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1867年1894年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铁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锡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火柴79,263(箩)71,3846,615,327(箩)1,638,931煤113,430(吨)992,649486,295(吨)3,21,343糖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1.(2021·全国·高考真题)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所示,据如表可知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22.(2021·湖北·高考真题)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 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 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23.(2021·重庆·高考真题)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1.(2023·吉林·统考一模)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材料说明二里头遗址(

)稻米粟米黍米合计颗粒数1476813883224830899千粒重(克)1627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279.79粒数占比47.8%44.9%7.3%重量占比84.5%9.9%5.6%A.原始农业水平领先其他文明 B.是中国水稻和粟米的发源地C.气候条件比当代温暖湿润 D.原始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2.(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一模)下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间(

)高祖时期吕后、惠帝时期文帝时期景帝时期武帝初期三公九卿10090624627王国相10086291817郡太守88604006A.军功制被察举制取代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郡国并行制走向废止 D.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3.(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贞元初年(785年)贞元八年(792年)贞元九年(793年)长庆四年(824年)米(1斗)20070—8040—7050绢(1匹)40001500—1600800—900800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4.(2023·贵州遵义·统考一模)下表为元和二年(807年)秋,唐朝潜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府的税负情况(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据材料可知,该税法(

)州名元和二年秋税数(贯)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平均税率(贯)陵州24606198512.21合州346228921.57绵州3809371486.2A.减轻了纳税农民负担 B.进一步简化了纳税程序C.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D.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5.(2023·山东烟台·统考一模)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这可以用来说明(

)年代户数永业田(奇)口分田(亩)应受已受未受应受已受未受天宝元年(742年)431180107510548207574063大历四年(769年)18540449117905411249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 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6.(2023·天津南开·统考一模)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A.政局的不断变动会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上升B.隋唐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C.宋代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有赖于新技术的使用D.明清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7.(2023·四川凉山·统考一模)看下面满清文字狱数量统计表,其信息反映了(

)满清文字狱数量统计表A.晚清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清前期文字狱数量逐渐上升C.乾隆时期对社会的控制最强 D.乾隆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8.(2023·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右图是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金银比价(每两黄金合白银数)变动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大量流通 B.海外对华鸦片走私逐年扩大C.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9.(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如图为1868—1900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量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B.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C.关税主权遭受侵犯 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10.(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白银外流一览表,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

)单位:银元年份白银外流量年份白银外流量道光十六年(1836)15862220道光二十年(1840)3519872道光十七年(1837)15413541道光二十一年(1841)1662381道光十八年(1838)13877144道光二十二年(1842)9798644道光十九年(1839)2189829道光二十三年(1843)22826398A.1839年禁烟运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白银外流B.1843年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加剧了白银的外流C.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白银一直在持续的外流D.白银外流说明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1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二模)如表是《海宁州志稿》中记载的关于1840年前至1858年广州和上海生丝年出口量(单位:包)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广州上海1840年前约896001845年678764331846年3554151921851年2409206311853年4577583191858年*85970A.传统观念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主要原料产地 D.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12.(2023·云南昆明·统考三模)如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员地域构成,对如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地域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山东广东人数2472111A.新式人才地域分布存在差异 B.南北方存在较大文化差距C.江浙地区最早开始了近代化 D.国人成为洋务译书的主力13.(2023·陕西宝鸡·统考二模)“下表所示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时务报》的创办者汪康年与其士绅友朋的书信往来统计。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政治类问题类别件数经济类问题类别件数文化教育类问题类别件数外交类问题类别件数变法77铁路42学堂69中英交涉7议会00商务56科举18中俄交涉12民权13财税9办报11中日交涉4吏治23农业25留学、译书及其他31胶州事件21其他16矿业57军事问题战争11综合反教事件17其他15军事教育及其他15社会问题及国内局势96A.改良道路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B.中体西用流行于世C.清政府试图通过立宪消弭革命 D.全面西化思潮出现14.(2023·重庆·统考二模)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甲乙丙丁1894年前1620218951913年51553319141930年111340103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15.(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下图为1900年前后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西学东渐的深入C.清末新政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16.(2023·河北邯郸·统考二模)据表可知当时1912年1—3月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万元(银圆)(

收入支出收支相抵借外债850政府各部及参议院行政经费80发行公债及私人借款277海陆军费1400发行军钞100外债佣金支付和私人借款偿还65淮盐税款110杂项开支5没收敌产、杂税、官业收入,接受捐款及其他50总计13871550—163A.临时政府筹措资金保障财政来源 B.收支平衡有利于政治的良性发展运行C.军阀割据导致海陆军费居高不下 D.财政匮乏是临时政府夭折的重要原因17.(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近代中国民族银行业发展状况(部分)时间1911年1912年1920年1925年数目(个)714103158资本(万元)21563625880816914由表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 B.民族工商业资本日益丰厚C.民族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官僚资本控制了经济命脉18.(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对下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49年—1911年晚清税收变化表(单位:万两,比重:%)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00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A.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C.晚清时期农业衰退较严重 D.列强加剧了资本输出19.(2023·河南·统考二模)下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部分行业发展状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经济(

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吨43.68万吨0.3万吨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吨95.86万吨5.5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9.4%7%9%40%A.为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B.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主C.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D.发展的速度已经世界领先20.(2023·辽宁丹东·统考二模)下表为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统计表。年份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耕地面积(万亩)862.6899.41004.01174.21222.31248.61377.41220.5粮食总产量(万石)126127137143147150160175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民经济呈现较快发展②这利于边区军民生活水平改善③土地革命受到农民欢迎④此得益于边区政府的政策推动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1.(2023·四川绵阳·统考三模)如图是某学者统计的解放战争时期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涉及中国问题次数。这一变化说明(

)A.中共统战策略成效显著 B.中国革命形势激剧变化C.苏联全球战略重心转移 D.美苏冷战决定中国走向22.(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下图是《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对“抗美援朝”的报道量统计,数据变化反映了(

)A.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 B.中国政府的务实外交C.集体记忆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