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原卷版)_第1页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原卷版)_第2页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原卷版)_第3页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原卷版)_第4页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分层训练●核心知识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完成“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实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D.筛管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无机盐2.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横切面上变红的部位是()A.表皮B.导管C.气孔D.整个切面●核心知识二:植物的蒸腾作用3.蒸腾作用是指()A.叶片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B.叶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气C.氧气从气孔里排出的过程D.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4.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②能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③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④有利于提高大气温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如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B.②是保卫细胞,它们成对存在C.①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D.①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6.关于植物叶片的气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根冠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气孔散失B.气孔的开闭能影响植物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C.气孔是由一对表皮细胞围成的空腔D.构成气孔的细胞中有叶绿体,说明气孔位于叶肉部位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某植物叶片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运输作用B.②④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③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⑤是气孔,其开闭由表皮细胞控制8.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生命活动9.大树底下好乘凉,人在树荫下要比在房屋的阴影下感到凉爽,其原因是()A.大树的蒸腾作用带走大量的热量B.众多树叶能吐水降低温度C.大树的光合作用减低温度D.众多树叶对阳光有遮挡作用10.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之所以能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源于()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输导作用D.蒸腾作用1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核心知识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12.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A.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B.降低本地区空气温度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D.以上各项表述都正确1.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3.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夏天中午光照过强时,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状态为()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闭合B.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张开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D.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6.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7.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间(min)0102030甲(mL)10.08.37.16.5乙(mL)10.09.89.79.5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B.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C.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8.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储藏作用D.蒸腾作用9.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10.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11.下列对蒸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B.移栽树木时应多保留树叶,增大其蒸腾作用C.为植物体各细胞输送水分和无机盐提供动力D.能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12.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根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散发到大气中B.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C.绿色植物的枯枝落叶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入地下D.绿色植物的树冠承接着雨水,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保持了水土1.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乙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红墨水液面保持一定时间的。(2)实验中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阔叶植物比针叶植物,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3)将此装置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进行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乙图中的结构[](括号中填字母代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部分呈红色,且可观察到枝条中叶的部分变红色。(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分不断地,同时吸收植物体和周围大气中的热量,从而植物本身及周边环境的温度。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分别加入等量清水,滴加油滴使其铺满水面,塞紧带孔的瓶塞。然后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A装置中的枝条保留全部叶片,B装置中的枝条摘除部分叶片,C装置中的枝条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从塞孔插入锥形瓶中,如图所示。将这三个锥形瓶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锥形瓶中液面的变化。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该探究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