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汕尾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024.1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郑庄公利用周天子卿士的身份,私自“以王命讨不庭”,成其霸政。其后的霸主无法获得卿位,便通过周王临时授予会盟征伐之权,求的霸政的合法性。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分封宗法制度不断强化 B.周天子仍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C.霸主地位来自于周天子的认可 D.周天子卿士的地位崇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以王命讨不庭”“通过周王临时授予会盟征伐之权,求的霸政的合法性”和所学可知,郑庄公及其之后的的霸主会盟征伐行为依然要得到周天子形式上的授权,说明当时周天子仍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正向瓦解,排除A项;在春秋时期要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最重要的是得到诸侯们的认可,其次周天子的认可也很重要,但一般来说由于周天子威权不在,周天子的认可无非只是让霸主的地位更加合法化,排除C项;周天子卿士的地位崇高并非材料主旨,而且周天子的地位衰弱,周天子卿士的地位也不可能崇高,排除D项。故选B项。2.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 B.强化地方监察 C.保障平民权益 D.维护社会安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录囚制度对于平反冤狱具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缓和社会矛盾,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D项正确;复核审录囚徒并不只由皇帝进行,因而无法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性,排除A项;强化地方监察是其中一个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囚徒中不仅有平民,还有官员,排除C项。故选D项。3.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六月庚午,禁杀牛马”“杀牛禁”可知,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禁杀牛马的措施,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经济的生产模式对游牧经济的影响,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直接表明少数民族牛耕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思想发生异变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属于政治方面的特征,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 B.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D.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落人地方和节度使手中,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导致地方实力膨胀,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的结论,排除C项;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归地方支配,但并未用于发展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5.下表为宋代士家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人物内容瑞昌县君孙氏守礼法,动止有度,举族姻内外无有不得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张氏幼禀庭阔之训,龙墀(皇帝)拜命,治家而睦左屯卫大将军魏侯夫人玉城县主由是以孝行闻于六宫,历事四朝右监门卫将军夫人东阳县君郑氏俭以行其躬,孝以事其亲,以是贻其子孙据表可知()A.崇文抑武观念形成 B.主流思想观念影响C.政府倡导节俭治国 D.门第观念日益淡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幼禀庭阔之训,龙墀(皇帝)拜命,治家而睦”与“俭以行其躬,孝以事其亲,以是贻其子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些墓志铭的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强调孝道和礼法的遵守,这与当时主流的儒家伦理观念相契合,B项正确;材料中的墓志铭没有体现宋代人对于武将的看法,无法体现“崇文抑武观念”,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家庭的节俭风气,不是国家的节俭治国政策,排除C项;材料反映当时家庭的家风,不是门第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6.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 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明清时期中国。元明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华夷一统”的观念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一方面,清政府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另一方面,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试图进一步淡化华夷之别,“中华一统”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B项正确;材料所述“华夷一统”“中华一统”反映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而非国家认同,排除A项;华夷观念当时仍然存在,没有“消除”,排除C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非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7.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倡导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反映出他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来促进纺织业的工业化进程。从织布局的迁移和多地设局的计划,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布局工业发展时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可见,张之洞的这些举措表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改革精神,努力为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自强寻求出路,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效果,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排除B项;张之洞这些设想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8.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北京《晨报》上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喻为《孔雀东南飞》(如下图所示,孔雀的羽毛上写有学生、学者、教授)。该历史现象()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巩固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确立了领导地位 D.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吸引大量学生、学者等流向广东,参与革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B项正确;民族战争主要是抗日战争,人才的流动方向主要是西南和西北,排除A项;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排除D项。故选B项。9.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法令,对米、面粉、棉纱、布匹、燃料、食盐、食糖、食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制定价格限制,禁止黄金和外币的买卖流通,规定公职人员工资冻结在1947年1月的生活指数标准上。这一举措()A.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 B.客观上促成了第二条战线初步建立C.反映国民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D.折射出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从法令的内容来看,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控制生活必需品价格和禁止黄金外币买卖来稳定经济,这确实反映出当时社会和经济的不稳定,以及国民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其统治的意图,C项正确;“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法令内容不完全对应,排除A项;“第二条战线”通常指的是国统区内的爱国民主运动,与美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法令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三大战役后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表是新中国初期四川省大竹县大鹿山村粮食产量对比表(单位:石)主粮类别1951年1952年水稻互助组4813.855923.79单干户400.90384.30玉米互助组202.59436.55单干户20.1933.29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土地改革推动生产的发展 B.尝试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C.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D.包干到户提高生产积极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从表格来看,水稻和玉米产量,互助组要比单干户要高,这得益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正确;互助组是一种集体劳动组织,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1953年开始,排除C项;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1.“投机倒把罪”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律上明确的罪名,指以买空卖空、套购转卖等手段获取利润。1997年,“投机倒把罪”正式从刑法中隐退,而代之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这一过程反映出()A.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C.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9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投机倒把罪”的废除,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少,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企业经营自主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B项;材料“投机倒把罪”的废除,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少,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排除C项。故选D项。12.研究表明,梵语词汇“书”“笔”“墨水”等均源自希腊语;在帕提亚帝国尼萨宫廷,酒杯上刻着酒神故事,宫中装饰有阿芙洛狄忒、赫拉克勒斯、赫拉的雕像,并且还上演希腊的戏剧。该材料可用来佐证()A.印欧民族迁徙历史意义 B.希腊化时代的文明交流C.古典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D.近代以来欧洲文化扩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梵语是古印度的语言,梵语中有来自希腊语的词汇,帕提亚帝国中充斥着大量希腊文化,这都体现了希腊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因此可以用来佐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印欧的民族迁徙,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主要成就,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不是近代以来欧洲文化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13.1810年9月16日,伊达尔哥在墨西哥多洛雷斯镇,向千余名聚集的印第安人演讲:“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你们愿意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自己的土地吗?”群众振臂高呼:“独立万岁!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这反映出当时墨西哥()A.独立运动发展迅速 B.民族主义席卷全国C.反对外国武装干涉 D.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0年(墨西哥)。从材料可看到墨西哥人追求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要推翻西班牙殖民政府统治,这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等学说对拉美产生了一定影响,D项正确;材料仅为一场演讲,看不出独立运动在迅速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主义席卷全国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显示墨西哥要脱离西班牙控制而独立,不涉及反对外来干涉,排除C项。故选D项。14.1854~1856年间,英国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成品占85%。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成品占6%。据此推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日不落”帝国开始确立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海外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4~1856年间英国。根据材料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差距最明显是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所以原料的进口占进口贸易比重大;同时工业制成品的数量增加,所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大。A项正确;“日不落”帝国开始出现于18世纪中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排除C项;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排除D项。故选A项。15.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尔银行,后又创建了一批以农业为主要业务附属公司,形成米斯尔集团。1924年,米斯尔纸业公司、贸易公司和轧棉公司成立,这些公司只是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以确保公司的“国民性”。米斯尔集团的形成()A.适应了民族独立的历史趋势 B.突显出埃及经济发展的排外性C.保障了国家经济独立地位 D.表明埃及科技近代化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1924(埃及)。根据材料“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尔银行”“1924年,米斯尔纸业公司、贸易公司和轧棉公司成立,这些公司只是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以确保公司的‘国民性’”并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在此前后成立和发展起来的米斯尔集团,顺应了国家民族独立的历史趋势,A项正确;米斯尔集团也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不能说排外性,排除B项;保障了国家经济的独立地位说法扩大其作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米斯尔集团发展顺应独立趋势,没有涉及到埃及科技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面是1967~1980年美国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美国()A.加强了对外资本输出 B.摆脱了经济滞胀问题C.奉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D.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60~1980年,美国资本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断下降,结合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滞胀”的史实可知,这是受当时经济发展困境的影响,影响了其国内资本的投资信心,国内资本投资的下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当时美国资本对外投资的情况,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资本投资下降,且并未涉及政府财政对社会投资的情况,无法得出当时美国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旅店、饭馆大量出现,“驴马槽房、戏子寓所、密户曲房”无不从中受益。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创作出富有“导游手册”之称的《徐霞客游记》等作品。——摘编自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等材料二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据统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各国商民共计9755人,及至1902年,各国旅华人数已达19119人。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1880年,在中德《续修条约》中,中国政府首次以条约的形式取得了对无照洋人的经济制裁权,这对那些无照擅闯中国内地的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其实施效果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却促使近代中国以愈益主动、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靠拢。——摘编自付超《晚清对赴华内地游历外人的管理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并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晚清政府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加强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的背景。【答案】(1)变化: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积极作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2)评价: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3)背景: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解析】【小问1】本题为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汉、明朝时期的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秦汉时期……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可知,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根据“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和“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可知,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根据“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可知,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上看,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文化上看,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从社会生活上看,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从社会风气上看,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评价: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和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相关知识可知,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小问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二中“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可知,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根据“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和所学可知,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特征相关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根据“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可知,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材料二从法国大革命迄至今日,民主信条被证明是民族主义最得力的帮手。个人对民族群体的忠诚感,当他们是臣民时和他们是公民时不可能完全一样。政治民主,在一个语言统一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人民使用相同语言的国家,远比它在一个多语言帝国更加有效。如果人民要统治自己,他们就必须互相了解,能够说或读一门共同的语言。民族群体因此提供了民主统治的实践基础,而民主统治,或者说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主义。——摘编自【美】卡尔顿·海斯《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状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促进了民族主义”的表现。(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民族主义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状况:国家观念淡薄,更效忠于基督教会。原因:基督教会控制力强;法国王权较弱;民族国家未形成。(2)表现:以民族群体为政治忠诚对象;法语成为国民教育工具。(3)影响:积极:促进民族国家形成,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导致殖民扩张和侵略,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至法国。根据材料一“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可得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淡薄;更倾向于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才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法国人。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控制力强大,成为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法国王权相对弱小,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民族国家的概念尚未形成,人们缺乏对一个明确界定的国家实体的归属感。【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据材料二“民主信条被证明是民族主义最得力帮手。个人对民族群体的忠诚”可得出:法国大革命期间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促进了民族主义的表现有以民族群体为政治忠诚的对象;“政治民主在一个语言统一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人民使用相同语言的国家更加有效……而民主统治,或者说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主义。”可得出法语成为了加强国民团结和沟通的重要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不仅是一场推翻旧制度的政治运动,也是构建现代民族意识的过程,它强调了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和法律手段强化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认同。【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至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近代民族主义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积极影响表现在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后果,如殖民扩张和侵略行为加剧,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及民族间的矛盾和对立。19.2014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正式落成,展示了近现代华侨群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部分展品表孙中山为帮助民主革命事业的华侨组织亲笔题写“博爱”书法藏品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张裕酿酒公司”牌匾钱学森等归国科学家写给留美华侨科学家们的“回国倡议书”华侨陈嘉庚为其出资兴办的厦门大学题字的书法藏品华侨商人前往“广交会”进行商贸投资合作的历史照片华侨开展“一碗饭运动”抗战募捐活动的现场照片华侨沈坚白投资的改革开放后第一所中外合资五星级酒店“北京长城饭店”照片19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开办的机关刊物《少年》书影旅美华侨于1949年10月在纽约唐人街升起的“美洲大陆上第一面五星红旗”1928年海外华侨出资捐书帮助建成的和顺图书馆旧址照片根据表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华侨与近现代中国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合理。)【答案】例:论题:华侨群体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论证:1957年,广交会召开,华侨商人群体回国投资,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科学家,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渥的待遇,面对西方国家的百般刁难仍然坚决选择回国,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伟大的科学技术突破,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科技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华侨回国进行投资合作,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结论:综上所述,华侨群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支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孙中山为帮助民主革命事业的华侨组织亲笔题写‘博爱’书法藏品”“华侨张弼士创建的‘张裕酿酒公司’牌匾”“钱学森等归国科学家写给留美华侨科学家们的‘回国倡议书’”等,可得出论题华侨群体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史论结合,列举华侨群体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及影响,如1957年,广交会召开,华侨商人群体回国投资,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科学家,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渥的待遇,面对西方国家的百般刁难仍然坚决选择回国,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伟大的科学技术突破,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科技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华侨回国进行投资合作,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最后进行总结,华侨群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开始走上国际经济舞台。冷战结束后,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影响全球合作的政治因素和体制因素逐步得以消除,使得世界市场更加完整和统一各国国民经济主体在相对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下进行竞争,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出现,其决策全球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母国区位分布分账化的趋势,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市场健康运行又提供了规则与制度方面的保证。——摘编自赵宗博《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市场整合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材料二下面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历程表:时段(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或地位1949-1978是基本上被排除在全球经济治理的编外国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认识也较为“冷淡”。1979-1992有选择、有条件地接受既有的国际规制和秩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参与者。1993-2012承担国际责任,体现大国风范,在地区甚至全球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2013-2018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角色表现为引领者,为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整理自《中国“国家角色”变迁:从参与者到引领者》(1)根据材料一、概述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2)就材料二所示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角色进行论述。(要求:说明所选角色,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1)特点:国际投资和贸易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导力量;市场的系统整合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日趋完整和统一;市场运行呈现出体系化、制度化、法制化趋势。
(2)选取2013-2018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进行论述。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在这一阶段,中国通过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如在G20、BRICS、亚太经合组织等中积极参与,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加强与全球治理体系中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这些活动显示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和理念贡献。【解析】广东省汕尾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024.1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郑庄公利用周天子卿士的身份,私自“以王命讨不庭”,成其霸政。其后的霸主无法获得卿位,便通过周王临时授予会盟征伐之权,求的霸政的合法性。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分封宗法制度不断强化 B.周天子仍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C.霸主地位来自于周天子的认可 D.周天子卿士的地位崇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以王命讨不庭”“通过周王临时授予会盟征伐之权,求的霸政的合法性”和所学可知,郑庄公及其之后的的霸主会盟征伐行为依然要得到周天子形式上的授权,说明当时周天子仍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B项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正向瓦解,排除A项;在春秋时期要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最重要的是得到诸侯们的认可,其次周天子的认可也很重要,但一般来说由于周天子威权不在,周天子的认可无非只是让霸主的地位更加合法化,排除C项;周天子卿士的地位崇高并非材料主旨,而且周天子的地位衰弱,周天子卿士的地位也不可能崇高,排除D项。故选B项。2.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 B.强化地方监察 C.保障平民权益 D.维护社会安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录囚制度对于平反冤狱具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缓和社会矛盾,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D项正确;复核审录囚徒并不只由皇帝进行,因而无法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性,排除A项;强化地方监察是其中一个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囚徒中不仅有平民,还有官员,排除C项。故选D项。3.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六月庚午,禁杀牛马”“杀牛禁”可知,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禁杀牛马的措施,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经济的生产模式对游牧经济的影响,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直接表明少数民族牛耕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思想发生异变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属于政治方面的特征,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 B.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D.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落人地方和节度使手中,增强了其经济实力,导致地方实力膨胀,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的结论,排除C项;唐朝后期,两税钱物大部分归地方支配,但并未用于发展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5.下表为宋代士家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人物内容瑞昌县君孙氏守礼法,动止有度,举族姻内外无有不得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张氏幼禀庭阔之训,龙墀(皇帝)拜命,治家而睦左屯卫大将军魏侯夫人玉城县主由是以孝行闻于六宫,历事四朝右监门卫将军夫人东阳县君郑氏俭以行其躬,孝以事其亲,以是贻其子孙据表可知()A.崇文抑武观念形成 B.主流思想观念影响C.政府倡导节俭治国 D.门第观念日益淡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幼禀庭阔之训,龙墀(皇帝)拜命,治家而睦”与“俭以行其躬,孝以事其亲,以是贻其子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些墓志铭的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强调孝道和礼法的遵守,这与当时主流的儒家伦理观念相契合,B项正确;材料中的墓志铭没有体现宋代人对于武将的看法,无法体现“崇文抑武观念”,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家庭的节俭风气,不是国家的节俭治国政策,排除C项;材料反映当时家庭的家风,不是门第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6.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 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 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明清时期中国。元明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华夷一统”的观念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一方面,清政府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另一方面,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试图进一步淡化华夷之别,“中华一统”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B项正确;材料所述“华夷一统”“中华一统”反映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而非国家认同,排除A项;华夷观念当时仍然存在,没有“消除”,排除C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非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7.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在织布局迁鄂的进程中,张之洞上书清廷:“查上海已设织布机器局,本年于广东设局织布,因时兴利,实为不可缓之举”。张之洞的这些设想()A.有效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 B.克服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旨在推进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D.表明他具有革新和自强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倡导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反映出他希望借助民间资本和市场力量来促进纺织业的工业化进程。从织布局的迁移和多地设局的计划,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布局工业发展时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可见,张之洞的这些举措表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改革精神,努力为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自强寻求出路,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效果,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排除B项;张之洞这些设想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8.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北京《晨报》上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喻为《孔雀东南飞》(如下图所示,孔雀的羽毛上写有学生、学者、教授)。该历史现象()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巩固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确立了领导地位 D.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吸引大量学生、学者等流向广东,参与革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B项正确;民族战争主要是抗日战争,人才的流动方向主要是西南和西北,排除A项;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排除D项。故选B项。9.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法令,对米、面粉、棉纱、布匹、燃料、食盐、食糖、食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制定价格限制,禁止黄金和外币的买卖流通,规定公职人员工资冻结在1947年1月的生活指数标准上。这一举措()A.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 B.客观上促成了第二条战线初步建立C.反映国民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D.折射出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从法令的内容来看,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控制生活必需品价格和禁止黄金外币买卖来稳定经济,这确实反映出当时社会和经济的不稳定,以及国民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其统治的意图,C项正确;“表明全国财政经济陷入崩溃”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法令内容不完全对应,排除A项;“第二条战线”通常指的是国统区内的爱国民主运动,与美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法令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三大战役后国共军力对比发生根本变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表是新中国初期四川省大竹县大鹿山村粮食产量对比表(单位:石)主粮类别1951年1952年水稻互助组4813.855923.79单干户400.90384.30玉米互助组202.59436.55单干户20.1933.29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土地改革推动生产的发展 B.尝试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C.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D.包干到户提高生产积极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从表格来看,水稻和玉米产量,互助组要比单干户要高,这得益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正确;互助组是一种集体劳动组织,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1953年开始,排除C项;包干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1.“投机倒把罪”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律上明确的罪名,指以买空卖空、套购转卖等手段获取利润。1997年,“投机倒把罪”正式从刑法中隐退,而代之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这一过程反映出()A.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C.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9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投机倒把罪”的废除,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少,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企业经营自主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B项;材料“投机倒把罪”的废除,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减少,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排除C项。故选D项。12.研究表明,梵语词汇“书”“笔”“墨水”等均源自希腊语;在帕提亚帝国尼萨宫廷,酒杯上刻着酒神故事,宫中装饰有阿芙洛狄忒、赫拉克勒斯、赫拉的雕像,并且还上演希腊的戏剧。该材料可用来佐证()A.印欧民族迁徙历史意义 B.希腊化时代的文明交流C.古典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D.近代以来欧洲文化扩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梵语是古印度的语言,梵语中有来自希腊语的词汇,帕提亚帝国中充斥着大量希腊文化,这都体现了希腊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因此可以用来佐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印欧的民族迁徙,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不是主要成就,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不是近代以来欧洲文化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B项。13.1810年9月16日,伊达尔哥在墨西哥多洛雷斯镇,向千余名聚集的印第安人演讲:“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你们愿意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自己的土地吗?”群众振臂高呼:“独立万岁!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这反映出当时墨西哥()A.独立运动发展迅速 B.民族主义席卷全国C.反对外国武装干涉 D.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0年(墨西哥)。从材料可看到墨西哥人追求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要推翻西班牙殖民政府统治,这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等学说对拉美产生了一定影响,D项正确;材料仅为一场演讲,看不出独立运动在迅速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主义席卷全国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显示墨西哥要脱离西班牙控制而独立,不涉及反对外来干涉,排除C项。故选D项。14.1854~1856年间,英国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成品占85%。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成品占6%。据此推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日不落”帝国开始确立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海外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4~1856年间英国。根据材料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差距最明显是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所以原料的进口占进口贸易比重大;同时工业制成品的数量增加,所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大。A项正确;“日不落”帝国开始出现于18世纪中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排除C项;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排除D项。故选A项。15.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尔银行,后又创建了一批以农业为主要业务附属公司,形成米斯尔集团。1924年,米斯尔纸业公司、贸易公司和轧棉公司成立,这些公司只是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以确保公司的“国民性”。米斯尔集团的形成()A.适应了民族独立的历史趋势 B.突显出埃及经济发展的排外性C.保障了国家经济独立地位 D.表明埃及科技近代化成效显著【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1924(埃及)。根据材料“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尔银行”“1924年,米斯尔纸业公司、贸易公司和轧棉公司成立,这些公司只是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以确保公司的‘国民性’”并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在此前后成立和发展起来的米斯尔集团,顺应了国家民族独立的历史趋势,A项正确;米斯尔集团也聘请少数外国技术专家,不能说排外性,排除B项;保障了国家经济的独立地位说法扩大其作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米斯尔集团发展顺应独立趋势,没有涉及到埃及科技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面是1967~1980年美国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当时美国()A.加强了对外资本输出 B.摆脱了经济滞胀问题C.奉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D.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60~1980年,美国资本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断下降,结合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滞胀”的史实可知,这是受当时经济发展困境的影响,影响了其国内资本的投资信心,国内资本投资的下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当时美国资本对外投资的情况,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资本投资下降,且并未涉及政府财政对社会投资的情况,无法得出当时美国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材料一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旅店、饭馆大量出现,“驴马槽房、戏子寓所、密户曲房”无不从中受益。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创作出富有“导游手册”之称的《徐霞客游记》等作品。——摘编自任唤麟、何小芊《旅游概念界定与中国古代旅游发展论略》等材料二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据统计,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各国商民共计9755人,及至1902年,各国旅华人数已达19119人。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1880年,在中德《续修条约》中,中国政府首次以条约的形式取得了对无照洋人的经济制裁权,这对那些无照擅闯中国内地的洋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其实施效果尽管不尽如人意,但却促使近代中国以愈益主动、开放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靠拢。——摘编自付超《晚清对赴华内地游历外人的管理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明代旅游活动的变化,并说明明代“旅游热”兴起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晚清政府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政府加强对赴华内地游历外国人的管理的背景。【答案】(1)变化: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积极作用: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2)评价: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3)背景: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解析】【小问1】本题为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汉、明朝时期的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秦汉时期……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明朝中期,兴起‘旅游热’。浙江的‘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妇女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旅游队伍”可知,旅游主体由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普通民众;根据“秦汉时期巡省、宦游、游学等功利型旅游成为主流”和“审美娱乐型旅游成为主流并趋于大众化”可知,旅游目的由功利型为主转变为审美娱乐型为主;根据“文人们纷纷走出书斋,走进大自然,涌现出徐霞客等旅行家”可知,旅游活动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上看,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文化上看,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从社会生活上看,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从社会风气上看,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评价: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清政府要求入境游历者‘必须请领护照为之限制’,‘无照者不准前往也,发照之权,专属之领事官,签照之权,专属之地方官’。无护照之外国人不得到中国内地游历”和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在华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外交涉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有利于中外交流。局限性: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相关知识可知,管理效果有限,未能真正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同时也未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小问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晚清时期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二中“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可知,列强在华条约特权不断扩大,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的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根据“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游历而产生的纠纷和交涉”和所学可知,中外游历纠纷和交涉增多,清政府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和减少纠纷;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社会特征相关知识可知,民族危机加深,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根据“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依据相关约章和国际法对外交涉”可知,国际法的传播和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使得清政府具备了加强管理的条件和能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摘编自刘成《英国现代转型与工党重铸》材料二从法国大革命迄至今日,民主信条被证明是民族主义最得力的帮手。个人对民族群体的忠诚感,当他们是臣民时和他们是公民时不可能完全一样。政治民主,在一个语言统一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人民使用相同语言的国家,远比它在一个多语言帝国更加有效。如果人民要统治自己,他们就必须互相了解,能够说或读一门共同的语言。民族群体因此提供了民主统治的实践基础,而民主统治,或者说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主义。——摘编自【美】卡尔顿·海斯《世界历史的教训: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状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争取民主统治的斗争促进了民族主义”的表现。(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民族主义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状况:国家观念淡薄,更效忠于基督教会。原因:基督教会控制力强;法国王权较弱;民族国家未形成。(2)表现:以民族群体为政治忠诚对象;法语成为国民教育工具。(3)影响:积极:促进民族国家形成,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导致殖民扩张和侵略,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至法国。根据材料一“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可得出:中世纪法国人的国家观念淡薄;更倾向于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才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法国人。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控制力强大,成为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法国王权相对弱小,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民族国家的概念尚未形成,人们缺乏对一个明确界定的国家实体的归属感。【小问2】本题是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 智能化健身科技促进个人健康管理考核试卷
- 旅行社职工合同范例
- 橡胶制品的市场渗透与战略合作考核试卷
- 废钢供应合同范例
- 天然气综合利用与能源转型考核试卷
- 2021年主管护师(儿科护理)资格考试题库
- 2021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单选题)
- 服装设计师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考核试卷
- 物业停车位合同模板
- 工业厂房设计规划方案
- 安全生产检查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查房
- 公司安全部门简介
- 危废仓库建筑合同
-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烧伤
- 物业公司消防知识培训方案
-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简)
- GH/T 1419-2023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规程灰肉红菇
- ISO9001:2015标准内容讲解
- 银行合规风险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