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鲁国所在“少嗥之墟”的东夷地区,还是晋国所在“夏墟”的戎狄地区,都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这说明当时()A.戎狄蛮夷势力壮大 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周天子地位的丧失 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思据材料可知,“东夷地区”“戎狄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说明当时华夏文明为周边民族所认同,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戎狄蛮夷的华夏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夏认同,没有体现周天子地位和诸侯争霸问题,排除CD项。故选B项。2.有史书记载:“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这一记载出自()A.《史记·商君列传》 B.《汉书·食货志》C.《大唐六典》 D.《旧唐书·杨炎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唐朝杨炎推行的两税法,D项正确;《史记·商君列传》涉及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两税法是唐朝的,排除B项;《大唐六典》是法律,材料是赋税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3.据记载,“(元)至元十八年,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1295年,改立北庭都元帅府,以平章政事会伯为都元帅。这些机构的设置()A.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B.推动了吐蕃地区发展C.强化了对东北的治理 D.实现了对台湾的经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和北庭都元帅府,对西域地区进行管理和统治。这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控制,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秩序,A项正确;吐蕃地区主要指的是今天的西藏地区,题干中所述机构的设置地点并非吐蕃地区,与推动吐蕃地区发展无关,排除B项;东北并非这些机构的管辖范围,所以不能强化对东北的治理,排除C项;台湾在元朝时期也不在这些机构的管辖范围内,无法实现对台湾的经略,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为2020年中国发行的张载纪念邮票。张载被纪念在于其()A.推动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率先提出复兴儒学C.促进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北宋中国。张载是北宋理学家,其对于理学的开创贡献很大,是的传统文化焕发了生机,因此发行邮票纪念张载,C项正确;董仲舒推动儒学建立正统地位,排除A项;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排除B项;张载维护君主专制,而非抨击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5.《郑和下西洋》中道:郑和宝船“深受各国的欢迎,许多国家和首领,都派专人负责与郑和船队的贸易接洽,还特别允许船队自行采摘奇珍异木”。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给明朝带来较大财政负担 B.抵制了欧洲殖民者在沿海活动C.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D.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深受各国的欢迎,许多国家和首领,都派专人负责与郑和船队的贸易接洽,还特别允许船队自行采摘奇珍异木”可知,郑和宝船深受各国的欢迎,不断与郑和船队进行贸易接洽,这些都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提到给明朝带来较大财政负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并没有抵制欧洲殖民者在沿海活动,排除B项;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其目的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6.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徒具空名,形同虚设;一切机要章奏均由军机大臣拟旨,皇帝朱批,内阁则票拟一般例行公事。这说明,军机处的成立()A.导致中枢机构变化 B.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决策效率提高 D.推动君主专政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徒具空名,形同虚设;一切机要章奏均由军机大臣拟旨,皇帝朱批,内阁则票拟一般例行公事”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负责拟旨,皇帝朱批视为有效,这推动君主专政加强,军机处的成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D项正确;中枢机构变化是表面现象,排除A项;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并非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促进决策效率提高与材料主旨加强君权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据记载,魏源搜罗许多世界地理等方面的资料,著成《海国图志》。其后梁廷相、徐继畲、姚莹相继撰写了一批研究、介绍边疆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书籍。这一记载说明()A.有识之人开眼看世界 B.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C.清王朝掀起自救运动 D.维新派进行变法宣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史学界掀起了研究世界史地的热潮,说明有识之人开眼看世界,A项正确;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行为,清王朝自救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排除C项;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8.《泰晤士报》报道说,1900年6月11日,最后一条到北京畅通的电报线被切断,6月12日,北京“电报、邮政和铁路这些通讯方式都被停止了”。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百日维新被扼杀 B.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C.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D.革命派起义的冲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00年正值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破坏与洋人相关的铁路电报线等设施,B项正确;百日维新被扼杀是1898年,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是1900年8月,排除C项;此时革命派并没有在北京发动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9.1923年,孙中山说:“(1905年)余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余于是乃揭橥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为号召,而中国同盟会于以成立。”这表明()A.孙中山率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 B.同盟会成立推动革命运动发展C.三民主义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D.留欧学生促进了同盟会的创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据材料“(1905年)余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余于是乃揭橥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为号召,而中国同盟会于以成立。”可知,留欧学生促进了同盟会的创建,D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孙中山率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同盟会成立推动革命运动发展,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0.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说:“昨日午后一时,突有本京公私立专门以上学校十三处,学生约二千人,齐集天安门外,对于青岛外交问题,开会演说。继复游行街市……实属狂热过度。”与此相关的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济南惨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平十几所高校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是中国人民在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C项;“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山东济南后,于1928年5月3日对当地军民进行大肆屠杀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排除D项。故选B项。11.1930年,毛泽东指示:经过土地革命,贫苦农民“取得了政权”,贫农“成了农村中的指导阶级”,中农也“与贫农雇农一起有了话事权”。这表明,土地革命()A.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B.加剧了农民与地主矛盾C.推动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D.增强了中共的政治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3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通过土地革命,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提升了农民的政治地位,A项正确;土地革命打倒了地主阶级,并未加剧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农村经济发展并无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围绕的史土地革命和农民政治地位变化的关系,而非强调土地革命对中共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2.1940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明确指出:新区建立统一战线政权时,“各级参议会与政府委员,必须包括各阶级各抗日党派与无党派之成份”,“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一指示()A.出于巩固国共合作需要 B.意在实现精兵简政目的C.重在贯彻“三三制”原则 D.旨在获得民主党派支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统一战线政权时,推行“三三制”原则,即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与公共合作无关,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三三制”原则,而非精兵简政,排除B项;“三三制”原则是边区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旨在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非获得民主党派支持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所示战争形势图反映出当时()A.国民政府发动了全面内战 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C.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展开 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据本题图片和所学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国共两党战略决战开始于1948年秋的辽沈战役,排除C项;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排除D项。故选B项。14.1949年11月15日至30日,我国人民政府每日由东北运粮1000万斤至1200万斤入关,供应京津地区,将华中的棉花东运,把陇海铁路沿线的积压纱布运到西安。政府意在()A.应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 B.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C.打击投机资本对市场危害 D.为“一五”计划进行物质准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调配全国物质,是为了打赢“米棉之战”,同投机资本进行斗争,做到市场物资供求基本平衡,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需要,C项正确;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是在1950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0年春以后,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排除B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15.2013—2017年,中国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这说明,中国()A.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外交具有意识形态色彩C.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 D.努力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3——2017年(中国)。据材料“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可知,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A项正确;外交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排除C项;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指以互利共赢为核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至唐发生了变化。对比于唐的中西文化交流,不局限丝绸贸易、僧侣来往、科技文艺撞击交流,还包括语言文字、各种制度、伦理道德思想,以及风俗民情等。诸国贡使团、留学生、求法僧、侨民、外商入唐,唐人以礼相待;唐朝的商人、使者、侨民、弘法大师到东亚诸国,同样受到隆重的接待和礼遇。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诸国的传播交流,起了主导作用。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交流线路是陆海两线并举,海航线逐渐变为文化交流的热线。——摘编自刘希为《略论唐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和交流》材料2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耶稣会传教士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明清之际,实学之风盛行,它“横扫宋明理学空疏之弊,大倡经世致用精神,为西学的东传与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摘编自刘波《略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之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传播在唐代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背景及影响。【答案】(1)变化:全方位传播;多种传播媒介;采用和平交往方式;唐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陆海两路并举,海线为主。(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学之风盛行;开明士大夫对西方文化认可。(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变化:依据材料“对比于唐的中西文化交流,不局限丝绸贸易……以及风俗民情等”可知,全方位传播和多种传播媒介;依据材料“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交流线路是陆海两线并举,海航线逐渐变为文化交流的热线”可知,陆海两路并举,海线为主;依据材料“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诸国的传播交流,起了主导作用”可知,唐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传播采用和平交往方式。【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背景: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西学东渐;依据材料“耶稣会传教士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可知,欧洲传教士的东来;依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可知,16、17世纪西方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西学的发展,为西学东渐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可知,中国君主专制加强;依据材料“明清之际,实学之风盛行,它‘横扫宋明理学空疏之弊,大倡经世致用精神,为西学的东传与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可知,实学之风盛行;依据材料“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可知,开明士大夫对西方文化认可。影响: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并结合所学可知,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据材料“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清朝政府既然已许外国人在华“设厂制造”,自然没有理由反对民间“设厂制造”。于是,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各省开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厂矿共80个,相当于过去20多年发展水平的一半以上。——摘编自李时岳《1895—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2民国初期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近代工业化中的一个黄金时代。1912—1920年间,棉纺、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矿冶等8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年增长率为13.8%。1913—1920年间,民营工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9%,远高于官营工业资本和外国工业资本的增长速度。且民营工业资本在工业总资本中的比例由一战开始时的30%增至1920年时的42.3%。——摘编自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95—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答案】(1)原因:清政府放开民间办企业的限制;列强对中国大量资本输出的刺激;工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族工商业者的努力。(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表现:工业增长迅速;民营工业资本快速增长。(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推动了产业工人增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可知,清政府放开民间办企业的限制;根据材料“清朝政府既然已许外国人在华‘设厂制造’”可知,列强对中国大量资本输出的刺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商业者的努力。【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民国初期中国。表现:根据材料“1912—1920年间,棉纺、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矿冶等8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年增长率为13.8 %”可知,工业增长迅速;根据材料“民营工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9%”可知,民营工业资本快速增长。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工厂增多,推动了产业工人增加;国人创办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了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战胜日寇的纲领、方针和具体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向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全国人民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下图)。它全面概括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道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四)改革政治机构(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团结——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意义。【答案】(1)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开展自卫战争;全民族抗日怒潮高涨;国共两党进行合作抗日谈判;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洛川会议的召开。(任答3点,即可)(2)意义: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表明了抗日救国的决心和勇气;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提高了的影响力;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任答4点)【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37年8月可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开展自卫战争;全民族抗日怒潮高涨;根据材料“为了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战胜日寇的纲领、方针和具体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得出国共两党进行合作抗日谈判;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洛川会议的召开。【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意义:据材料“它全面概括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得出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据材料“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道路”,得出指明了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从中共抗日救国分析,得出表明了抗日救国的决心和勇气。根据材料“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得出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根据材料“会议向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和全国人民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得出提高了的影响力;根据所学得出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事简表时间大事1950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54年4月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8年12月1980年5月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97年7月2001年12月2018年3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空白栏分别为其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答案】时间事件;理由;1954年4月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政治解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7年7月香港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54年4月”及所学可知,补充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政治解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根据材料“1978年12月”及所学可知,补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根据材料“1997年7月”及所学可知,补充香港回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的回归,使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材料“2001年12月”及所学可知,补充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鲁国所在“少嗥之墟”的东夷地区,还是晋国所在“夏墟”的戎狄地区,都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这说明当时()A.戎狄蛮夷势力壮大 B.华夏认同观念增强C.周天子地位的丧失 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思据材料可知,“东夷地区”“戎狄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说明当时华夏文明为周边民族所认同,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戎狄蛮夷的华夏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夏认同,没有体现周天子地位和诸侯争霸问题,排除CD项。故选B项。2.有史书记载:“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这一记载出自()A.《史记·商君列传》 B.《汉书·食货志》C.《大唐六典》 D.《旧唐书·杨炎传》【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唐朝杨炎推行的两税法,D项正确;《史记·商君列传》涉及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排除A项;材料中的两税法是唐朝的,排除B项;《大唐六典》是法律,材料是赋税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3.据记载,“(元)至元十八年,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1295年,改立北庭都元帅府,以平章政事会伯为都元帅。这些机构的设置()A.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B.推动了吐蕃地区发展C.强化了对东北的治理 D.实现了对台湾的经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和北庭都元帅府,对西域地区进行管理和统治。这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控制,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秩序,A项正确;吐蕃地区主要指的是今天的西藏地区,题干中所述机构的设置地点并非吐蕃地区,与推动吐蕃地区发展无关,排除B项;东北并非这些机构的管辖范围,所以不能强化对东北的治理,排除C项;台湾在元朝时期也不在这些机构的管辖范围内,无法实现对台湾的经略,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为2020年中国发行的张载纪念邮票。张载被纪念在于其()A.推动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率先提出复兴儒学C.促进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北宋中国。张载是北宋理学家,其对于理学的开创贡献很大,是的传统文化焕发了生机,因此发行邮票纪念张载,C项正确;董仲舒推动儒学建立正统地位,排除A项;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排除B项;张载维护君主专制,而非抨击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5.《郑和下西洋》中道:郑和宝船“深受各国的欢迎,许多国家和首领,都派专人负责与郑和船队的贸易接洽,还特别允许船队自行采摘奇珍异木”。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给明朝带来较大财政负担 B.抵制了欧洲殖民者在沿海活动C.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D.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深受各国的欢迎,许多国家和首领,都派专人负责与郑和船队的贸易接洽,还特别允许船队自行采摘奇珍异木”可知,郑和宝船深受各国的欢迎,不断与郑和船队进行贸易接洽,这些都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提到给明朝带来较大财政负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并没有抵制欧洲殖民者在沿海活动,排除B项;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其目的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6.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徒具空名,形同虚设;一切机要章奏均由军机大臣拟旨,皇帝朱批,内阁则票拟一般例行公事。这说明,军机处的成立()A.导致中枢机构变化 B.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决策效率提高 D.推动君主专政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徒具空名,形同虚设;一切机要章奏均由军机大臣拟旨,皇帝朱批,内阁则票拟一般例行公事”并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负责拟旨,皇帝朱批视为有效,这推动君主专政加强,军机处的成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D项正确;中枢机构变化是表面现象,排除A项;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并非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促进决策效率提高与材料主旨加强君权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据记载,魏源搜罗许多世界地理等方面的资料,著成《海国图志》。其后梁廷相、徐继畲、姚莹相继撰写了一批研究、介绍边疆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书籍。这一记载说明()A.有识之人开眼看世界 B.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C.清王朝掀起自救运动 D.维新派进行变法宣传【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史学界掀起了研究世界史地的热潮,说明有识之人开眼看世界,A项正确;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与太平天国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行为,清王朝自救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排除C项;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8.《泰晤士报》报道说,1900年6月11日,最后一条到北京畅通的电报线被切断,6月12日,北京“电报、邮政和铁路这些通讯方式都被停止了”。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百日维新被扼杀 B.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C.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D.革命派起义的冲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00年正值义和团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破坏与洋人相关的铁路电报线等设施,B项正确;百日维新被扼杀是1898年,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是1900年8月,排除C项;此时革命派并没有在北京发动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9.1923年,孙中山说:“(1905年)余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余于是乃揭橥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为号召,而中国同盟会于以成立。”这表明()A.孙中山率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 B.同盟会成立推动革命运动发展C.三民主义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D.留欧学生促进了同盟会的创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据材料“(1905年)余重至欧洲,则其地之留学生,已多数赞成革命。余于是乃揭橥生平所怀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为号召,而中国同盟会于以成立。”可知,留欧学生促进了同盟会的创建,D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孙中山率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同盟会成立推动革命运动发展,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0.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说:“昨日午后一时,突有本京公私立专门以上学校十三处,学生约二千人,齐集天安门外,对于青岛外交问题,开会演说。继复游行街市……实属狂热过度。”与此相关的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济南惨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平十几所高校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是中国人民在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C项;“济南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山东济南后,于1928年5月3日对当地军民进行大肆屠杀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排除D项。故选B项。11.1930年,毛泽东指示:经过土地革命,贫苦农民“取得了政权”,贫农“成了农村中的指导阶级”,中农也“与贫农雇农一起有了话事权”。这表明,土地革命()A.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B.加剧了农民与地主矛盾C.推动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D.增强了中共的政治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3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通过土地革命,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提升了农民的政治地位,A项正确;土地革命打倒了地主阶级,并未加剧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农村经济发展并无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围绕的史土地革命和农民政治地位变化的关系,而非强调土地革命对中共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2.1940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明确指出:新区建立统一战线政权时,“各级参议会与政府委员,必须包括各阶级各抗日党派与无党派之成份”,“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一指示()A.出于巩固国共合作需要 B.意在实现精兵简政目的C.重在贯彻“三三制”原则 D.旨在获得民主党派支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统一战线政权时,推行“三三制”原则,即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策,与公共合作无关,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三三制”原则,而非精兵简政,排除B项;“三三制”原则是边区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旨在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非获得民主党派支持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所示战争形势图反映出当时()A.国民政府发动了全面内战 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C.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展开 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中国):据本题图片和所学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国共两党战略决战开始于1948年秋的辽沈战役,排除C项;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排除D项。故选B项。14.1949年11月15日至30日,我国人民政府每日由东北运粮1000万斤至1200万斤入关,供应京津地区,将华中的棉花东运,把陇海铁路沿线的积压纱布运到西安。政府意在()A.应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 B.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C.打击投机资本对市场危害 D.为“一五”计划进行物质准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调配全国物质,是为了打赢“米棉之战”,同投机资本进行斗争,做到市场物资供求基本平衡,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需要,C项正确;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是在1950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0年春以后,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排除B项;“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15.2013—2017年,中国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这说明,中国()A.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外交具有意识形态色彩C.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 D.努力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3——2017年(中国)。据材料“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可知,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A项正确;外交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排除C项;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指以互利共赢为核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至唐发生了变化。对比于唐的中西文化交流,不局限丝绸贸易、僧侣来往、科技文艺撞击交流,还包括语言文字、各种制度、伦理道德思想,以及风俗民情等。诸国贡使团、留学生、求法僧、侨民、外商入唐,唐人以礼相待;唐朝的商人、使者、侨民、弘法大师到东亚诸国,同样受到隆重的接待和礼遇。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诸国的传播交流,起了主导作用。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交流线路是陆海两线并举,海航线逐渐变为文化交流的热线。——摘编自刘希为《略论唐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和交流》材料2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耶稣会传教士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明清之际,实学之风盛行,它“横扫宋明理学空疏之弊,大倡经世致用精神,为西学的东传与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摘编自刘波《略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之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传播在唐代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背景及影响。【答案】(1)变化:全方位传播;多种传播媒介;采用和平交往方式;唐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陆海两路并举,海线为主。(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学之风盛行;开明士大夫对西方文化认可。(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变化:依据材料“对比于唐的中西文化交流,不局限丝绸贸易……以及风俗民情等”可知,全方位传播和多种传播媒介;依据材料“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的传播交流线路是陆海两线并举,海航线逐渐变为文化交流的热线”可知,陆海两路并举,海线为主;依据材料“唐代文化对东亚地区诸国的传播交流,起了主导作用”可知,唐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文化对东亚地区传播采用和平交往方式。【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背景: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西学东渐;依据材料“耶稣会传教士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可知,欧洲传教士的东来;依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可知,16、17世纪西方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西学的发展,为西学东渐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主要因为这几门学问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可知,中国君主专制加强;依据材料“明清之际,实学之风盛行,它‘横扫宋明理学空疏之弊,大倡经世致用精神,为西学的东传与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可知,实学之风盛行;依据材料“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可知,开明士大夫对西方文化认可。影响:据材料“西学输入,之所以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最有成效”并结合所学可知,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据材料“为了追求拯救时弊的实用之学,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勇于承认域外文明的精进,以阔大开放的胸怀对外西方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清朝政府既然已许外国人在华“设厂制造”,自然没有理由反对民间“设厂制造”。于是,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各省开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商办厂矿共80个,相当于过去20多年发展水平的一半以上。——摘编自李时岳《1895—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2民国初期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近代工业化中的一个黄金时代。1912—1920年间,棉纺、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矿冶等8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年增长率为13.8%。1913—1920年间,民营工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9%,远高于官营工业资本和外国工业资本的增长速度。且民营工业资本在工业总资本中的比例由一战开始时的30%增至1920年时的42.3%。——摘编自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95—1898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期工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答案】(1)原因:清政府放开民间办企业的限制;列强对中国大量资本输出的刺激;工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民族工商业者的努力。(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表现:工业增长迅速;民营工业资本快速增长。(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推动了产业工人增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可知,清政府放开民间办企业的限制;根据材料“清朝政府既然已许外国人在华‘设厂制造’”可知,列强对中国大量资本输出的刺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商业者的努力。【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民国初期中国。表现:根据材料“1912—1920年间,棉纺、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矿冶等8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年增长率为13.8 %”可知,工业增长迅速;根据材料“民营工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1.9%”可知,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