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5/1B/wKhkGWdCjOKADOYWAAFF-cO70x4745.jpg)
![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5/1B/wKhkGWdCjOKADOYWAAFF-cO70x47452.jpg)
![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5/1B/wKhkGWdCjOKADOYWAAFF-cO70x47453.jpg)
![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5/1B/wKhkGWdCjOKADOYWAAFF-cO70x47454.jpg)
![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5/1B/wKhkGWdCjOKADOYWAAFF-cO70x47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考试题
库(含答案)
单选题(总共176题)
1.“制作频数分布表”属于0的作图步骤。
Av因果图
B、排列图
C、直方图
D、散布图
答案:C
解析:直方图的作图步骤为:①收集数据,数据个数一般为50个以上,最少不
得少于30个;②求极差R;③确定分组的组数和组距;④确定各组界限;⑤制
作频数分布表;⑥画直方图;⑦在直方图的空白区域,记上有关数据的资料,如
收集数据的时间、数据个数n、平均值、标准差s等等。
2.QC小组活动有很多特点,其中,小组组长可以轮流当,起到锻炼大家的作用,
这体现了该活动的Oo
A、自主性
B、群众性
C、民主性
D、科学性
答案:C
解析:QC小组高度民主性的具体体现在:①QC小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也可
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②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
是平等的,不分职务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
思广益。
3.s图的下控制限。。[2008年真题]
A.有时等于0B.恒等于0C.不能等于0D.等于其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解析卜图的下控制限:因为当子组大小几近5时,R,=0,所C
时,.,图的下控制限为0,“1〃>5时,s图的下控制限不为0。
4.在员工个人参与的改进形式中,最典型的形式是()。
A、QC小组
B、合理化建议
C、质量改进团队
D、六西格玛团队
答案:B
解析:在员工个人参与的改进形式中,最典型的就是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员
工合理化建议又称为员工提案,技术革新即小改小革,都是激励基层员工发挥聪
明才智、对各类组织广泛适用的质量改进组织形式。
5.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
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是。。
A、普通型直方图
B、标准型直方图
C、平顶型直方图
D、锯齿型直方图
答案:B
6.。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至多两个样本即作出该
批产品接收与否的结论,当从第一个样本不能判定该批产品接收与否时,再抽第
二个样本,然后由两个样本的结果来确定该批产品是否被接收。
A、一次抽样
B、二次抽样
C、多次抽样
D、序贯抽样
答案:B
7.PDCA循环中“A”的含义是()o
A、实施
B、检查
C、处置
D、计划
答案:C
8.用于控制不合格率、废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邮电、铁道部门的各种差
错率等的控制图是()。
A、c控制图
B、u控制图
C、p控制图
D、np控制图
答案:C
9.
利用样本数据绘制,JR控制图.经计江,1163.256.R=I4.280,在表得&二0,577,
DA=2.114./入二%则A'图的控制限为()o
UCLq=30.188fUCLT=171.4961CL、=28.56UCLf=326.512
A.CLX=14.280B.CLf=163.256C.1%=14.280D.CLr=163.256
LCL(=0.LCLf=155.016LCLt二0I.CLf=0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UCL,=X+4/
【解析】根据X图的控制限计算公式:CL;二X,代入数据求得8图的控制限为:
ll.CLf-A2R
产I、=163.256+0.577x14.280-171.496
CLV=163.256
I.CLf=163.256-0.577x!4.280355.016
10.()检验是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不合格产品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
B、计点抽样
C、计数抽样
D、计量抽样
答案:A
11.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
A.p控制B.np控制图C.c控制图D.反-R控制|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休哈特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
控制图。控制图有个很大的优点,即在图中将所描绘的点子与控制界限相比较,
从而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变化。
12.“大环套小环”是我们在质量改进中经常提到的一种说法,它是。。
A、PDCA循环的一种形象描述
B、PDCA循环的一个重要阶段
C、了解改进后的状况
D、了解改进措施的实施现状
答案:A
解析:大环套小环是PDCA循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PDCA循环的一种形象描述,
它伴随着PDCA循环的整个过程。
13.一颗正六面体骰子连抛300次,出现6点的次数接近()。[2007年真题]
A、150
B、120
C、80
D、50
答案:D
解析:“抛骰子得到点数”这一事件的样本空间为:。二{2,3,4,5,6},这六个
样本点是等可能的,即P(出现6点)=1/6,所以出现6点的次数=300X1/6=50
(次)。
14.
X--图的样本数据为154、174、164、166、162,则此组样本的极差为(九
A、8
B、10
C、20
D、164
答案:C
解析:样本极差二样本中的最大值一样本中最小值二174—154二20。
15.某QC小组在验证问题的原因时,制定了验证计划,按照验证计划实施验证,
检查验证的结果,并将验证过程中的经验纳入企业《质量改进指南》。实际上,
这也是一轮PDCA循环,体现了PDCAO的特点。[2008年真题]
A、改进上升
B、大环套小环
C、持续不断
D、每个阶段都不能少
答案:D
解析:PDCA的特点有:①完整的循环;②逐步上升的循环;③大环套小环。其
中,完整的循环指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必须是完整的,一个也不能少。制定计
划是为了实施,通过检查才能确认实施的效果;检查是处理的前提,而处理才是
检查的的,只有通过处理才能为制定下一个循环的计划确立依据。
16.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中,用来规定批量和样本量之间关系的要素是()o[2
008年真题]
A、AQL
B、检验水平
C、抽样类型
D、LQ
答案:B
解析:检验水平是抽样方案的一个事先选定的特性,主要作用在于明确N和n
间的关系,当批量N确定时,只要明确检验水平,就可以检索到样本量字码和样
本量n。
17.在排列图的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描点,用实线连接成折线,即帕累
托曲线。
A、累计频数值
B、累计频率百分数值
C、百分比数值
D、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
答案:D
解析:在排列图的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
描点,用实线连接成折线,即帕累托曲线。
18.为了抓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A类因素为
()O
A、0~60%
B、0~70%
C、0~80%
D、0~90%
答案:C
19.陡壁型直方图,表明。。
A、分项过频数过多分布表时
B、心理因素的影响
C、经过全数检查
D、工序异常
答案:C
解析:当工序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查,或过程中存在自
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陡壁型直方图。
20.
在一元线性【可归方程及中,若6<0,则两变最%与y间的相关系数相
A.r>0B.r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解析】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方=Q+6%中,若b<0,贝ij%增加时y有减小的趋势,
与夕是负相关关系,从而相关系数
21.直方图是从总体中()获得数据,经整理后用等宽矩形来描述分布。
A、全数检查
B、随机抽样
C、按时间抽样
D、按产品抽样
答案:B
解析: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
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
力A类不合格的可接收质量限AQI值应()R类不合格的AQI值。[2007年真题]
A、远远小于
B、大于
C、等于
D、远远大于
答案:A
解析:一般A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应远远小于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
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于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
23.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是。。[2007年真题]A.找
出遗留问题
A、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
B、评价各种对策方案
C、再次确认5W1
D、并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进行培训和宣传
答案:D
解析:质量改进中“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有:①再次确认5W1H,
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做)、Where(哪里做)、When(何
时做)、How(如何做),并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②进行有关标准的准
备及宣传;③实施教育培训。
24."拟定改进活动的时间表,初步制定改进计划”属于()阶段的活动内容。
A、选择课题
B、掌握现状
C、分析问题原因
D、拟定对策并实施
答案:A
解析:质量改进的选择课题阶段的活动内容有:①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比
其他问题重要;②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的情况是怎样的;③将不尽如
人意的结果用具体的语言表现出来,有什么损失,并具体说明希望改进到什么程
度;④选定课题和目标值;⑤正式选定任务负责人;⑥如有必要,对改进活动的
费用做出预算;⑦拟定改进活动的时间表,初步制定改进计划。
25.产品表面常有擦伤或污点等外观不合格,许多工厂通过()减少这类不合格
最有效。
A、工序分布调查表
B、不合格项调查表
C、不合格位置调查表
D、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答案:C
解析:不合格位置调查表常在产品示意图上标记不合格位置,以便于指出哪个位
置经常出现不合格情况,进而找出出现不合格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6.在质量改进活动中,常常要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时用()。
A\因果图
B、排列图
C、直方图
D、散布图
答案:D
解析:A项,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
果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B项,排列图是
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C项,直
方图是通过对数据分布形态和与公差的相对位置的研究,掌握过程的波动情况;
D项,散布图常用于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27.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找到之前,为消除该问题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是指
0O
A、应急对策
B、永久对策
C\隔断因果关系
D、过程对策
答案:A
解析:应急对策是一种临时措施,是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找到之前,为消
除该问题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
28.把握问题现状的有效工具是。。
A\控制图
B、工作报告
C、调查表
D、工作进度表
答案:C
解析: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问题内部。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和影响因素的波动之
间必然存在关系,这是把握问题主要影响原因的有效方法;调查表是把握问题现
状的有效工具。
29.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
A、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B、判断是否属于小概率事件
C、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的显示图
D、控制产品质量
答案:C
解析: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将质量波动区分为
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
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休哈特控制图即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
偶然与异常两类因素的显示图。
30.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
A、控制图
B、因果图
C、直方图
D、排列图
答案:C
解析: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它能在收集数据的同时进行数据
处理。
31.在GB/T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开始,只要初检批中,连续中就
有2批不接收,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
A、放宽检验;5批以上
B、正常检验;5批或不到5批
C、加严检验;5批或不到5批
D、正常检验;不到5批
答案:B
解析:GB/T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只要初检(即
第一次提交检验,而不是不接收批经过返修或挑选后再次提交检验)批中,连续
5批或不到5批中就有2批不接收,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
32.SPD不但具有早期SPC告警进行控制的功能,而且具有。,是现代SPC理
论的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
A、质量控制功能
B、过程控制功能
C、预测功能
D、诊断功能
答案:D
33.从一批产品中按不同的生产日期,在每个时期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单位产
品构成样本,此抽样方法为0o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纯随机抽样
D、等距抽样
答案:B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直接从总体的N个单位产品中完全随
机地抽取n个单位产品;分层抽样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的
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等距抽样,是
将总体中N个单位产品系统排列并编号,等分成n段,每段含k个单位产品,然
后在第一段中随机的抽取一个单位产品,以后每隔k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产品。
由题意,在每个时期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单位产品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为分层
抽样。
34.抽样方案在可接收质量限AQL处的接收概率为90%,抽样方案的()。[2007
年真题]
A、生产方风险为10%
B、使用方风险为10%
C、使用方风险为90%
D、生产方风险为90%
答案:A
解析:接收质量限是当一个连续批被提交睑收抽样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
量水平。它反映了使用方对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性的要求,即要求在生产连续稳定
的基础上的过程不合格品率的最大值。抽样方案在可接收质量限AQL处的接收概
率为90%,即拒绝概率为10%,表明生产方风险为10%。
35.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
A.不合格品率〃控制图B,均值一极差X-R控制图
C不合格数。控制图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A、A
B、B
C、C
D、D
答案:B
36.在相同的条件下,一次抽样和二次、多次抽样相比,。。
A、抽样简单,但判别能力不如二次和多次抽样
B、判别能力基本相同
C、样本量最小
D、心理效果比二次和多次抽样好
答案:B
解析:在其他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一次、二次和多次抽样方案的判别能力基本相
同。一次抽样方案的平均样本量是固定的,而二次(和五次)的平均样本量低,
和一次抽样方案相比节省样本量,但二次(和五次)抽样方案所需的时间、检验
知识和复杂性都要比一次抽样高。从心理效果上讲,二次(知五次)抽样比一次
抽样好。
37.任一样本空间。都有一个最小子集,这个最小子集就是()。
A、等价于样本空间
B、包含样本空间的部分元素
C、空集
D、非空集合
答案:C
解析:任一样本空间都有一个最小子集,这个最小子集就是空集,它对应的事件
称为不可能事件,记为0。
38.质量分析员收集了一个月内产品检测不合格项目记录和顾客投诉数据,可以
0o[2008年真题]
A、利用排列图找出主要质量问题
B、利用因果图分析质量项目
C、利用控制图分析过程波动
D、利用直方图分析分布形状
答案:A
解析:排列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的方法,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B项,
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
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C项,在质量改进中,控制
图常用来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报警”作用;D项,直方图法通过对数据分
布形态和与公差的相对位置的研究,可以掌握过程的波动情况。
39.由企业各部门的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的持续改进是()活动。
A、临时的
B、长期的
C、阶段性的
D、跟项目有关
答案:B
解析:由企业各部门的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的持续改进是长期的,与各部门
在企业内部担负的质量职能有关,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40.设产品批量N=100,规定AQL=10(%),并采用检验水平S—4,下列关于二次
抽样方案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为正常检验二次方案B.1为加严检验..次方案
C.为放宽检验二次方案D.(:为放宽检验一次方案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解析】由样本量字码表得样本量字码为D,查得二次抽样方案为:①正常检验
0302
案:n{=n2=5,QJ;②加严检验:次方案:%=%=5,(2);③放宽检
./02\
方案:几।=«2=2,12卜
41.在GB/T2828.1中,使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且当接收数为0或1时,若一批
产品判为接收批,则转移得分加分,否则重置为分。。
A、1;0
B、2;0
C、2;1
D、3;0
答案:B
解析:当使用一次抽样方案时,转移得分计算方法为:①当抽样方案的接收数为
。或1时,如果该批产品接收,转移得分加2分;否则重置为0;②当抽样方案
的接收数等于或大于2时,如果当AQL加严一级后该批产品乜被接收,转移得分
加3分;否则重置为0。
42.SPC是以()作为基准的。
A\控制图
B、统计控制状态
C、全稳生产线
D、产品质量标准
答案:B
解析:统计过程控制(SPC)的基准是统计控制状态,又称稳态。指过程中只有
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43.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曾将质量改进的步骤用图表示为
()O
提出同题调件实情制定刈策
——--思考层面
------现实世界
整理旅因就证假说
整理颇因提出向题制定对策..一「
―7----思考乂面
______L现实世界
调公实情
B.验证假说
提出向明整理原因制定对策E*,一
-------7思考信曲
现实世界
调育实情
C.验证假说
提出问题调位实情制定对策d
-7—现实世界
迸/
/
思考层面
D.整理原因验证假说
A、A
B、B
C、C
D、D
答案:C
44.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差别在于()。
A、一个强调持续改进,一个没有强调
B、一个为了提高质量,一个为了稳定质量
C、一个是全员参与,一个是部分人参与
D、一个要用控制图,一个不需要
答案:B
解析: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即质量维持;
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
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45.作为常用的解决问题技巧,排列图最好的应用是。。[2007年真题]
A、决定何时对过程做调整
B、估计过程的分布范围
C、评估其他解决问题技巧的结果
D、区分主要和非主要问题
答案:D
解析: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基本点是抓住“关键的少数”,即抓
住主要原因。所以排列图最好的应用是区分主要和非主要问题。
46.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A、PDCA法
B、过程方法
GPDCA循环
D、流程图法
答案:C
解析: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即策划(Plan)、实
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
47.巳知0
A、①(―a)=1—0(a)
B、P(Z
C、P(aWZWb)二①(a)+0(b)
D、①(—a)=—①(a)
答案:D
解析:由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知:P(7
48.对5袋粮食进行称重,获得如下数据:62,68,70,72,78(单位:kg)。样
本方差为()。[2008年真题]
A、70.0
B、60.5
C、34.0
D、32.6
答案:C
解析:
【解析】样本均值xJEx,=70;样本方差S?1Z(X,-X)=3-
n»=in-I*=i
49.用来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是。。
A、上控制限
B、下控制限
C、公差
D、规格限
答案:D
解析:规格限用以区分合格与不合格,控制限则用以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
50.检验批可能不是。。
A、投产批
B、销售批
C、时间批
D、运输批
答案:C
解析:GB/T2828.1规定,检验批可以是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但每个批应
该是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的产品,且由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
产品组成。
51.为控制平板玻璃单位面积的瑕疵数,应采用()。[2008年真题]
A.X-R控制图B.X-&控制图C.p控制图D.〃控制图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解析】对某部件上的缺陷数进行监控可以使用C图或〃图,,号部件的面积保持不变时采
用C控制图,当面积发生变化时需将面积换算为平均每单位的缺陷数后再使用U控制图;
人-6控制图用于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纯度、时间、收率和生产量:等计最值的
场合;X-凡控制图多用了对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检杏和测盘的场介;
取样费时、昂贵的场合;以及如化工等气体与液体流程式过程,样品均匀的场合;P控制
图用于控制时象为不合格品率或介格储率等计数值质量指标的场合。
52.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称为不合格品。
Ax产品
B、单位产品
C、个体
D、样品
答案:B
53.在其他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抽样类型不同的抽样方案质量保证能力()o
Av一次抽样最强
B、多次抽样最强
C、基本一致
D、二次抽样最强
答案:C
解析:GB/T2828.1中规定了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检方案类型,对于同一个AQL
值和同一个样本量字码,采用任何一种抽检方案类型,其0C曲线基本是一致的,
即在其他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抽样类型不同的抽样方案质量保证能力基本一致。
54.从某生产线上随机抽取5瓶饮料,其净重(单位:克)为352、347、344、3
55、351,则有序样本的x(4)二()。[2007年真题]
A、352
B、347
C、344
D、351
答案:A
解析:
【解析】设!,孙•…,4是从总体X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样本所为〃.将它们的观H
小到大排列为:…百阳。),这便是有序样本。由题意,将样本革新排列后不
有序样本为344、347、351、352、355.所以工⑷=352。
55.对批量NKOOOO的某批产品的检验结果是:2个产品各有1个A类不合格、1
个B类不合格;4个产品各有1个B类不合格;1个产品有2个B类不合格;4
个产品各有1个B类不合格、1个C类不合格,则其中B类不合格品数为()。
[2008年真题]
A、9
B、11
C、12
D、4
答案:A
解析: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同时还可能包含B类和(或)C类不合格
的产品为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有C类不合格,
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产品为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
有A类、B类不合格的产品为C类不合格。则根据题意,该批产品中各类不合格
数和不合格品数如下:不合格数:不合格品数:A类不合格:2A类不合格品:2
B类不合格:12B类不合格品:9c类不合格:4c类不合格品:0
56.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5-2所示,则E(X)为()。
表5-2
X12345
P0.20.10.10.20.10.3
Av1.0
B、2.7
C、2.8
D、3.0
答案:C
解析:
5
【解析】£(X)==0x0.2+1xO.1+2xO.I+3xO.2+4x(]
i=0
57.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
A、最低到最高
B、最高到最低
C、没有分别
D、按一定规律
答案:B
解析: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
技术。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原理的基础上,主要的影响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
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58.关于PDCA循环的内容和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S09000标准将PDCA循环的内容分为四阶段,七步骤
B、PDCA循环是完整的循环
C、PDCA循环是逐步下降的循环
D、PDCA循环是大环套小环
答案:C
解析:PDCA是逐步上升的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过程质量或工作质量
就提高一步。
59.用灯泡样本的平均寿命和标准差判断一批灯泡是否接收的检验方法是。。[2
007年真题]
A、计点检验
B、计数检验
C、计件检验
D、计量检验
答案:D
解析:计数抽样包括计件抽样和计点抽样:计件抽样检验是根据不合格产品数,
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计点抽样检验是根据产品包含的不合格数,推断整批
产品的接收与否;计量抽样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
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因此,用均值和标准差判
断灯泡是否接收的检验方法是计量检验。
60.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对贵重产品进行破坏性检验,适宜选择的检验水平是
()o[2007年真题]
Av一般水平I
B、一般水平II
G一般水平川
D、特殊水平
答案:D
解析:特殊检验(又称小样本检验水平),一般用于检验费用较高并允许有较高
风险的场合。对贵重产品进行破坏性检验,检验费用高而且允许有高风险,所以
适宜选择特殊检验水平。
61.某种零件的长度与重量的相关系数为0.87。如果每个零件的重量降低0.5克,
那么调整后零件的长度与重量的相关系数是()。
A、-0.87
B、0.37
C、0.5
D、0.87
答案:D
解析:
【解析】设y为原来的重盘,/为降低后的重量,则y'r-0.5,均值间的关系;
y-0.5,所以根据相关系数公式「二二彳可知,
数不变,仍为0.87。
62.某随机事件最多只有X、Y、Z三种互不相同的结果,关于X、Y、Z发生的概
率,下列各项有可能的是()o
A、P(X)=1,P(Y)=-1,P(Z)=1
B、P(X)=0.3,P(Y)=0.2,P(Z)=0.5
C、P(X)=P(Y)=P(Z)=1
DvP(X)>0,P(Y)=-P(X),P(Z)=1
答案:B
解析:概率具有非负性,BPP(X)>0,P(Y)>0,P(Z)>0,且P(X)+P(Y)+有Z)=1,
因此只有B项符合要求
63.在使用GB/T2828.1的转移规则时,应注意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是的,由
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是的。()
A、强制;强制
B、强制;非强制
C、非强制;强制
D、非强制;非强制
答案:B
解析:在使用GB/T2828.1的转移规则时,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是强制执行
的,而由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是非强制的。在生产过程质量变坏时,只有通过
转为加严检验才能保护使用方的利益。
64.某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为0.2,说明。。[2008年真题]
A、过程能力过高
B、过程能力充足
C、过程能力不足
D、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答案:D
解析:过程能力指数Cp值的评价参考,如表7-2所示。
表7-2过程能力指数c;值的评价参考
为级别过程能力的泞价参考
I过程能力过岛(应视具体情况制定)
l.33<Cp<l.67II过程能力允分.我小技术管理能力已很好.应继续继扑
l.OOWC;<133nr过程能〃充足.技术伴理能力较勉强,应设法提高为U级
0.<1.0()IV过程能力小足、技术管理能〃12很冷,取措施立即改善
6;<0.67V过程能力严(不足,表示应采取紧急播施和全曲检代,必要时时停工整顿
65.若产品要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并记合格品为“1”,不合格品为“0”。检查
两件产品的样本空间为Q二{(0,0),(0,1),(1,0),(1,1)),则事件A={(1,
1),(1,0),(0,1)}用语言表示的意义是()o
A、至少有一件合格品
B、至少有一件不合格品
C、恰好有一件不合格品
D、至多有两件合格品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1)表示两件产品都合格;(1,0)表示第一件产品
合格,第二件产品不合格;(0,1)表示第一件产品不合格,第二件产品合格,
所以事件A表示“至少有一件合格品”。
66.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则控制图中的点子不超出上、下控制限的概率是
0o[2008年真题]
A、95.4%
B、99.0%
C、99.73%
D、99.90%
答案:C
解析:统计控制状态又称稳态,即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在统计控制状态下,好处有:①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通常,控制图的控
制界限都在规范界限之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②在统计控制
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③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
小。
67.设A与B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A.P(AB)
=P(A)P
A、
B、4与B也互不相容
C、AB=0
D、A+B=Q
答案:A
解析:相互独立是指其中一个事件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事件A和事件B
相互独立时有P(AB)=P(A)P(B)o
68.生产要素的5M1E是指()o
A、人、机、料、法、测、环
B、人、检、料、法、测、机
C、机、料、法、检、环、测
D、人、机、料、检、环、测
答案:A
解析:5M1E是指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
测(Measure-ment)、环(Environment)。
69.关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A、x,y相互独立,它们一定不相关
B、不相关的两个变量一定相互独立
C、两个变量不相关,求出的相关系数r不见得恰好等于0
D、可以根据r的绝对值的大小去判断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的程度
答案:B
解析:若x,y相互独立,则它们一定不相关;不相关的两个变量不一定相互独立;
由于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求出的,存在误差,所以两个变量不相关,求得的系数
r不见得恰好为0;r的绝对值越大,线性相关就越强。
70.
利用X-s图时,已知A=163.256,R=5.644,利=2.089,从=0,则s图的控制限为
)o
P(JCL=11.790JICL,=11.790=11.288IXL,=11.790
CL.=5.644B.CL.=5.644CL,=5.644CLt=5.895
LCL,=0LCL,=0.502LCL,=0LCL,=0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fUCL,=BK
(解析】根据s图的段制限计算公式:,代入数据求得s图的控制限为;
UCL.=2.()89x5.644=11.79()
,CL,=5.644
LQ”0
71.投掷两枚硬币,其样本空间是。。
A、Q={正面,反面}
B、0={(正面,反面),(反面,正面))
C、0={(正面,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正面),(反面,反面))
D、Q={(正面,正面),(反面,反面)}
答案:C
解析:每个硬币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正面,反面,故“投掷两枚硬币”的样本空
间为:0={(正面,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正面),(反面,反
面)}。
72.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为95%,表示。。
A、交检100个产品,可接收95个
B、该批产品被接收的概率为95%
C、所交检的每个产品被接收的概率为95%
D、使用此方案的概率为95%
答案:B
解析:根据规定的抽检方案,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交检批判为接收的概率称为
接收概率。接收概率Pa是用给定的抽样方案验收某交检批,其结果为该批产品
被接收的概率。
73.下列关于Cp和Cpk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p越大,质量能力越强
B、有偏移情况的Cpk表示过程中心口与规范中心M偏移情况下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越大,则二者偏离越小,是过程的“质量能力”与“管理能力”二者综合的
结果
C、Cp的着重点在于质量能力
D、Cpk的着重点在于管理能力,没有考虑质量能力
答案:D
解析:无偏移情况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一致性,即“质量能力”,Cp越大,
质量能力越强;而有偏移情况的Cpk表示过程中心u与规范中心M偏移情况下的
过程能力指数,Cpk越大,则二者偏离越小,是过程的“质量能力”与“管理能
力”二者综合的结果。
74.收集了(xi,yi)的n组数据,求得相关系数为r,当()时,可以在显著性水
平a上认为两者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A.\r\>r{_a/2(n-2)B.r>r}-2)
C.r>/"0/2("-])D.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解析】。_s(〃-2)是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当|ri>r1.a/2(n-2)时,可以认
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75.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检验批的产品是()。
A、同型号
B、同等级,同种类
C、不同来源
D、生产条件、日期基本相同
答案:C
76.
•个样本由〃个观测值组成,L1知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龙.6皆为正数,如果每个观测
值扩大到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和s都扩大2倍B.x和s都不变
C.%扩大2倍,s扩大4倍D.#扩大4倍,s扩大2倍
A、A
B、B
C、C
D、D
答案:C
77.因果图是()第一次提出的。
A、石川馨
B、谷津进
C、戴明
D、朱兰
答案:A
解析:1953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石川馨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所以因果图又
称石川图。因果图主要用于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的因果
关系,通过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
78.设X~N(9,32),Y~N(5,0.52),则有()成立。A.P(6P(4.5CP(62P(4.5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解析】已知X~N(9,3),y~、(5.0.52),所以N(0.1),MO
则P(6<XW15)二P(6;9<,;9这15^9)=中((15—9"3]<(6-9)/3
45-5V-56-5.
(2)-0(-1);P(4.5<y£6)=〃(〈骤石黑)=0[(6-5)/O.5
L(4.5-5)/0.5J=0(2)-0(-l)o故。(6<XW15)=7^(4.5<F>6)0
79.有两个样本在正态概率纸上的描点呈平行状,则有Oo
A、均值相等,标准差不一定相等
B、标准差相等,均值不一定相等
C、均值与标准差都相等
D、均值与标准差都不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解析】在正态概率纸上画两条平行线:并作出两个
正态总体分布均值和标准差的估计,可得出标准差
相等、均值不一定相等的结论。由题意作图5-2,MA4«C=A
因此。1=。2,但出户
80.在确认效果阶段,将质量改进的成果换算成金额的原因在于O。
A、能让改进的成果一目了然
B、能让员工意识到改进的重要性
C、能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D、能让改进的量化简捷
答案:C
解析: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将质量改进的成果换算成金额是重要的。通过对改
进前后比较,会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81.某产品有5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不合格,若
对批量N=2000件进行全数检验,发现5个产品有不合格项,结果如表6-1所示。
则每百单位产品C类不合格数为。。
表6-1
产品编号A类不合格数B类不合格数C类不合格数
3102
7011
12110
190i2
20003
A、0.2
B、0.3
C、0.4
D、0.8
答案:C
解析:
【解析】短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幽有醇鳗X100,根据题意,C类不合格
批量
2+1+2+3=8(个),则每百单位产品C类不合格数=忌x100=0.4o
82.有如表5-7所示的一个分组样本,该样本均值的近似值为。。[2007年真
题]
表5-7
分组区间组中值频数
(145,155j1504
(155,16511608
(165,175;1706
(175,185一1802
A、165
B、163
C、161
D、159
答案:B
解析:
【解析】已知数据均为分组数据,对分组数据样本均值的近似值为#=」in,x(,i
Hioi
分组数,z为第i组的组中值,n,为第i组的频数,n=inio所以该样本均值型
1*1
为:式二^^场阳二白x(150x4+160x8+・・・+180x2)=163
n*=i2()c
83.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特性的。的图。
A、相关关系
B、质量问题
C、因素
D、因果关系
答案:C
84.将帕累托原理引用到质量管理中,可以这样认为()。
A、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造成的
B、大多数质量改进课题可依靠少数专家来解决
C、质量管理的途径是抓住关键少数
D、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少数
答案:A
85.在库房存放的零件里,有n个一级品,有m个二级品,现在逐个进行检查,
若巳检测的前k个都是二级品,则检测第k+1个时,是一级品的概率为()O
A、(n—k)/(n+m)
B、(n—m)/(n+m)
C、n/(n+m—k)
D、(n—m)/(n+m—k)
答案:C
解析:第k+1次检测时,库房里还有n+m—k个零件未检测,所以任取一个有
种可能取法;-级品仍有〃个.所以从中任取•个右(;)种可能取X
门
概率为:p=―="/(几+小-外。
n+m-k'
(1
86.
一个离散型随机变最,有尸(X=》,)=,,,(1=1,2,…,九),要使其成为一个分
满足下列条件()。
A.P,NO,pi+P2+・・・+p“=1B.p,2°
C.Pi+P2+,一+P0=1D・p,0
A、A
B、B
C、C
D、D
答案:A
87.极限质量LQ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的。。
A、平均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
D、初值
答案:B
解析:极限质量LQ是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
的质量水平。它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品率)
的最小值。
88.某树林里仅有甲、乙、丙三种苹果,其中乙、丙两种都属次品,若树林里出
现乙种苹果的概率为0.03,丙种苹果的概率为0.01,则在树林里任摘一个苹果,
所摘苹果为甲种苹果的概率为。。
A、0.96
B、0.97
C、0.98
D、0.99
答案:A
解析:由概率基本性质可知,P(甲)=1-P(乙)一P(丙)=0.96o
89.当用户提出抽样检验的使用方风险为10%,其抽样方案在极限质量处的接收
概率为()。[2008年真题]
A、10%
B、90%
C、5%
D、95%
答案:A
解析:使用方风险是指使用方所承担的接收质量不合格批的风险。而极限质量L
Q是指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品率)的最小值。
则当用户提出抽样检验的使用方风险为10%,其抽样方案在极限质量处的接收概
率为10%o
90.在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1中,包括样本量字码表和正常、加严和放
宽的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样表的是()。
A、正文
B、主表
C、辅助图表
D、附表
答案:B
91.3.4ppm表示()o[2008年真题]
A、3.4X10-3
B、3.4X10-4
C、3.4X10-5
D、3.4X10-6
答案:D
解析:1ppm=10-6,则3.4ppm=3.4x10-6
92.收集数据时,方法要简单,数据处理要方便。通常,可用。来实现这一目
的。
A、控制图
B、散布图
C、直方图
D、调查表
答案:D
解析:质量管理要用数据说话,因此需要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根本点是数据要
清楚地反映现状。实际收集数据时,方法要简单,数据处理要方便。通常,可用
调查表来实现这一目的。
93.某食品加工厂7月份生产的罐头产品中有358瓶不合格,对其不合格的类型
和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87所示。根据排列图原理,属于A类因素的
有()。[2008年真题]
表8-1
不合格类整外形不介梆色泽不合格冏态物如不足肉版不合格幡度不足乂他
数心1718256262010
A、外形不合格、色泽不合格、固态物量不足
B、外形不合格、色泽不合格
C、外形不合格
D、糖度不合格
答案:B
解析:根据排列图原理,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频率分为三类:在0%~80%间的
因素为A类因素,也即主要因素;在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也即次要因
素;在90%~100%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外形不合格的累积频率
为:47.8%;外形不合格、色泽不合格的累积频率为:70.7%;外形不合格、色泽
不合格、固态物量不足的累积频率为:86.3%0
94.在一个随机现象中有A与B两个事件,事件A的发生必导致B发生,则称O。
A、事件A的概率比事件B的概率大
B、事件A的概率比事件B的概率小
C、事件A的概率与事件B的概率相同
D、事件A的概率与事件B的概率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由事件的关系知:若事件A的发生必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事件B包含事
件A,即'U8,这说明事件A的概率比事件B的概率小。
95.两个变量(x,y),其观测值为(xi,yi)i=1,2,…,n。则简单相关系数r的表达
A.r=
B.r=
ZO.Z(”-y)2
式/71
C.r=・1
d/"
D.r=
J,-—7?・GH;
式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火电厂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标准
- 第十六章 区域发展 第2讲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 (高清版)DB11∕T 2385-2024 外保温复合装饰线应用技术规程
- 《信号调制解调》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抽油机专用皮带转离合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频度副词讲解》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TPE密封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母亲节主题班会》课件
- 医院药学工作转型课件
-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习题集复习测试有答案
-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 2025年春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主题班会安排表
- 2025-2030年中国煤制油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新版
-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1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北邮工程数学试卷
- 2024年贵州云岩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4版冷水机组安装合同
- 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题5
- GB/T 21369-2024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