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1分)1.(21分)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即将开始,请你参与活动宣传。(1)撰写海报导语,你用心揣摩。a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友谊②名fù其实b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画横线处,并说明理由。A.倍受B.备受我选:,理由:(2)设计宣传标语,你完成下联。上联:学习增智慧下联:运动(3)展示青春精神,你引用课本中古诗文。其中第D题要写出符合要求的连续两句,并标明出处。(4)观察吉祥物“奔奔”,你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全小诗。青春模样目光灼灼心志坚火热的季节火热的少年梦想在前方(5)小联觉得初三复习时间紧、压力大,运动又累,不愿参与体育节活动。你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劝劝他。二、(45分)2.(12分)文言文阅读。白云亭①【宋】陆游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②。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③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④。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本文作于陆游赴任偏远小县夔州通判途中。②秭归:地名。③寇莱公:北宋政治家寇准,初入仕途曾任巴东县知县,后两度入相,终被排挤,贬至南荒之地,客死异乡。④飂飃(liáolì):凄冷的样子。巴东令廨①白云亭【宋】陆游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正使②官清贫至骨,未妨留客听潺潺。【注释】①令廨:即县署,县令办公的地方。②正使:纵使,即使。(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3)联读诗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寇公壮岁落巴蛮”,直接导致陆游谒寇莱公祠堂发出了流落天涯之叹。B.“常倚曲阑贪看水”,贪看的是栏外双瀑倾泻石涧,及慈溪奔流与江会。C.“不安四壁怕遮山”,最担心的是环拥的群山像四周的墙壁遮住了风光。D.“未妨留客听潺潺”,是指作者在巴东了无一事,很乐意留客共享美景。小贴士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山水画的意境》(4)运用《山水画的意境》中关于意境的论述,给下面语句写一段鉴赏文字。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3.(14分)文学作品阅读。温暖的棉被肖曙光俗话说: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洗洗刷刷,准备迎接新年。三春娘一大早就把被单、床单放在澡盆里,捋起袖子,不顾水的冰冷刺骨,开始洗起来。这些年,村里人早用上了洗衣机。儿子三春也想给她买台洗衣机,三春娘不同意,她坚持用手洗。她说:“我一个人没几件衣服,浪费那个钱干啥?再说,用手洗习惯了,用机器反而觉得洗不干净。”洗干净的被单、床单是给三春回家过年准备的。三春在城里工作,春节会回来住上两三天。为了让儿子回家盖上干净的棉被,在儿子回家前三天,三春娘就会把被单、床单都重新洗一遍,还要把棉絮也拿到太阳底下晒。太阳底下晒过的棉絮、被单、床单蓬松柔软,散发出一股阳光煦暖的味道。之后,三春娘便开始缝棉被。老式的棉被是由被单、被面再包上棉絮缝起来的。她戴上老花镜,中指套上顶针,弓着腰,捏着针,一针一线地开始缝。她的手已没有年轻时那样灵巧了。捏针的手微微颤抖,针都拿不稳;眼睛也花了,好几回针都扎在手上了,痛得她龇牙咧嘴;八斤重的棉絮厚实,针一下子难以穿过去,非要用顶针用力顶,才勉强让针穿过棉絮。三春从小体弱,冬天很怕冷,三春娘特意找棉花匠打了这床八斤重的棉絮。一床棉被老半天都没缝好。“唉,老了,不中用了!”三春娘心里着急,但还是一针一线地把棉被缝结实了。她郑重其事地铺好床,捶了捶酸痛的腰,轻轻叹了一口气。到底岁月不饶人啊,要在过去,这哪算一回事,那时候,三春的棉鞋棉衣棉裤都是她亲手做的。有一年三春晚上读书时,不小心让炭火把棉裤烧了一个大洞,三春娘连夜给他赶制了一条新棉裤,第二天,还精神抖擞去上工,一点也不觉得累,哪像现在……但摸了摸厚重的棉被,她还是很满意。儿子盖这样的棉被,一定温暖舒适吧。儿子总说不用那么麻烦,将就用几晚就行了,但三春娘可不依——盖过的棉被不洗、不晒,再用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三春知道劝不住,也只好随她。前年,三春娘患上帕金森病,手常常不由自主地抖动,走路也迟缓起来。洗被单、床单,还有缝棉被,对她来说都是难事。三春劝她买床太空被,就不用这样浆洗缝制,但三春娘不答应。她总觉得,浆洗缝制棉被是欢迎儿子回家的一种仪式,没有这种仪式,就觉得不踏实,就像过年不放鞭炮没有年味一样,心里空落落的。年三十终于到了。三春娘听见屋外一声汽笛声响,立刻蹒跚着走出屋来——三春回来了。三春从车上搬下来很多东西,有糖,有牛奶,还有各种滋补品。三春娘看着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买啥东西啊,你能回来我就很欢喜。”三春又从后备箱搬出一个大纸箱,三春娘撇了撇嘴说:“够了,够了,我吃不了那么多。”三春打开纸箱,说:“我特意带了床干净棉被回来。”三春娘不解:“家里有棉被啊,我昨天都洗晒过了,还有阳光的味道呢。”三春有些得意地笑道:“以后我都自己带棉被回来,过完年再带回去,有车方便着呢。这样您就不用那么费力气了。”说着,三春便搬了棉被进屋,却没看到刚才还一脸喜色的母亲,此刻却一脸落寞地站在门外的阳光下。(摘自《羊城晚报》2023年12月6日)(1)文中三春与三春娘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着分歧,请你概括出来。(2)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下面语句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她郑重其事地铺好床,捶了捶酸痛的腰,轻轻叹了一口气。(3)你是否认可三春带回太空被这一行为?为什么?(4)发挥想象,续写三春娘进屋后的情景(80字以内)。过了一会,三春娘跟着进了屋。4.(11分)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一】阳刚美与阴柔美是古诗词审美观范畴里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朱东润先生曾把“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概括成阳刚之美,把“纤秾”“典雅”“绮丽”“飘逸”等概括成阴柔之美。清代姚鼐曾用十六个比喻对古诗文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审美特征,做了具体描述: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选自《阴柔美与阳刚美》,有删改)【材料二】一般来说,“阳刚”指男人的气质,“阴柔”指女人的气质。可是,在现实中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西楚霸王项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阳刚气质的人,然而到被汉军围于垓下,与虞姬诀别之时,泪如雨下,露出儿女情长的阴柔气质。千年之后,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感叹国破家亡,怀念西楚霸王,写出了金刚怒目式的诗句,其阳刚之气令须眉折服。____(选自《“阳刚”与“阴柔”的辩证法》,有删改)【材料三】最美的境界当然是阳刚和阴柔的统一,崇高和优美的交融。生活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是最亮丽的风景线,艺术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更能焕发出一种跌宕起伏,回环流转的艺术魅力。(摘自赵士林《美学十讲》人民出版社2013年)【材料四】(1)班级文学社用以上材料出了一期黑板报,请你确定一个主题。(2)依据材料一,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②《蒹葭》(《诗经》)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④《满江红》(秋瑾)⑤《商山早行》(温庭筠)⑥《无题》(李商隐)A.①②④都表现了阳刚之美B.③⑤⑥都表现了阴柔之美C.①④⑤都表现了阳刚之美D.②⑤⑥都表现了阴柔之美(3)从教材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物,为材料二再补充一个事例。(4)材料四是当今一道亮丽的风景。结合材料三,说说你对这道风景的理解。5.(8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如图可作为初中语文教材所推荐的哪一本名著的背景图片?请给出你的理由。【示例】小联:可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分享时的背景图片。理由:图片中一串脚印由小到大走向红心,正如保尔•柯察金经历敌人监狱的折磨、战争的洗礼、修建铁路的艰难、病魔的肆虐,最终由一个敢于反抗的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战士。你:可作为《》阅读分享时的背景图片。理由:三、(54分)6.(9分)根据下面的火灾逃生海报,向同学们说明如何正确逃生。【要求】(1)表达准确、连贯、有条理。(2)字数在100﹣120字。7.(45分)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表达与交流”任务。校园门口,几位同学叽叽喳喳:“今天老师奖励我一根棒棒糖,因为我上课回答了4个问题!”“有啥了不起,明天我也得一根!”“别的老师还发奶茶呢,我们只有棒棒糖,小气鬼!”“天天发奶茶,老师哪有那么多钱?”“我爸爸说不应该发奖品,他不赞成老师的做法。”……这个场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以“奖品”为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分享。可以讲述经历、分享体会,也可以发表看法、发出倡议。要求:(1)如叙述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要关注细节,突出重点,感受真实;如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聚焦话题,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有一定说服力。(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21分)1.(21分)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即将开始,请你参与活动宣传。(1)撰写海报导语,你用心揣摩。a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友谊yì②名fù副其实b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画横线处,并说明理由。A.倍受B.备受我选:备受,理由:备,表示完全;备受,是受尽的意思。用“备受”,基于范围的角度,强调体育节受瞩目的普遍性。(2)设计宣传标语,你完成下联。上联:学习增智慧下联:运动长精神(3)展示青春精神,你引用课本中古诗文。其中第D题要写出符合要求的连续两句,并标明出处。(4)观察吉祥物“奔奔”,你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全小诗。青春模样目光灼灼心志坚甩开臂膀迈开腿披风在飞扬火热的季节火热的少年梦想在前方(5)小联觉得初三复习时间紧、压力大,运动又累,不愿参与体育节活动。你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劝劝他。【解答】答案:(1)a①yì②副b示例:备受备,表示完全;备受,是受尽的意思。用“备受”,基于范围的角度,强调体育节受瞩目的普遍性。(2)示例:长精神(3)A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B不以己悲C会挽雕弓如满月(注意“雕”的书写)D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书写)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俱”的书写)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示例:甩开臂膀迈开腿披风在飞扬(5)示例一:小联,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运动的时候虽然身体有些累,但运动可以消除脑力疲劳,愉悦身心,释放压力,还能提升睡眠质量,让复习更加专注和高效。示例二:小联,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还会促进学习,因为它能减轻复习的压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学习力。二、(45分)2.(12分)文言文阅读。白云亭①【宋】陆游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②。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谒寇莱公③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飃④。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释】①本文作于陆游赴任偏远小县夔州通判途中。②秭归:地名。③寇莱公:北宋政治家寇准,初入仕途曾任巴东县知县,后两度入相,终被排挤,贬至南荒之地,客死异乡。④飂飃(liáolì):凄冷的样子。巴东令廨①白云亭【宋】陆游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正使②官清贫至骨,未妨留客听潺潺。【注释】①令廨:即县署,县令办公的地方。②正使:纵使,即使。(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3)联读诗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寇公壮岁落巴蛮”,直接导致陆游谒寇莱公祠堂发出了流落天涯之叹。B.“常倚曲阑贪看水”,贪看的是栏外双瀑倾泻石涧,及慈溪奔流与江会。C.“不安四壁怕遮山”,最担心的是环拥的群山像四周的墙壁遮住了风光。D.“未妨留客听潺潺”,是指作者在巴东了无一事,很乐意留客共享美景。小贴士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山水画的意境》(4)运用《山水画的意境》中关于意境的论述,给下面语句写一段鉴赏文字。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据此断句为: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阙,同“缺”空隙;辄,就;何哉,为什么。句意为: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谁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A.有误,不是直接原因。B.正确。C.有误,“四壁”非指群山,指房子。D.有误,与客分享美景的不是作者。故选:B。(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感官描写”角度赏析:“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作者用“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壮美,写出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流速之快,势不可挡。“跳珠溅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珠比作珍珠,将水花比作玉,写出了瀑布溅起的水花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冷入人骨”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感觉角度写出了寒气逼人,寒冷刺骨,写出了一种凄冷之情。从“动静结合”角度赏析:“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泻”字写出瀑布的壮美,是动态的;“跳珠溅玉”写出了水花溅起的样子,是动态的;“冷入人骨”写出了作者因看到此情此景产生的感觉,是静态的。动静结合,写出了瀑布的壮美,更突显了环境的凄清。从“炼字”角度赏析:“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壮美,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流速之快,势不可挡。作者用“泻”字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瀑布的这一特点。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作者用“泻”字写出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流速之快,势不可挡。“跳珠溅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珠比作珍珠,将水花比作玉,写出了瀑布溅起的水花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冷入人骨”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感觉角度写出了寒气逼人,寒冷刺骨,写出了一种凄冷之情。答案:(1)邑中才百余户/皆茅茨/了无片瓦(2)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二三年,没有谁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3)B(4)示例:通过比喻修辞,将瀑布的水珠比作跳跃的珍珠,形象地表现出瀑布的壮观和活力;“冷入人骨”则传达了瀑布带来的清凉和湿润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句展现了自然的美,折射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3.(14分)文学作品阅读。温暖的棉被肖曙光俗话说: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洗洗刷刷,准备迎接新年。三春娘一大早就把被单、床单放在澡盆里,捋起袖子,不顾水的冰冷刺骨,开始洗起来。这些年,村里人早用上了洗衣机。儿子三春也想给她买台洗衣机,三春娘不同意,她坚持用手洗。她说:“我一个人没几件衣服,浪费那个钱干啥?再说,用手洗习惯了,用机器反而觉得洗不干净。”洗干净的被单、床单是给三春回家过年准备的。三春在城里工作,春节会回来住上两三天。为了让儿子回家盖上干净的棉被,在儿子回家前三天,三春娘就会把被单、床单都重新洗一遍,还要把棉絮也拿到太阳底下晒。太阳底下晒过的棉絮、被单、床单蓬松柔软,散发出一股阳光煦暖的味道。之后,三春娘便开始缝棉被。老式的棉被是由被单、被面再包上棉絮缝起来的。她戴上老花镜,中指套上顶针,弓着腰,捏着针,一针一线地开始缝。她的手已没有年轻时那样灵巧了。捏针的手微微颤抖,针都拿不稳;眼睛也花了,好几回针都扎在手上了,痛得她龇牙咧嘴;八斤重的棉絮厚实,针一下子难以穿过去,非要用顶针用力顶,才勉强让针穿过棉絮。三春从小体弱,冬天很怕冷,三春娘特意找棉花匠打了这床八斤重的棉絮。一床棉被老半天都没缝好。“唉,老了,不中用了!”三春娘心里着急,但还是一针一线地把棉被缝结实了。她郑重其事地铺好床,捶了捶酸痛的腰,轻轻叹了一口气。到底岁月不饶人啊,要在过去,这哪算一回事,那时候,三春的棉鞋棉衣棉裤都是她亲手做的。有一年三春晚上读书时,不小心让炭火把棉裤烧了一个大洞,三春娘连夜给他赶制了一条新棉裤,第二天,还精神抖擞去上工,一点也不觉得累,哪像现在……但摸了摸厚重的棉被,她还是很满意。儿子盖这样的棉被,一定温暖舒适吧。儿子总说不用那么麻烦,将就用几晚就行了,但三春娘可不依——盖过的棉被不洗、不晒,再用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三春知道劝不住,也只好随她。前年,三春娘患上帕金森病,手常常不由自主地抖动,走路也迟缓起来。洗被单、床单,还有缝棉被,对她来说都是难事。三春劝她买床太空被,就不用这样浆洗缝制,但三春娘不答应。她总觉得,浆洗缝制棉被是欢迎儿子回家的一种仪式,没有这种仪式,就觉得不踏实,就像过年不放鞭炮没有年味一样,心里空落落的。年三十终于到了。三春娘听见屋外一声汽笛声响,立刻蹒跚着走出屋来——三春回来了。三春从车上搬下来很多东西,有糖,有牛奶,还有各种滋补品。三春娘看着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买啥东西啊,你能回来我就很欢喜。”三春又从后备箱搬出一个大纸箱,三春娘撇了撇嘴说:“够了,够了,我吃不了那么多。”三春打开纸箱,说:“我特意带了床干净棉被回来。”三春娘不解:“家里有棉被啊,我昨天都洗晒过了,还有阳光的味道呢。”三春有些得意地笑道:“以后我都自己带棉被回来,过完年再带回去,有车方便着呢。这样您就不用那么费力气了。”说着,三春便搬了棉被进屋,却没看到刚才还一脸喜色的母亲,此刻却一脸落寞地站在门外的阳光下。(摘自《羊城晚报》2023年12月6日)(1)文中三春与三春娘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着分歧,请你概括出来。(2)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分析下面语句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她郑重其事地铺好床,捶了捶酸痛的腰,轻轻叹了一口气。(3)你是否认可三春带回太空被这一行为?为什么?(4)发挥想象,续写三春娘进屋后的情景(80字以内)。过了一会,三春娘跟着进了屋。【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儿子三春也想给她买台洗衣机,三春娘不同意,她坚持用手洗”,概括为:儿子买洗衣机,三春娘不同意;结合“三春劝她买床太空被,就不用这样浆洗缝制,但三春娘不答应”,概括为:儿子劝三春娘买床太空被,三春娘执意要亲自浆洗缝制棉被;结合“三春从车上搬下来很多东西,有糖,有牛奶,还有各种滋补品。三春娘看着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买啥东西啊,你能回来我就很欢喜’。三春又从后备箱搬出一个大纸箱,三春娘撇了撇嘴说:‘够了,够了,我吃不了那么多’”,概括为儿子回家带了好多东西,三春娘生气说吃不了;结合“家里有棉被啊,我昨天都洗晒过了,还有阳光的味道呢”“‘春有些得意地笑道:‘以后我都自己带棉被回来,过完年再带回去,有车方便着呢。这样您就不用那么费力气了’”,概括为三春娘精心准备好棉被迎接儿子回家,儿子带了床棉被回来。(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郑重其事”大词小用,写出三春娘把给儿子铺床当作重要的事认真对待,爱得小心翼翼、认真细致;“捶酸痛的腰”写出了三春娘缝被子时间之久,表现了对儿子细致入微、倾尽全力的爱;“轻轻叹气”写出了三春娘对年老体衰的伤感与无奈。(3)本题考查阅读看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认可”或“不认可”均可,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不认可他的做法。多年以来,三春娘将为儿子亲手缝制晒洗被子迎接儿子回家视为爱的仪式,早已习惯。三春未经商量,自己带被子回家,虽是好意,却无意中伤害了母亲的自尊。建议三春回来后帮助母亲一起干活,共享天伦之乐。(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想象,表现出三春娘的理解体谅,隐忍包容,或是落寞不满、责备数落均可。答案:(1)儿子买洗衣机,三春娘不同意;儿子劝三春娘买床太空被,三春娘执意要亲自浆洗缝制棉被;儿子回家带了好多东西,三春娘生气说吃不了;三春娘精心准备好棉被迎接儿子回家,儿子带了床棉被回来。(2)“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生动地表现了三春娘在缝制棉被、铺棉被上的认真细致,体现出她对儿子深深的爱。(3)示例:我认可他的做法。这是三春怕母亲生病后因替自己缝晒棉被而受累为难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出于儿子的孝顺与感恩之心。当然,如能事先商量,则可避免无意中伤害到母亲的自尊与爱心。(4)示例:这孩子,真不会过日子,竟浪费钱!我辛辛苦苦连洗带晒,人家还是没看上,唉,白忙活了!算了,我自己留着用吧!4.(11分)非连续文本阅读。【材料一】阳刚美与阴柔美是古诗词审美观范畴里最主要的表现形态。朱东润先生曾把“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概括成阳刚之美,把“纤秾”“典雅”“绮丽”“飘逸”等概括成阴柔之美。清代姚鼐曾用十六个比喻对古诗文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审美特征,做了具体描述: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选自《阴柔美与阳刚美》,有删改)【材料二】一般来说,“阳刚”指男人的气质,“阴柔”指女人的气质。可是,在现实中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西楚霸王项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阳刚气质的人,然而到被汉军围于垓下,与虞姬诀别之时,泪如雨下,露出儿女情长的阴柔气质。千年之后,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感叹国破家亡,怀念西楚霸王,写出了金刚怒目式的诗句,其阳刚之气令须眉折服。____(选自《“阳刚”与“阴柔”的辩证法》,有删改)【材料三】最美的境界当然是阳刚和阴柔的统一,崇高和优美的交融。生活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是最亮丽的风景线,艺术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更能焕发出一种跌宕起伏,回环流转的艺术魅力。(摘自赵士林《美学十讲》人民出版社2013年)【材料四】(1)班级文学社用以上材料出了一期黑板报,请你确定一个主题。(2)依据材料一,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D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②《蒹葭》(《诗经》)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④《满江红》(秋瑾)⑤《商山早行》(温庭筠)⑥《无题》(李商隐)A.①②④都表现了阳刚之美B.③⑤⑥都表现了阴柔之美C.①④⑤都表现了阳刚之美D.②⑤⑥都表现了阴柔之美(3)从教材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人物,为材料二再补充一个事例。(4)材料四是当今一道亮丽的风景。结合材料三,说说你对这道风景的理解。【解答】(1)根据材料一“阳刚美与阴柔美是古诗词审美观范畴里最主要的表现形态”可知,是谈艺术表现中的阳刚与阴柔;根据材料二“在现实中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可知,是谈这两种美在生活和诗歌艺术中的统一;根据材料三“最美的境界当然是阳刚和阴柔的统一”可知,这是谈阳刚与阴柔的统一;根据材料四的图片来看,军人阳刚的外表与其真挚的情感流露,又形成了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所以这期板报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阳刚与阴柔的统一。(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为国效力、收复旧山河的壮烈情怀。可以归入阳刚之美;②《蒹葭》(《诗经》)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可以归入阴柔之美;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谪到巴山楚水的荒凉地,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的怀念和乐观。可以归入阳刚之美。④《满江红》(秋瑾)这首词表达了她匡国济世的志向和对家庭的反抗。可以归入阳刚之美;⑤《商山早行》(温庭筠)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可以归入阴柔之美;⑥《无题》(李商隐)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可以归入阴柔之美。故选:D。(3)围绕“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统一”举例即可。示例:毛泽东的诗词中,既有表现阳刚之美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也有怀念早逝的爱人杨开慧的,展现阴柔之美的浪漫诗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4)图中的士兵,左边的那个哭得不能自已,表现出材料三中提到的阴柔美,而右边的那个士兵,手握钢枪,一脸坚毅的表情,表现了材料三中提到的阳刚之美;再结合图片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分别,他哭的像个孩子,满腔深情,尽显阴柔之美;而下面的“若有战,召必回”等铿锵有力的誓言,则彰显了军人的铮铮铁骨,体现了他们的阳刚之美。答案:(1)示例:阳刚与阴柔的统一(2)D(3)示例:鲁迅面对反动派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尽显阳刚之美,面对人民群众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展现了阴柔之美。(4)示例:这道风景体现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统一。阳刚之美在于手握钢枪,报效祖国;阴柔之美在于泪洒衣襟,难舍军营,难别战友。5.(8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如图可作为初中语文教材所推荐的哪一本名著的背景图片?请给出你的理由。【示例】小联:可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分享时的背景图片。理由:图片中一串脚印由小到大走向红心,正如保尔•柯察金经历敌人监狱的折磨、战争的洗礼、修建铁路的艰难、病魔的肆虐,最终由一个敢于反抗的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战士。你:可作为《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分享时的背景图片。理由:图片中一颗红心引领一串足迹由小到大,正如红军在信仰指引下,在极度凶险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壮大了队伍,开拓了陕北根据地。【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推荐。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名著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可知,“黑色背景”对应叙述艰难的情节内容,“脚印”对应表现奋斗或抗争的情节内容,“红心”对应体现信念、理想或个性的情节内容。示例:《西游记》。图片中一串足迹螺旋着走向红心,正如师徒四人取经途中,时而八戒凡心未退被吊树上,时而唐僧肉眼凡胎撵走孙悟空,时而两个美猴王难辨真假,到了灵山还被人刁难,历经九九百十一难,才取得正经。答案: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图片中一颗红心引领一串足迹由小到大,正如红军在信仰指引下,在极度凶险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壮大了队伍,开拓了陕北根据地。示例二:简•爱。图片中一串足迹走向爱心,正如简•爱经过较长时间接触爱上罗切斯特,又在举行婚礼时悲伤离去,后来重回故地嫁给了受伤的罗切斯特,起起伏伏,分分合合,最终收获了爱情。三、(54分)6.(9分)根据下面的火灾逃生海报,向同学们说明如何正确逃生。【要求】(1)表达准确、连贯、有条理。(2)字数在100﹣120字。【解答】根据海报内容我们知道,遇到严重火灾,逃生时,不要乘坐普通电梯,因为普通电梯无防烟功效,也极易因断电,卡在空中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海报中提示的正确逃生方式我们知道,应先选择消防电梯或顺着过道走楼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