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①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②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③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④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体会作者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个人的命运由什么所决定呢?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上天还是取决于个人的作为?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呢?今天,我们一起跟着欧阳修,走近他眼中的后唐史,看看他所认为的国家“盛衰之理”。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练。
欧阳修(北宋)为何写“伶官传”,还得从“五代”开始讲起。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xù)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写作背景
100多年后,北宋王朝建立,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北宋外交上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的契丹、西夏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每年都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的序言。写作背景借古讽今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序伶伶官伶官传序题目解读年份年龄事件908年23岁“与尔三矢”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灭燕)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灭后梁,建后唐)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找课文中的话来概括)文章结构《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文章结构《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写作意图)主旨第一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其根本……的原因难道人的作为译文:唉!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推究后唐庄宗取得天下与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道了。和代词,指代这个道理第一段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由人事)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实文章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其立论的历史依据(论据)是什么?第一段①文章以“呜呼”的感叹,引发出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岂非人事哉!”一叹一问,奠定了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②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第一段有何作用?第二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死把箭名作动,订立盟约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连词,相当于“而”译文: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判断句背叛第二段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动词,给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译文: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判断句你(的)第二段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官名用猪、羊各一头祭告名词作状语,向前、在前等到收藏用译文:其后庄宗出兵的时候,便派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恭敬地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时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状语后置,省略句以锦囊盛(之)第二段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两层的大意。1层:先写庄宗接受遗命。(晋王三矢)2层:后写庄宗执行遗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一是消灭世敌朱全忠;二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三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当用绳索名作动,用木匣装动词,禀告缚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位前,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骄气盛,多么雄壮啊!状语后置骄盛形→名,成功的消息。第三段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等到回到哪里去名作状,向东多么仇人以至于译文:等到仇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从四方响应,他匆忙往东出逃,还没见到乱贼叛军,手下的士卒就溃散了,君臣面面相觑(相对而视),不知道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浸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败啊!名作状,在夜里数→状,从四方。第三段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考察,探究或者,还是迹象使…兴盛安乐使…灭亡译文:难道是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尚书》上说:“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虛谨慎能得到益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判断句第三段23岁908年“与尔三矢”28岁913年“系燕父子以组”(灭燕)38岁923年“函梁君臣之首”(灭后梁,建后唐)41岁926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第三段得天下15年为什么?失天下3年第三段“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比得出结论第三段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评论庄宗的盛衰,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二、三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正反对比论证。得——庄宗复仇灭敌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失——庄宗身死国灭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第三段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你作何评价?作者的观点也有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或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重要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全,整个没有谁等到耻笑被译文: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被动句被第四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极小的事困扰被所溺爱的人或物。溺,沉湎、无节制。只是译文: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状语后置,被动句第四段经验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延申戒世——岂独伶人也哉
盛衰对比论证全文分析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作者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1)要有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进步。(2)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步登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题为“五代史伶官传序”,而文中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这是为什么?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做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亡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既扣住了题旨,又突出了中心。全文分析多用反问句、疑问句,引人深思;采用对称语句和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骈句,具有对比感和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调节语势,有张有弛。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艺术特色五代史伶官传序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据后唐庄宗史实论证例庄宗接受遗命庄宗执行遗命理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课堂小结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十一岁的时候,随父面见唐昭宗,唐昭宗看他面相奇特,抚着他的背说:“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并且赏赐深厚,又因为昭宗一句“此子可亚其父”而得名“亚子”。了解李存勖庄宗李存勖⑴军事天才:
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
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少年即随父作战,11岁与父亲一同到长安报功;24岁袭晋王位,灭了试图造反的亲叔父李克宁;其父李克用去世前,曾留给他三支箭,李存勖供奉在家中,每次出征都要随身携带,激励自己。911年,李存勖击败朱温50万大军,向北攻破幽州,活捉刘守光;921年,击败契丹,使得契丹不敢南顾;923年灭后梁,李存勖登机称帝,国号唐。;925年灭前蜀,疆域达到顶峰,“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了解李存勖
李存勖是真正的军事奇才,他擅长谋略,胆力过人。对后梁决定性的汴梁之战,他力排众议,发挥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9天之内灭2城,长途奔袭600余里兵临汴梁城下,一战灭亡后梁,成为军事史上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经典战例。李存勖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敢于冒险,常常以少胜多,比起“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亦不遑多让。庄宗李存勖⑵政治白痴
灭梁称帝后,李存勖他却不思进取,开始享乐,尤其对伶人、宦官极度宠幸,对功臣却十分蔑视。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刚刚带兵灭亡前蜀,立下第一战功的郭崇韬;另一位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被他猜忌,派人监视,险遭杀害,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终于导致魏州兵变,李存勖死于乱兵之中。了解李存勖文学常识1.伶官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2.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祭祀用的牲畜。古人叉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3.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4.太庙①天子的祖庙;②春秋时期,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5.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更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当堂检测名句默写。(1)《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作者顺势从中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当堂检测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课后小练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负而前驱 负:背着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应:应答 君臣相顾 顾:看D.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还是
故方其盛也 方:当,正当C1.答案:C解析:C.应,响应。课后小练2.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2.答案:D解析:A.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自己死亡,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B.被动句,“见……于”表被动,译为:我将长久地被行内人士嘲笑;C.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智力勇气常常被溺爱的东西约束;D.一般句式,译为:等到他衰弱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就把他围困了;故选D。课后小练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产品售后服务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国际品牌代理权授权合同范本
- 会议接待及会务支持专业劳务合作合同版
- 2025版合资房地产项目股权分配与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股权质押融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车间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监控合同4篇
- 2025年度定制化月子服务月嫂雇佣合同
- 2025版古建筑改造与扩建工程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劳动合同
- 2025年度医疗器械销售合同补充协议中货款支付及退换货规定
- 2025开工大吉蛇年大吉开门红模板
-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符合TSG07-2019《许可规则》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带答案)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极简统计学(中文版)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评分参考
- (苏版)初三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
- 2023年12月广东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