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海联盟校教学协作体2024-2025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汶口遗址第一次发掘的93座墓葬中,M9号墓葬随葬110件器物,其余墓葬随葬器物超过30件的仅有9座,大部分在10件以下;后来发掘的花厅墓地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据此可推测这一时期()A.已进入阶级社会B.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C.已经出现私有制D.公共权力集中趋势明显2.夏、商、周三族始祖与祖先崇拜传统各异,却都是在黄帝建立的大部落联盟中发展起来,他们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3.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4.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工商业空前繁荣B.江南大规模开发C.生产力水平提高D.各国经贸往来多5.东周时,周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曾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这说明()A.君主专制受到挑战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礼乐制度不复存在D.王位世袭制度消亡6.古人常把一些技艺方法用与食物相关的惯用语来表达。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治理国家比作烹饪。在烹饪“小鲜”的时候,不能随意翻动,否则容易使其破碎。同样,治理国家也不能随意干预,决策要谨慎,要尊重社会的自然规律和民心民意。下列与“治大国如烹小鲜”理念相似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墨家的“非攻”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7.战国时期,士人可军功入仕;可游说自荐,如苏秦、张仪纵横游说,兼任数国卿相;可经由荐举,如齐国政治家曾“一日而见(引荐)七人与宣王”,这反映出()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B.学术氛围自由宽松C.士阶层决定现实政治D.选官顺应时代需要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魏国李悝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楚国吴起变法力主“三世而收爵禄”,秦国商鞅变法实施“废井田,开阡陌”。这些措施()A.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废除了贵族世官的特权9.有学者指出,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单一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带来了政治上的统合。材料可用来说明()A.国家统一已成为历史的潮流B.官僚政治在秦代开始萌发C.地方行政变革影响国家结构D.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10.有学者指出:秦统一后,原六国贵族对旧王室念念不忘,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感到不满,平民百姓多不堪徭役负担。该学者的这一言论反映出秦朝()A.不施仁政改变了王朝的命运B.统一六国缺乏民意支持C.政权速亡的原因具有多元性D.国家治理模式较为落后11.下表是汉初统治者针对地方治理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统治者措施汉高祖铲除异姓王,代之以同姓王;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地方诸侯国有军队但无调动权,须受中央节制汉文帝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国为七个诸侯国,分淮南国为三个诸侯国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收夺诸侯自置吏、“得赋敛”的权力A.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B.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C.体现了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D.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12.西汉《汜胜之书》,记述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宋代陈剪的《农书》,记述了提高地力的技术;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这些著作()A.植根于传统农业的发展B.得益于抑商政策的推行C.体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D.旨在改进农业耕作工具13.东汉时期,许多士大夫奋起弹劾制裁违法的外戚宦官及其党羽,但他们经常遭到打击报复,并最终酿成“党锢之祸”,百余名士“皆死狱中”,受牵连而“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这说明东汉时期()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C.地方势力不断扩张D.皇帝昏庸导致权力丧失1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A.导致士族专权现象B.加剧民族之间隔阂C.推动江南经济发展D.促使东晋统一北方15.《论语》记载,孔子曾赞许曾点对“谦”的领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魏晋士人对“谦”的解读聚焦于孔子可能怀有的豁达隐逸之情,并将曾点美化成一位超然脱俗的世外高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文学自觉和审美观念的更新B.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转变C.门阀政治消解士人参政热情D.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想变化16.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17.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18.据杜佑《通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据此可知,隋朝()A.经济管理体系健全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D.民众生活保障充足19.隋唐以前,端午节习俗南北不同。南方赛龙舟、吃粽子;北方禁火,佩戴百索绶带(辟邪彩带)。至唐则立法规定端午放假一天,食粽和佩戴百索绶带渐为全国固定习俗。这种变化说明()A.国家统一助推文化认同B.端午节习俗来源于官方C.法律严苛导致习俗固定D.习俗发展迎合市民生活20.汉、唐统治者依据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下图是汉朝和唐朝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示意图,两者都()A.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方式21.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100多年。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此外绝大多数藩镇,如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由此可知,唐朝藩镇()A.继承人不能由上任节度使指定B.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由中央支配D.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22.传统佛典认为,子女对待双亲只需做应做的事情即可,不必奉献一切。在中国,佛典则强调:“如汝于父母,恭敬修供养”。此外,佛教还宣扬:“世俗帝王为出世的菩萨或者转轮王再世”。这反映出()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佛教传播深受中国本土文化影响C.宗教思想的时代性特点D.佛教注重对传统礼乐制度的传播23.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A.草书成为书写主流B.反映了政治清明的特征C.深受理学思想影响D.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24.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这反映出的治国理念是()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崇文抑武D.分化事权25.下表为不同时期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以下认识正确的是()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史料来源司马光(1019—1086年,尚书左仆射)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乃至)病民伤国《传家集》罗大经(1196—1252年,理学家)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鹤林玉露》何乔新(1427—1502年,刑部尚书)安石之意,盖以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而宋之中叶,帮藏耗竭,兵卫寡弱,不足以有为也……《椒邱文集》A.《传家集》为当时人的记载,其评价更具有权威性B.三人的评价都是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C.何乔新将王安石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来进行评价D.《鹤林玉露》与《椒邱文集》为后人记载,评价客观26.宋朝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均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市舶司年收入突破200万贯,为北宋时的三倍。由此推知,宋代()A.国家的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B.政府放宽对贸易的控制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海外商业贸易活动繁荣27.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从天理的高度,具体地阐述了家庭中父子、夫妇、兄弟姐妹之间的至亲人伦关系,提出“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女正则家道正”等主张。这些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佛教思想传入B.先秦儒学伦理观的复兴C.儒学面临危机D.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28.从辽、金朝起,政治重心北移至燕京(今北京),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向北迁徙的中原汉族人口空前增加。这有利于()A.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C.带动经济重心的北移D.消除北方各民族差异29.与汉唐王朝通过册封和朝贡控制边疆不同,元朝统治者的边疆管理体现在“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A.加强了边疆管理力度B.灵活变通因地制宜C.推行各民族平等政策D.注重地方行政效率30.牌符是证明其持有者身份的官方信物,如图中的“秀麻八思巴字金虎符”发现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是一个极其稀有的高规格牌符。该文物可以用来证实()A.宋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B.元朝对藏族地区实行有效军政管理C.唐太宗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的发展D.清朝对青海地区实施了有效的管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唐宋列女形象。关于唐宋列女形象的变迁,某兴趣小组搜集到如下材料:材料一唐宋列女形象的不同类型占比统计占比贞烈文才其他(孝、忠、义等)唐35.6%3.4%61%宋78%0%22%(注:本表依据两《唐书》及《宋史》《列女传》制成)材料二宋代列女形象变化的影响因素朝廷诏封(张氏)旌德县君,表坟曰:“列女之墓”,赐酒帛,令郡县致祭《宋史·列女传》有力田,有孝悌,有义夫,有节妇,在乎助令长申举之,礼厚之,旌别之,则百里之人,知劝而易其俗矣《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女诫》(女教读本)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宋时期列女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提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在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固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来自民间,以道家思想为主,整合了阴阳、儒、法等各家,但它只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潮,没有被官方确立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形态。到汉武帝继位后,在董仲舒等儒家信徒的辅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初步确立了儒家官学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其后几千年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当然被独尊的儒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儒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融合先秦诸子学说的基础上,顺应现实而做出的思想重大发展。——摘编自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学术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良渚古城作为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一环,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钱山漾文化在文化因素上一脉相承。古城的核心区由内而外分别是内城(包括宫殿区、墓葬区、作坊区和仓储区等)、城墙、外郭城,城外还有祭坛墓地和大型水利工程。良渚古城俨然是一个政教中心,政权管辖所及的范围除了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外,更是远达今天江苏北部、钱塘江以南的地区。通过考古再现良渚古城,可以发现它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摘自《良渚古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材料二五代十国时期,江浙、川蜀、两湖等南方地区经济得到较大的开发,逐渐显示出南方区域经济的优势。若干以商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已经形成,因此,东汉以后,长江流域只能建立蜀、吴两国,唐以后却可以成立好几个小国。范仲淹说:“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这些地区开始大量种植水果、花卉和药材等,并且将其大量运往到北方,即使战事紧张,这种商业联系也不曾隔断过。——整编自王丽梅《论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古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历史价值。(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影响。(6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后来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上册)(1)“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请运用这一方法对上图加以解读。(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看法。据此,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史事?(4分)高一级年级下载试题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CBDDA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BCDDABA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DCCDCAAB二、非选择题31.【答案】(8分)变化:唐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目标与未来概述
-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车辆振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商学院《中国古代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4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滁州西城区中学2025届高三下期初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数学试题周测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武汉商学院《数字化相关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教学协作体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英语试题(三)含解析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证施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教师办公室6S管理要求
- 旅行管家实务全套ppt课件最全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教程整套全书课件ppt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13张
- 变更税务登记表doc-变更税务登记表
- 隧道保通安全专项方案
- 校园车辆出入证办理
- 糖尿病护理新进展
- 5-4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试题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5课《合理消费》精品课件
- 钢板桩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