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完整笔记第一章绪论1.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简介地貌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形状、结构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地貌学不仅探讨自然过程如何塑造地球表面,还研究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第四纪地质学则集中于地球最近的一段历史时期——第四纪,大约从260万年前至今,包括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是人类出现并逐渐演化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对于理解现代环境至关重要,因为它涵盖了大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当今世界的自然现象。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紧密相关,因为第四纪期间发生的许多地质事件直接影响了地表形态的发展。例如,冰川作用是第四纪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极大地改变了北半球许多地区的地形。概念定义重要性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结构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理解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第四纪地质时间尺度上最近的一个纪元包括冰期-间冰期循环,对现代环境有重大影响1.2学科的历史发展地貌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早期,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记录和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地貌特征。查尔斯·莱尔(CharlesLyell)在其著作《地质学原理》中提出“均变论”思想,即过去的地质作用可以通过今天仍在进行的过程来解释。这一理念为地貌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后续对地球表面动态过程的理解。进入20世纪后,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地貌学研究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第四纪地质学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最初,人们通过化石记录认识到过去存在过比现今更为寒冷的气候条件。随后,通过对沉积层中保存下来的花粉、微体化石等生物遗迹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重建古气候条件。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应用使得准确测定第四纪事件的时间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向前发展。1.3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了解当地的地质背景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潜在的风险,如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而在农业领域,则可通过分析土壤性质及水分状况来指导作物种植。此外,这两门学科还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减缓其不利影响。第二章地球的基本构造与动力2.1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和核心。地壳是我们生活的最外层,厚度不均,海洋下方较薄(约5-10公里),大陆部分较厚(平均约37公里)。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了地球体积的大部分,深度达到约2,900公里。核心则由外核(液态铁镍合金)和内核(固态铁镍合金)组成,是地球磁场产生的源泉。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而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等镁铁质矿物。这种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地球各层之间物理性质的不同,从而影响着地球的动力过程。2.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基石之一,它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分割成多个大大小小的刚性板块,它们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并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移动。这种运动造成了地球上许多壮观的自然景观,如山脉、裂谷等,同时也引发了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地壳运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通常表现为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或者分离,而垂直运动则涉及到地壳的抬升或沉降。这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复杂的地表形态。板块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汇聚边界:当两个板块向彼此靠近时形成,如果其中一个板块较为致密(通常是海洋板块),那么它将俯冲至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和岛弧系统;若两者均为大陆板块,则会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产生巨大山脉。离散边界: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远离的地方,如大西洋中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新地壳不断生成,促使海底扩张。转换边界:两个板块沿相反方向平行移动,如圣安德烈亚斯断层。这类边界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地震活动。2.3地质作用力(内力与外力)地球表面的变化受到多种力量的作用,这些力量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力和外力。内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主要包括地热能、重力以及地球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它们通过构造运动(如板块构造)、火山爆发等形式表现出来,是造成地壳变形的主要原因。外力:主要是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力量,如太阳辐射、风力、水流等。外力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改变着地表形态。虽然单独看来外力作用似乎不如内力那样剧烈,但长期积累下来的效果却非常显著,尤其是在没有强烈构造活动的地区。风化是指岩石在原地被分解成更小颗粒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收缩)、化学风化(溶解、氧化等反应)以及生物风化(植物根系生长造成的裂缝扩大)。侵蚀则是指被风化后的物质被搬运离开原位的现象,常见的侵蚀剂包括流水、冰川、风力以及波浪等。第三章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3.1气候系统组成地球的气候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四大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每个部分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大气圈负责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水圈包含了所有形式存在的水体,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岩石圈影响着陆地表面的反射率(反照率),进而影响能量平衡;而生物圈则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过程。大气圈:由氮气、氧气以及其他微量气体组成,还包括悬浮颗粒物。它不仅为地球表面提供了必要的保温效果(温室效应),还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基础。水圈:涵盖了地球上所有的液态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不仅储存了大量的热量,还能通过蒸发过程将热量传输到大气中。岩石圈:即地球的固体外壳,其表面特性决定了地面接收到多少太阳辐射会被反射回太空。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₂,动物呼吸作用释放CO₂,形成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2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众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量、大气组成、海洋流动模式等;人为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上。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几乎所有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球接收的总能量,从而影响气候。大气组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浓度的升高会导致更多的热量被保留在地球系统内,引发全球变暖。海洋流动:洋流可以携带大量热量从赤道向两极输送,对局部乃至全球气候都有重要影响。地形:山脉等地形障碍物会影响气流路径,造成降雨模式的变化。人类活动:森林砍伐减少了碳汇,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工业生产排放大量污染物,加剧了温室效应。3.3过去的气候变化地球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显著的气候变化周期,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这些变化反映了地球气候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和对外界扰动的高度敏感性。例如,大约7万年前开始的末次盛冰期,北半球大面积被冰雪覆盖,直到约1.2万年前才逐渐消退进入全新世温暖期。通过对深海沉积物、冰芯样本等自然档案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重建出数百万年来气候变化的历史轨迹。3.4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这不仅改变了季节性降水模式,还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签署《巴黎协定》,旨在限制全球温升幅度不超过工业革命前水平2摄氏度,并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同时,各国也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能效标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力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第四章第四纪时间尺度4.1地质年代划分地质年代是根据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生物演化过程来划分的时间单位。第四纪是最新近的一个地质时代,从大约260万年前延续至今。它被划分为两个主要时期:更新世(PleistoceneEpoch)和全新世(HoloceneEpoch)。更新世以频繁的冰期-间冰期循环为特征,而全新世则是从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到现在的人类主导时期。地质年代时间范围(百万年前)主要特征更新世2.58-0.˜1多次冰期-间冰期循环全新世0.˜1-当今人类文明兴起与发展4.2第四纪的定义及分期第四纪被定义为始于更新世的开始,即约2.58百万年前。这一时期的划分基于地质证据,特别是沉积物中保存的古气候记录。第四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冰期-间冰期循环,这是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偏心率、倾角和岁差)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循环。冰期:全球平均温度下降,导致大规模冰盖形成,海平面降低。间冰期:温度回升,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4.3冰期与间冰期冰期期间,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带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冰川扩展到了低海拔地区。这些巨大的冰体改变了地貌,形成了U型谷、冰蚀湖等特征。而间冰期则是相对温暖的时期,冰川退缩,植被恢复,人类活动也更加活跃。4.4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为了精确测定第四纪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科学家们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这种方法基于放射性元素衰变成稳定元素的恒定速率。常见的用于第四纪定年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C-14)和钾-氩(K-Ar)。碳-14定年法:适用于有机材料,如木材、骨头和贝壳等,可以追溯到约5万年前。钾-氩定年法:适用于火山岩,可以测定更古老的时间,但对于第四纪晚期事件来说,精度不如碳-14定年法。第五章冰川作用及其产物5.1冰川类型冰川根据其所在位置和运动方式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大陆冰盖:覆盖整个大陆的巨大冰层,如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山岳冰川:位于山区,沿着山谷流动的小规模冰川。冰帽:覆盖山峰顶部的小型冰盖。冰架:延伸入海洋并在海上漂浮的冰层。5.2冰蚀作用与冰积作用冰蚀作用是指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对基岩进行磨蚀和挖掘的过程。冰川底部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这些物质如同砂纸一样磨削岩石表面,形成V型谷变为U型谷的典型地貌。冰积作用则是在冰川融化后,其所携带的沉积物被释放出来并堆积在地表的过程。这些沉积物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冰碛物,包括:终碛:冰川前端停止前进时留下的堆积物。侧碛:冰川两侧边缘的沉积物。底碛:冰川底部的沉积物。中碛:冰川内部夹杂的沉积物。5.3冰碛物特征冰碛物通常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如大小混杂、无明显分选性以及表面常有擦痕。这些特征反映了冰川搬运过程中的特点。冰碛物的成分可以揭示冰川来源区域的岩石类型,从而帮助科学家追踪冰川的历史路径。5.4末次冰期的影响末次冰期大约从7.5万年前开始,直到约1.2万年前结束。这一时期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冰盖覆盖,海平面大幅下降。随着冰期的结束,冰川逐渐退缩,形成了许多新的湖泊、河流系统,并为人类迁徙和定居创造了条件。末次冰期也是现代地貌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第六章风成作用与沙漠地貌6.1风力侵蚀与沉积过程风力侵蚀是指风吹拂地表时带走松散物质的过程。风速越大,侵蚀能力越强。风力侵蚀的方式主要包括:吹蚀:风直接吹走细小颗粒。磨蚀:风携带的砂粒撞击地表,磨损岩石表面。磨刻:硬质颗粒在岩石表面留下划痕。风力沉积则是风携带的物质在风速减慢或遇到障碍物时沉积下来的过程。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类型多样,包括沙丘、沙垄等。6.2沙丘形态学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地貌。它们根据风向和沙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的形态:横向沙丘:沙丘走向与主风向垂直。纵向沙丘:沙丘走向与主风向平行。星状沙丘:多个方向的风共同作用下形成。抛物线沙丘:一侧陡峭,另一侧平缓,常见于海岸线附近。6.3干旱地区地貌特征干旱地区的地貌特征受制于极端干燥的气候条件,缺乏足够的降水来支持植被生长,因此风力作用成为主要的地貌塑造力量。除了沙丘之外,干旱地区还可见到其他特殊地貌,如:雅丹地貌:风蚀作用形成的孤立土墩。戈壁:覆盖着碎石的平坦荒漠。盐沼:盐分结晶形成的白色盐碱地。6.4沙漠化的原因与防治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土地退化,逐渐失去生产力并趋向沙漠状态的过程。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不合理耕作、森林砍伐等,导致土壤裸露,容易被风吹走。防治措施包括:植被恢复:种植耐旱植物,增强土壤稳定性。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减少浪费。土地管理:实行轮牧制度,避免过度放牧。工程措施:设置防风林带、草方格等设施,减缓风速。第七章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7.1河流侵蚀方式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貌塑造者之一,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断地改造着地表。河流侵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下切侵蚀:河水向下切割河床,使河床加深。这种侵蚀作用在河流上游尤为明显,因为这里的坡度较大,水流速度快。侧向侵蚀:河水在弯道处向两岸侵蚀,特别是在弯曲河流的外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侵蚀速度加快。侧向侵蚀会导致河流蜿蜒曲折。溯源侵蚀:河流向上游侵蚀,延长河道。溯源侵蚀可以导致瀑布后退,形成新的瀑布。7.2河谷发育过程河谷是河流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狭窄峡谷或宽阔的河谷。河谷的发育过程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河流快速下切,形成V型河谷。此时河谷狭窄且陡峭。壮年期:随着下切侵蚀的减弱,侧向侵蚀变得更为显著,河谷逐渐展宽,形成U型或宽阔的河谷。老年期:侧向侵蚀继续,河谷进一步展宽,河床趋于平缓,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7.3沉积平原与三角洲沉积平原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或下游平坦地区沉积形成的广阔平原。这些平原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的扇形沉积区,由于河水与海水相遇,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携带的泥沙量、海洋潮汐作用以及地壳下沉等因素有关。冲积扇: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时形成的扇形沉积区,类似于小型三角洲。洪泛平原:河流泛滥时沉积的广阔平原,富含有机质,是重要的农业用地。7.4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筑坝、引水、排水和城市化等。这些活动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了河流的侵蚀和沉积过程,进而改变了河谷的形态。例如,筑坝会拦截泥沙,导致下游泥沙供应减少,河床下切;城市化则增加了地表径流,增强了侵蚀作用。第八章喀斯特作用与岩溶地貌8.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地区特有的地貌类型,由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岩石类型:必须是易溶于水的碳酸盐岩。气候条件:湿润气候有利于水的溶解作用。地下水流动:充足的地下水流动能够促进溶蚀过程。地质构造:断裂和裂隙为地下水提供了通道。8.2溶洞与地下河系溶洞是喀斯特地貌中最常见的地下空间,由地下水溶蚀石灰岩形成。溶洞内部常常发育有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等地质奇观。地下河则是溶洞内的水流系统,它们在地下深处蜿蜒流淌,有时会在地表重新露出,形成落水洞或天窗。钟乳石:悬挂在洞顶的碳酸钙沉积物。石笋:从洞底向上生长的碳酸钙沉积物。石柱:钟乳石和石笋连接形成的柱状沉积物。8.3石芽、石林等地表形态石芽是地表裸露的石灰岩经过长期溶蚀形成的尖锐突起。当石芽密集分布时,就形成了石林。石林是中国云南等地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此外,还有峰丛、峰林等地表形态,这些都是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和地壳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石林:密集分布的石芽群。峰丛:由多个峰峦组成的群体。峰林:孤立的石灰岩山峰群。8.4喀斯特地区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喀斯特地区的独特地貌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地下水、矿产和旅游资源。然而,这些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为了可持续利用喀斯特地区的资源,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建立保护区、合理开发水资源等。第九章海岸带地貌9.1海岸侵蚀与沉积作用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交界的过渡地带,这里既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海岸侵蚀主要由波浪冲击、潮汐变化、风暴潮等自然力量引起,导致海岸线后退、悬崖坍塌。海岸沉积则是在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的作用下,泥沙和其他物质在海岸线上沉积,形成沙滩、沙洲等。侵蚀作用:波浪对岩石的机械破碎和化学溶解。沉积作用:泥沙在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下沉积。9.2海滩、沙嘴等海岸形态海滩是最常见的海岸地貌,由波浪搬运的泥沙沉积而成。海滩的形态和宽度取决于波浪能量、泥沙供应量以及海岸线的坡度。沙嘴是沿岸流携带的泥沙在海岸突出部位沉积形成的狭长沙堤,常出现在河口或海湾入口处。此外,还有沙洲、珊瑚礁等海岸地貌。海滩:波浪沉积的泥沙形成的海岸线。沙嘴:沿岸流携带泥沙在海岸突出部位沉积形成的沙堤。沙洲:沿海或河口形成的沙质沉积体。珊瑚礁: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骼堆积形成的生物礁。9.3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海岸带地貌产生了显著影响。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后退,侵蚀作用加剧,沿海湿地和低洼地区面临淹没的风险。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会增加风暴潮的危害,对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海岸线后退: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向内陆移动。侵蚀加剧:波浪和潮汐作用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增强。湿地淹没:沿海湿地被海水淹没,生态系统受损。风暴潮危害:海平面上升增加了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威胁。9.4海岸保护措施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等问题,采取适当的海岸保护措施至关重要。这些措施包括:海岸加固:通过修建海堤、护岸墙等工程措施来抵御波浪侵蚀。海滩养护:定期补充沙子,维护海滩的宽度和稳定性。生态修复:恢复和保护沿海湿地、红树林等自然屏障。规划管理:制定合理的海岸带开发利用规划,限制高风险区域的开发活动。第十章重力作用与块体运动10.1重力崩塌与滑坡重力崩塌和滑坡是由于重力作用导致的块体运动,通常发生在斜坡上。这些现象可以突然发生,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它们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质结构、岩土性质、水分条件以及人类活动。重力崩塌:岩体或土体因失去支撑而突然下坠,通常发生在陡峭的岩壁或边坡上。崩塌可以是单个岩块,也可以是大片岩层。滑坡:岩体或土体沿着一个或多个滑动面缓慢或快速下滑。滑坡的发生通常与降雨、地震、人为开挖等活动有关。10.2泥石流发生机制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固体物质(如泥土、岩石碎片)的快速流动的水流。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在暴雨或冰雪融水的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包括:物质来源:斜坡上的松散物质,如岩屑、泥土等。触发因素: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等。流动机制:水与松散物质混合后,由于重力作用而快速流动。10.3山地灾害防治策略为了预防和减轻山地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策略:监测预警: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斜坡的稳定性,及时发出预警。工程措施:修建挡土墙、排水沟、锚杆等,以增强斜坡的稳定性。植被恢复:种植树木和草皮,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土地使用,避免在高风险区域进行建设。10.4人为因素在重力灾害中的作用人为因素是诱发重力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当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过度开垦和采矿等活动都会破坏斜坡的稳定性,增加灾害风险。因此,合理的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减少重力灾害的发生至关重要。灾害类型主要特征防治措施重力崩塌单个或大片岩体突然下坠监测预警、工程加固滑坡岩土体沿滑动面下滑植被恢复、排水系统泥石流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水流修建拦挡设施、疏浚河道第十一章生物作用与土壤形成11.1生物风化过程生物风化是生物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对岩石进行破坏的过程。生物风化可以分为两类:物理风化:植物根系的生长可以扩大岩石裂缝,加速岩石的破碎。化学风化: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可以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使其分解。11.2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岩石风化物、有机质和水分组成。土壤剖面通常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表土层(A层):富含有机质,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层。心土层(B层):主要由风化物组成,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母质层(C层):未完全风化的岩石碎屑。基岩层(R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11.3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类型的差异土壤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植被、地形和地质条件。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类型具有显著差异:热带雨林土壤:由于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迅速,土壤通常贫瘠。草原土壤:温带草原地区,土壤富含有机质,肥沃。沙漠土壤: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寒带土壤:低温限制有机质分解,形成深厚的有机层。11.4土壤退化问题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土壤退化的原因包括:侵蚀:风蚀和水蚀导致表土流失。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污染: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影响土壤健康。养分耗竭:过度耕种导致土壤养分枯竭。第十二章人类活动与地貌变化12.1城市扩张对地貌的影响城市扩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也对地貌产生了显著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自然地貌被改变,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地表硬化:铺设道路、建筑物等导致地表透水性降低,增加地表径流。热岛效应:城市建筑和道路吸热能力强,导致城市温度高于周边农村。生态破坏:自然植被被清除,生物多样性下降。12.2工程建设中的地貌考量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地貌特征,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例如:水库建设:需要考虑水库蓄水后对周边地貌的影响,防止滑坡和泥石流。道路建设:需避免在地质不稳定区域修建道路,减少地质灾害风险。矿山开采:合理规划开采方案,减少对地貌的破坏,防止尾矿坝溃坝等事故。12.3矿产开采与环境破坏矿产开采对地貌的影响巨大,不仅改变了地表形态,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地表破坏:露天开采导致大面积土地裸露,生态系统被破坏。地下水污染:矿井排水和废弃物堆放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尾矿坝溃坝:尾矿坝的溃坝事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12.4可持续发展的地貌管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真题【附答案】
- 《通信工程设计》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小老虎拔牙
- 口腔癌的口腔护理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量词
- 数学学案:课前导引直线与圆锥曲线
- 《系统育种方法》课件
- EB病毒护理查房
- 公司防盗安全培训
- 保安公司培训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检查表
- 水电站330kV开关站投运调试方案
- 采购管理系统中运用业务重组的几点思考
- 第二部分项目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及相关证明、业绩资料
- 旅游发展产业大会总体方案
- 民用机场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标准
-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项目商业计划书写作范文
- 浅谈“低起点-小步子-勤练习-快反馈”教学策略
- 磁制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两癌筛查质控评估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