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功和机械能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1•建华区三模)在汽车爬坡的时候要减速慢行,其原因是()A.为了使汽车的功率变大 B.为了增大牵引力 C.为了爬坡时更省力 D.为了使汽车更加省油2.(2021•宁津县二模)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性小球在A点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B.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弹性小球在B的机械能小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D.整个过程中弹性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3.(2021•锡山区三模)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于火星。如图,天问一号探测器通过数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在椭圆轨道上绕火星运动,从离火星较近的P点向离火星较远的Q点运动。该过程中天问一号()A.动能转化为势能 B.受到平衡力 C.相对火星静止 D.不受力作用4.(2021•西乡塘区校级三模)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卫星在西昌基地发射成功后定位于地球同步轨道。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扬了国威,长了志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火后,在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点火升空过程中,运载火箭的惯性越来越大 C.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将处于平衡状态 D.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不受空气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5.(2021•芜湖二模)如图是滑雪运动的轨道。某运动员从高处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到达最低点,然后到达另一侧与B点等高的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O点的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从A点到O点的过程,动能不断增大 C.B点和C点的机械能相等 D.从O点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不断增加6.(2021•龙岩模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曾经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所示。关于图片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 B.啄木鸟驮着黄鼠狼向下匀速俯冲时,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啄木鸟驮着黄鼠狼水平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 D.飞行过程中,黄鼠狼对啄木鸟的压力与啄木鸟对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2021•淮安区模拟)如图所示,推着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A.重力对购物车做功 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功 C.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8.(2021•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下列分析图片后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小球从最高处下落时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 B.小球从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时,弹性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小球从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时,主要是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在转化 D.小球的弹起的高度逐渐减小,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的结果9.(2021•武昌区一模)如图是打网球时,挥拍击球的某一瞬间,网球和球拍都是最大形变时刻。关于此时刻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球拍的弹性势能最大 B.球的弹性势能最大 C.球的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D.不管击球方向是哪个方向,网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网球拍的力大小相等10.(2021•瓯海区二模)如图,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到达底端后又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到最高处,则下列图像能正确代表小球重力势能与运动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是()A. B. C. D.11.(2021•花都区二模)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拉着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过A、B、C、D四点,在AB段用力F1(F1大小保持不变)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CD段用力F2(F2大小保持不变)拉着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F1<F2,sAB<sCD,tAB=tCD.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比物体在CD段受到的摩擦力小 B.物体在CD段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CD段F2做的功小于AB段F1做的功 D.CD段F2做功的功率大于AB段F1做功的功率12.(2021•金坛区模拟)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水平面和斜面匀速拉动木箱,运动距离sab=scd,运动时间tab<t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A.ab段做功较多 B.cd段做功较多 C.ab段功率较大 D.cd段功率较大13.(2021•城固县二模)第14届全国运动会将于9月15日在西安开幕,陕西体操队健儿积极备战,要为父老乡亲们争光。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在与蹦床面接触后弹起的过程中,不计所有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做功 B.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运动员在空中下降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运动员离开蹦床后能继续上升过程中,惯性减小14.(2021•定远县二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A.物块到达B点时弹性势能最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块的动能之和一直在减少 C.物块经过O点时的动能最大 D.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块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15.(2021•周村区二模)小明用绳子把一块橡皮悬挂起来,让橡皮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在B、C两点的动能相等 B.橡皮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橡皮从A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D.橡皮在D点的动能最大16.(2021•梓潼县模拟)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平均速度为v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平均速度为v2;在a、b、c三点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不计空气等阻力)()A.W1≠W2P1≠P2v1≠v2E1<E2<E3 B.W1=W2P1=P2v1=v2E1≠E2≠E3 C.W1=W2P1>P2v1>v2E1>E2>E3 D.W1=W2P1<P2v1<v2E1=E2=E317.(2021•郯城县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周年倒计时。如图所示,关于下列运动项目说法正确的是()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过程中,杆对球不做功18.(2021•金坛区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初速度沿着粗糙轨道从a点运动到e点,b、e在同一高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从c到e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B.小球在b,e两点机械能相等 C.小球在d点的动能一定小于a点的动能 D.小球在e点的动能一定小于b点的动能19.(2021•南京二模)羽毛球比赛中,空中飞行的羽毛球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动能相等,相比A点,羽毛球在B点时()A.机械能相等,重力势能较大 B.机械能较大,重力势能较大 C.机械能较大,重力势能较小 D.机械能较小,重力势能较小20.(2021•合肥二模)如图斜面与水平面在M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位于P点的下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减少 B.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小物块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减少 D.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小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1.(2021•海安市一模)如图是小明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小车速度对其动能的影响时,应保持不变,使小车多次从(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下滑进行实验。(2)小明两次实验操作,第一次木块被撞得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1;第二次木块被撞得远,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f2(选填“>”、“=”或“<”)。(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小,木块被撞后容易离开木板。为保证达到实验目的,改进方法有多种,请说出你的一种方法:。22.(2021•卧龙区校级三模)“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通过改变小车释放时高度h、在小车中增加钩码.和在木板上铺垫棉布的方法,得到了图2虚线框内的四个实验场景。(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填序号)。A.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D.木块的动能(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越大,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木块被碰撞后在木板上。(3)为探究小车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场景①和(选填“②”、“③”或“④”)。(4)若将场景①和②中的木块均移走,利用这两个场景可探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在两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为提高实结论的准确性,还需再增加一次实验,为此,在场景①的基础上,你所作的调整是。23.(2021•安徽模拟)小明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实验装置设计成如图所示。(1)如图甲、乙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分别将两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与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两个相同木块分别发生碰撞,观察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图中错误的操作是。(2)小明改正了错误操作后,由静止释放两小球,发现图乙中的木块被撞击得较远,结论是。(3)将木块分别放在木板和纸板上,如图甲、丙所示,将质量均为m的小球拉至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木块,木块在木板和纸板上运动的距离分别为s1、s2,测得s1>s2,若木块在木板、纸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W1(选填“>”、“<”或“=”)W2。(不计空气阻力)24.(2021•新泰市一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球A的质量比B大。让小球从斜面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使木块移动一段距离。(1)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主要是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2)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法。(3)实验甲、乙中控制了物体的质量相同,用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的关系,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法。(4)比较实验甲、丙能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的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5)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动下来时,小球的能转化为动能。25.(2021•宛城区模拟)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让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水平面上撞击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如图所示。其中,mA=mB<mC,hA=hC>hB。(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2)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3)小华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4)A、C两球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分别为以vA、vB;则vAvB(选填“>”、“<”或“=”)。小强对此结论有疑惑,于是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让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她想,若C球相对于A球(选填“运动”或“静止”),就可以说明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任一位置处速度相等。三.解答题(共5小题)26.(2021•广州二模)如图所示,AD为水平路面,其中BD段路面相同。同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中AC段匀速。(1)在方框内面出物体在AB段的受力示意图(用照点表示物体)。(2)CD段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3=N。(3)AB段路面对物体支持力做的功为WAB=J。(4)AB段F1做的功率为P1;BC段F2做功的功率为P2,则P1P2(选填“>”“=”“<”)。27.(2021•宝应县一模)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各)的质量为80kg,只考虑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1)人在前50s内下落了2100m,求这段时间内人的平均速度。(2)人在前30s内下落了1500m,求这段时间内人所受重力做的功和功率(g=10N/kg)。(3)人在第30s时所受空气阻力第50时所受空气阻力(大于/等于/小于)。28.(2020•扬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据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舰”舰身长315米,舰宽约75米,满载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的飞行仰角为14°。“山东舰”是典型的常规动力航母,采用了全新的动力组,“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达到了13000吨,若以20节航速航行,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燃料。如表为歼﹣﹣15主要参数(g取10N/kg)空重17500kg空载起飞距离105m正常起飞重量27000kg满载起飞距离195m最大起飞重量32500kg发动机2×WS﹣10加力涡扇发动机爬升率325米/秒正常起飞推力2×117600N最大速度2.4马赫应急起飞最大推力2×125400N(1)若航母正常航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5×105kW,速度为36km/h,则牵引力为N,经过2h航行距离为m。(2)歼15空载正常起飞时,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重力势能,该过程中飞机发动机推力所做的功为J。(3)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时飞行仰角约为14°,这样设计的目的是。(4)若你是航母设计师,请你对国产航母提出一条改进意见:。29.(2020•沙湾区模拟)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理由是;(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m/g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1301042302016360108(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30.(2019•潍坊模拟)“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2018年10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水库首飞成功(如图甲所示)!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飞机可以在陆基机场和水上起降,水面起降抗浪高度大于2.8m海浪,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当飞机停泊在水上时,宽大船体所产生的浮力,就会使飞机浮在水面上并且不会下沉,但在需要起飞时,螺旋桨发动机产生的拉力,就会拖着它以相当快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跑。伴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机翼上产生的升力逐渐增大,从而把飞机从水面上逐渐托起来,成为在空中飞行的航船。AG600飞机使用四台W﹣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发动机功率约3800kW.“鲲龙”AG600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3.5t,最大平飞速度560km/h,最大航程可达5500km。在水上救援方面,一次可救援50名遇险人员或装载相应重量的空投物资。AG600飞机的应用可以实现我国对南海更远端的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公海等区域的救助,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海洋战略发展需求。(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WJ﹣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获得的能转化为机械能;AG600飞机起飞时,当升力略大于N时,飞机就可以离陆上升了。(2)AG600飞机的机翼设计成如图乙所示的截面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B.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C.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D.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3)若AG600飞机全速飞行1小时,发动机做功大约为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飞机满载货物时,为了能在水上起降,飞机排开水的体积约为m3。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1——功和机械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解答】答:因为功率P=W故选:B。2.【解答】解:A、弹性小球在A点时瞬间静止,此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D、由图知,小球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说明小球撞击地面时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小球的内能,则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且B点在C点之前,所以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解答】解:A、从离火星较近的P点向离火星较远的Q点运动的过程中,天问一号与火星的相对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由于太空中没有大气,天问一号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其动能转化为势能,故A正确;B、从离火星较近的P点向离火星较远的Q点运动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从离火星较近的P点向离火星较远的Q点运动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从离火星较近的P点向离火星较远的Q点运动的过程中,天问一号受到火星对它的吸引力,故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点火后,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质量不变,但是高度增加,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所以卫星的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B、点火升空过程中,忽略燃料消耗,运载火箭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C、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则卫星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卫星的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故选:D。5.【解答】解:A、从A点到O点的过程,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多,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B、从A点到O点的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变大,所以动能不断增大,故B正确;C、运动员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变小,所以C点的机械能小于B点的机械能,故C错误;D、从O点到C点的过程,运动员需要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变小,故D错误。故选:B。6.【解答】解:A、在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故A正确;B、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匀速俯冲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不变,故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故B错误;C、啄木鸟驮着黄鼠狼水平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啄木鸟克服自身重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D、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7.【解答】解:A、推着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购物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对购物车不做功,故A错误;B、推着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购物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购物车不做功,故B错误;CD、推着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推力对购物车做功,故C正确,D错误。故选:C。8.【解答】解:A、小球从最高处下落时,高度逐渐降低,所以重力势能逐渐减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增大,故A错误;B、小球在接触地面的时候,发生弹性形变,形变到最大后会逐渐恢复原形,然后离开地面,所以弹性势能是先变大后变小的,故B正确;C、小球接触地面后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反弹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小球从接触地面到离开地面时,主要是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在转化,故C错误;D、小球在弹跳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会减小,所以小球的弹起的高度逐渐减小是因为机械能不断转化为内能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B。9.【解答】解:AB、网球和球拍都是最大形变时刻,网球和球拍的弹性势能都最大,故AB正确;C、球的速度为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网球拍对球的弹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受平衡力,故C错误;D、网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网球拍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不管击球方向是哪个方向,网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网球拍的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C。10.【解答】解:小球从左侧的斜坡滚下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故其单位时间内下落的高度越来越大,则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越来越大;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小球沿着右侧斜坡向上滚到最高处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故其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越来越小,则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越来越小。对照各图可知,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规律。故选:B。11.【解答】解:A、同一个物体,则重力相等,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体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物体在CD段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B、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受到的拉力F1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即F1=f,已知F1<F2,则F2>f,所以,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物体在CD段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因为F1<F2,sAB<sCD,所以,根据W=Fs可知,CD段F2做的功大于AB段F1做的功,故C错误;D、因为CD段F2做的功大于AB段F1做的功,tAB=tCD,所以,根据P=Wt可知,CD段F2做功的功率大于AB段F故选:D。12.【解答】解:AB、已知拉力F相等,sab=scd,由W=Fs可知:ab段做功等于cd段做功,故AB错误;CD、由于ab段做功等于cd段做功,且tab<tcd,由P=W故选:C。13.【解答】解: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蹦床没有对运动员做功,故A正确;B、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离开蹦床后,高度增加,人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C、运动员在空中下降过程中,高度减小,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向上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故选:A。14.【解答】解:A、物块在A点时弹簧发生形变,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从O点到B点的过程中,物块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因为物块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A点的弹性势能大于B点的弹性势能,故A错误;BD、物块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即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块的动能之和一直在减少,故B正确,D错误;C、物块在从A到B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先大于滑动摩擦力,物体加速,动能增大,后小于滑动摩擦力,物体减速,动能减小,当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合力为零,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摩擦力方向向左,弹簧产生的弹力方向向右,位置在OA之间,故C错误。故选:B。15.【解答】解:A、橡皮在B、C两点的高度相等,质量不变,重力势能相等;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两处动能不相等,故A错误;B、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橡皮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两处的机械能不相等,故B错误;C、橡皮从A到O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少,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动能增大,故C正确;D、在D点时,橡皮的速度为零,动能最小,故D错误。故选:C。16.【解答】解:(1)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变,且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重力做功相等,即W1=W2;因为物体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所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即v1<v2;根据v=s所以根据公式P=Wt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不计空气阻力时,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变,即E1=E2=E3。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17.【解答】解: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随球杆一起向前滑动时,冰球相对球杆有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杆对球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C。18.【解答】解:A、小球从c到e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B、由于轨道是粗糙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b点机械能大于e点机械能,故B错误。C、由于轨道是粗糙的,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即a点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大于d点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由于a点重力势能大于d点重力势能,不能确定a点和d点的动能大小,故C错误。D、由于轨道是粗糙的,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e点的机械能,即b点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大于e点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由于b点重力势能等于e点重力势能,b点动能一定大于e点动能,故D正确。故选:D。19.【解答】解:空中飞行的羽毛球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B点的机械能小于A点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动能相等,B点的机械能又小于A点的机械能,故相比A点,羽毛球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较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解答】解:AC.物块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位于P点的下方,说明接触面粗糙,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是减小的;但斜面和水平面有可能两段都是粗糙的,也可能水平面粗糙而斜面PM段是光滑的,所以,无法判定小物块从P向M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减小,故C正确,A错误;B.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其弹性势能最大,故B错误;D.小物块能从斜面上P点由静止滑下,说明小物块从P向M做加速运动,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1.【解答】解:(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不同;(2)小车推动木块做功,运动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动能越大。第一次木块被撞得远,第二次木块被撞得近,这说明第一次的速度大,高度高;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但木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小,木块被撞后容易离开木板。为保证达到实验目的,可以增大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实验中可以换用接触面更粗糙的木板。故答案为:(1)质量;不同;(2)=;(3)换用接触面更粗糙的木板。22.【解答】解:(1)据题意可知,实验中探究小球动能,即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的大小,故选B;(2)在实验中,小车动能越大,发生碰撞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多,木块被碰撞后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越长,这是利用转换法研究方法来判断动能的大小;(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故需要分析比较①、③两次实验;(4)若将场景①和②中的木块均移走,完全相同的两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小车的滑行距离不同,据此场景可以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根据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小车的重力势能相同,下滑到水平面时的动能也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运动时,最终停下来后,动能全部转为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进行重复实验,得到普遍性规律,还需再增加一次实验;为此,在场景①的基础上,所作的调整是:在木板上铺设玻璃板(或毛巾)。故答案为:(1)B;(2)多;移动的距离越远;(3)③;(4)阻力;相等;在木板上铺设玻璃板(或毛巾)。23.【解答】解:(1)小球撞击木块,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距离越远,动能越大,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且小球初始高度不同;(2)乙图木块滑出的远些,则小球的动能大,可以得出结论: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让同一小球由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根据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可知,最初小车的重力势能相同,撞击前的动能也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运动时,最终停下来后,动能全部转为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在两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即W1=W2。故答案为:(1)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且小球初始高度不同;(2)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24.【解答】解:(1)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主要是为了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2)实验中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用到了转换法;(3)实验甲、乙中控制了小球的质量相等,小球滚下的高度不同,小球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用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4)分析比较甲和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的质量不同,而下滑的高度相同,A球质量大,推动木块滑行的距离大,故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5)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能转化为动能。故答案为:(1)速度相同;(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转换;(3)速度;控制变量;(4)速度;质量;(5)重力势。25.【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来判断物体所具有动能大小的,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所具有的动能越大;(2)通过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所以是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根据乙、丙两图可知,mB<mC,hC>hB,没有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操作要求,所以无法得到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想要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需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4)A、C两球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由于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则vA=vB;让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若C球相对于A球静止的,则两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以说明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任一时刻的速度相等。故答案为:(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2)速度;(3)错误;没有控制速度相同;(4)=;静止。三.解答题(共5小题)26.【解答】解:(1)物体在AB段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则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B段拉力F1=3N,摩擦力大小f=3N,作图如下:(2)由图可知,AD是水平路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A匀速直线运动到C,BC段拉力F2=2N,摩擦力大小为f2,根据二力平衡可知,f2=F2=2N;同一物体在CD段和BC段对水平路面压力相同,且CD段和BC段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物体在CD段所受的摩擦力和BC段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3)AB段路面对物体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AB段路面对物体支持力做的功为WAB=0J。(4)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A匀速直线运动到B,所以,物体在AB段和BC段速度相同,又因为F1>F2,所以根据P=Wt=Fst故答案为:(1)见上图;(2)2;(3)0;(4)>。27.【解答】解:(1)人在前50s内的平均速度:v=s(2)人和装备的总重力:G=mg=80kg×10N/kg=800N,人在前30s内人所受重力做的功:W=Gh=800N×1500m=1.2×106J,人在前30s内人所受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暖材料购销合同
- 高效办公软件简明教程手册
- 公司办公软件产品使用手册
- 社交媒体在特种电源行业售后服务中的价值
- 中华成语故事集征文
- 进口食品代理销售协议
-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项目协议
- 礼仪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探讨
- 电商物流与营销策略的深度融合
- 中学生课本文章解读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集体备课计划
- 《餐饮服务礼貌用语》课件
- 2024年纤维混合絮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制图》课程教案-任务四 滚动轴承的视图的绘制
- 钢结构防尘网拆除施工方案
- AQ 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知识培训
- 水浒传读书分享会
- GB/T 44744-2024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 房地产市场报告 -【成都】【锐理】2024年10月丨房地产市场月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