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7/05/wKhkGWdBeGCAFCnLAAI4cnjGpNA135.jpg)
![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7/05/wKhkGWdBeGCAFCnLAAI4cnjGpNA1352.jpg)
![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7/05/wKhkGWdBeGCAFCnLAAI4cnjGpNA1353.jpg)
![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7/05/wKhkGWdBeGCAFCnLAAI4cnjGpNA1354.jpg)
![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37/05/wKhkGWdBeGCAFCnLAAI4cnjGpNA1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选择题一、单选题(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质量约为50g
B.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80mA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ℎ
D.令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
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B.潜水艇在海水中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C.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利用了大气压强
D.轿车高速行驶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将纸巾摩擦过的轻质吸管放在绝缘支架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端远离橡胶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摩擦过的吸管一定不带电 B.摩擦过的吸管一定带负电
C.摩擦过的吸管失去电子 D.摩擦过的纸巾得到电子(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关于下列四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图乙: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
C.图丙:闭合开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导体AB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D.图丁:探究的是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曲面从a点向d点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
C.小球在b点的动能等于在d点的动能
D.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全部转化为内能(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B.电流表A示数变大,灯泡亮度变亮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将一个“220V1210W”的用电器单独接入家庭电路中工作12min,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在此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能表的示数表示家中已经消耗1123.4J的电能
B.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为1200W
C.该电路的实际电压为200V
D.若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则总功率不得超过2.2kW(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你步行进入考场的速度约为5m/s B.考场此时的温度约为45℃
C.家用电风扇的电功率约为1000W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朵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2020年6月21日恰逢我国夏至节气,全球出现“金环凌空”的日食盛景,我国许多地区都能观看到这一奇
观。下列选项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
B.水中的“倒影”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筷子好像“折断”了(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明1(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以下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
B.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2与A1的示数之差不变
D.电压表V(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中的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B.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C.电能是广泛使用的一次能源
D.因为能量转化服从能量守恒定律,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B.灯泡与开关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手指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D.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
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1kg/m3
B.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
C.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5(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树上出现雾凇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D.河面上冰雪消融(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D.近视眼成像原理图(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2019年6月6日中国女排在开局落后的情况下,上演了大逆转,击败意大利队获得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冠军。如图所示是两队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手对排球做了功
B.传球中,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球的动能一定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C.扣球时,球落地的速度、运动轨迹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了在力的作用下,球的惯性变小了(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5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对丙的摩擦力为5N B.甲对乙的摩擦力为5N
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为5N 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是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它的原理是送电线圈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线圈周围会产生交替变化的磁场,于是在受电线圈中就产生了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给手机供电。下列选项中与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交流电动机 B.动圈式扬声器 C.动圈式话筒 D.电磁继电器(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使用时都相当于杠杆,其中能省距离的是()A.钳子
B.水龙头的手柄
C.拉杆箱
D.液压汽车起重机(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L1、L2都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一个电表示数增大,另一个电表示数减小到几乎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L1断路 B.小灯泡L1短路 C.小灯泡L2断路 D.(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里的冷却液温度升高
B.打开暖风,车内温度升高
C.刹车时,刹车片温度升高
D.停在烈日下的汽车,车顶被晒得温度升高二、多选题(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木块A不受摩擦力
B.木块C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为20N
C.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B受到的拉力与木块C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将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其内部分别注入甲、乙两种液体。将体积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M、N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的密度ρM>ρN
B.物体M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N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
C.若将乙液体倒入甲液体中,物体M将上浮
D.取出M、N后,两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2021·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滑至最左端,滑片P在最左端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两个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V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6
W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R0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96J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35Ω(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某同学用力踢了一下静止的足球,足球在草坪上滚动起来,滚动一段距离后又停了下来。关于这个过
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足球对草坪的压力和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脚踢足球,脚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足球在向前滚动的过程中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D.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常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中装有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现将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VA>VB),分别放入两烧杯中,A球沉底,B球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内的液体密度大于乙杯内的液体密度
B.A球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受到的浮力
C.将甲杯液体倒入乙杯液体中,B球会下沉
D.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020·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A、B分别为额定电压为8V的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B.小灯泡L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为24J
C.将小灯泡L和电阻R并联接入电路,当干路电流为0.6A时,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为1.6W
D.将小灯泡L和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中,若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5
A.则电源电压为18V(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在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丙、丁两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甲球的密度比水小 D.丁球沉入水底,所受浮力最小(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丝电阻变化忽略不计)()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示数变大
C.电压表V1示数和电压表V2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V(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烧杯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将一个质量是600g、体积是300cm3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体积的一半浸入烧杯内的水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烧杯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ρ水=1.0×103kg/m3,g取10N/kg)A.细线对A的拉力是4.5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了150Pa
C.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750Pa D.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12N(2019·辽宁省鞍山市·历年真题)如图甲所示,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压为4.5V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得到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5Ω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35W
D.10s内电流对滑动变阻器做功是6J
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解:A、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故A错误;
B、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其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20V,电流约为0.181A=181mA,故B正确;
C、高铁列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80m/s,故C错误;
D、令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根据生活常识直接做答或者通过简单计算做答。
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积累。
2.【答案】C
【解析】解:A、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C正确;
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声音三个特征,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乙醚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本题考查辨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基础题。
4.【答案】D
【解析】解:A、小孔成像依据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虽然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C错误;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4)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反射及直线传播,这几种现象很容易混淆,平时要注意区别,是一道很典型的题目。
5.【答案】C
【解析】解:A、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由p=FS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
B、潜水艇在海水中下潜过程中,海水密度不变,深度增加,由p=ρgh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
C、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故C正确;
D、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轿车,轿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C。
(1)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据受力面积的变化和p=FS判断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有关,据此判断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
(3)根据大气压的作用分析解答;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
6.【答案】B
【解析】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而吸管和橡胶棒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吸管带负电荷。再由吸管和纸巾摩擦过,可知,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摩擦过的纸巾失去电子。
A、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吸管带上了负电荷,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故A错误;
B、橡胶棒带负电,而吸管和橡胶棒互相排斥,摩擦过的吸管一定带负电,故B正确;
C、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吸管带上了负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过的纸巾失去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
记住正负电荷的规定:丝绸摩擦这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本题属于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由图乙知磁感线从N极出来,S极进去,当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导体AB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回路没有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故B错误;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导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如丁可知,电磁铁A、B串联在回路中,具有相同的电流,但两线圈匝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的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但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偏转说明磁场的存在;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当其中一个方向变化时,受力方向变化;
(4)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题。
本题考查了有关磁现象、电与磁的几个常见的小实验,熟知电与磁的联系,对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是解答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
A、从a点到c点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则重力势能变小,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由于小球在滚动的过程中受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一部分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因小球在滚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会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故B正确;
C、小球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
已知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即两位置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根据“机械能=动能+势能”可知,小球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故C错误;
D、小球运动到d点时具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机械能,所以,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是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则重力势能越大;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则动能越大。
(2)如果忽略摩擦阻力,则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若存在摩擦阻力,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注意:物体在粗糙的表面上运动时,其机械能不守恒。
9.【答案】D
【解析】解: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
AB、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支路的电流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I=UR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示数变大;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故AB错误;
C、根据R=UI可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因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该比值变小,故C错误;
D、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电流表A1和A2示数之差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R=UI可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和A2示数之差的比值为灯泡的电阻(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则该比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
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支路的电流变化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通过滑动变阻器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求出干路中电流的变化;
根据R=UI分析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的变化;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R=UI分析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和A10.【答案】C
【解析】解:
A、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则图中电能表的读数是1123.4kW•h,表示家中已经消耗1123.4kW•h的电能,故A错误;
B、用电器12min消耗的电能:W=5002500kW•h=0.2kW•h;用电器的额定功率:P=Wt=0.2kW⋅ℎ1260ℎ=1kW=1000W,故B错误;
C、根据P=U2R可知,用电器的电阻为:R=U额2P额=(220V)21210W=40Ω;根据P=U2R可知,该电路的实际电压为:U实=PR=1000W×40Ω=200V,故C正确;
D、“10(20)A”中20A是指这个电能表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该电能表允许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P=UI=220V×20A=4400W=4.4kW,故D错误。
故选:C。
(1)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
(2)由电能表铭牌可知,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过2500转,根据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可以求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然后由电功率公式求出用电器的功率;
(3)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出用电器的电阻,然后根据P=U2R求出实际电压的大小;
(11.【答案】D
【解析】解:
A、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所以你步行进入考场的速度与此差不多,故A不符合实际;
B、考场此时的温度不可能为45℃,太热了,故B不符合实际;
C、家用风扇的电功率约为60W,故C不符合实际;
D、由生活经验可知,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3两=150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2.【答案】B
【解析】解: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手机和人之间有空气,手机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朵中的,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的响度,故C错误;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本题考查了声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等,都是属于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13.【答案】A
【解析】解:
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每个选项中的物态变化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及其吸放热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每个选项中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屏幕上的手影是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黑色的区域,这个黑色区域是影子,故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桥在水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来自水中的筷子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光线看去,感觉在水面处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3)放大镜是光的折射现象;
(4)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学部分包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用这三条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光学问题。
15.【答案】D
【解析】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相同,故A错误;
B、“铁杵磨成针”时,铁杵的质量、体积都变小,密度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m3的冰,它的质量是0.9×103kg,故C错误;
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16.【答案】C
【解析】解:
A、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则机翼受到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
B、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C错误;
D、堵住茶壶盖的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C。
(1)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来升空的。
(2)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
本题考查气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知识的应用,解答时需要准确区分各物理知识点及其应用,这些知识点中考出现概率很高。
17.【答案】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B、因电源电压恒定,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
C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UR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小;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则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大,故D正确;由电流表A2与A1的示数之差等于通过R1的电流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差变小,故C错误。
故选:D。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然后得出电压表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通过R1的电流判断电流表A2与A1的示数之差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18.【答案】A
【解析】解:A、核电站中的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故A正确。
B、太阳能、风能、天然气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能,故C错误。
D、随着人类对能源的消耗,能源会随着人类的开发使用而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1)核能的利用包括核裂变和聚变,核电站中的反应堆是根据核裂变发电的。
(2)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把它们称为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3)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能。
(4)人类利用能源,将各种能源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其它能源,能源会随着人类的开发使用而减少。
熟悉能源的种类,知道核能的利用,可解答此题。
19.【答案】C
【解析】解:A、该图是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图,故A不符合题意;
B、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路中有电流,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机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是不同的,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20.【答案】D
【解析】解:
A、保险丝是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而铜的熔点高,不能及时熔断,故A错误;
B、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故B错误;
C、在使用试电笔时,应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接触导线,手指不能碰到笔尖的金属体,故C错误;
D、三孔插座已接地,当电冰箱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这样能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1)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会熔断而保护电路;
(2)开关要控制火线;
(3)使用试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是接触的是火线;
(4)家庭电路中,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都采用三脚插头,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金属外壳接地,防止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学好电、用好电!
2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三个要素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根据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A.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的振动频率小于音叉的振动频率,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小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22.【答案】B
【解析】解:
A、人体密度约为1.0×103kg/m3,故A不合实际;
B、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故B符合实际;
C、人的重力约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5m2,则一只脚的面积约为0.025m2,
那么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FS=500N0.025m2=2×104Pa,故C不合实际;
D、我国家用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速度允许达到120km/h=120×13.6m/s≈33m/s,故D不合实际。
故选:B。23.【答案】D
【解析】【分析】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此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
【解答】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树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河面上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4.【答案】A
【解析】解: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故A正确;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变得会聚了,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也是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而物镜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据图可知,图中是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A。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是一道基础题。
25.【答案】C
【解析】解:
A、做功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该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发球后,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手没有对排球做功;故A错误;
B、传球过程中,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此时球仍有动能,球的动能没有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扣球时,球落地的速度、运动轨迹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自身的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球被弹回时,其质量不变,所以球的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做功的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该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2)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本题考查做功的要素、机械能的转化、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知识,综合性强,难度不大。
2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判断方法,要注意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后进行受力分析。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选择合适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平衡力的知识就可解决题目中的力的个数,利用整体法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解答】
A.由题知,甲、乙、丙都保持静止;以丙为研究对象,丙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乙对丙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以乙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乙受到向右的拉力,则甲对乙一定有向左的摩擦力,乙才能静止,则甲对乙摩擦力f=F=5N,故B正确;
CD.将甲、乙、丙三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题意知,向右的拉力F与桌面对甲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相互平衡,所以桌面对甲的摩擦力f′=F=5N,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桌面受到的摩擦力也为5N,故CD正确。
故选A。
27.【答案】C
【解析】【分析】
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分析各图中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现象中几个实验的掌握情况,知道无线充电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题意可知,受电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
A、交流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故C符合题意;
D、电磁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答案】D
【解析】解:
A、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B、水龙头的手柄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C、拉杆箱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D、液压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电路故障分短路和开路两种情况,平时做实验时试一试,多总结、提高分析能力。
由电路图可知,L1、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选项逐一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L1、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若L1灯断路时,电路断路,此时L1、L2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较大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
B、若L1灯短路时,电路为L2的简单电路,此时L1不发光、L2发光,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被短路几乎无示数。故B符合题意;
C、若L2灯断路时,电路断路,此时L1、L2均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
D、若L2灯短路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此时L1发光、L2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答案】C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该冲程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里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打开暖风,热量被风扇从发动机吹到车内,使车内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刹车时,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刹车片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放在阳光下汽车的顶部晒热,是汽车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内燃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其在工作时有四个冲程,即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1.【答案】BD
【解析】解: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用含有表示,故A错误;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故B正确;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但是不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故C错误;
D、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故D正确;
故选:BD。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3)根据热量、内能的单位以及含义进行判断;
(4)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热量,以及热传递的条件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考的热点。
32.【答案】AB
【解析】解:
A、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与B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也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A不受摩擦力,故A正确;
B、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对AB来说,AB整体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AB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C对B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大小都为F=20N;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物体A、B、C的重力之和,则物块C受到的重力要小于地面对C的支持力,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B受到的拉力与木块C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相互作用了,故D错误。
故选:AB。
(1)对A受力分析,判定摩擦力的大小;
(2)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判定C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33.【答案】ABD
【解析】解:
A、因容器甲和乙的底面积相同,且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所以,由p=FS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由图可知,甲中液体的深度小于乙中液体的深度,
由p=ρ液gh的变形式ρ液=Pgℎ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由图可知,物体M在甲容器中悬浮,所以物体M的密度等于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物体N在乙容器中漂浮,所以物体N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所以ρM>ρN,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体M浸没在液体中,物体N漂浮在液面上,所以V排M=VM=VN>V排N,根据F浮=ρ液gV排,物体M所受浮力F浮M与物体N所受浮力F浮N的大小关系是:F浮M>F浮N;
根据F浮=F向上-F向下由图知,M浸没,F浮M<F向上M,N漂浮,F浮N=F向上N,
所以F向上M>F向上N,故B正确;
C、由ρ甲>ρ乙可知,将乙容器中的液体倒入到甲容器中一部分后,混合液的密度一定小于原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M在原液体中悬浮,ρM=ρ甲;
所以M的密度大于混合液的密度,小球M在混合液中下沉,故C错误。
D、由B可知:F浮M>F浮N;
由图可知,小球M在甲液体中悬浮,所以:
F浮M=GM,
小球N在乙液体中漂浮,所以:
F浮N=GN,
所以GM>GN,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容器内液体重力和容器内物体的重力的和,所以取出M、N后,两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ΔF压甲=GM,ΔF压乙=GN,
所以ΔF压甲>ΔF压乙,根据p=FS,两容器底部的受力面积相等,所以△p1>△p2,故D正确。
故选:ABD。
(1)由题可知,容器甲和乙的底面积相同,且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根据p=FS得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由图可知甲中液体的深度和乙中液体的深度关系,根据p=ρ液gh的变形式ρ液=Pgℎ比较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M与物体N的密度;
(2)由图可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F浮=ρ液gV排结合液体密度比较浮力关系,根据F浮=F向上-F向下判断两个物体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3)根据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判断将乙液体倒入甲液体中后,甲液体的密度变化情况,根据F浮=ρ液gV排,分析物体M受力情况,判断M的浮沉;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容器内液体重力和容器内物体的重力的和,根据p=34.【答案】B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V1测灯L和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R和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可知,灯L和R0两端的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R和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图乙中的上升曲线代表电压表V1的示数,下降曲线代表电压表V2的示数;
A、当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为灯L和R0的串联电路,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电源电压,由图乙可知,此时V1的示数为8V,即电源电压U=8V,故A错误;
B、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0.4A,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即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4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UL=U-U0=8V-4V=4V,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L=ULI2=4V×0.4A=1.6W,故B正确;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R0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W0=I2U0t=0.4A×4V×1×60s=96J,故C正确;
D、电阻R0的阻值为:R0=U0I2=4V0.4A=10Ω,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由图乙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7V,电路中的电流为I1=0.2A,即U2′=I1(R0+R),代入数据解得R=25Ω,故D错误。
故选:BC。
由电路图分析该电路的连接以及电表的测量情况,由欧姆定律可知,当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以及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从而判断出图乙中的图像分别代表哪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1)先分析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的电路情况,再由图乙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即电源电压;
(2)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灯正常发光,由图乙读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表V1、V2的示数,通过分析电路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即电阻R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的示数即灯L和R0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L两端的电压,再利用P=UI可求出灯L的额定功率;
(3)灯泡正常发光时,已知通过R0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利用W=UIt可求出R0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
(4)利用R=UI35.【答案】BCD
【解析】解:
A、足球对草坪的压力和足球受到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用踢足球,脚对球施加力,足球飞走了,同时脚感到疼,说明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D、地上滚动的足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缘故,最终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D正确。
故选:BCD。
(1)一对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题涉及到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平衡状态,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6.【答案】ABD
【解析】解:
A、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味道,是汽油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故B正确;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故C错误;
D、汽车在刹车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刹车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做功改变了它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ABD。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3)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的燃气做功,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37.【答案】BC
【解析】解:
A、已知mA=mB,VA>VB,根据ρ=mV可知,ρA<ρB,A在甲液体中沉底,B在乙液体中悬浮,则ρA>ρ甲,ρB=ρ乙,所以ρ甲<ρ乙,故A错误;
B、已知mA=mB,则GA=GB,A在甲液体中沉底,B在乙液体中悬浮,则F浮A<GA,F浮B=GB,所以F浮A<F浮B,故B正确;
C、因为ρ甲<ρ乙,所以将甲杯液体倒入乙杯液体中,两液体混合后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则B球的密度大于混合液体的密度,因此小球B会下沉,故C正确。
D、已知V甲=V乙,ρ甲<ρ乙,根据ρ=mV可知,m甲<m乙,则G甲<G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烧杯和球的总重力,而A、B两球的质量相同,烧杯完全相同,因此G总甲<G总乙,
由于两烧杯的底面积相同,则由p=FS可知,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BC。
(1)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球的密度,然后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并结合图示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并结合图示判断两球所受浮力关系;
(3)根据两液体密度可知混合后液体密度与B球密度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出B求出与混合液体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小球B的状态;
(4)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质量关系,进一步得出液体、小球以及烧杯总重力的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38.【答案】ACD
【解析】解:A、由I=UR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R=URI=8V0.4A=20Ω,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额定电压为8V的小灯泡的电流IL=0.5A,
小灯泡L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ULILt=8V×0.5A×60s=240J,故B错误;
C、并联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机构教师劳动合同样本
- 公司与酒店租赁合同协议范本专业版
- 商业合同终止协议书样本解析
- 度木材加工及购销合同协议
- 《按劳分配为主体》课件
- 家庭装潢合同模板:完整版
- 教育机构教学资源合作开发合同
- 《遗传学习题解答》课件
- 《上海雨洪会议》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土建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
-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时评类(含解析)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译林版英语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
- Vue.js前端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公司与个人合伙买车经营协议书
- 企业更名通知函
- 2015-2022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1 聚聚散散 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 LS 8010-2014植物油库设计规范
- GB/T 12618-1990开口型扁圆头抽芯铆钉
- GB/T 12006.2-2009塑料聚酰胺第2部分:含水量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