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_第1页
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_第2页
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_第3页
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_第4页
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历年考试分值分布统计:

表1近四年考试JW8分值统计表(单位:分)

2019年2018^2017年201诲

篇序篇名单多案单多案单多案单多案

选选例选选例选选例选选例

市政公用工程

2K31OOOO161650151423141424131430

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

2K3200004425462866296647

项目施工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

2K330000项目施工相关12-1

法规与标准

^1+212075192053202053202073

注:超纲考题的分值分布未计算在列

二、开工前的四大步:

1.编写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2.进行审批、审核;

3.进行技术交底:

4.做试验,如:试件、试样、试块等;

第一章、城镇道路工程:

第一节: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一、城镇道路分级: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

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并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

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完全交通功能;

2.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

3.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以解决局部地区

交通,服务功能为主。

二、城镇道路技术标准:

等级双向机车车道数(条)分隔带设置横断面采用形式设计使用年限

快速路24必须设双、四幅路20

主干路24应设三、四幅路20

次干路2-4可设单、双幅路15

支路2不设单幅路10-15

第1页共103页

r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㈠、按路面结构类型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

1.沥青路面:

(1)、沥青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处治。

①.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②.沥青贯入式:一般采用层铺法施工(先石后油);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

③.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或拌和法施工,其厚度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

面层。其作用主要是对非沥青承重层起保护和防磨耗,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

滑层。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

④.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的施工程序:备料t清扫基层、放样和安装路缘石一浇洒透层沥

青T洒布第一次沥青T铺撤第一次矿料T碾压T洒布第二层沥青T铺撒第二层矿料T

碾压T洒布第三层沥青T铺撤第三层矿料T碾压T初期养护。

2.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类型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与钢纤

维混凝土;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3.砌块路面:适用于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与步行街。

㈡、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

(1)、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

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2)、柔性路面主要代表:各种沥青类面层。

2.刚性路面:

(1)、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

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2)、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二节:沥青路面

第2页共103页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1.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在干

燥地区可不设垫层),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

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2.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

扩散到垫层或土基。

3.面层:

(1)、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

冲击力)的作用。

(2)、高等级路面可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

下(底)面层。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

㈠、基层的性能要求:

1.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

2.不透水性好。

3.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

㈡、面层的性能要求: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

2.面层的使用要求指标:

⑴、平整度;

(2)、承载能力:(沉陷、车辙等)

(3)、温度稳定性:即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

(4)、抗滑能力;

(5)、不透水性:面层应具有不透水性,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

(6)、噪声量;

3.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层(磨耗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

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面层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

功能,又实现了城镇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要求。

4.沥青混凝土层面常用厚度及适宜层位:

(1)、下面层:用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上面层:用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磨耗层(上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第3页共103页

⑷、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和磨耗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面层:砂粒式沥青混凝土;

三、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及外掺剂(聚合物和木纤维素)

组成;是一种复合材料;

1.细集料:在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最好采用机制砂。

2.矿粉: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3.纤维稳定剂:宜用木质纤维,不宜石棉纤维(对人体有害,矽肺),并在250℃高温下

不变质;

四、沥青混合料按级配原则构成分为:

1.悬浮-密实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如:AC

型沥青混合料。

2.骨架一空隙结构:具有较低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较高,如:沥青碎石混合料(AM)

等。

3.骨架-密实结构:不仅黏聚力c较高,内摩擦角©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优点的

结构。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SMA)。

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1.普通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镇次干道、辅路或人行道等。

2.改性沥青混合料:

(1)、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优点:

①.具有较高的高温抗车辙能力;

②.良好的低温抗开裂能力;

③.较高的耐磨耗能力;

④.较长的使用寿命。

(3)、温度稳定性差的表现:

①.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

②.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作用下易产生开裂。

3.沥青玛碗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

(1)、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骨架

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2)、SMA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3)、SMA属于间断级配,具有‘'三高”特点,粗骨料比例高、矿粉用量高、沥青用量高。

第4页共103页

4.改性(沥青)沥青玛珅脂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

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六、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技术:

㈠、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准备:

1.透层与粘层:

(1)、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深入基层后方可

铺筑面层。

(2)、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

(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时,应在既

有结构、路缘石和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

(4)、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2.运输与布料:

(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2)、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㈡、摊铺作业:

⑴、机械施工:

①.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

结剂。

②.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通常采用2台

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③.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

④.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

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⑵、人工施工:

①.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预先设置挡板;

②.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边摊铺边整平,严防骨料离析;

③.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沥青混合料应覆盖篷布保温。

㈢、压实成型:

1.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

括成型)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

2.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

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

第5页共103页

得随意停顿。

3.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

4.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路面不透水性,

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层厚较

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当采用三轮钢筒

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

5.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

6.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亦可

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㈣、接缝:

1.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

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2.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

层均可采用斜接缝或阶梯形接缝。

®(b)W

图2⑶1041蛔飕的肺形式

由懒缰;⑹阶秘形接缝;9平接缝

3.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清除切割时

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槎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

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㈤、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七、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㈠、生产:

1.改性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

度确定,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OGFC

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㈡、摊铺:

1.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2.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第6页共103页

3.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

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5.摊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

㈢、压实与成型:

1.改性沥青混合料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o

2.摊铺后应紧跟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段,使混合料碾压温度不致降得过低;碾压时

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路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

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3.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

压。OGFC混合料宜采用12t以上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4.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

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

5.SMA混合料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沥青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

度降低或泛油。

八、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主控项目: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

值。其中:

⑴、压实度的检验方法:钻芯法、核子密度仪检测法

(2)、面层厚度的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或者超声波测厚仪

⑶、弯沉值的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一般项月:平整度、宽度、中线偏位、纵断面

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抗滑性能等。

3.路基、基层、沥青面层压实质量检验的项目中,压实度均为主控项目,必须达到100%

合格;检验结果达不到要求值时,应采取措施加强碾压。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路面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组成: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

面层

基层

土基

第7页共103页

㈠、垫层:

1.垫层的设置条件:(设在基层下)

(1)、季节性冰冻她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土质

的不同,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

(2)、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3)、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

2.垫层的宽度:垫层材料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㈡、基层:

1.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作用:

(1)、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2)、在垫层共同作用下,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

响;

(3)、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的选用要求:

(1)、特重交通:用贫混凝土(注意对比素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2)、重交通:用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

(3)、中轻交通:用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⑷、湿润多雨地区:用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

型机具施工时)、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4.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

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㈢、面层:

1.目前我国较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2.以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面板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板体裂缝或翘曲,混

凝土板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缝。

(1)、纵向接缝:

①.纵向接缝分为:纵向缩缝、纵向施工缝;

②.纵向接缝与路线中线平行(与车行方向相同),并设置拉杆。

②.拉杆作用:是防止路面板错动和纵缝间隙扩大。

⑵、横向接缝:

第8页共103页

①.横向接缝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②.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

③・传力杆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增加相邻混凝土块之

间的应力传递的,是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传递

应力使相邻混凝土块共同受力。

(3)、胀缝的设置位置:

①.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

②.板厚改变处;

③.小半径平曲线处。

图10雨水井与温舞土路面交界处设脓缱

4.面层应配筋补强的位置:

(1)、水泥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处;

(2)、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处;

(3)、小于90°的面层角隅处:

(4)、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

5.抗滑性: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即具备较高的抗滑性,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面层的构造深度。

二、常用挡土墙的结构:

㈠、重力式:

特点:①.依靠墙身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②.一般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可用

混凝土浇筑;③.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

第9页共103页

特点:①.依靠墙身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②.在墙背设少量钢筋,并将墙趾展宽(必要

时设少量钢筋)或基底设凸梯抵抗滑动;③.可减薄墙体厚度,节省混凝土用量;

㈡、衡重式:

特点:①.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②.墙胸

坡陡,下墙倾斜,可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

特点:①.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②.墙高时,立

壁下部弯矩大,费钢筋,不经济;

㈣、钢筋混凝土扶壁式:

特点:①.沿墙长,隔相当距离加筑肋板(扶壁),使墙面与墙踵板连接;②.比悬臂式

受力条件好,在高墙时较悬臂式经济;

1.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

2.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布设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补:排

(泄)水孔作用:是排除墙后土体渗水,可减少或消除墙背的水压;在排水孔的墙背一

侧通常设置有反滤层(反滤包),反滤层主栗由土工织物包裹碎、砾石等透水性材料

2015案例节选:挡土墙横截面如图所示。

问题:图示挡土墙属于哪种结构形式(类型)?写出图2-2中构造A的名称。

答案:重力式挡墙;A:反滤层;

三、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

1.静止土压力:若刚性的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墙背土层在未受任何干扰时,作用

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2.主动土压力:若刚性挡土墙在填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

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并产生连

续滑动面,使土体下滑。这时土压力减到最小值,称为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若刚性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

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土体开始剪裂,出现连续滑动面,

墙后土体向上挤出隆起,这时土压力增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

注: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四、路基施工的基本流程:

1.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注:①.需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方式书面进行,并且要交底双方签字,

并归档;②.所有专业施工前都需要进行交底;)

2.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五、路基施工的要点:

1.填土路基:

(1)、填土路基:指当原地面高程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即填方路基)

(2)、路基填土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填土

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3)、路基施工前,应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

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4)、当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修成台阶形式,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顶

面应向内倾斜。

(5)、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预沉

第11页共103页

量值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共同商定确认。

(6)、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与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

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7)、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⑻、若过街雨水支管的覆土厚度小于500mm,则应用素混凝土将过街雨水支管包裹,且

在包封混凝土达至设计强度的75%前不得放行交通。

(9)、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合填筑。

2.挖土路基:

(1)、挖土路基:指当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即挖方路基)。

(2)、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处进行技术处理。

(3)、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4)、挖方段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

管线,在距管道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后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5)、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6)、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7)、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3.石方路基:

(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确保边坡稳定。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宜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实。

⑷、路基范围内管线、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

六、路基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1.主控项目:压实度和弯沉值(0.01mm);合格率应达到100%。

2.一般项目:合格率不应低于80%,且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点,其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

的1.5倍之内。

3.凡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分项工程,必须返修或返工,直到合格。

七、路基、基层压实度的测定方法:

1.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2.灌砂法:适用于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大空隙材料的压实检测。在

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密度和压

实度检测。

第12页共103页

3.灌水法: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八、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

㈠、路基的材料要求:

1.不应使用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做路基填料。

2.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3.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0nlm。

4.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㈡、路基的压实施工要点:

1.路基的试验段:

(1)、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⑵、试验目的:

①.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②.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③.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④.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⑤.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2.路基下管道的回填与压实:

⑴、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规定,且管顶以上500nlm

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

保护或加固措施。

3.路基的压实:

(1)、路基的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

⑵、土质路基的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o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

(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

九、土质路基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土”现

象,主要原因是:

①.压实遍数不合理。

第13页共103页

②.压路机质量偏小。

③.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④.碾压不均匀。

⑤.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⑥.没有对前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⑦.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⑧.填土颗粒过大(粒径大于100m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2)、治理措施:

①.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②.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

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③.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①.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栗求施工。

②.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③.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④.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0.75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⑵、预防措施:

①.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③.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④.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3)、治理措施:

①.校正坡脚线位置;

②.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

严禁贴坡);

③.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十、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

1.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

(1)、土质改良:是指用机械(力学)、化学、电、热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

第14页共103页

基土固结,这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路基。

(2)、土的置换:是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如砂垫层等。

(3)、土的补强:是采用薄膜、绳网、板桩等约束住路基土,或者在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

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

十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指采用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

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做路面基层。

2.常用的基层材料:

(1)、石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强度随龄期增长,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

长;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2)、水泥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初期强度高,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

冷缩,而导致裂缝;水泥土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抗冻性比石灰土高

很多;早期强度低,温度低于4℃强度不增长;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

低;二灰土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底基层;

注:1.只要是细粒土,无论采用何种稳定材料,均不得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只能做底

基层;2.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

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质量检验项目: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

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其中主控项目有: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

侧限抗压强度。

十二、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技术: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

㈠、石灰稳定土基层:

1.材料与拌合:

(1)、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2)、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3)、石灰稳定土基层材料宜用1-3级的新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磨细生石

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应筛除,

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2.运输与摊铺:

(1)、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2)、运输中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蒸发、扬尘或遗撒。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

第15页共103页

(4)、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3.压实与养护:

(1)、控制虚铺厚度,确保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

范围内,应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

(4)、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5)、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纵、横接缝均应设直槎。

(6)、石灰土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湿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

止;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7)、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㈡、水泥稳定土基层:

1.材料与拌合:

(1)、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

(2)、应根据原材料含水量变化、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应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42.5级普通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

格方可使用。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运输与摊铺:

(1)、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

(2)、运输中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蒸发、扬尘或遗撒。

(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0

(4)、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3.压实与养护:

(1)、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宜采用摊铺机摊铺。

(2)、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

范围内。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

(4)、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5)、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纵、横接缝均应设直槎。

(6)、水泥稳定土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

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

第16页共103页

(7)、水泥稳定土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活后应经

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面层,直至施工为止。

(8)、水泥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㈢、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屎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1.材料与拌合:配合比设计应遵守设计与规范要求,使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

量,并应视气候条件适当调整,使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运输与摊铺:

(1)、应采用集中拌制,运输中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蒸发、扬尘或遗撒。

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

翻拌均匀O

(2)、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

冻(-5〜-3℃)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3.压实与养护:

(1)、混合料摊铺时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

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4)、二灰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应及时洒水,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常温下不宜少于7d0

(5)、二灰混合料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养

护期为7-14do

(6)、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十三、柔性基层的施工技术: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等。

1.运输与摊铺:

(1)、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砾石集中)砂窝

(砂粒集中)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2)、两种基层材料的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不得

多次找补。

2.压实与养护:

(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释疑:洒水后摩擦力减小便于压实)

(2)、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十四、土工合成材料

1.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

第17页共103页

(1)、路堤加筋: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3)、过滤与排水;

(4)、路基防护: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可以作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

2.土工布加固地基的方法及施工要求:

(1)、土工合成材料的要求:应具有质量轻、整体连续性好、抗拉强度较高、耐腐蚀、抗

微生物侵蚀好、施工方便等优点;非织型的土工纤维应具备孔隙直径小、渗透性好、质

地柔软、能与土很好结合的性能。

(2)、土工合成材料的施工要求:

①.在整平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摊平时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

出现扭曲、折皱、重叠。

②.铺设土工聚合物,应在路堤每边留足够的锚固长度;

③.现场施工中,一方面注意土工合成材料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另一方面上下层接

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0.5m。

十五、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

指标要求。

2.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要求: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

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㈡、模板的施工要求:

1.宜使用钢模板,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如采用木模板,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

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T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

0.5-0.8m设1处支撑装置。

2.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

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模

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隔离剂。

㈢、钢筋设置要求:

1.钢筋网、角隅钢筋等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

2.钢筋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传力杆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

4.胀缝传力杆应与胀缝板、提缝板一起安装。

第18页共103页

㈣、接缝的施工要求:

1.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

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

胀缝板和传力杆。

2.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

(1)、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

一半以上长度的表面应涂防粘涂层。

(2)、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3.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宜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进行,宽度

控制存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3,且不得小于70mm;

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4,且不应小于60mm。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

灌缝。

㈤、养护的要求: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

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

护方式。

2.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玳一般

宜为14-21d。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因、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

强度后,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十六、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㈠、原材料控制: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镇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

低于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

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应大于26.5mm,碎石不应大于31.5mm,砾石不宜

大于19mm;

3.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

用于支路。

4.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

第19页共103页

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

6.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

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应经防腐处理。

㈡、常规施工要求:

1.卸料时应不使混凝土离析,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在铺筑时用铁锹拌均匀,但严禁二

次加水。

2.振动器的振动顺序为: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一振动梁(重)一振动梁(轻)

T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

3.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任何形式的振捣。

4.振捣密实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5.做好接缝处理:

(1)、纵缝:一般采用平缝加拉杆的形式,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其位置设在极厚的中央。

(2)、胀缝:一般采用真缝形式。胀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宽宜为20mm,缝中不得连浆,

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注嵌缝料。胀缝应设传力杆,传力杆设在板厚中间,平行于

混凝土板面及路面中心线,传力杆可动的一端应很光滑,这一段传力杆在50nlm范围内

需涂上沥青或油漆。胀缝使用的传力杆一般采用光圆钢筋。

(3)、横缩缝:一般采用假缝形式,假缝可在混凝土结硬后锯切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

出压入缝。缩缝施工应尽量采用切缝法施工。

十七、旧路加铺沥青面层技术要点:

1.基底处理要求:

⑴、开挖式基底处理:对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断裂或碎裂部位,将破坏部位凿除,

换填基底并压实后,重新浇筑混凝土。这种常规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修复也比较彻

底,但对交通影响较大,适合交通不繁忙的路段。

(2)、非开挖式基底处理:对于脱空部位的空洞,采用从地面钻孔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

理,处理前应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详细探查,测出路面板下松散、脱空和既有管线附近沉

降区域。

2.路面改造:在改造设计时,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调查,调查一般采用地质雷达、弯沉

或者取芯检测等手段;而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须

由设计方给出评价结果并提出补强方案。

3.病害处理:

(1)、大部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板缝处都有破损,如不进行修补就直接作为道路基层会

使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需采用人工剔凿的办法,将酥空、空鼓、破损的部分清除,

第20页共103页

露出坚实的部分。基面清理后可涂刷界面剂增加粘结强度并采用不低于原道路混凝土强

度的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灌注。

(2)、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边南破损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修补;凿除部分如有钢筋应保

留,不能保留时应注入钢筋。新、旧路面板间应涂刷界面剂。

(3)、如果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应首先考虑是原路基质量出现

问题致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再适合作为道路基层。遇此情况应将整个板全部凿除,重新

夯实道路路基。

4.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应注意原有雨水管以及检

查井的位置和高程,为配合沥青混凝土加铺应将检查并高程进行调整。

第四节:城镇道路工程冬雨期施工技术

一、雨期施工:

1.雨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

(4)、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2.路基的施工要求: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分段流水,切忌全线展开。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

段,坚决换料重做。

⑶、填方地段施工,应留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⑷、雨后土路基压实的处理措施:

①.做好路基排水、排除积水;

②.土料翻晒处理;

③.换土;

④.土料掺拌石灰处理。

3.基层的施工要求: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摊铺段不宜过长,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当日碾压成活。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

(4)、及时开挖排水沟或排水坑,以便尽快排除积水。

第21页共103页

(5)、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

应采用排除地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6)、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

合料遭雨淋。

(7)、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8)、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4.面层的施工栗求:

(1)、沥青面层不允许在下雨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2)、雨期应缩短施工工期,加强施工现场与气象部门和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

及时完成碾压。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

准确性,严格掌握配合比。

(4)、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护。

二、冬期施工:

1.当施工现场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环境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

入冬期施工。

2.路基的施工要求: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高程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高程,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

(4)、冬期的防冻方法:

①.松土防冻法;

②.保温覆盖法:面积较小的基槽(坑)的地基土防冻,可在土层表面直接覆盖炉渣、

锯末、草垫等保温材料。

3.基层的施工要求: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入冬期前30-45d

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

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

洒布,随碾压。

4.面层的施工要求:

第22页共103页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要求:

①.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

②.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严禁施工。

③.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

④.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

⑤.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

⑥.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⑦.摊铺时间宜安排在一日内气温较高时进行。

(2)、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要求:

①.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5℃o

②.当昼夜平均气温在0℃-5℃时,应将水加热至60℃(不得高于80℃)后搅拌;必要

时还可以加热砂、石,但不宜高于50℃,且不得加热水泥。

③.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度应不高于35℃0

④.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经优选确定的防冻剂、早强剂,搅拌

时间适当延长。

⑤.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

⑥.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混凝

土面层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0

⑦.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严禁受冻。

⑧.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三、高温季节施工:

1.气温高于3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在30℃-35℃、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应

按高温期施工的规定进行。

2.应避开高温期施工水泥混凝土面板。

3.高温天气下对混凝土搅拌的影响:

(1)、拌合水量的增加;

(2)、混凝土流动性下降快,因而要求现场施工水量增加;

(3)、混凝土凝固速率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浇筑、振捣及成形的困难;

(4)、收缩裂缝产生可能性加大:

4.高温天气下对混凝土固化过程的影响:

(1)、因为较高的含水量、较高的混凝土温度,将导致混凝土28d和后续强度的降低,或

者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及初凝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第23页共103页

(2)、因整体结构冷却或不同断面温度的差异,使得固化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

性增加;

(3)、裂缝将导致混凝土耐用性能降低;

(4)、腐蚀溶液进入会增加钢筋被腐蚀的可能性。

5.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

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如冰水)。

6.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一般选择晚间施工。

7.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8.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晒,减少蒸发量。

9.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第一章、城市桥梁工程:

第一节: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

1.上部结构:

⑴、桥跨结构:线路跨越障碍(如江河、山谷或其他线路等)的结构物o

2.下部结构:

⑴、桥墩:是在河中或岸上支承桥跨结构的结构物。

(2)、桥台:设在桥的两端,一边与路堤相接,以防止路堤滑塌,另一边则支承桥跨结构

的端部。

(3)、墩台基础: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

3.支座系统: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

的荷载,并且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4.附属设施:

(1)、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

(2)、排水防水系统;

(3)、栏杆或防撞栏杆;

⑷、伸缩缝;

(5)、灯光照明;

二、相关常用术语:

1.净跨径: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

2.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3.拱轴线:拱圈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

第24页共103页

4.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称桥高。

5.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

距离。

6.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7.容许建筑高度: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

差。

8.净矢高:从拱顶裁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9.计算矢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0.矢跨比: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也称拱矢度。

11.总跨径: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12.桥梁全长:简称桥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13.涵洞:凡是多孔跨径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结构物;

三、桥梁的分类:

1.按受力特点:分为梁式、拱式、悬吊式三种基本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

⑴、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

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

(2)、拱式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拱桥的承重结构

以受压为主,通常用抗压能力强的后工材料(豉、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3)、刚架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梁部主

要受弯,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

⑷、悬索桥: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能以较小的建筑高度经济合理地修建大跨度挤,

由于这种桥的结构自重轻,刚度差,在车辆动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变形和振动。

⑸、组合体系桥:

①.连续钢构:连续钢构是由梁和钢架相结合的体系。

②.梁、拱组合体系;

③.斜拉桥;

2.按其它方式分类:

⑴、按桥梁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具体

分类见下表:

桥梁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o(m)

特大桥

L>1000L0>150

第25页共103页

大桥1000^L^10015O2Lo24O

中桥100>L>304O>Lo22O

小桥30,L,82O>Lo,5

(2)、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

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

(3)、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

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第二节: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计算模板、支架和拱架时,应按下式进行荷载组合:

⑴、梁、板和拱的底模以及支承板、支架及拱架等:计算强度:①②③④⑦⑧;验算刚

度:①②⑦⑧:

(2)、缘石、人行道、栏杆、柱、梁板、拱等的侧模板:计算强度:④⑤;验算刚度:⑤;

(3)、基础、墩台等厚大建筑物的侧模板:计算强度:⑤⑥;验算刚度:⑤;

式中:①.模板、支架自重和拱架自重。②.新浇筑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或其他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