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2/32/wKhkGWdA-p2APwVjAAE9kAUfpZY191.jpg)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2/32/wKhkGWdA-p2APwVjAAE9kAUfpZY1912.jpg)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2/32/wKhkGWdA-p2APwVjAAE9kAUfpZY1913.jpg)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2/32/wKhkGWdA-p2APwVjAAE9kAUfpZY1914.jpg)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2/32/wKhkGWdA-p2APwVjAAE9kAUfpZY1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1、小蒋同学参加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合格,其立定跳远的距离最接近()A.2cm B.2dm C.2m D.2km 2、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3、如图所示为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图象,可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A.(1)(2) B.(2)(3) C.(1)(4) D.(2)(4) 4、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5、下面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站在水中的鸟有倒影B.踩影子C.插入水中的筷子D.潜望镜 6、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 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A.反射、反射 B.折射、折射 C.反射、折射 D.折射、反射 8、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距)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物距)之间对应关系,并作出如图所示的u-v,关系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C.当物距u=40cm时,像距v=10cm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在变小 10、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二、填空题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2、身高1.75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______m.如果平面镜向他移动0.5m,他的像高______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在的像相对于原来的像移动了______m。3、九寨沟的镜海中有“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这“鱼”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这“鸟”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4、如图所示为平行光正对透镜入射,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情景,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可以佩戴此种类型透镜制成的眼镜对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进行矫正。5、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小丽应调整照相机到城楼的距离变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同时调整暗箱到镜头的距离变______(选填“长”或“短”)。6、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______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三、计算题1、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2、小明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只要条件允许,每天都坚持慢跑20min,若小明在学校运动场上以平时慢跑的速度跑完400m,用时80s,求:(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2)小明以上述速度跑20min,共跑了多少m。______四、作图题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2、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______4、画出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五、实验探究题1、请回答下列两个光学实验的有关问题:(1)如图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是为了方便确定像的______
和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2)如图2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选用可折转的光屏做实验,除了可用它呈现光路外,还可用它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多次改变______,测量出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______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______。(2)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故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填“虚”或“实”)。(3)此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表格: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12.012.0等大第二次15.015.0等大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小欣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具座、光屏和蜡烛等器材进行试验实验时,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像,这个像是像______(选填“实”或“虚”);(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标尺上5cm处,要想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此次得到的清晰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的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3)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的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______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硬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三十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C解: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在2m=20dm=200cm=0.002km左右。故选:C。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第2题参考答案:B解:飞机下落过程中试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认为地面在向飞机运动,是以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垂直降落,所以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故B正确。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即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第3题参考答案:D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②。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④。故选:D。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属于中等题。---------------------------------------------------------------------第4题参考答案:A解: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D、明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3)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4)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有关。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第5题参考答案:C解:倒影与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故选项AD错误;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B错误;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选项C正确。故选: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的快走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会分辨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第6题参考答案:C解:(1)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2)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故选: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来解答此题。(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第7题参考答案:D解:“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池水映月明”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潭清疑水浅”是潭底反射的光经界面发生折射后,发生偏折,使人感觉好像池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池水映明月”类似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类似的现象却包含了不同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细心加以区分。---------------------------------------------------------------------第8题参考答案:A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正确。故选:A。“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第9题参考答案:D解:AB、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故AB错误;C、据图象可知,当物距u=4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10cm-20cm,故C错误;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大于焦距,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故D正确;故选:D。(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第10题参考答案:A解: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延迟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故选:A。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此题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难易程度适中,是一道好题。二、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静止
光的反射
;解: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看到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反射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静止;光的反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第2题参考答案:3
等于
1
;解: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所以小明在镜中的像距小明3m;小明的身高1.75m,如果平面镜向他移动0.5m,小明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明像高1.75m;现在小明距离平面镜1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所以小明在镜中的像距小明2m,所以小明的像相对于原来的像移动了1m。故答案为:3;等于;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第3题参考答案:折射
虚
反射
虚
;解:①“鱼在天上飞”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天“是空中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反射现象②“鸟在水里游”是光的反射现象,“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虚;反射;虚。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水中的物体如“鱼”、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正确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经常用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对解决此类问题很有帮助。---------------------------------------------------------------------第4题参考答案:11.0
远视眼
;解:(1)由图知,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41.0cm-30.0cm=11.0cm;(2)远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即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故答案为:11.0;远视眼。(1)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焦距的测量,以及远视眼的矫正,是基础题。---------------------------------------------------------------------第5题参考答案:远
短
;解: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在拍摄全景时,必须使像变小,必须减小像距,增大物距,即调整照相机到城楼的距离变远一些,同时调整暗箱到镜头的距离变短。故答案为:远;短。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也变化,像的大小也跟着变化,具体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时,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满足“物近像近像变小”。---------------------------------------------------------------------第6题参考答案:凸透
正立
虚
;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变大而且更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观察到的叶脉应该在一倍焦距之内,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正立;虚。装水的水瓶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和玻璃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是相同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应用,将装水的水瓶与凸透镜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计算题---------------------------------------------------------------------第1题参考答案:解:(1)由v=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l=8m/s×500s=4000m,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s2=v2t2=20m/s×100s=2000m;汽车在600s的行驶总路程:s=s1+s2=4000m+2000m=6000m。(2)由v=得: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时间:t=t1+t2=500s+100s=600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10m/s。答:(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为6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1)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的路程;(2)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公路行驶的路程;求出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和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可利用v=\dfrac{s}{t}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这是此类题的易错点。---------------------------------------------------------------------第2题参考答案:解:(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v===5m/s;(2)小明以上述速度跑20min的路程:s′=vt′=5m/s×20×60s=6000m。答:(1)小明慢跑的平均速度为5m/s;(2)小明以上述速度跑20min,共跑了6000m。(1)知道小明慢跑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dfrac{s}{t}求出其平均速度;(2)根据s=vt求出小明以上述速度跑30min的路程。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四、作图题---------------------------------------------------------------------第1题参考答案: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为60°。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第2题参考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第3题参考答案:解:题中已经作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光路图时一定要注意:折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注意角度的变化,法线要用虚线,要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第4题参考答案: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五、实验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位置
大小
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角的大小
解:(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将光屏的左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反射光线,因此可以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的方向,发现反射光线也随之改变,观察并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故答案为:(1)位置;大小;(2)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的大小。(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光的反射转换为看得到的光路,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用光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光的反射中,三线在同一平面上,也是通过光屏的折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本题考查了研究平面镜和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第2题参考答案:较黑暗
完全重合
不能
虚
相等
解:(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物像大小相等。(2)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由表格中数据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较黑暗;完全重合;(2)不能;虚;(3)相等。(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使用权租赁合同
- 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合同
- 供港活畜出口业务代理合同范本
- 《金融工具会计》课件2
- 柴油机控制柜销售合同模板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6课 两伊战争(1)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
- 《黄果树听瀑》课件
- 法学毕业生实习劳动合同范本
- 专项保理业务合同及协议书范本
- Unit 4 Friends Lesson 3(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智能RPA财务机器人开发教程-基于来也UiBot 课件 第2章-常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安徽工程大学《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阳光测评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沙发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污水处理述职报告
- 产科胎膜早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