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C/1A/wKhkGWdAvmaAAdJVAAHV28P0tKY723.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C/1A/wKhkGWdAvmaAAdJVAAHV28P0tKY7232.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C/1A/wKhkGWdAvmaAAdJVAAHV28P0tKY7233.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C/1A/wKhkGWdAvmaAAdJVAAHV28P0tKY7234.jpg)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案苏教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0C/1A/wKhkGWdAvmaAAdJVAAHV28P0tKY7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试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1.群落属于生命系统,具有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特征,群落可以发生演替(生命观念)2.比较各种种间关系的不同特点,并用数学模型表示(科学思维)3.制订并实施方案: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科学探究)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肯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干脆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群落的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得益。(2)竞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3)捕食: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4)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以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养分,并对寄主造成危害的现象。4.群落的空间结构5.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2)结果统计:利用6个等级估算物种丰富度。(人教版必修3P77拓展题)“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请说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提示: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获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两者是捕食关系。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提示:生物群落包含全部的生物种群。2.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3.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4.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土壤盐碱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提示: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6.某岛屿上植被茂密,风景美丽,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1.池塘中,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池塘中的荷花属于同一种群,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结构特征2.群落结构形成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实力1.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织区,是一个种群竞争激烈的区域。一般来说群落交织区的种群数目比单一群落区多,缘由是什么?提示:群落交织区可包含两个或多个重叠群落中的大多数种群。2.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养分关系模式图。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能量流淌的方向。①②③④图1图2(1)在图1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②,属于竞争关系的是①④,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③。(均填图1中序号)(2)若甲: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乙:大、小草履虫;丙:兔与狐;丁:细菌和噬菌体。则甲~丁对应图2中哪种能量关系图。(均填图2中序号)甲:a;乙:c;丙:b;丁:d。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分析1.(2024·安徽合肥一中阶段监测)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可以是不同时间出现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探讨群落的结构须要探讨群落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等C.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其优势种群、迁入和迁出、空间分布等D.用来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样方法不能用来调查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B[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组成、结构。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占据肯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干脆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错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探讨群落的结构须要探讨其群落结构、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等,B正确、C错误;样方法也可以用来调查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D错误。]2.(2024·湖北重点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A[燕山不同海拔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中不同的植被对光照的利用不同,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淡水鱼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由于地形的变更、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常呈镶嵌分布,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D正确。]考查种间关系及特点3.(2024·东安区模拟)某沿海区域的海藻林群落中生长着各种大型海洋褐藻,为大量的鱼类、贝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供应食物和栖息场所。在其中生活的海獭通过捕食关系对不同种类海胆的数量起到肯定的限制作用。近年来,海獭被大量捕杀,海胆数量激增,从而大量捕食海藻,海藻林衰退,导致整个群落被严峻破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獭的捕食作用是确定该海藻林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B.不同季节的光照等条件不同,也会导致该海藻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布发生变更C.由于人类对海獭的捕杀,使得该群落结构简洁化,其发展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全部自然因素的影响D[依据题干信息“近年来,海獭被大量捕杀,海胆数量激增,从而大量捕食海藻,海藻林衰退,导致整个群落被严峻破坏”,可见海獭的捕食作用是确定该海藻林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A正确;光照条件是确定海藻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植物的垂直结构确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B正确;由于人类对海獭的捕杀,使得该群落结构简洁化,其发展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C正确;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肯定超过其他全部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D错误。]4.(2024·湘赣皖十五校高三联考)为了测定食性相像的甲、乙、丙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更,某同学进行了三组试验(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培育液的体积为30mL且饲养条件相同),过程如下:组1:甲、乙分别在两个容器中饲养,甲数量变更如图曲线A组2:甲、乙在同一容器中饲养,数量变更分别如图曲线B、F组3:乙、丙在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的少,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组1试验中,第40天时乙的种群密度为20只/mLB.组1试验中,甲的种群数量变更主要由诞生率、死亡率确定C.自然界中类似于组3的生物分布状况,有利于动物充分利用食物等生活资源D.甲、乙竞争的结果是甲占优势,乙处劣势,乙、丙竞争的结果未表现两者相互抑制D[由组2可知,甲、乙存在竞争关系,组2容器中的甲、乙种群数量增长均比组1的慢,由此推断C为组1中的乙种群,则第40天时乙的种群密度为600÷30=20只/mL,A正确;确定容器中种群密度大小的干脆因素为诞生率和死亡率,B正确;动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动物充分利用食物等生活资源,C正确;组3中乙、丙的曲线分别为D、E,且每一种动物的数量均比组1中的少,说明二者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相互抑制,D错误。]种间关系曲线的多角度推断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人教版必修3P78“思索与探讨”)(1)在群落演替进程中,地衣为苔藓的生长供应了怎样的基础?为何苔藓能取代地衣?提示: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供应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最终渐渐取代了地衣。(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提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比较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歼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验时间漫长经验时间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举一例)等。(3)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围湖造田(举一例)等。1.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火山岩上。 (√)2.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提示: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3.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4.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5.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无关。 (×)提示:确定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环境条件的不断变更,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6.演替并不是永无休止的过程。 (√)1.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时间短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提示:次生演替的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毛乌素沙漠经过人们的治理80%变成了森林,这一事例说明白人类对群落演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变更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肯定的方向性。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困难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2)能量: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养分结构变得困难,物种多样性增加。2.群落演替的缘由分析(1)环境不断变更,为群落中某些物种供应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变更。(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更。(5)人类活动的干扰。1.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江苏东台大片的盐碱荒滩被改造成了漫漫林场,即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若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不能建立起像江苏省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一样的林场?请简述理由。提示:不能。两地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2.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渐渐被灌木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人类的活动是否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提示: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但演替的方向未发生变更。考查演替类型及过程分析1.(2024·皖豫联盟高三联考)某荒原草地若干年后,经验了草本、灌木和乔本三个阶段的演替,如图表示这三个阶段的优势种(分别为物种①、物种②、物种③)的种群数量变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荒草地演替为乔木的过程为次生演替B.物种②出现前,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随着时间推移,该群落对阳光的利用实力提高D.物种③的出现可提高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B[荒草地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因此荒草地演替为乔木的过程为次生演替,A正确;物种②出现前,该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植物的分层能提高群落对阳光的利用实力,C正确;物种③的出现为动物供应了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增加了物种的种类,提高了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D正确。]2.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的过程见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图中各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草本、灌木、乔木丰富度的变更趋势一样D.在针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是草本植物B[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图中各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草本和灌木的丰富度变更一样,与乔木丰富度的变更不同,C错误;在针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是针叶乔木,D错误。]群落演替类型的推断方法(1)从起点上推断:①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歼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②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是次生演替。(2)从时间速度上推断:①经验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②经验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考查群落演替的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3.(2024·福建三明期末)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渐渐形成植被茂密、风景美丽的岛屿,成为旅游胜地后环境发生了变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B.初生演替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更D.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C[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A正确;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上起先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更、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更,C错误;人类的活动可使岛上的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4.(2024·深圳市高三检测)荒漠藻类是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土壤藻类,可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影响和变更荒漠环境。在荒漠藻类作用下,干旱的荒漠地表依次经验藻结皮、苔藓结皮、地衣结皮和高等植物的入侵和拓殖,发展到草木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在荒漠群落发生演替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被替代,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_渐渐增加。(2)群落演替最终要能达到森林所需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3)荒漠地区高等植物的入侵、拓殖和外来物种入侵存在哪些本质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荒漠藻类一般只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小的荒漠地区,综合上述信息,荒漠藻类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物种取代。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渐渐增加。(2)荒漠地区比较干旱,因此最终要演替到森林所需的主要条件是气候相宜。(3)外来物种入侵是通过非自然途径,即人为途径迁移到生态系统,而高等植物的入侵、拓殖则是通过自然途径(如风、鸟类迁徙等方式)迁移到荒漠生态系统的。(4)荒漠藻类是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土壤藻类,可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影响和改造荒漠环境。由此可知荒漠藻类可应用于治理荒漠化。荒漠藻类一般只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小的荒漠地区,因此荒漠藻类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答案](1)优势物种丰富度(数目/多样性)(2)气候相宜(3)荒漠地区高等植物是通过自然途径迁移到荒漠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是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生态系统(4)治理荒漠化、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考点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试验)1.试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供应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2)很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实力且身体微小,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试验流程1.留意事项(1)从不同养分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依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养分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4)命名要精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急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2.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1)未能赐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光”“避热”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削减。(2)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样而导致计数误差。(3)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XX”,并登记其特征)。1.(2024·潍坊市高三二模)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探讨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状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土壤动物种类数(种)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样方法B.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削减D.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光照不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还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类数不同,但无法得知种群密度,C正确,D错误。]2.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试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以下问题:AB(1)图中A装置是________,B装置是________。(2)图中A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3)很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要用B装置采集大量跳虫用于试验培育,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___(填“干燥的棉花”“潮湿的棉花”或“清水”或“酒精”,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5)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肯定空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A、B装置分别是诱虫器和吸虫器。(2)诱虫器营造的是温度差异、明暗差异和湿度差异的环境,所以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特性进行采集。(3)部分土壤小动物活动实力强,且身体微小,所以均不相宜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4)采集培育时保持其生物活性,应用潮湿的棉花。制作标本时应杀死该动物且防止腐烂,所以用酒精固定。(5)为了使空气流通,应将土壤与花盆之间保留肯定的空隙。[答案](1)诱虫器吸虫器(2)趋暗、避高温、趋湿(3)很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实力,而且身体微小(4)潮湿的棉花潮湿的棉花模拟了土壤潮湿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酒精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刚好固定,防止腐烂(5)使空气流通1.捕食和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事实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有利于生物的进化。2.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都是由争夺食物引起的。3.捕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也不包括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属于种内斗争)。4.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5.演替并不都是“不行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行逆变更,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群落指的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结构形成的意义在于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实力。3.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优势取代的过程。4.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相比,时间往往比较短的缘由是次生演替起先时,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5.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困难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真题体验|感悟高考淬炼考能1.(2024·全国卷Ⅰ)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加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实力较强,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数目越多,丰富度越高,B项正确;题述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等,无机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绿色植物等利用从而进入生物群落,参加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项正确。]2.(2024·全国卷Ⅱ)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依次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A[河水携带泥沙进入大海时,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的过程中,海水渐渐淡化,所以,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生长环境的变更为:生长在海水环境中→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生长在陆地环境中,对应的植物群落演替依次是②①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江苏苏州市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编外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在区2025年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稿
- 急性脑梗规范治疗死课件
- 《时尚北京》杂志2023年第1期
- 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窘迫、生长受限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2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甲酸 离子色谱法
- 《对比论证类型》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膨润土行业绿色生产技术引进合同4篇
- 《结肠癌护理查房》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自动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2篇
-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空间正义问题-深度研究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餐饮服务礼貌用语》课件
- 2025年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51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宠物护理行业客户回访制度构建
- 电厂检修管理
- 《SPIN销售法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