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两极格局的结束——从柏林问题看墙倒路现》教学思路教化的目的在于培育健全的人。面对十六至十八岁的中学学生,教化之功善莫大焉。以课本的"小历史"看大世界,全人类,扩高校生视野,理解人情国情世情,吸取历史才智,增加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正是历史教化的意义所在。历史老师的视界和心界确定了历史教学的境界。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求真务实的,生成的,好玩的,有血有肉,有些历史沧桑感,历史的责任感和人文价值的美感。为此,在选修三第四单元第四课,《两极格局的结束》讲授完后,我延长了一节课。标题是《两极格局的结束——从柏林问题看墙倒路现》。因为柏林问题贯穿了两极格局的始终。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了德国分裂,是两极格局下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其次次柏林危机教材虽未提及,但柏林墙修筑却是其干脆结果。而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1990年德国的统一又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记之一。因此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可知美苏关系的发展改变的一些历程。可见,柏林问题不仅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两个大国长期博弈的结果,引人思索,发人深思。希望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教学内容系统易懂,教学环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教学设计学问与实力并重,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教学立意《两极格局的结束》一课,选修三人教版规定的学习要点是:驾驭两极格局瓦解的缘由和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这就要求老师在帮助学生识记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探究美苏关系发展改变的价值,探寻冷战留下了哪些值得借鉴的遗产。循着这样的课标要求,我以“从柏林问题看墙倒路现”作为本课的副标题。教学立意:墙指有形的墙,柏林墙;无形的墙,德国墙,美苏墙。路呢?和平统一的国家路,合作对话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国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通过对柏林问题一系列危机事务的认知,理解冷战的重点在欧洲,欧洲的重点是德国,德国的重点是柏林。二.教学重点:第一次柏林危机三.教学难点:从柏林问题反映出了美苏关系的改变能得出哪些启示?理念的生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怎样既能成全史实之明,又有效架构思维空间。为此,我从三个环节思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理清学问内在的联系,补充其次次柏林危机的资料,突出重点第一次柏林危机。其次,选择合适的教授方式。首先要明白教学对象,我带高二文科班。这班的学生基础学问较扎实,阅读理解分析实力较强,更有几个学生理性思维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且敢于质疑,不盲从,这点尤犯难得,所以生成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应当不是问题。最终,课前布置分组找资料,历史的,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等。然后小组先沟通,课上再探讨,最终得出启示。发言时间限制在每组2分钟左右。这就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既要擅长分析资料,思维有角度,还要有清楚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总之,本着学问梳理和开拓思维为动身点,生成一节新课。让学生有爱好,有理解,有启发,有思维,有感悟,有升华。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一节我们进行《两极格局的结束》延长和拓展课。因为我们上一节已经学习了两极格局的结束。回顾一下两极格局结束的标记是什么呢?生: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师: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墙倒路现。墙是指什么墙呢?生:柏林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首先是有形的,望见的柏林墙。同时板书。那么路呢?是什么路?这就是这节课大家要思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日的难点问题。我们看看今日的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1]教学目标:回顾驾驭两极格局瓦解的标记重点:第一次柏林危机难点:从柏林问题的始末思索战后美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师:任何事情都一样,有结束就有起先。两极格局是哪两大国在二战后形成的呢?[出示幻灯片2]华盛顿的和平鸽]生:美苏师:美苏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通过图片说明白美苏之间什么关系?生:和平徒有其表,本质是枚导弹。师:大家回答得特别好。指着幻灯片2的思维导图,两极格局是从二战后起先的,到1947年冷战起先,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到五十年头中期就发展到美苏争霸的地步,随着新兴力气的崛起,推动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今日我们的重点是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它是两极格局下冷战的第一次高潮。那1990年德国统一与柏林又有什么关系呢?德国统一前什么墙倒塌了?生: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统一了。师:可见,墙倒与柏林危机休戚相关。柏林问题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两极格局的始末。因此,我们今日就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从柏林问题始末看美苏关系的发展演化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师:大家已经预习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结合书94页简述第一次柏林危机的背景概况和影响大家首先相识一下柏林的位置[出示幻灯片4]四大国分区占据柏林和德国生:共读第一次柏林危机的时间,背景,概况。[出示幻灯片3、4、5]师:面对苏联全面切断了西占区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美国三个方面的措施都盛气凌人,在两强对峙中,苏联最终放弃封锁,说明白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生:斗争中有妥协,我认为最大的影响是德国分裂。[出示幻灯片6]师:很好。[出示幻灯片7]探究一如何评价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示幻灯片8]北约华约的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由两国对峙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生:1.德国分裂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2.苏联的回应导致了双方激烈对抗形成了一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3.没有形成新的世界大战,但造成了国际局势的惊慌和世界动荡担心师:[出示幻灯片9]评价危机。同学们回答的很全面。两强之间的斗争有没有就此结束呢?很快的其次次柏林危机出现了。[出示幻灯片10、11、12]学问链接:其次次柏林危机背景,过程和影响1958年10月到1961年10月师:其次次柏林危机的重点是在西柏林问题上。假如说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柏林问题那么其次次柏林危机主要围围着西柏林问题,说明柏林问题升级了。师:其次次柏林危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生:苏联修建了柏林墙师:可以说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了德国的分裂,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其次次柏林危机干脆导致了柏林墙的修筑。这是美苏两大国对峙的产物。下面我们看一个视频:[出示幻灯片13]《柏林墙》师:柏林墙立起来了,冷冰冰的墙!这是冷战加剧的象征。冷战冷墙究竟能不能冷了人心呢?下面我们看看一个叫彼得的东德人有没有实现了回家的幻想。[出示幻灯片14远眺亲人、15飞跃柏林墙]生:看视频三分半钟〔回家的幻想飞跃柏林墙〕师:彼得的蓝眼睛里最终映出的照旧是东柏林。彼得只是个一般的平民,他的幻想是回家。但是他恒久走在回家的路上,恒久也回不了家了。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摧毁。像他这样1065死难者的灵魂最终可以得到了告慰。战后得到了很好的纪念,树立的一个个十字架就是一个个曾经渴望回家的灵魂。[出示幻灯片16摧毁柏林墙、19柏林遗址旁边树起的1065个十字架]。师:柏林墙倒塌了,两德最终实现了统一。这是历经多少年后的亲人团聚,国家团聚啊?生:柏林28年,德国41年。师:摧毁柏林墙和德国统一[出示幻灯片17]师:同学们,29年!42年!减去加一。勃兰登堡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出示幻灯片20]师:课后作业:谈谈你对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相识。[出示幻灯片18]师:[出示幻灯片21]柏林今昔对比今日我们的难点是要从柏林墙的倒塌和柏林问题的发展改变,理解战后美苏关系发展演化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意味着路在何方?同时板书:(柏林墙、两德墙、美苏墙。有形墙、无形墙)师:除了柏林墙还有什么墙?人为地阻断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联系。一堵墙把一个国家分裂成两个国家。所以这墙又是两德墙。那么这种分裂又是什么导致的呢?那就是美苏竖起来的墙,美苏墙。有形的墙看得见,那么无形的墙呢?师:接下来大家探讨,小组进行,时间三分钟设计:学生探讨完毕。让学生自己回答,老师边听边写板书,以便其他同学都能明白这些组探讨的思路和重点,形成书面文字,便于后续作业的完成。学生1:对比德国问题和台湾问题台湾和大陆人民同为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有深厚的民族情感,民族凝合力强,不会仅仅因为政治因素而断绝。中国与德国历史悠久,虽然经过长期的分裂,但统一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潮流不行逆转。师:这个组从民族同源,历史潮流两方面进行了对比。结论:统一是必定的。史论结合,开了个好头。同学们说说还可以有什么角度呢?学生2:从国际社会形势谈统一美苏争霸导致德国分裂;苏联改革弊端;苏联放弃东欧,东德遭排斥;(东柏林人为什么冒着生命的危急也要逃往西柏林)?主要是由于东柏林落后而西柏林富有;西德的认罪看法好获得了欧洲国家的谅解,加入欧共体实力快速上升,德国统一就是东德并入了西德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现在的台湾多倚仗美日,而美日实力有衰退的迹象。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实力增加,国际地位稳步提高,有实力实现台湾统一。师:这个组探讨得特别全面。发觉没有?他们着重国际社会形势的今夕对比。首先说明白美苏争霸导致德国分裂,然后又说苏联改革的弊端,西德优势东德劣势。对比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有哪些?分别从台湾和大陆方面的简要地进行了阐述。这既是台湾的路,也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路。学生3:集团内政治形势影响统一德国:西德统一,东德混乱;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思想混乱;台湾党内斗争不断,内部不稳。如蔡英文公开否定“九二共识”;中国大陆习主席领导下民心所向,政治统一师:你们这个组探讨得很有效果。虽然没有走出统一的这个角度,但是阐述条理清楚。大家可以看一下,他们的思路新奇关注时事,不仅知道台湾蔡英文公开反对九二共识,还了解台湾岛内的一些冲突。你们组还知道台湾内部有哪些不稳定表现,能补充一下吗?生:国民党主动主动改善与大陆的关系,多次进行两岸领导人的高级会见。台湾内部不统一这就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如国民党力促与大陆合作,领导人多次互访。师:还有没有在台湾问题上有思路的同学?学生4:大国力气的消长利于统一分别从美苏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分析。政治上,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较完善,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严峻暴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干脆导致苏共丢失执政党地位。经济上,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主导世界经济。苏联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军事上,美国军事实力总体上强于苏联。对比现代的大陆台湾和美国。中国实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内部凝合力强,综合国力提高,对台湾有压倒性优势。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政治不稳,贸易爱护主义盛行,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更不行能为台湾而与中国大陆发动斗争。台湾政治冲突重重,外向型经济,对外依靠严峻,军备落后严峻依靠外援。师:这个组的论证理性客观,层次分明,全面深刻,特别好。学生5: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目前我国最大的时政热点是习主席访美。双方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共识,特朗普表示将在年内回访中国。虽然双方没有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但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确定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学生6: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上有很多的人、民族、国家,尽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却仍显得那样相同。因为大家都憧憬着没有斗争,没有苦难,只是安乐华蜜,和平安静的美妙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幻想,也必将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师:很好,完了吗?生:没有。师:请接着。生:假如能化心动为行动,力气将是势不行挡的。国家间虽然有过仇恨甚至斗争,但渴望和平生活的心是一样的。假如每个人都自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民族,国家间合作共赢,和谐旺盛,就不再只是遥远的幻想。这时,学生们由衷的掌声送给了王浩羽同学师:王浩羽同学给我们供应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不是从狭隘的个人和单纯个别国家的角度讲的。我们知道曾经美苏两国为了一己私利造成了国家分裂,地区局势动荡,世界惊慌担心。王同学思路特别开阔,站在了全人类的角度,表达了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是我们的一种志向,一种幻想。人总是要有幻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师:白板上图示个人、国家、世界、全人类的同心圆。大家须要留意的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德国问题则属于一个国家被分裂成两国问题。师:还有别的角度吗?有没有同学须要补充一下生:基本的人权应当被敬重和保障。师:好。你怎么想到的?生:彼得回家的视频,那双蓝眼睛里满是渴望。师:好孩子,愿你这份情怀常在常新。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都特别好。虽然有些不太成熟,甚至有纰漏,但瑕不掩玉,都有值得确定之处。体现了较高的个人历史素养,开阔的国家意识,世界视野和全人类美妙的人文情怀。本节课后大家结合今日的所学所思所想,以柏林问题的启示为题。把你们组探讨的结果写成一篇小论文,写到作业本上,本周内交上来。师:[出示幻灯片22]从柏林问题的始末看美苏关系的启示师问:墙倒了路在何方?师生共同回答: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和平统一的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基本人权的路,另外还有,爱护生态环境的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师:世上的路有很多,关键是要适合人情国情世情。和平和发展恒久是人类的主题。我们期盼正在进行的中美高层互访将有利于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造福于海峡两岸人民,中美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福祉和保障。让我们在铸剑为犁的期盼中,在迈克尔.杰克逊挽救世界的歌声中结束今日的课程。师:播放习主席访美和《挽救世界》的视频。[出示幻灯片23、24]板书设计两极格局的结束——墙倒路现墙?有形墙:柏林墙无形墙:德国墙、美苏墙路?(1)(2)(3)(4)(5)(6)一、和平统一的国家路:对比德国问题与台湾问题1、民族同源,历史潮流趋于统一2、从国际社会形势谈统一3、集团内政治形势影响统一4、大国力气的消长利于统一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大国路三、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路四、保障基本人权之路五、爱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六、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之路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收获了很多。课前斟酌:破立与加放墙倒路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