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B/19/wKhkGWdAmz6AJ-5tAAKYvYE6iD8546.jpg)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B/19/wKhkGWdAmz6AJ-5tAAKYvYE6iD85462.jpg)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B/19/wKhkGWdAmz6AJ-5tAAKYvYE6iD85463.jpg)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B/19/wKhkGWdAmz6AJ-5tAAKYvYE6iD85464.jpg)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B/19/wKhkGWdAmz6AJ-5tAAKYvYE6iD85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论权力的人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同样地,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依赖与庇护是孪生关系。依赖的目的是寻求庇护,庇护之下必然形成依赖。不过,与自上而下的庇护关系不同,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于地位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地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的双边交换关系,往往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可以称之为互惠式依赖关系;地位不平等的双边交换关系,往往以强者对弱者的强制力为基础,可以称之为被迫式依赖关系。与强弱者间的强制性关系不同,互惠互利是传统社会中最为常见的道德要素与行为准则,是传统社会自我整合的基础,它要求社会主体之间共同受惠,共同增益,排斥以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而过度谋求个人私利的“无公德行为”。斯科特曾指出,互惠互利根植于一个最为简单的观念:一个人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者至少不损害他们,费正清则直接用“付出——回报”模式来说明中国人的互惠互利观念。“他有一种安全感,因为他知道,如果履行了指定给他的那部分职责,他可指望这体系内的其他成员反过来也对他履行应尽的职责”从发生学上看,互惠互利的产生可以发自利益,也可以发自情感,还可以发自价值。以此为标准,互惠式依赖关系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利益互惠式依赖关系源自共同的利益联结。共同的利益是依赖关系形成的首要条件。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特质的国家,以土地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是农户一切活动的根本。虽然一家一户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但若离开与他人的互助合作,单家独户是难以生存与延续的。所以,农户往往基于共同谋生的需要,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利益互惠式的依赖关系。这种利益互惠式依赖关系强调依赖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共享互助合作中产生的利益增值。情感互惠式依赖关系源自共同的情感联结。历史上的理性小农与道义小农经常争论不休,其核心命题在于小农的行为动机是受利益驱动还是情感驱动。其实,现实中的小农是一个利益理性与情感道义的综合体。小农既可以基于利益互惠而相互依赖,也可以基于情感互惠而相互依赖。正如滕尼斯开宗明义地指出,传统社区是一个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在这种人情社会中,“关系中有没有感情,感情的质量如何,都是经常需要考虑的”。情感与利益一样,都可以有效维持互惠式依赖关系的稳定与延续。以共同情感为纽带联结形成的互惠式依赖关系就是情感互惠式依赖关系。价值互惠式依赖关系源自共同的信仰联结。在传统社会中,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与国家的“无为而治”,小农往往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进行外化,将一种超越村落社会的高高在上的国家力量进行“隐喻”,由此形成了一种神灵崇拜。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共同信仰关系的农户,往往自发联合起来,相互合作,形成一种密切的价值互惠式依赖关系。通过共同的信仰活动,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扶、相互照顾,以此承担单家独户所不能承担的责任,抵抗单家独户所不能抵抗的天灾人祸,互惠互利,共同维系生存,寻求发展。(节选自吕传振《互惠式依赖与协商性治理:传统时期乡村治理的运行逻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横暴权力是为维持社会冲突临时平衡的“上下关系”而产生的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B.同意权力产生于社会分工带来社会合作关系,是为“少劳多得”享受付出的代价。C.同意权力确保权利、义务相统一,使每个人都具有干涉者与被干涉者双重身份。D.在传统社会中,互惠式依赖关系往往以互惠互利为基础,比被迫式依赖关系更公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横暴权力界定了冲突双方的不平等地位,有助于全面消除冲突,因此是冲突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B.现代商业社会之所以比传统农业社会更强调“契约精神”,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分工日益复杂。C.人们提倡互惠互利,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出发点在于满足利益、情感或价值的需求。D.费正清“付出——回报”模式表明,中国人对同意权力的信任有利于互惠互利行为的良性循环。3.材料二在论证方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4.两则材料对当代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小题,4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以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膳,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节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有删改)5.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1处得1分,涂黑超过3处不给分。(3分)平旦用画叉A挑取B一块C即藏去叉D仍以大竹筒别E贮F用G不尽者H以待宾客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消息。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意思不同。B.复,再、又。与《归园田居(其一)》中“复得返自然”的“复”意思相同。C.皆,都、全。与《琵琶行并序》中“满座重闻皆掩泣”的“皆”意思相同。D.归,返回。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归”意思不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在这封写给秦太虚的回信中,记述了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言辞亲切真诚。B.苏轼准备到道观静修四十九天以静心养生,并劝秦太虚也要注意修炼身性,对他关心备至。C.苏轼赞赏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而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D.在这封回信中,苏轼对秦太虚的关心,多于自身感慨的抒发,从中可以看到苏轼的高尚人格。8.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2)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9.苏轼到黄州后面临三大问题:贬谪余悸、贫病交加、家门破败。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请概括本文中苏轼心胸豁达和性格开朗的具体体现。(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材料二: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选自《唐才子传·李白》,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时宋若思A将吴兵三千B赴河南C道D寻阳E释囚F辟为参谋G未几H辞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人除了使用帝王年号纪年,还常使用干支纪年。B.故,因此、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词义不同。C.为,表示被动,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为”用法不同。D.卒,死,古代表示死的隐晦说法很多,如不禄、薨、崩,其中“不禄”指大夫之死。12.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里推举有道科,李白不应举;益州长史苏颋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那一套术数,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B.虽然李白被任命为为翰林院供奉,但仍和酒徒在街市上醉酒,皇帝曾突然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召他入宫时李白已经醉倒,他稍稍醒酒后挥笔成文。C.永王李璘兵败,李白被判处死罪。郭子仪为李白赎罪,皇帝就下诏将李白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又因事获罪而下狱。D.李白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审问,李白在供词中写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14.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李白的形象。(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出都二首(其二)元好问①历历兴亡败局棋,登临疑梦复疑非。断霞落日天无尽,老树遗台②秋更悲。沧海忽惊龙穴露③,广寒④犹想凤笙⑤归。从教尽刬⑥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文学家。金亡后隐遁不仕,大蒙古国乃马真后二年秋,元好问应耶律铸的招请,北游燕京,冬天,离开燕京回到忻州后,写下了这组七言律许。都,指金国故都一中都燕京。②遗台中指燕京故城的黄金台。③龙穴露,比喻国家已经覆灭。④广寒,即广寒宫,这里是指琼华岛上的广寒殿。⑤凤笙,即笙,这里指代皇帝的车驾仪仗。⑥刬,同“铲”,削平。琼华:琼华岛,上有广寒殿七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出句以“历历”状“兴亡”,王朝更迭历历分明;以“败局棋”喻“灭亡”,暗示金国灭亡,令人唏嘘。B.首联对句,诗人怀疑这登临所见是梦境,又似是而非,两个“疑”字的复沓,表现了诗人情感与理智的冲突。C.颔联写诗人登高远眺,只见残霞凌乱,落日凄凉,老树苍苍,遗台孤立,肃杀凄凉,于景中寓情。D.尾联意思是索性让人们削平琼华孤岛,西山已尽够让人伤心泪垂,体现诗人不愿再回想故国的决绝。1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共5题,共10分)17.完成下面小题(1)《诗经·小雅·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意思是借鉴他人的经验外物可以帮助我们成功。《荀子·劝学》中也表达类似道理的句子“,”。(2)《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以流水喻缠绵之情的一句是“”,写不忍离去的一句是“”。(3)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老师的职责,即,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4)《静女》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静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5)在《虞美人》中李煜感叹故国的宫殿仍在,但主人已经变换的两句是“,”。五、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时下流行的搜题App让部分家庭作业的答案和解题思路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的答疑解惑职能。对于很多无力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而言,“拍照即得”的搜题App同样是福音。但是,搜题App的弊端也很突出。对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搜题软件可以帮他们梳理解题思路,无疑是一款“学习神器”。然而,很多中小学生自觉性不强,使用搜题软件易形成依赖心理,成为他们抄袭作业的“捷径”。搜题App还可能让教师误判学情,以为学生成绩很好。其实,搜题App的正确率并不让人满意。一些搜题App推出了兼职答题业务,但答题者水平_______,不少答案并不正确,如果学生因此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纠正起来就很不容易了。总之,搜题软件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使用的人。合理使用能为学习提供助力,反之则_______,使用者应该牢记:搜得到答案,搜不到思考能力;一旦产生依赖心理,搜题软件必将“________”。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唾手可得良莠不齐贻害无穷误尽苍生B.唾手可得参差不齐贻害无穷误人子弟C.信手拈来良莠不齐贻人口实误人子弟D.信手拈来参差不齐贻人口实误尽苍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3年秋分,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金风玉露,瓜果飘香,稻谷满仓。丰收之美,来自于劳动者们汗水的浇灌,也来自于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人们常用“五谷丰登”一词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您知道五谷究竟是哪五种作物呢?答案是:稻、麦、黍、菽、粟(稷)。“五谷丰登”不仅是一个祝福词汇,还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秋分,是秋收冬藏的终点,也是春耕夏种的起点。国家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通过将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延续了中华民族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的优秀传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例如芒种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仲夏,是收割和栽种搅缠在一起的时候。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中创造出的二十四节气,为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提供指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这背后包含的“敬天道而事之”的传统智慧、流传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千古箴言,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正因如此,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弘扬农耕文化,也为中华文明成果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19.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与文段中“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密码”所用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①,最大限度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但这样,②?不,它还缺少一样东西,③。所谓“功夫在诗外”,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只有具备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类似徐志摩的诗来。六、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知识总量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学习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原来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学习?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1.B(B.偷换概念。“同意权力”并不是为“少劳多得”的享受付出的代价。代价是“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同意权力”是确保人们支付此代价。故选B。)2.A(A.“有助于消除冲突”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故选A。)3.①对比论证,对“互惠式依赖关系”与“被迫式依赖关系”的不同点加以强化。②引用论证,如引述斯科特、费正清的论断,明确“互惠式依赖关系”的理论依据。③因果论证,如以因果逻辑证明“农户往往基于共同谋生的需要”而形成“利益互惠式的依赖关系”。(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4.①国与国之间是平等关系,应当以同意权力而非横暴权力来解决争议。②同意权力能清晰界定各国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国际分工合作,从而提升各国的福祉。③互惠互利比压迫更符合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各国应致力于维护共同利益,而非损人利己。④互惠互利的产生机制是多元的,应当在利益、情感、价值等角度多寻求共性。(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5.CDH句意:每天清晨就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来,把每天未用完的钱仍然用另外的大竹筒装好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用画叉”为状语,修饰“挑取”,中间不能断开。“挑取一块”为动宾结构,语意完整,其后停顿,故C处断开。“藏去叉”为动宾结构,意思完整,其后停顿,故D处断开。“别贮用不尽者”中“别贮”为动词,“用不尽者”为宾语,结构完整,故H处断开。6.DA正确。消息/确实、实在。B.正确。意思相同,都是“再,又”的意思C.正确。意思相同,都是“全,都”的意思D.错误。意思相同,都是“返回”的意思。7.C“而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错误。根据文中“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意思是“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8.(1)(做时)只要选择平时所谓简明扼要、容易做到的去做就行,日夜修炼,除吃饭睡觉以外,不做别的事。(“但”,只是,只;“简要”,简明扼要;“为”,做;“治”,办理,处理。)(2)夜里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微”,轻微、稍微;“被酒”,中酒;“书”,书写;“罪”,怪罪。)9.①在被贬谪之地借机养生,可见乐观豁达。②将窘迫的生活过得从容自然,可见其心态的从容和安然。=3\*GB3③在黄州与当地友人关系亲密,生活充满情趣。参考译文: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
我寄居在这里,大体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我的一位老乳母也去世了。悼念她们的心情还未消退,又得到家乡来的消息,说我的堂兄在九月份去世了。我身处他乡,身体衰弱多病,看到的都是些凄凉的事物,想到人命是如此的脆弱。
又承蒙你(在信中)告诉我,你有段时间得病不轻,幸喜重新恢复健康。我们这辈人渐渐衰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了,应当赶快采用道书上方士说的办法,好好保养,锻炼身体。我被贬到这里没有事做,稍微了解了一点。现已借到本州天庆观的三间道堂,冬至后,就住到里面去,过四十九天才会出来。假如不是被贬官、遭到放逐,我怎么能这样呢?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得到呢?应该趁现在有空闲就去做。(做时)只要选择平时所谓简明扼要、容易做到的去做就行,日夜修炼,除吃饭睡觉以外,不做别的事。只要满了这(这四十九天的)期限,养身的根基就建成了。从此以后,纵然再出来处理人世间的事务,事情一办完心情又会回到原来的闲适状态,(修炼身性的事)自然不会废止。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写得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太虚你免不了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追求官位俸禄,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觉得你应该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盗贼等几篇文章都写得很好,就像这样写几十篇,都是见识高超又切于实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减少,我心里对这件事十分担忧。只好厉行节俭,每天费用不准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把它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清晨就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来,把每天未用完的钱仍然用另外的大竹筒装好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估计袋中的钱还可用一年多,到时候再另外筹划吧。
我住处的对岸是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常常因为风涛阻隔,不能马上返回,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也自是味醇汁酽。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喜欢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善于做吃的东西,很喜欢举行宴会。你看这些情况,我的生活难道不是还过得去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可以想象得出(我)掀起须髯而笑的样子。
又快到年末岁尾了,天气十分寒冷,希望你多加保重。夜里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不一一说了。苏轼再拜。10.CEG11.D解析:“不禄”指士死。12.A解析:“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错误,根据原文“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可知,应理解为“如果稍加努力增长学问,就可以与司马相如相比”。13.(1)(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惊叹地说:“你,是(上天)谪居人间的仙人啊!”(补充主语“李白”;第一个“见”,拜见;“谪仙人也”,判断句;)(2)县令(看后)又吃惊又惭愧,行礼道歉说:“不知道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离开了。(“惊愧”,吃惊、惭愧;“谢”,道歉;“去”,离开;)14.①文学天才,天赋异禀。②轻视财产,乐于施舍。③为人傲慢,放荡不羁。④一生漂泊,仕途坎坷。(任意答三点得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李白,字太白。李白十岁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州里推举有道科,他不应举,苏颋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说:“这个人天才英特,如果稍加努力增长学问,就可以与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那一套术数,学习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交好,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惊叹地说:“你,是(上天)谪居人间的仙人啊!”并在唐玄宗面前说起李白,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世的事情,李白于是奏上一篇赋颂。皇帝赐食给李白,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院供奉。李白仍和酒徒在街市上醉酒。皇帝坐在沈香子亭里,突然之间心中有些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入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脸,稍稍醒酒,他挥笔成文,辞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皇帝喜爱他的才华,几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侍奉皇帝(饮酒),喝醉后,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一向高贵,以此为耻,便指摘他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皇帝要给李白官做,杨贵妃总是阻止。李白自知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忍,更加傲慢并放荡不羁。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皇帝赏赐金帛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安禄山造反,李白辗转往来于宿松、匡庐之间,永王李璘征用他为幕府僚佐。永王李璘起兵,李白逃回彭泽;永王李璘兵败,李白被判处死罪处死。起初,李白游并州,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犯法,李白出面解救郭子仪,使他最终免受处罚。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皇帝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因事获罪而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人前往河南,路过寻阳,释放李白并任用他为参谋,不久李白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投靠他。唐代宗即位,用左拾遗的官职召李白入朝(召李白入朝任左拾遗),而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材料二: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而路过县衙,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且容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后)又吃惊又惭愧,行礼道歉说:“不知道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离开了。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15.D“体现诗人不愿再回想故国的决绝”错,尾联正话反说,不是不愿再回想故国,而是看到曾经是金王朝宫室的琼华岛只能徒增悲伤,诗人内心的悲痛无以复加。16.①运用象征:“沧海”忽然干涸,露出神龙之穴,象征金王朝的覆灭;②运用想象:诗人想象在广寒宫中,吹着风笙的神仙们簇拥着天子归来,透露出诗人对天子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期盼。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柔情似水忍顾鹊桥归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斜板(管)沉淀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戒指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封杀灵可湿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口腔数字图像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炉家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套管接箍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百天誓师大会》课件
- 物资定级考试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考研英语单词复习试题有答案
- 企业培训师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 纳期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