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讲练考全优学案4.8《光现象》单元检测一、单选题(共24分)1.(本题3分)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来解释的是()A.掩耳盗铃B.坐井观天C.凿壁借光D.立竿见影2.(本题3分)雨后漫步在龙游湖畔,凉爽舒适,彩虹高悬,湖水清澈,湖面上蓝天白云、树影倒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观看彩虹最好面向着太阳光B.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所以雨后会感到凉爽C.雨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大大减少,阳光传播阻碍减小,会感到特别明亮D.湖面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3.(本题3分)下列有关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B.彩虹的形成——光的反射C.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4.(本题3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池塘里树的倒影B.树荫中的圆形光斑C.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水杯中的吸管看起来发生弯折5.(本题3分)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 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6.(本题3分)对下列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在太阳光下能把火柴点燃的是凸透镜B.图乙,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却叉不到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图丙,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图丁,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实像7.(本题3分)下列对于光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由于光从水到空气发生折射,筷子水下部分向下弯折了B.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沿主光轴逐渐靠近焦点过程中,像总会逐渐变大C.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选择茶色玻璃代替镀膜镜面是为了获得更清晰的像8.(本题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水中折笔C.雨后彩虹D.水中倒影二、填空题(共16分)9.(本题3分)如图所示,桌面放一只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移动眼睛到A处,刚好看不见硬币,原因是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传播的。向杯中缓缓注水,很快便能看到硬币,是由光产生的现象,重新看到的是硬币的(选填“实”或“虚”)像。10.(本题4分)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则是法线,入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界面的(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空气。
11.(本题3分)“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是宋代词人梅圣俞对泰山日出的形容,则当看见太阳刚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选填“上方”或“下方”)。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选填将“提前”或“延后”)。若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6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本题3分)近年来淮安区的文渠得到了很好治理,在渠边垂钓的人越来越多,垂钓者在岸边就可以看到水中的“鱼”,这是光从射到时发生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的鱼位置要(选“深”或“浅”)。13.(本题3分)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色,裙子呈色。人们把红、、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三、作图题(共6分)14.(本题2分)“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为“井底观天”的示意图,设P点为青蛙的眼睛,请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
15.(本题2分)如图,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有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路灯的像,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16.(本题2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24分)17.(本题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于平面镜上,否则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整个实验过程应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3)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出每次光线的径迹,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然后进行比较,目的是探究关系;(4)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观察反射光线并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数据如表,小雨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书上的结论并不一致。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入射角/度203050607080反射角/度706040302010(5)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半部分有反射光,上半部分无反射光,此现象表明:。18.(本题11分)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二是:。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怎么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试分析其原因:;(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9.(本题6分)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1)实验时,先让光屏E和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该小组同学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则在光屏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该小组同学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3)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4)小组的小倩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将一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分别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如图乙所示,分析实验现象可知,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选填“不同”或“相同”)的,水对光的折射本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参考答案:1.A【详解】坐井观天、凿壁偷光、立竿见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详解】A.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反射、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因其出现在太阳的对侧,对于观察者来说,需背对太阳,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水蒸发时能吸收周围空气中大量的热,会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雨后会感到凉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雨水形成时水蒸气是凝结在大气中的尘埃中的尘埃微粒上的,所以雨水下降时尘埃微粒也就随之降落,所以雨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大大减少,阳光传播阻碍减小,会感到特别明亮,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湖面的倒影,原理与平面镜成像相同,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详解】A.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所成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中小水珠时分解成了七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C.镜中花,水中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光线经过均匀空气时发生了偏折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4.B【详解】A.池塘里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树荫中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不符合题意;D.水杯中的吸管看起来发生弯折,水中的吸管反射的光进入空气中,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水杯中的吸管看起来发生弯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详解】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太阳光射到水上时,由于水对红、黄色光进行选择吸收,而对蓝、紫色光进行强烈散射、反射,因而水看起来呈蓝色,故A错误;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湖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造成的,故B错误;CD.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6.C【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在太阳光下能把火柴点燃的是凸透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渔民看到的水中鱼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浅;所以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却又不到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所成的像是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故A不符合题意;B.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成实像时,蜡烛沿主光轴逐渐靠近焦点过程中,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像会逐渐变大;当蜡烛成虚像时,蜡烛沿主光轴逐渐靠近焦点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也变大,综上所述,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沿主光轴逐渐靠近焦点过程中,实像和虚像都会逐渐变大,故B符合题意;C.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颜色没有关系,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板能够透光,又能够反射光,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选择茶色玻璃代替镀膜镜面,是为了能观察物体的像和茶色玻璃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详解】A.立竿见影,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折笔,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水珠折射后分解为七色光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9.直线折射虚【详解】[1]移动眼睛到A处,刚好看不见硬币,是由于杯子的边缘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3]当杯中缓缓注水后,来自硬币的光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10.BF3060左【详解】[1][2]如图,因为AD⊥BF,则∠AOF=90°,又因为∠AOG=60°,则因为∠EOF=30°,则∠EOF=∠GOF,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以初步判断出BF是法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30°。[3]因为BF是法线,∠EOF、∠GOF分别为入射角或反射角,所以OC是折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则GO是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因为∠COD=30°,则折射角∠COB=60°。[4]因为∠COB>∠GOF,即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说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所以界面的左边是空气。11.下方延后大于【分析】根据光发生折射时的光线偏折情况和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答;游泳池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池底比真实位置变浅。【详解】[1]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太阳刚刚从云海升起时,阳光已经被大气折射到山上,此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下方;[2]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太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3]由于水面是平面镜,灯离水面6m,水中灯的像离水面也是6m,而人看到的池底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比真实的池底偏高,由题意可知池底的像离水面6m,所以池底离水面的距离大于6m。12.水中空气浅【详解】[1][2][3]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这是由于从鱼位置由于鱼反射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13.红黑绿【详解】[1][2]白色衣服反射所有色光,蓝色裙子只反射蓝光,吸收所有色光,红光照射时,白色上衣反射红光,呈红色,蓝色裙子吸收红光,呈黑色。[3]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14.
【详解】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能看到最大的天空的范围是井外的物体的光线能沿井沿直线射进井中的。作图如下:
15.【详解】由题意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人看到的像实际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在水中看到的像比实际上的物要高,即B是路灯的虚像点,A是路灯的发光点,所以连接眼睛处的E点与像点B,EB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则OE为折射光线,连接AO,AO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如图所示:16.
【详解】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用虚线连接A′B′,B′C′,A′C′,则A′B′C′就是物体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7.垂直暗显示光路漫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详解】(1)[1][2]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法线,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激光笔发出的光贴着纸板射向O点;光线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光线越清晰,所以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2)[3][4]通过白纸板可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故用白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射出,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在白纸板上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3)[5]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多次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4)[6]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不是70°、60°、4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故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5)[7]将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则纸板B与纸板EQ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B的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18.薄位置相同未点燃确实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玻璃板没有垂直桌面放置等于不变虚B【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相距较远的像,影响到实验效果,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玻璃板具有透光性,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和玻璃板前面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就说明像与物大小相同,故蜡烛A、B应选择外形相同的。(2)[4][5][6]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故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确定像的位置;二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7]像与物是关于镜面是对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