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把最小刻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是L甲=5.20cm,L乙=52mm,L丙=0.522dm,则正确的结果是()A.L甲、L乙、L丙 B.L甲、L乙

C.L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D.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击打纸筒一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

D.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如图所示,军人在射击瞄准时所反应的物理知识与下列叙述中用到物理知识相同的是()A.“黑板的反光”

B.“海市蜃楼”

C.“立竿见影”

D.“镜花水月”

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C.与井中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距离越大

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A. B. C. D.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 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博尔特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运动的

B.2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

C.1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

D.100m决赛的最大速度可能达到为10km/h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周日,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小刚在步行 B.图中AB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

C.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3600m D.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如图为一液位感应装置原理图,光束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屏的S点.如入射光方位、光电屏方位、容器的方位保持不变,且容器没有发生歪斜,则当液面降低时,反射光将()A.照射到S点左侧 B.照射到S点右侧 C.仍然照射到S点 D.无法确定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

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

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发声体振动快 B.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

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 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3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8.0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小华坐在公共汽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电线杆向正南方向运动,则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明汽车正向______方向运动.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紧贴管口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______声音.如图,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_____.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是在______处减少了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______减少噪声.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人类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的缘故;有时“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小明身高1.72m,站在高为1

m的平面镜前,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

m,则他离镜子的距离为______m,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m;当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______

m/s.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度。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图中,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今年4月18日是全国铁路第10次大提速的第一天,小明的爸爸因要出差,于是去火车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图1表是小明的爸爸从火车站带回家的最新时刻表;

小明的爸爸找出以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如表2:

表1:2015年4月18日起××次列车时刻表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到站时间A站8:20B站12:50表2:2014年××次列车时刻表始发点发车时间终点站到站时间A站14:20B站21:55比较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

(1)该次列车提速后所用时间和提速前所用时间分别是多少?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速度为200km/h,求列车从A站到B站运行的路程.

(3)求该次列车原来的速度为多少km/h?(结果精确到个位)

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58m时,传感器发出超声波,经过0.4s传感器接受到超声波反射信号,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入射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三角形玻璃砖,请分别在图中画出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玻璃再进入空气的光路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科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手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玻璃板,调整玻璃板的角度直到眼睛能

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当用海绵板代替玻璃板,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强/弱)于玻璃板.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影子长度L/cm3015107.56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2.【答案】B

【解析】解: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左右,即1.8dm左右,绝不会达到16.9dm(即1.69m);故A错误;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符合实际情况;故B正确;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6m左右,而15m倒像是教室的长度;故C错误;

D、自行车车轮直径一般在1m以内,绝不会达到1.5m(接近成年人的身高);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体的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3.【答案】D

【解析】解: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应准确到1mm,在1mm之后还应再估读一位;

L甲=5.20cm,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正确;

L乙=52mm,没有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错误;

L丙=0.522dm,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正确;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刻度尺分度值之后应再估读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即可正确解题4.【答案】C

【解析】解: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

C、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D、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C.

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注意题目的要求:选择错误的.5.【答案】D

【解析】解:A、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纸筒发出的声音传到灯焰处时,灯焰会晃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杯子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海水的深度是利用的是回声测距,声音的频率必须大于20000Hz,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此题要掌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知道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探测某个海域海底深度的时候,首先要用回声探测仪向海底发出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超声波发出以后,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接收到讯号后,计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所用的时间,根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每秒钟1500米,就能知道海底的深度了.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与能量及超声波的应用,要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6.【答案】B

【解析】解:

A、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

C、小号属于管乐器,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控制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

D、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由于液体能传播声音,所以鱼能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

此题通过实例综合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声音的特征理解与判断,是一道易错题目.7.【答案】D

【解析】解: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8.【答案】C

【解析】解:如图所示: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时,三点成一线,这种方法应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A、“黑板反光”,是由于光照在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是利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D、“镜中水月”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光的反射的原理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首先要明确插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以下知识点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明确各个成语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答案】D

【解析】解:

(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静的水面起反射作用,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错误、D正确;

(2)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面成的虚像,不在水的表面上,故B错误;

(3)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跟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有关,跟水深没有关系,故C错误.

故选D.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和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水是反射面,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是关键.

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跟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有关,跟猴子到水面的距离,水深都没有关系.10.【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也靠近平面镜0.2m,故D错误.

故选B.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11.【答案】C

【解析】解:因为空气是光疏介质,玻璃是光密介质;

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故选C.

由光的折射规律知: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偏折情况,应当熟记折射光线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属于基础题.12.【答案】A

【解析】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13.【答案】D

【解析】解:

A、起跑后,以博尔特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都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博尔特在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v==≈10.35m/s,故B正确;

C、博尔特在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v==≈10.38m/s,故C正确;

D、博尔特100m决赛平均速度是10.38m/s,说明其比赛过程中最大速度一定大于10.38m/s=10.38×3.6km/h≈37km/h,故D错误.

故选D.

①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状态;

②已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两者之比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大体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能准确描述每一时刻物体的运动.

此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及速度单位换算,掌握概念、正确理解基本规律,是正确解答的基础.14.【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

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

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

从20s时到40s所用的时间为:t=40s-20s=20s

从20s时到40s通过的路程为:s=1200m-450m=750m

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

(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

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15.【答案】D

【解析】解:

AB、OA段的速度:

v1===6m/s,

AB段的速度:

v2===1.5m/s,

因为6m/s>1.5m/s,

所以,步行的是图中AB段,骑车的是OA段.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和沿原路返回家中,共行驶了3600m,

小刚家到学校操场的路程为3600m×=1800m;故C错误.

D、由AB知,小刚骑车速度6m/s,步行速度1.5m/s.故D正确.

故选D.

解答图象题,首先要弄清图象表达的涵义,该图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看出:

小刚从学校操场回家行驶的总路程为3600m;

整个过程可分作两个阶段:①0~5min行驶的1800m,②5~25min行驶的1800m;

然后结合速度公式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对于此类图象题,一定要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关键线段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6.【答案】B

【解析】解:因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当液面降低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如图所示,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右移动.

故选B.

根据法线与界面垂直,入射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大小;

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可以通过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分析.

本题利用了镜面反射来解释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原理,并且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规定.17.【答案】B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扎四个不同形状的小孔,则在墙上会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故选B.

沿直线传播的光经过小孔后在光屏上会成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此类问题学生往往在孔的形状与成像的形状的关系上出错,要牢记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完全取决于物体的形状.18.【答案】BCD

【解析】解:当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入射角等于0°,所以A错误.

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不例外.所以B正确.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12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60°.所以C正确.

光速为3×108m/s,所以s=vt=3×108m/s×500s=1.5×1011m

故选B、C、D.

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知道在光的反射中,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知道光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计算路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光的发射及定律的应用,并且考查了光速和速度公式的应用,考查得很细致.19.【答案】BC

【解析】解:响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振幅大;二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

A、甲发声体振动快,即说明甲的音调高,故与响度无关,故A错误;

B、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乙距离声源远,故B正确;

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若甲发声距仪器远,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故C正确;

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发声体振幅可能大,但不能说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BC.

声音的响度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响度的大小可以通过分贝作为单位来进行比较.分贝数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相关因素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判断.20.【答案】AD

【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乙4min运动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v乙===1m/s;

甲4min运动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v甲===0.5m/s;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

B、甲在0~10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同学在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不变仍为0.5m/s,故B错误;

C、乙在0~4min,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乙运动的速度是1m/s,乙同学4min之后保持静止.故C错误;

D、甲图象和乙图象的交点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时刻,此时甲和乙运动的路程都是240m,故D正确.

故选AD.

(1)通过图象找出甲和乙4min中运动的路程,根据v=求出甲和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

(2)根据上述求出的甲的速度进行判断;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乙物体一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4)甲、乙同学相遇时,也就是甲和乙图象的交点,找到这个交点表示的路程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这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中考时常常考到的.21.【答案】1mm;3.80

【解析】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木块的起始刻度值为:6.00cm,终了刻度值为:9.8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9.80cm-6.00cm=3.80cm.

故答案为:1mm;3.80.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完整,然后认准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记录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2.【答案】公共汽车;北

【解析】解:小华坐在公共汽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电线杆向正南方向运动,而树木、电线杆本身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若发现树木、电线杆向正南方向运动,则一定是以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此时发现树木向南运动,故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向北运动的.

故答案为:公共汽车;北.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速度,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有两种方法: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②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运动状态.23.【答案】空气;一次

【解析】解:(1)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在敲击钢管时,第一次声音是由钢管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响声是经空气传来的.

(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的,所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1次钢管传播的声音.

故答案为:空气;一次.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在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水中次之,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

(2)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声,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一定注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4.【答案】能量;响度

【解析】解:由题干可知:有声音设有声控装置的金属球就摆动,而且声音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就越大,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物理学中常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

故答案为:能量,响度.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响度”表示;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了解,以及对响度是表示声音大小的认识.25.【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中

【解析】解: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少了噪声;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区别,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6.【答案】350;能

【解析】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

f==350Hz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350;能。

(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

(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7.【答案】漫反射;镜面反射

【解析】解:(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

(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28.【答案】2;1.72;1.2

【解析】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所以,由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可得他离镜的距离为4m×=2m;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则镜中的像的高度也是1.72m;

由他向着平面镜以0.6m/s的速度运动时,可得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0.6m/s×2=1.2m/s.

故答案为:2;1.72;1.2.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分析解答此题.

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常见,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活学活用.29.【答案】OG;30

【解析】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OG;30。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30.【答案】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

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31.【答案】解:

(1)由表一可以知道列车现在的时间:t现=12:50-8:20=4h30min=4.5h,

由表二可知列车原来的运行时间:t原=21:55-14:20=7h35min=73560h=45560h≈7.58h;

(2)由v=st可得,AB两地的路程:s=v现t现=200km/h×4.5h=900km;

(3)列车原来的平均速度:v原=st原=900km45560h≈119km/h.

答:(1)该次列车提速后所用时间为4.5h,提速前所用时间7.58h;

(2)列车从A站到B站运行的路程为900km;

(3

(1)运行时间等于到站时间减去出发时间;

(2)已知列车速度和运行时间,利用s=vt得到通过的路程;

(3)提速前后路程一定,已知路程和行驶时间,利用v=得到列车原来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求列车运行时间、列车运行速度等问题,由列车时刻表求出列车的运行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32.【答案】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s=vt=340m/s×0.4s=136m,

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

s1=12s=12×136m=68m

则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那么原来汽车与传感器距离为58m,则汽车0.4s所走的路程s2=68m-58m=10m,

则汽车的速度v2=s2t10m0.2s=50m/s.

(2)在乙图中,物体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v=st=90m3s=30m/s

则图象为:

答:(1)汽车的速度是50m/s

(1)首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然后可知0.4s的时间所走的路程,再利用v=求得汽车的速度.

(2)由乙图可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后,再进行作图.

本题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做功公式的使用能力,同时要求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及其图象,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33.【答案】解: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

如下图:

【解析】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作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

光的反射定律不仅要记熟内容,还要会灵活应用,会由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34.【答案】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35.【答案】解:

【解析】

光垂直射到玻璃上时,传播方向不变,但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作图.注意当垂直从一种介质中入射到另一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而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6.【答案】v=st;刻度尺;秒表;便于计时;0.18;0.225;变速

解:(1)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

(4)全程长s1=90cm=0.9m,

通过全程的时间t1=10:35:05-10:35:00=5s,

全程的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