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银川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词语。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依依惜别的送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花烂漫的“赞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思念故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按所学内容填空。

古代有许多充满灵气的孩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稚子”;有“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的“童孙”;有“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的“牧童”;也有应声说出“未闻孔雀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杨氏之子”。父母常常会引用《左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孩子不能做坏事;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孩子要学习君子的品质,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3).读短文并根据拼音将汉字正确、工整、美观地写在括号里。

自从2024春晚标识带火“龘”(dá)字后,中国传统文化从书本走向了千家万户。它的寓意为祖国如巨龙腾飞,山河无恙。不得不chéngrèn(

),我对中国汉字文化的了解太少了。面对这个特殊的字,我qíngbùzìjìn(

)地对中国汉字更加zūnzhòng(

),对我们的祖先sùránqijìng(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很róngxìng(

),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4).【启动仪式】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你能根据拼音补全吗?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半夜发烧、hóulóng(

)疼,是爸爸送我上医院;衬衫niǔkòu(

)掉了,是妈妈一针一线帮我缝好。他们教育我不要跟同学闹máodùn(

),不要dùjì(

)他人,不要因为自己是班干,就gǎotèshū(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我们在大课间duànliàn(

)身体,他用cíxiáng(

)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们yíng(

)了拔河比赛,获得了róngyù(

),他伸出大mǔ(

)指为我们点赞。我zhōng(

)心地感谢他们!5).这学期的语文世界真美!我欣赏了《牧场之国》中_________的原野,感受到了《梅花魂》中外祖父对祖国__________之情。另外,我还阅读了许多名著文章;武松打虎时非常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也领略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___________。我对被称为“___________”的意志坚强的刘伯承充满了敬仰之情。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哗笑(huā)B.爱憎(zèng)C.监生(jiān)D.桅杆(wéi)2).汉字有谐音之趣,比如:你的答案牛唇不对马嘴,这真是(

)A.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B.马背上打掌——离题(蹄)太远C.扇着扇子说话——疯(风)言疯(风)语D.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智取生辰纲”等广为流传。B.《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C.《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是施耐庵,文中塑造了“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等众多好汉形象。D.读名著时,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猴王出世》中的“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仙石很有灵性。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连一连。

恶劣的

狂风

残酷的

微风

险要的

环境

呼啸的

战斗

轻柔的

地形2).诸子百家连一连。

孟子

老子

韩非

墨子

孔子

法家

道家

儒家

杂家

墨家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圆明园皇家园林长春园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清唐明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播种收获浇水买种翻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

皇家园林

长春园

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手指》一课,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2.《童年的发现》中的“我”被老师误会的时候很生气,认为老师将他驱逐出教室很不应该。()

3.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你来我往,真是巧妙。()

4.《手指》一课作者把五根手指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告诉我们团结起来力量大。()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外阅读《社日》,答题。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作者王驾,唐代诗人。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豚栅:养猪棚。

鸡栖:养鸡棚。

柘:柘树。1.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事情__________,自己感受到的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2.“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___________,“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_________。

3.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__________。

4.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想象描绘出社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分别用两组成语,恰切地形容诗人描写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日活动中人们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各具特点,或风趣幽默,或善解人意,或博学多才······你想用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他们的特点呢?请选择一位,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篇习作,来表现他(她)的特点。

要求:1.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连贯,字数不少于400。

2.将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恰当运用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母爱,踩着云朵而来丁立梅①父亲对我说:“你妈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②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夜里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硬是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地踏上了相反的方向,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同村人,把她送回家。③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不像从前那般利索能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那是个奇迹。④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孤寂。母亲目不识丁,让父亲念给她听,听完,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来学校看我。⑤母亲从未出过远门,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可她决心已下,谁也阻拦不了。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出发前,她还特意穿了做客的衣服——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给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⑥左挎右掮(qián)的,母亲上路了。那时从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⑦然而我不识字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了我的学校。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个黄昏,风起校园,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菊花在秋风里,燃尽了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zhě)。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我以为是眼花了,揉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方格子三角巾。三角巾被风撩起,黄昏的余晖为母亲镀上了一层橘粉色,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⑧那日,宿舍里像过节一般。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她们吃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而母亲,只是局促地坐着,慈祥地笑着。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⑨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后来,她又是如何在偌(ruò)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找到我的,都成了谜。⑩我问过母亲,但她始终笑而不答。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选自《读者》2021年第14期,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百感交集:_______

局促:_____

2.短文的第②自然段写道:“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那是个奇迹。”结合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件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场景描写蕴含慈母深情。第⑤自然段和第⑦自然段分别描写了____和__的场景,体现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

②细节描摹彰显人物形象。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描写和__描写,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

③字里行间传递真情实感。第⑦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摸”能否换成“找”?具体说说你的理由。______

4.下列对于短文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母亲听完“我”的家书后,竟一刻也坐不住了,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急性子。B.第⑦自然段中写秋风中菊花的灿烂,是为了烘托母女相逢的激动和喜悦。C.“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作者把母亲比作“庄稼”,是觉得拘谨的母亲在同学面前显得很土气。5.关于“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B.因为母爱是神圣的,具有超乎想象的神奇力量,所以不识字的母亲能不远百里找到“我”。C.那天风很大,吹起了母亲的三角巾,黄昏的余晖落在母亲身上,再加上校园里金黄的梧桐叶,她看上去像是从云朵中来。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下面带点字注音,并选择恰当解释,在“____”上填序号。

“识”[shí]:①知道,了解。②认识。③见识,知识。[zhì]:A.记。B.标志:记号。博闻强识______默而识之_______有识之人______款识________2).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郎中

货郎

墨客

店家

集市上人来人往,可热闹了。有走街串巷叫卖的(

),有给人看病的(

),有招揽顾客的(

),有边走边反复琢磨诗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