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创造的特色先进文化,是共产党人崇高理想、爱国情怀、高尚品格、优良传统、顽强奋斗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程,对培养时代新人、推动思想政治课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关键词:红色文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可以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人、物、事、魂”,“人”是革命时期的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物”是与革命志士和烈士有关的物品、革命旧址、革命遗址;“事”是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体现为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折射着崇高理想信念、伟大革命精神、高尚人格魅力的光芒,具有跨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密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有信仰、有理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红色文化内在的育人价值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把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一)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红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性,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本身就是践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手段。思政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在每年国庆期间,可谓是热搜霸屏。从党的一大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2021年的9671.2万人党员,从南湖小小红船发展到巍巍巨轮,共产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这一切都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来自党的崇高理想信念。这种崇高理想信念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坚定执着;是“活着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的真情告白;是“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的无怨无悔。每一个革命英雄故事的引导力、感召力都是书本和学校无法比拟的,永远是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题材。例如,教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内容时,教师选择电视剧《觉醒年代》为情境主线,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片段视频导入新课,当画面出现面对流离失所、饿殍遍地的民众,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建党、举手宣誓:“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国富民强,为了让中华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超燃的台词让学生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同时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感人的视频导入可直接把学生带入教学主题。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共产党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任务时,教师引用陈延年、陈乔年在上海被捕后被残忍杀害的视频片段为教学情景,通过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故事,学生心悦诚服接受结论,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以理服人;让中学生明白,信仰是有温度的,这些英雄才是他们应该追寻的明星;为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筑牢信仰根基,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二)鼓舞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撒播爱国、爱党种子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爱党、爱人民成为思政课的灵魂,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学生心中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爱国主义是革命精神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依靠这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为支撑,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令人振奋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不同时期的伟大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时间坐标上构成民族精神长河。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继承、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兴国之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讲好、讲活、讲透,给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在心灵上播种向善向美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国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为青年学生的人生道路指明了航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承载着全体人民的美好愿景,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高度契合,如红色文化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谐思想契合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契合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革命先烈赤胆忠心、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契合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等高尚道德情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与鲜活载体,传承与创新红色文化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重要形式。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二、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更好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主阵地。新时代要讲好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思政课,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素材,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政治性,那些有重大影響的革命活动,视死如归的英雄儿女,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的革命旧址、遗址,不仅适合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融入思政小课堂,把社会请进思政小课堂,让学生愿意听、听得进;还适合以实践方式把思政课搬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和遗址等社会大课堂,把学生带到社会中,让学生触景生情、感同身受地接受红色思想教育,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政治认同,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强国一定有我”的公共参与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一内容时,河南省红色资源丰富,革命英雄辈出,教师带领了学生以云研学方式走进“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借助网络直播,开展了一堂云上思政课,引导学生一同追忆那段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在这堂沉浸式体验课上,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英雄吉鸿昌之所以能够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拥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借助云研学,教师实现了足不出户传播红色文化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共产党的先进性,认同共产党的领导。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厚实教学内容,增强了思政课亲和力、感染力、实效性;还推动了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挥了思想政治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一精辟论断指明了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软实力支撑,需要文化的凝聚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了新高度、新境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需要对青少年讲好、讲透、讲活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丰富的红色文化史料做支撑,让青少年明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这本身就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扎根中国革命沃土,因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因时时发展而灼灼其华。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觉,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需要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既能为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重要根基,又能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还能引导学生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发扬奋力拼搏精神,成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四、结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将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上海市华二附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答案
- 广西南宁市金伦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泰国文化室内设计
- pfl ZTP核糖体开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新消费时代背景下WDL超市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石龙风淋室施工方案
- 辣椒果实长度主效QTL qLfl3.2的精细定位
- 基于问题链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
- 《单轴面筋脱水机设计报告(论文)》
- 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GPS静态数据观测记录表
- 山西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
- 软件项目周报模板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