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后演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后演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后演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后演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课后演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基础过关]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2.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缘由是大洋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题,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低地不相宜居住;欧洲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相宜在低地居住。第2题,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答案:1.D2.B目前,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3~4题。3.占世界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4.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有的主要缘由为()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解析:第3题,依据图文信息,20°N~30°N占世界人口比重为23.2%,占比最大。第4题,南纬40°~50°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小,故人口稀有。答案:3.B4.C(2024·辽宁本溪市燕东高级中学月考)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改变。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 D.匀称分布6.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缘由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源足够 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解析:第5题,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说明人口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第6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便利的交通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答案:5.A6.D7.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藏的人口密度较小,其主要自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2)因为江苏省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3)西藏海拔高,空气淡薄,所以导致人口密度小。答案:(1)东多西少(或不均衡)(2)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3)海拔高[实力提升]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下表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据此,完成8~9题。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埃及703503印度313559中国1299348.“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A.加拿大 B.埃及C.印度 D.中国9.对比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C.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解析:第8题,“地广人稀”说明人口算术密度小,耕地资源缺少会导致人口生理密度大,由表中资料可知是埃及,选B。第9题,中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小于印度,但人口生理密度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人均耕地资源较印度少,人口压力较印度大,选C。答案:8.B9.C(2024·山东省枣庄八中月考)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显示()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km2的区域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11.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占总面积22.59%的国土人口密度仅为1~10人/km2,A错。总人口的16.09%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800~5000人/km2的地区,B对、C错。K地区人口密度最大,但占总人口比重较小,D错。第11题,读图,K地区面积较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应为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A正确。答案:10.B11.A下图是巴西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地区人口分布()A.平原多,高原少 B.北方多,南方少C.东南多,西北少 D.内陆多,沿海少13.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河流 D.经济解析:第12题,由图示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人口稀有,C正确。第13题,巴西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快,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集中,河流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C正确。答案:12.C13.C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海拔/m<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人口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占总人口比例/%64.817.27.78.91.4面积/(万km2)144.597.2162.539.9315.9占总面积比重/%15.010.216.925.032.9材料三“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1)从材料一的数据看,1990—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从自然、经济社会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缘由。答案:(1)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更加不均衡。(2)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有(3)地形坎坷,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低。微专题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思索方向答题术语自然地形平原地区人口分布集中,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分布稀有(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暖和潮湿,相宜人类居住水文人口分布往往与水资源分布相关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壤贫瘠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矿产矿产开发吸引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从城市的带动作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政治、文化等政治、文化、传统等影响人口分布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状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须要视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2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匀称且比较稠密B.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C.3550~3650m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D.4500m以上高程人口密度改变猛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匀称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距河1~2km处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应当最多,B错;3550~3650m的百米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所以3550~3650m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C对;4500m以上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小,所以人口密度改变小,D错。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3500~4000m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改变大,人口总数较大,4000m以上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改变小,人口总数较少,说明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m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有,藏南谷地最符合,巴西高原、南部非洲、北美大草原海拔没有这么高,选C。答案:1.C2.C在地理探讨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改变,其中: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阅读表1和表2,完成3~4题。表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年份1990200020102013经度125.01°E124.98°E124.97°E124.95°E纬度42.93°N42.86°N42.84°N42.83°N表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年份1990200020102013指数0.32360.32500.32940.33143.东北地区()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4.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区与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①三江平原—气候②松嫩平原—土地③鞍山—石油④大连—交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推断,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A错误;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大可以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错误;人口集中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发展,C正确、D错误。第4题,三江平原气候寒冷,生存条件恶劣,人口分布并不密集,①错误;松嫩平原土地面积宽阔,土壤肥沃,商品农业发达,吸引了人口集聚,②正确;鞍山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吸引大量人口集聚,③错误;大连临海,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④正确。故选D。答案:3.C4.D(2024·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期末)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完成5~6题。5.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缘由是()A.工业发展早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C.浇灌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哺育了众多人口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6.②地区人口稀疏的缘由是()A.针叶林广布 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C.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解析:第5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印度河流域,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哺育了众多人口,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正确。此地区工业发展较晚,以农业为主,相对来说,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A、B错误。该地区为冲积平原,矿产资源贫乏,D错。第6题,②地区是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恶劣,高寒地区空气淡薄,不适合人类居住,同时交通不便,工农业都比较落后,答案选D。答案:5.C6.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某年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项目江苏山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面积/万km210.2615.30160.00122.00人口/万740691251934270(1)依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2)造成我国人口如此分布格局的主要缘由是什么?(3)计算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解析:(1)总体来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差异看,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2)主要缘由是东南部地区耕地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稠密;而西北部地区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人口稀疏。(3)依据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的公式可计算出各省区人口密度。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2)东南部地区多平原地形,耕地多;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较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稠密;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困难,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经济落后,人口稀疏。(3)江苏:约722人/平方千米;山东:约596人/平方千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约12人/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约2人/平方千米。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24年印度尼西亚人口近2.62亿,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该国的第四大岛——爪哇岛,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下图为爪哇岛位置图。(1)描述爪哇岛的地形特征。(2)分析爪哇岛人口稠密的缘由。解析:(1)爪哇岛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中部为山地,面积大,南、北部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南北低。(2)印度尼西亚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火山灰风化后成为肥沃的土壤;纬度低,地处热带,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岛屿四面环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相宜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印度尼西亚首都在该岛,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国家政策支持;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