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沭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沭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沭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沭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沭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沐阳现代国际学校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0P21)将于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

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意图通过一项气候问题的国际协议,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若会议目标

得以顺利达成,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行动。请完成下面有关碳循环的相

关问题:

(1)温室气体包括、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

种。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

形式流动。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应建立

“”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

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①从生态系统成分角度考虑,图中甲属于,其通过________(填图中字母)

作用消耗C0”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乙同化的能量大部分

用于。

②北方冬季供暖地区二氧化碳浓度夏季下降,冬季明显上升,从上图碳循环角度分析这

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夏季,二是冬季

【答案】

(1).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3).含碳有机物(4).

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产品(5).生产者(6).b(7).自身的呼吸

作用(8).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上升(9).人类燃烧化石燃

料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上升

【分析】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是

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详解】(1)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

氟化碳等6种。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含

碳有机物形式流动。

(3)农业生态工程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

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了“原料-产品-

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4)①从生态系统成分角度考虑,图中甲属于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b消耗CO”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乙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

作用。

②北方冬季供暖地区二氧化碳浓度夏季下降,冬季明显上升,从上图碳循环角度分析这

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上升,二是冬季人类燃

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上升。

第2题:(08盐城中学二模)(8分)染色质是由DAN、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成分组成,

为了探究非组蛋白在转录中的作用,科

实脸一实!验二

£鹅柳型青髓黜胞的照野塑膻胸腺细胞的

和组蛋白DNA的俎质白DNA

无细能的RRHA无胸腺的*NA

实验三实燮四

鹘苫器以

界的斐胸膊细

.胆龄组胆2s白胞的DHA胞的俎

9B,山

0

有胸腺细胞的出出有骨髓细胞的

学家从一只兔子的体内分别提取

出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染色质进行分离重组实验。试管内满足合成RNA的相关条件。

(1)兔子有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再

通过得到的。其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原因

是。

(2)试管内满足合成RAN的相关条件主要是

指。

(3)本实验的结果说明。

(4)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5)以现有的器具和材料为基础,提出一个进一步探究的课

题00

【答案】

答案:

(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2)四种游离的核糖核甘酸、能量(ATP)、酶、模版(2分)

(3)非组蛋白对基因转录有影响,缺少非组蛋白基因转录无法正常进行.

(4)先把染色质各组成成分分开,再通过控制非组蛋白的添加,以确定非组蛋白在转录中

是否有作用。

(5)①探究组蛋白在转录中的作用;②探究在转录中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关系。

第3题:如图为真核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1)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胞A缺少的细胞器为一。

(2)将细胞A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原因是

(填代号)的浓度较小。K+以方式进入细胞,所需能量主要由

(填代号)提供。

(3)人饮酒后,酒精通过方式吸收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若细胞B为人

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细胞B还应有的细胞器是o交警查违章时让司机呼

出的气体与含有重格酸钾的酸性液体反应,若液体变成_______色,说明司机酒

后驾驶。

【答案】

⑴叶绿体。

(2)10主动运输,3。

第4题:下图表示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圆圈内为局部结构的放大,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可执行多种功能,且有的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从膜的成分分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O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细胞中的(结构)产生的ATP,

以方式吸收葡萄糖。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

上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使得单个水分子可以通过脂膜运动

产生的间隙出入该细胞。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B,说明膜蛋白还具有功能。

(5)膜蛋白C作为细胞膜表面的,可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6)蓝藻细胞与该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7)细胞中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细胞内的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

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其中可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进行的有

mRNA

UUi/9WUAUUAW/mkkkkkkkKkkkl

肽链ooooo

菊萄糖纤维米

八①②

2HjOOrM[H]1/2O2+2[H]HQ

【答案】

(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主动转运或主动运输????载体蛋白

(3)一定的流动性

(4)生物催化或催化、水解、消化??

(5)受体

(6)没有核膜(或没有细胞核,或没有具核膜的细胞核)?

第5题: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植株的高矮性状由基因D、d控制,正

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

图.请分析回答:

P高茎红花X矮茎白花

F.高茎粉花

内高茎红花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

59株121株60株21株39株20株

(1)实验中控制花色遗传的这对基因―(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对

实验结果中花色性状进行分析,—(填"能"或"不能")否定融合遗传.A、a基因与D、

d基因的遗传—(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代高茎粉花测交后代

表现型及其比例—.

(2)F,高茎红花植株有一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一.

(3)科研人员欲研究D、d与B、b基因之间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某高茎正常

叶植株M进行单倍体育种,经过—和—两个阶段可获得四种表现型的二倍体植株,

若其比例约为:高茎正常叶:高茎缺刻叶:矮茎正常叶:矮茎缺刻叶=3:7:7:3,则

说明其遗传—(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让M自交,理论上,

后代矮茎缺刻叶的比例为一.

【答案】

(1)符合能符合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1:

1:1:1

1_

(2)23

_9_

(3)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不符合400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亲本花色为红花和白花,产生子代为粉花,自交产生红花:粉花:白花=(59+21):

(121+39):(60+20)=1:2:1,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这类遗传为不完全遗传,红花

为AA、粉花为Aa、白花为aa.根据高矮性状,亲本为高茎和矮茎,子一代为高茎,可

推测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为高茎:矮茎=(59+121+60):

(21+39+20)=3:1,遵循分离现象,花色和高矮性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遵循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Dd.

【解答】解:(1)亲本花色为红花和白花,产生子代为粉花,自交产生红花:粉花:

白花=(59+21):(121+39):(60+20)=1:2:1,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这类遗传为

不完全显性遗传,红花为AA、粉花为Aa、白花为aa.

根据高矮性状,亲本为高茎和矮茎,子一代为高茎,可推测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

性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为高茎:矮茎=(59+121+60):(21+39+20)=3:1,遵循分

离现象;(高茎红花59+高茎粉花121):(矮茎红花21+矮茎粉花39):(高茎白花

60):(矮茎白花20)9:3:3:1,说明花色和高矮性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遵循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Dd.

F,代高茎粉花测交,即AaDdXaaddfAaDd(高茎粉花):Aadd(矮茎粉花):aaDd(高

茎白花):aadd(矮茎白花)=1:1:1:1.

(2)亲本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Dd,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

工2.

代的基因组合有9种,£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3AADD和5AADd2种,其中纯合子所

占比例为瓦

(3)利用某高茎正常叶植株M进行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

经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高茎正常叶:高茎缺刻叶:

矮茎正常叶:矮茎缺刻叶=3:7:7:3=DDBB:DDbb:ddBB:ddbb=3:7:7:3,可推

导出亲本的配子有DB:Db:dB:db=3:7:7:3,可知有四种配子类型,且Db与dB

3

最多,则说明其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M产生配子db的概率为而,

如让M自交,理论上,后代矮茎缺刻叶ddbb的比例为2020400.

故答案为:

(1)符合能符合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1:

1:1:1

(2)23

9

(3)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不符合400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育种,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单倍体育种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第6题:回答与红细胞相关的问题:

I.(1)实验室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往往选择哺乳动物或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其原因是

(2)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是.

(填数字)

①转录和翻译②DNA的复制③ATP的合成④着丝点的分裂

(3)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80?120d,红细胞的正常死亡(属于、

不属于)细胞调亡。

H.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

置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

(5)从第6min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后,

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乙装置中的红

色液滴向右移动了)G,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匕。结果发现X,大于三,Y,小于匕,从分

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1).哺乳动物或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2).

③(3).属于(4).肌肉细胞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

氧化钠吸收(5).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或“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细胞呼吸和细胞凋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

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1)哺乳动物或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便于制备纯净的细胞

膜。

(2)蛙的红细胞可进行无私分裂,进行①②③④过程;鸡的红细胞不能分裂,不存在

②④过程;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也不能进行遗传信

息的表达,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故三者均能进行的是③。

(3)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

凋亡实现的。

II(4)肌肉细胞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乙装置

中气体体积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而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可进行产生乳酸

的无氧呼吸,液滴不移动。

第7题:图1是雌雄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2是果蝇X、Y染色体示意图,

图3是果蝇眼色某一遗传现象的实验图解。请问答下列问题:

IVIV

P«白/出性

I

F,虹取11性

Ft(tf)•Fi(tt)

I

F23/S«a3/3红霰2/B削H

图3

(1)若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图1中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2)图2中同源区段(I)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填“有关”或“无

关”)。

(3)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眼色的某一遗传现象与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有关(其

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色素的产生必须有A基因,B基因使色素呈紫色,

无B基因时眼色为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呈白色。选用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

结果如图3。

①据杂交结果分析,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另一对基因位于图2中的—区段

(填序号),两对基因在遗传上遵循一定律。

②F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一种,F:中紫眼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能产生色素的雌性个体

占—(用分数表示)。

【答案】

(1).5(2).有关(3).A、a(4).II:(5).基因

自由组合(6).6(7).4/9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雌果蝇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雄果蝇含有3对常染色

体和1对性染色体XYo图2中H,片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

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

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II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

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

遗传。图3中,根据题意分析,果蝇的眼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有一

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A、B同时存在呈现紫色,A存在、B不存在呈现红色,A不存在、

不论B是否存在都呈现白色;由遗传图解可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

雌果蝇呈现紫眼,说明雌果蝇同时含有A、B基因,而雄果蝇呈现红眼,说明雄果蝇含

有A、不含有B基因,A基因在雌雄果蝇中都存在,B只存在于雌果蝇中,因此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X,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X、AaXY。

【详解】(1)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因此

对其基因组测序只需测3条常染色体和X、Y共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2)图2中1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虽然存在等位基因,但上面的基因控制

性状的也与性别相关联,如XX与XY'杂交产生的后代雌雄性表现型不同。

(3)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

片段(儿)上,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X、AaXY,则F雄果蝇的基因型有3

X2=6种;F;紫眼雌果蝇基因型为1/3AAXX、2/3AaX,X,紫眼雄果蝇基因型为1/3AAXX

2/3AaXY,因此紫眼果蝇自由交配,A的基因频率=2/3,a的基因频率=1/3,雌性中X"

的基因频率=1/2,X,的基因频率=1/2,雄性中X”的基因频率=1/2,Y的基因频率=1/2,

则后代中能产生色素的雌性个体占(1-1/3X1/3)X"2=4/9。

第8题: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基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尿液

I

膀胱内Hi力

I

4

腾胱孽感受翳

I

青舞《初级抨尿中柝)4>大脑皮层

膀胱屎道内尿道外

遇尿肌括约肌括约册

排尿

(1)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时,受刺激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神经冲动传递到初级排尿中枢的过程中存在着一

两种信号的转换。

(2)排尿时,尿液对尿道感受器的刺激会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

到尿液排完为止,此为(正反馈、负反馈)调节。

(3)有人在受惊吓时会发生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结构)在短时

间内失去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4)健康人的尿液中不会检测出抗体,为什么?

【答案】

(1)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电(信号)和化学(信号)(2)正反馈(3)

大脑皮层(4)因为抗体是大分子物质,不能滤过(肾小球)形成尿液(合理即可)

梳理“反射活动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反馈调节”等

相关知识点,从图示中提取信息,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

。)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时,受刺激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因排

尿中枢中有突触存在,所以神经冲动传递到初级排尿中枢的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这两种信号的

转换。

(2)排尿时,尿液对尿道感受器的刺激会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到

尿液排完为止,此为正反馈调节。

(3)题图显示:大脑皮层对脊髓中的初级排尿中枢有调控作用。有人在受惊吓时会发生

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在短时间内失去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滤过(肾小球)形成尿液,因此

健康人的尿液中不会检测出抗体。

【点睛】反馈调节辨析。

①负反馈:如左下图,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血糖调节等。

②正反馈:如右下图,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第9题:某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2/7)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紫花对白花为显性,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为探究该植物控制茎

高度的基因与控制花色的基因之间是否独立遗传,将纯合高茎紫花植株与纯合矮茎白花

植株进行杂交,所得的F全为高茎紫花植株,F自交所得F中,高茎紫花:矮茎紫花:

高茎白花:矮茎白花=45:15: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纯合高茎紫花植株与纯合矮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请补充完整该杂交实验

的操作流程:雌株去雄--套袋。(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述)

(2)综合上述杂交实验及结果分析,该植物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与控制花色的基因

之间是否独立遗传?理由

(3)理论上,F:中的高茎紫花植株共有种基因型。

(4)矮茎紫花植株既抗倒伏又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欲从F的矮茎紫花植株中获

得能稳定遗传的矮茎紫花植株,请写出最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实验步

骤)。

【答案】

(1)套袋一人工授粉

(2)独立遗传(1分)F,植株的表现型中,高茎:矮茎=3:1,紫花:白

花=15:1,只有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或三对等位基因独立

遗传),F植株才会出现高茎紫花:矮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45:15:3:1的

情况

(3)16

(4)让矮茎紫花植株分别自交,子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即为能稳定遗传的

矮茎紫花植株

第10题:(7分)下图是一透明的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和CO?浓度下测得的

相关值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2)从图中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3)甲图中光照强度由B点增加到C点时,植物细胞叶绿体中Pi的含量变化

(4)若甲图是在CO2浓度为乙图中G时,改变光照强测得的曲线。若C02浓度由曲线中

G点增加到H点时,曲线甲中D点(光饱和点)移动方向(左移、右移、不变)

(5)若白天和夜晚的光照时间相等,则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则白天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甲

图中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答案】

(1)光合等于呼吸

(2)光、二氧化碳浓度

(3)下降

第11题: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中较为关注人类的健康,体现了生物学科的人文关

怀.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其中

由控制的遗传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

(2)2015年6月湘雅二医院产科一孕妇产下一个哭声似猫叫的女婴,该女婴所患的遗

传病最可能是缺失.

(3)某高龄产妇的男孩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面容特殊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该男孩

所患的遗传病最可能是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

(4)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5)正常人男性的皮肤生发层细胞中,有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答案】

(1)遗传物质一对等位基因

(2)V号染色体

(3)21

(4)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

(5)24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

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

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

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解答】解:(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分为单

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中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称为单基因遗传病.

(2)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导致的.

(3)某高龄产妇的男孩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面容特殊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该男孩

所患的遗传病最可能是21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

(4)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如白化

病、人类的红绿色盲等.

(5)正常人男性的皮肤生发层细胞中,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即22条染色体+X

染色体+Y染色体.

第12题:(00上海卷)(6分)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

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

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乙________。

(5)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前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I).植物淀粉酶

【答案】

答案:

(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的限制

(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4)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

第13题: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3种地雀,

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的祖先属于同

一个物种.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在地雀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地雀进

化提供了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地雀因为有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

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4)若某地雀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这个种

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它基因型个

体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

比例为______,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答案】

(1)种群原始材料.

(2)地理.

(3)生殖隔离.

4_

(4)60%8:19发生进化

【考点】B3: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

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

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在地雀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

异,为地雀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地雀因为有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

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生殖隔离,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

第14题:下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的部分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离不开调节。

(2)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的变化。“刺激”增强时,人

会出现口渴感觉,尿量也将减少的原因是

(3)在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各部分中,中枢位于,膀胱属于

【答案】

(1)神经一体液(1分)

(2)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分的重吸收增强

(3)脊髓感受器和效应器

第15题:(08银川一中三模)(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

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

果胶酸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

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储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①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储水备用。

②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

上。

烧杯

操作顺序项目

12

a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20mL20mL

b2mL/

c注入蒸储水/2mL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lOminlOmin

③取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一定时间后,观察(或比

较)和,并记录结果。

④最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及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

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进行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的混合并调整pH时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

6^…、10o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

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上述哪一种操作更科学?o理由

是。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

示,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

解,请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答案】

答案:

课题一

②注入果胶酶③相同时间内滤出的果汁体积果汁的澄清度

④相同时间内1号烧杯滤出的果汁体积比2号滤出的体枳多,澄清度高,说明果胶酶对果胶

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课题二

①方法二方法二的操作能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第16题:分析有关基因工程的资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构建某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加入培养基的物质

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菌落则成白色.图中甲--戊DNA

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T,CtGtC,G,

片段乙

I____

片段贞

限制雷M偎刚售N

受法组堂

AGCGCT

(1)若酶M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序列是三鳗2,则酶N特异性识别的

DNA碱基序列是.

(2)过程②是将所有片段混合在一起,用—酶拼接可得到不同的重组DNA.

(3)如果只考虑2个片段的组合,那么甲、乙、丁三个片段中能够形成环状DNA

的片段组合是—.(多选)

A.甲和乙B.甲和甲C.甲和丁D.乙和乙E.乙和

丁F.丁和丁

(4)为了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应在通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培养一

段时间,挑选出—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原来质粒中,限制酶M和N的酶切

位点应该位于.

A.M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N位于lacZ基因中

B.N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M位于lacZ基因中

C.M和N都位于青霉素抗性基因中

D.M和N都位于lacZ基因中

(5)上述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菌中表达,其原因是不同生物—.

A.共用一套DNAB.共用一套RNAC.共用一套蛋白质D.共用一

套密码子.

【答案】

GTGCAC

⑴CACGTG

(2)DNA连接酶

(3)ABCDEF

(4)青霉素和X-gal白D

(5)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必

需的工具酶,其特性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序列.

2、质粒经过酶M和酶N的切割形成甲、乙片段,根据甲、乙片段的黏性末端可知,两

AGCGCTGTGCAC

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分布是三££££、CACGTG,酶M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

AGCGCTGTGCAC

序列是三旦则酶N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庠列星CACGTG.

GTGCAC

【解答】解:(I)由以上分析可知,酶N特异性识别的DNA碱基序列是CACGTG.

(2)DNA连接酶可以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

(3)甲、乙、丁都有两个黏性末端,且都相同,因此如果只考虑2个片段的组合,那

么甲、乙、丁三个片段中任意两个连接都能够连接形成环状DNA.

(4)为了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应在通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青霉素和X-gal,培

养一段时间,挑选出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这表明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lacZ

基因已经被破坏,因此在原来质粒中,限制酶M和N的酶切位点都位于lacZ基因中.

(5)上述目的基因能够在受体细菌中表达,其原因是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故答案为:

GTGCAC

⑴CACGTG

(2)DNA连接酶

(3)ABCDEF

⑷青霉素和X-gal白D

(5)D

第17题:(10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

答下列问题:

(1)甲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

场所有0

⑵在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

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

码子位于分子上。(填字母)

(4)丙图中分子1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1链的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

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分子的水。(不考虑终止密码

子)

【答案】

(DDNA复制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或细胞核、细胞质(2分,答全给分)

(22和(:、b和d(2分,答全给分)

(3)ef

(4)6

(5)A116

【知识点】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解析:(DDNA复制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mRNA

单链为模板。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可以进行乙过程。

(2)a和d分别是亲代DNA分子上的单链,二者的碱基序列为互补关系,因此a和c、b

和d上的碱基序列相同。

(3)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属于DNA分子上的片段,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信使RNA

上。

⑷丙图中两个核糖体位于同一条链1上,说明1链为信使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化合

物:核糖、磷酸、4种碱基。

(5)从两条肽链m和n的长度可以知道,翻译从A端开始。1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

则最多对应117个密码子,最多对应117个氨基酸,脱掉116个水分子。

【思路点拨】根据DNA复制、转录、翻译的知识分析。

第18题:小鼠有20对染色体,若用H—胸腺喀喔脱氧核甘酸标记小鼠精原细胞的染

色体DNA分子,再在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H的DNA单链有80条

B.在形成的第1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H

C.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H的染色体有40条

D.在形成的第2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H

【答案】

D

【分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

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

核昔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DNA单链有80条被H标记,A正确;在形成的第1

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的一条链被H标记,B正确;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40

条染色体被H标记,C正确;在形成的第2代子细胞中,有一半染色体的一条链被H标

记,有一半染色体没有被H标记,D错误。故选D。

第19题:(07海南卷)下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请回答:

I

Ori□QTCI

II

12345

IIIJo4ioi

123456

「正常c正常.男性■女性

□男性。女性■患者■患者

(1)仅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利

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原因。(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写出与解答问题

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即可。)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山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I2的概率为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12的概率为。

(3)如果将该系谱图中一个表现正常的个体观感患者,便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系谱图,而且

根据新系谱图,就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请写出这个个体的标号和致病基

因在何种染色体上(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答案:(1)如果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IxAaxljAa

I__I_I

II>AaxlltaaAaxllsAa

I.II.I_____I___I

IllsaaIlkaa

如果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lxxitX3

II

K4A

口,xX*口2x,o,xxxnsXY

in叫xY

由上可知,不论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均可出现同样的系谱图。故不能

确定。(1分)

(2)11A

(3)II4(或答1%)常染色体

第20题: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长有约10片叶的杨树苗

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细胞分裂索旅用量叶像素做it气孔阻力净光合速率(24h)

叶绿素«/b

(R/1.5L营养液)(mg/g)(cm/s)(fiinol/n/•s)

甲组01.5372.083a3627.40

乙组0.51.8161.7030.3927.50

丙组L02.2591.811a241氏24

Tffl3.02.1381.732a3827.97

请分析并回答:

(1)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对叶绿

素总量及叶绿素a/b的影响是,由此推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