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学生版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自然屏障使得尼罗河流域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这表明影响两个地区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水平 D.居民习俗2.(2分)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这位法学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学的渊源 B.罗马法律有较强的民主性和灵活性 C.罗马法律维持罗马帝国的统治 D.《十二铜表法》是世界最早的法典3.(2分)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A.资本主义农场 B.庄园经济 C.自耕农经济 D.租地农场4.(2分)某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此引文肯定了()A.希腊罗马文化的历史价值 B.封建神学统治的危害性 C.人文主义思潮的社会价值 D.资产阶级统治的先进性5.(2分)西方国家在近代化的历程中,体现了三大变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其中最早实行“法治取代人治”的国家是()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6.(2分)如表是关于哥伦布的不同看法: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立场不同影响人物评价 B.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个人好恶决定人物评价 D.人物评价受时代的影响7.(2分)某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读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等,由此推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8.(2分)如图是英国学者B•R•米切尔在其著作《世界历史统计》中的统计图表,该图展示的是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据此得出的结论是()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英法工业实力全面衰落9.(2分)以下关于美国内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C.首要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使黑人获得了平等权利10.(2分)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这部著作告诉世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有人说他使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D.推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11.(2分)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下可以作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的是()A.柏林墙 B.联合国大厦 C.世贸中心大厦 D.埃菲尔铁塔12.(2分)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最准确的解释是()A.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B.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 C.这一年非洲国家公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D.这一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彰显了维护主权的决心13.(2分)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的是()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14.(2分)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引发舆论风暴,火遍全球。它可以就任何议题生成文本,完成包括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论文、诗歌在内的多种工作。下列科技中为ChatGPT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A.生物科技的革新 B.电气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5G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15.(2分)如图示意图中,能够体现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 B. C. D.四、非选择题(2大题,40分)16.(20分)发展道路并非一成不变,各国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继承、模仿、探索、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旦西方人入侵,日本人的做法就会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够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在宗教领域,赞成神道教成为国教……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在军事方面,废除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586页材料二:列宁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于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686页材料三: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始于1929年9月。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就下降了40%,除了少数几次股价短暂的回升外,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而商品贸易则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691页材料四:1988年,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摘自义务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5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面对西方的入侵,日本人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做法”?这一做法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进行辩论,请你以正方辩手的身份写一份辩论稿。字数260字以内。(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面对经济的衰退,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其特点是什么?收到了什么实际效果?(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认识)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油画家雅姆•蒂索的作品(1876年)《机器时代的享受》:乘坐汽艇游览泰晤士河、参观停靠在港口的巨大蒸汽轮船,是19世纪末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们乐此不疲的娱乐。在这幅绘画精致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身上的呢绒服装是苏格兰血汗纺织厂的优良出品,令他们引以为豪的英国巨轮吞吐着呛人的浓烟,泰晤士的河水则已经变成了浑黄的工业污水。——摘自[美]亨德里克•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二: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决定研制原子弹。后来,这一决定逐渐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的庞大计划,动用了大约60万人。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摘自义务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2页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里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历史调研试卷(5月份)·教师版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自然屏障使得尼罗河流域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这表明影响两个地区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水平 D.居民习俗【分析】本题考查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自然屏障使得尼罗河流域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可知,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在两河流域,“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地势平坦,洪水泛滥;古埃及的周围有许多屏障,尼罗河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这表明影响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影响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不是政治因素、生产水平、居民习俗,排除ACD。故选:B。2.(2分)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这位法学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学的渊源 B.罗马法律有较强的民主性和灵活性 C.罗马法律维持罗马帝国的统治 D.《十二铜表法》是世界最早的法典【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故A符合题意;说“……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的原因是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学的渊源,不是罗马法律有较强的民主性和灵活性、罗马法律维持罗马帝国的统治,排除B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D。故选:A。3.(2分)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A.资本主义农场 B.庄园经济 C.自耕农经济 D.租地农场【分析】本题考查租地农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不是资本主义农场、庄园经济、自耕农经济,排除ABC。故选:D。4.(2分)某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此引文肯定了()A.希腊罗马文化的历史价值 B.封建神学统治的危害性 C.人文主义思潮的社会价值 D.资产阶级统治的先进性【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A.材料未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历史价值进行叙述,排除A。B.材料未涉及封建神学统治的危害性,排除B。C.根据材料“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及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故C正确。D.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D。故选:C。5.(2分)西方国家在近代化的历程中,体现了三大变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其中最早实行“法治取代人治”的国家是()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掌握基础知识。【解答】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德意志的专制色彩仍然比较浓厚,排除A。B.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体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变革,最终在1875年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法国走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道路,排除B。C.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走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道路,排除C。D.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的原则,使英国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是最早实行“法治取代人治”的国家,故D正确。故选:D。6.(2分)如表是关于哥伦布的不同看法: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立场不同影响人物评价 B.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个人好恶决定人物评价 D.人物评价受时代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应该全盘否定,理由是他把欧洲强盗带来了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该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落后的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据此可知,对题干解释合理的是立场不同影响人物评价,故A正确。B.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标准是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即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推动社会进步,排除B。C.印第安人和欧洲人是一个群体,而非个人,排除C。D.材料未涉及不同时代对哥伦布的不同看法,排除D。故选:A。7.(2分)某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读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等,由此推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惨败,引发法国9月4日革命,资产阶级建立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在这种情况下,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后来,巴黎公社遭到血腥镇压,“五月流血周”标志着巴黎公社的失败。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志,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狄盖特为它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据题干“《共产党宣言》读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等”可知,这体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故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项正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题干未体现,排除BD项。故选:C。8.(2分)如图是英国学者B•R•米切尔在其著作《世界历史统计》中的统计图表,该图展示的是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据此得出的结论是()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英法工业实力全面衰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其中美国的资源丰富,经济体量比德国大;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经济体量较大,但是未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B是正确的选项;图表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英法工业实力全面衰落,排除ACD。故选:B。9.(2分)以下关于美国内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 C.首要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使黑人获得了平等权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外部障碍,美国内战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内部障碍,排除A项;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黑人奴隶虽然获得解放,但黑人并没有获得平等权利,排除D项。故选:B。10.(2分)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通过这部著作告诉世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有人说他使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D.推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的有关内容。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解答】根据题干描述并结合所学可知,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使自然科学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是对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挑战,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C符合题意;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排除A;《物种起源》的发表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排除B;推动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与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无关,排除D。故选:C。11.(2分)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下可以作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的是()A.柏林墙 B.联合国大厦 C.世贸中心大厦 D.埃菲尔铁塔【分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故A符合题意;联合国大厦、世贸中心大厦、埃菲尔铁塔都不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排除BCD。故选:A。12.(2分)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最准确的解释是()A.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B.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 C.这一年非洲国家公开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D.这一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彰显了维护主权的决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年”的相关史实。1960年先后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解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A符合题意;联合国为庆祝众多非洲国家独立而把这年设为纪念年与题干无关,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是1945年与1960年无关,排除C;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是1956年与题干信息1960年无关,排除D。故选:A。13.(2分)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爆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的是()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分析】要题考查凡尔赛体系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一战后,由于战胜国把罪责全部推给德国,对德国的制裁导致20世纪30年代德国国内民族仇恨增强,最终导致二战爆发。材料中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说明当时国际关系恶化导致战争,言外之意是说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B项正确;外交关系影响并不是举足轻重,排除A项;材料中说明的是国际关系问题,不是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排除C项;军备竞赛并不是完全可以避免,排除D项。故选:B。14.(2分)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引发舆论风暴,火遍全球。它可以就任何议题生成文本,完成包括回答问题,撰写文章、论文、诗歌在内的多种工作。下列科技中为ChatGPT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A.生物科技的革新 B.电气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5G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工智能的ChatGPT,为ChatGPT的研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生物科技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A;电气科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开始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5G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5G通信技术只是ChatGPT的研发的技术之一,排除D。故选:C。15.(2分)如图示意图中,能够体现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是()A. B. C. D.【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D符合题意;A反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A;B反映的是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排除B;C北约与华约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故选:D。四、非选择题(2大题,40分)16.(20分)发展道路并非一成不变,各国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继承、模仿、探索、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旦西方人入侵,日本人的做法就会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够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在宗教领域,赞成神道教成为国教……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在军事方面,废除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586页材料二:列宁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于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686页材料三: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始于1929年9月。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就下降了40%,除了少数几次股价短暂的回升外,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而商品贸易则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691页材料四:1988年,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摘自义务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5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面对西方的入侵,日本人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做法”?这一做法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进行辩论,请你以正方辩手的身份写一份辩论稿。字数260字以内。(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面对经济的衰退,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其特点是什么?收到了什么实际效果?(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认识)【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明治维新的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影响,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作用,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1)根据材料一“一旦西方人入侵,日本人的做法就会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够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西方的入侵,日本向西方学习,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日本进行全面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2)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证明“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这一观点,可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我方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俄国十月革命后,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于是,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等;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2年成立了“苏联”﹔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方认为新经济政策虽然表面上是一次暂时的退却,但苏维埃俄国最终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3)根据材料三“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始于1929年9月。一个月内股票的价值就下降了40%,除了少数几次股价短暂的回升外,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到1933年,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而商品贸易则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大危机造成的,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于1933年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逐步复苏了美国的经济;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知,改革要从一个国家的国情出发,着眼国家富强、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改革措施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国家发展道路并非一成不变,要因时而变,不断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否则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局不稳,国家分裂。故答案为:(1)做法:进行明治维新或资产阶级的改革。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不久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辩论稿:我方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俄国十月革命后,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于是,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等;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2年成立了“苏联”﹔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方认为新经济政策虽然表面上是一次暂时的退却,但苏维埃俄国最终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3)对策: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或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效果:逐步复苏了美国的经济;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认识:改革要从一个国家的国情出发,着眼国家富强、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改革措施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国家发展道路并非一成不变,要因时而变,不断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否则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政局不稳,国家分裂。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油画家雅姆•蒂索的作品(1876年)《机器时代的享受》:乘坐汽艇游览泰晤士河、参观停靠在港口的巨大蒸汽轮船,是19世纪末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们乐此不疲的娱乐。在这幅绘画精致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身上的呢绒服装是苏格兰血汗纺织厂的优良出品,令他们引以为豪的英国巨轮吞吐着呛人的浓烟,泰晤士的河水则已经变成了浑黄的工业污水。——摘自[美]亨德里克•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二: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决定研制原子弹。后来,这一决定逐渐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的庞大计划,动用了大约60万人。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摘自义务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2页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里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理解材料,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