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单元测试卷(合集)-语文部编版8年级上册(2份打包,含答案)语文部编版(2024)8年级上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B.《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指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做过中书舍人。
C.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思想家,有“山中宰相”之称。
D.陶弘景写本文的目的是向谢中书表明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属引凄异引:延长(郦道元《三峡》)
B.晓雾将歇歇:消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互相轩邈轩:远(是均《与朱元思书》)
D.相与步于中庭相与:—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单车欲问边”,诗人轻车简从出使边疆,想要慰问那里的将士。
B.“归雁入胡天”,诗人以“归雁"自比,表达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描绘奇美壮丽的边寒风光。
D.尾联“候骑”,指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本诗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悬想“昔日”仙人费祎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塑造诗人吊古伤今的形象。
B.颔联紧承首联,两联都以神话起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而两个“空"字,令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昭然可见。
C.颈联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描写的景物境界阔大,色彩鲜明,富有美感。
D.诗人因景生情,由吊古到怀乡,先感慨而后生愁绪,景象前后发生三次变化,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②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④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地方官,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语(yù):作动词,鸣叫之意。③觉(jué)醒。④思想:烦恼。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移步换景,首联从大处落笔,描写了水天相接的西湖美景。
B.《早兴》颈联“头仍重"而“体乍轻”,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
C.两首诗的颔联都运用拟人修辞,表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D.《钱塘湖春行》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早兴》则整首诗笼罩着离愁别绪,流露着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6.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语段,按要求填空。(4分)
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们看到他们,往往会忘掉了自己的悲观,鼓起勇气来,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一类孩子的未来而战斗。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怠,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
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他们"认真对待工作、坚守原则,就算想要通行的人是也必须出示通行证。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作者是(国籍)著名记者(人名)。(3分)
8.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14分每空1分)
(1)《野望》中写在“薄暮”中诗人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上远眺,见到了草木明丽之景,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漂泊异乡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写景来交代行踪,用比喻来暗示内心抑郁、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_,___"。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句子是“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9.人生路漫漫,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如何战胜困难呢?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里有生动的解答。在“如何战胜困难"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班主任要求你给同学们推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请结合书中相关内容,简述推荐的理由。(3分)
10.参照画线句,从《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任选两个,补写句子。(4分)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___;___;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①,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②,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③可爱。
(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
【注释】①虚澄:空虚,清澈;②滉(huàng)弄:模糊不清;③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11.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处句子的停顿。(标3处)(3分)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
12.本文写景如画,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请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4分每空1分)
小语:回顾白居易的一生,杭州,成为他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成为他内心深处温柔的眷恋。这两首都是他在杭州时写下的诗。
小言:【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描摹了春水上涨的景象。中间两联细致描写莺、燕、花、草四种景物,展现了西湖的明媚春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对的热爱。
小语:【乙】诗的“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
小言:是啊,两首诗的颔联都运用修辞,表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度荆门望楚①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②。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③。
今日狂歌客④,谁知入楚来。
【注释】①陈子昂,四川人,这首诗是他在唐高宗年间初次出川赴长安应试途经荆门时所作,此时的作者意气风发,即将走向人生的新天地。②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③隈(wēi):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④“狂歌客"是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此人性格狂傲不羁。
请对【甲】诗“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画面加以描绘。(3分)
15.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尾联在手法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3分)
16.下面两首诗都出自于《古诗十九首》,小语发现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从内容、情感角度加以分析。(3分)
甲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乙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从唐诗中寻找人物精神,请你完成各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篇托物起兴,表明宇宙万物不是永恒存在的,人应该奋发有为。
B.这是一首咏志诗。“志在千里"的“志”是诗人统一全国的决心。
C.全诗以景抒怀,诗人虽然已到暮年,但是他仍有尚未泯灭的雄心。
D.诗歌的结尾两句为乐府诗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18.诗中“烈士"指什么?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诗人怎样的精神?请简要回答。(3分)
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选段一:
“我的家住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常到山上砍柴,冬天就到山上采树皮。我常听村里人说到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我喜欢这个。"他们用自己的手替我们做千双、万双鞋子。妇女们给我们缝军衣,男子们侦察敌军。每个人家都送子弟入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选段二:
红军里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少年。少年先锋队是共产主义青年团所组织的,据共青团的书记冯文彬说,西北苏区里共有队员四万左右。但在红军里总有几百人:红军每一驻扎地都有一个“模范队"。他们都是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从全中国各地来的。其中有许多经历过长征的艰苦,像这个小号兵一样。
选段三:
他们怎样度过这样的生活,你也许会感到疑惑。一定有好几百名死了或被杀掉。有两百多名因做侦探工作或宣传工作而被捕关在西安肮脏的牢狱里,有些乃是长征时赶不上军队的散兵。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惊人的,他们对于红军的忠诚是少年人的无可置疑的绝对的忠诚。
选段四:
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我猜想大人们看到他们,往往会忘掉了自己的悲观,鼓起勇气来,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一类孩子的未来而战斗。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他们不管行军的倦怠,一碰到人就向他问候:“好呀!”他们有坚忍、苦干、活泼的精神,有热烈的求知欲,你一看见他们就会感觉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会感觉到任何民族最有希望的都是少年人。
从选段中看,“红小鬼"具有哪些品质?(2分)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每个人家都送子弟入红军。
21.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请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作文
(30分)
2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是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去观光。学完课文之后,老师决定带你们去三峡旅游,请你联系课文的描述,做一回小导游,与一段导游词。(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D
6.少年先锋队队员或“红小鬼"彭德怀
7.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示例:同学们,《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缺衣少食,武器简陋,既要和武备精良的敌人作战,还要接受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从中我们可以汲取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10.张学良沉着发动“兵谏”,刚正不阿贺龙带领人民完成革命,出生入死
11.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
12.示例:我喜欢“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这句话,前面两个比喻把小楼周围雪景写活了,谓天地间如涂上白银,如水银泻地。后面两句写雪光仿佛照得人的骨肉都莹洁透明,极夸张之致。
13.游踪西湖春日美景(前两空意对即可)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拟人
14.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15.(1)李诗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拟人(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惜别眷恋、依依不舍的深情。(2)陈诗借春秋时期楚国人陆通(狂歌客)自比,这是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志趣(向往新世界、开拓新生活的思想\乐观自信、豪爽奔放、激昂慷慨\入楚时的惊奇、激动、兴奋、愉快、热烈的心情。)
16.示例:内容上甲诗写叶绿花盛,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但是天长地远,难以送达,只能独自感伤;乙诗写游子在过江时采摘芙蓉,触发对故乡妻子的思念之情。两者都因人感物,由物及人,抒写情思,表达了思妇与游子的相思离别之情。
17.C
18.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9.①乐观自信;②忠诚;③勇敢(不怕牺牲);④有理性和崇高信念(精神高尚);⑤有强烈的求知欲;⑥坚忍苦干;⑦活泼。
20.“每个"都”写百姓们积极送自己的子弟参加红军,充分表现了百姓们拥护、热爱红军之情。
21.示例:红军小战士们心中有信仰,他们热爱红军,积极参加红军,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勇往向前,为的就是解放人民,建设一个新世界。
22.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啭。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这里有多情的三峡风光,还有热情的三峡人民,希望你们常游此地。语文部编版(2024)8年级上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0分)
此时A向我走来,摘下墨镜和白色帽子,我这才看出他很年轻。他的一头浓密的黑发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黑黝黝的脸上露出táo气的笑容。
他中等个头,看上去力气不大,但他向我走来,握住我的胳膊时,双手像铁钳一样有力,我,吃惊地后退了一步。后来我注意到,他的动作有一种美洲豹式的优雅,在那套硬邦邦的制服下依然透着轻盈jiǎo健。
他把脸挨近我,咧开嘴笑,敏锐而炽热的目光盯着我,一双手像铁钳般地握着我的两只胳膊,然后晃了晃脑袋,滑稽地努了努嘴——眨了眨眼!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táo()气jiǎo()健咧()开炽()热
(2)选文中的A是斯诺抵达西安府后见到的驻扎于敌营心脏的(填写字母)。作品还写到了许许多多的“红色力量”,其中不乏一些行业专家、科学人才等,他们为革命事业注入了更鲜活的力量,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4分)
A.徐海东B.徐承志C.邓发D.林祖涵E.王牧师F.徐特立
(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写到了他见到的、交往过的各种身份和性格的人。对于这些人,他都尽可能地展现其风貌,并直言自己对人物的感受。请参照示例,从周恩来、徐特立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原著内容简析其在作者笔下展现的风貌及其带给作者的感受。(2分)
示例:A是一个自信优雅、轻盈敏锐的潜伏者,他给人以热情又无惧无畏的感觉。
2.下文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趣味良多。这是作者对春秋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
C.“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
D.选文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全,都)猿鸟乱鸣(纷乱)
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鱼)
C.怀民亦未寝(睡)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D.五色交辉(辉映)四时俱备(四季)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2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有几分彷徨和苦闷。诗歌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
B.诗歌首联“望"字点题,景中含情,景中有人,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C.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所见到的景色,有远景、静态,有动态、近景。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写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也冲淡了诗人心头的抑郁。
6.选出对李白《渡荆门送别》一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毫无离家时的悲愁,诗人坐船沿途观望三峡的崇山峻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壮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B.颔联展现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一望无际的原野,眼界是那么开阔:滔滔奔涌的大江,气势是多么雄壮。
C.颈联的景象既新奇又美丽:夜晚江面平静时,明月的倒影在水中像天上飞下的明镜,白昼辽阔平原上雾霭在日光下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
D.尾联中作者心生惆怅之情,既有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又有对自己漂泊在外的伤感。
7.相信你已猜出了S是谁,以下选项中的人物评价与S相符合的是()(2分)
我一边和S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混合的产物。
A.他是一个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急躁又谦虚的人。
B.他是“三军”统帅,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C.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D.他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个人自尊心极强。
8.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逆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进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②……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
③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扑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选文记叙了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这场战斗发生在下图中的处(A、B、C选一项)。(2分)
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分享美文·感受文化之美】
在山西省的东部,有一处要塞,此处山清水秀,城奇关险,堞墙逶迤,飞瀑倒挂。巍峨的山,直指云端,势可断雁;雄伟的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澈的河水,绕城而过,惠及晋冀。这里就是娘子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九关”。南城门是关城的主要通道,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绝佳的攻守地势,气势恢宏,建筑气派,是我国长城关隘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9.同学们分享了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娘子关"。请参考示例,以“美哉,娘子关!”为开头,写下你的感言。(2分)
示例:美哉,娘子关!山清水秀,气势恢宏,美在身边,晋在眼前!
感言:
【活动二:补写对联·宣传家乡名片】
关羽一生征战南北,其故事传到各个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是关公信俗地域广泛的最好写照。
10.同学们搜集了关帝庙对联的一则上联,请你对出下联。(2分)
上联:汉朝忠义无双士
下联:
【活动三:研读名著·汲取文化养分】
11.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我们能从阅读经典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说说你从《红星照耀中国》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分享你运用的阅读方法。(不少于50字)(3分)
12.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在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中徜徉,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表现三峡山水的奇绝之美。
上联:重岩叠嶂,绝生寒树(2分)
下联: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班级举办“品文赏美景”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城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3.古人著文,辞约而旨丰。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清荣峻茂:
(2)夕日欲颓:
14.景语皆相同,情语大不同。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属引凄异: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1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郦道元和陶弘景笔下的水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2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文中指隐士所食之物。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负势竞上
②鸢飞戾天者
③于斯已办
④岂徒语哉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19.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和《使至塞上》,回答问题。(3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两首诗词中都写到了“河"这一意象,请说出两首诗词中描写这一意象及作用的不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
[汉]刘桢
其一
泛泛①东流水,磷磷②水中石。蘋藻③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④嘉客。岂无园中葵?懿⑤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①泛泛:水流的样子。②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③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④羞:同“馐”。美食,这里用作动词,用美食招待的意思。⑤懿(yì):美好。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中蘋藻的形象。(2分)
22.这两首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于“赠”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两首诗中的劝勉之意。(2分)
2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描写(4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具早春特征的动植物描写春景。
(2)两首诗都写到了春日美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写出。(3分)
2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3分)
作文
(50分)
25.写作
题目: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力求做到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1)淘矫liěchì(2)CBDF
(3)示例一:周恩来是一个清瘦结实、头脑冷静的领导者,他给人以真诚又热情洋溢的感觉。
示例二:徐特立是一个目光如炬、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给人以实干又谦虚谨慎的感觉。(人物身份要基本正确,所概括的人物特点,只要符合人物外在或内在均可,给人的感觉属于该人物展现出的“气质特点”即可)
2.B
3.C
4.B
5.D
6.D
7.C
8.B
9.示例:美哉,娘子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雌名,惊艳古今!
10.示例:千古英雄第一人
11.示例: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阅读时,我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红小鬼"等部分,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埃德加·斯诺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然后我还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12.示例:素湍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陀螺果育苗技术规程
- 2025年南昌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超铀元素及其提取设备合作协议书
- 河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申请书
- 项目策划编制指南
- 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卖春联)
- 2025产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 2025年医用超声诊断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发展计划
- 工作坊聚焦教育技术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北城片区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及应用需求现状分析报告
- 农业保险培训课件
- 茶园租赁合同(含茶叶加工销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浮式液化天然气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药品连锁总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家用清洁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0617国金证券机器人行业研究垂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野望416mb
- 数字时代亲属关系重构-洞察及研究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招商人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