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_第1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_第2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_第3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_第4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单元习题语文教学进度表(第八册)周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3月3-7日通识教材(1课时)1海上日出(2课时)3课时210——14日2火烧云(2课时)快乐读书屋一(2课时)能说会写(一)(2课时)语文七色光(一)(1课时)7课时317——21日语文七色光(一)(1课时)单元复习及测试(4课时)3歌词两首(2课时)7课时424——28日4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快乐读书屋(二)(2课时)能说会写(二)(2课时)语文气色光二(1课时)7课时531—4月4日语文七色光二(1课时)单元复习及测试(4课时)5捅了马蜂窝(2课时)7课时64月7—11日6渡河少年(2课时)快乐读书屋三(2课时)能说会写(2课时)语文七色光三(1课时)7课时714——18日语文七色光三(1课时)单元复习及测试(4课时)7血染的实验报告(2课时)7课时821——25日8开天辟地(2课时)快乐读书屋四(2课时)能说会写四(2课时)语文七色光四(1课时)7课时928——5月2日语文七色光四(1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9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7课时105—9日10古代诗歌三首(2课时)快乐读书屋五(2课时)能说会写五(2课时)语文七色光五(1课时)7课时115月12——16语文七色光五(1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11最佳路径(2课时)7课时1219——23日12孙悟空龙宫借宝(2课时)快乐读书屋六(2课时)能说会写六(2课时)语文七色光六(1课时)7课时1326——30日语文七色光六(1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13挑山工(2课时)7课时146月2日-6日14愚公移山(2课时)快乐读书屋七(2课时)能说会写七(2课时)语文七色光七(1课时)7课时159——13日语文七色光七(1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15一夜的工作(2课时)7课时1616——20日16布衣元帅(2课时)快乐读书屋八(2课时)能说会写八(2课时)语文七色光八(1课时)7课时1723——27日语文七色光八(1课时)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总复习(2课时)7课时1830—7月总复习(7课时)7课时第一单元主体1<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难点:

目标1、2。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四、总结五、拓展、作业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

“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

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三、总结全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四、作业背诵课文。主体2<火烧云>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作业设计、安排: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1、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2、开火车读课文。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三、精读,积累语言。(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3、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你已经把它记住了吗?(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3、这么多的形状,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四、熟读,理清脉络。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

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估生: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等。

师总结:火烧云是那么得变化极多,那么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呢?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

自由朗读2—7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变化极多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颜色和形状)

2.

仔细观察,说说这些颜色有什么特点?(估:是ABB型ABAC型)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了不同的这些(师引导)词语来写,前面的是事物加上后面的是颜色,对啊,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类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事物+颜色。还能说说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只要合理都可以采取)

师总结:这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吗?

4.

师引导: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

自由朗读4—6自然段,找一找写了哪些动物?(马、大狗、大狮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读一读。(生读)

师引:是的,这三种动物是各有姿态,多可爱啊,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边读边想象一下你心目中那可爱的小动物吧(齐读)。

师引:通过想象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师生齐说)“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师引导学生举例说说其中一种动物。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按照这个顺序来想象复述一下。

6.

天空中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火烧云在不断地变化着,聪明的你猜想一下还会有其他的形状吗?

7.

模仿其中的一段,(发挥想象),仿写一种其他事物形状的变化。写在练习本上。

8.

生展示自己心目中可爱的小动物。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1.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估生:恍恍惚惚

一会儿工夫

2.

齐读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五:作业

把你想说的写在练习本上。快乐<古诗三首>教学内容:学习《使至塞上》、《宿建德江》、《暮江吟》。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本课教学1课时。教学流程;

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一、学习《使至塞上》

1、生自读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读,注意纠正读音。

3、师介绍作者及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五言律诗。公元736年,吐蕃发兵进攻唐属小国小勃律(在克什尔北)。公元737年,唐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王维赴边塞的途中。全诗共8句,这里只节选了4句。

4、生再读古诗。

5、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同桌互说诗意,在小组内互说诗意。

6、学生再反复读古诗,在读中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二、总结学习方法:先读通读顺古诗,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最后再反复读古诗,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仿照上首古诗的方法,学习《宿建德江》、《暮江吟》。

四、学习古诗要抓住重点诗句加以引导,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五、指导背诵三首古诗。

六、认识“至、旷、瑟”三个字。

可以先在诗文中认识,然后单独拿出来,读音组词。

七、迁移练习:

在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讲一讲诗中描写的情景。

八、拓展练习:

找一些描写日月的古诗来读一读。快乐<皎皎空中孤月轮>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后的8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

海上升明月的课件及图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指导阅读(一)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2、

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三)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四)运用不同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

读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课文中联想的句子。二、积累内化

1、抄写描写景色的词语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3、出示生字卡片、认识课后的生字,读准注音。强调“簇、剔、皎”的读音。4、练习

三、迁移练习:观察月亮升起的过程,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四、实践活动: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阅读。能说会写<谈一谈观察的景色和感受>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单元主体设计的,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说健说感谢下来。口语积极的内容是学生看见的、摸得着的事物,有利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教材有如下要求:一是要认真仔细地去观察,抓住特点,要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一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情景和体验说出来。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对在其观察的事物有自己的体验。

2、能够有顺序表达,说话又,说得清楚明白。

3、尊重他人,养成倾听别人讲话,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直到课前观察,如何引导学生有自己的体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有条理的说出来。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可见或挂图。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伴随音乐)每天清晨,太阳为我们送来第一缕霞光;傍晚,月亮为我们拉开想象的窗帘,星星闪烁得像孩子的眼睛。你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一番感慨呢?(生说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再整理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时组长注意纪录,并把小组内的进行汇总,形成小组汇报提纲。

班级内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

扩展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星辰,并把观察缩减和别人交流。能说会写<观美景写感受>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

3、有中心,有顺序。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一、文前指导:

1、课前布置观察,写观察日记。和父母一起观察自已喜欢的景象,细细地去体验、感受。要注意观察的方法,如观察顺序,如何抓特点,如何细心地感受体验,能把感受体验写下来。第一课时

文中指导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今天的作文课上都很兴奋,是不是因为老师上次给你们布置的观察日记很有意思,你们都观赏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把这优美的景色让老师也看看,大家说好不好?那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一齐读。(老师挂出小黑板)二、课中交流:学生交流自已的观察日记。1、听了同学们的日记,谁来说说?有什么感受?谁还有补充?(1)我们在作文中表达出一定的真情实感,这样,这篇作文就有中心了。(2)要按顺序写,抓住主要特点。我们写的时候,可以依照我们学过的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还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把能表达中心的部分要详写,写出自已的感受。2、指导布局: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构思如何作文。拟提纲,修改提纲。提示:根据你准备写的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材料安排做到有详有略,在提纲中做上记号。谁来把提纲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大家听一听,他的提纲编的怎样?同座互评提纲,在提纲评估表中进行第一次互评分,提出修改意见。各位根据修改意见修改提纲。3、起草作文:下面请同学们依据你编的提纲动手写作文,写的时候注意语句通顺连贯,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书写认真。这样这次作文目标就达到了拿出草稿本,开始动笔完成这篇作文。第二课时集体评议草稿,修改作文。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老师指导同学们写了一篇作文,大家都写出了自已最喜欢的优美景色,这一节课我们来上一堂作文评改课,请同学们拿出作文初稿,回忆一下,作文前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生答: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恰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课前,老师认真地阅读了同学们的初稿,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写得很好,达到了这次作文的目标。(板示)他们将获得这次作文的耕耘奖。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在有中心、有顺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别灰心,只要你们上好这节评改课,认真修改,你们的作文也一定能获得耕耘奖。二、评改作文(一)评优秀稿1、按目标评改看看“有中心”这一条,还记得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怎样做到有中心的吗?生答: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或字里行间写出自己的感情。请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作文,快速默读,用“~~~”划出写他独特感受或表达他感情的句子,想一想他这一条有没有做到?2、生画,请一学生说,师划这样写我们一读就知道了他写这篇作文的目标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如果你也做到了这一点,就在相应的等第栏里打“√”。3、同学们再快速地默读范文,用“

”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想一想他是怎样来写的?这样写就很有条理。我们再一齐来欣赏该同学作文中详细写景的片段,轻声读思考:他是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生答:⑴按照一定的顺序⑵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活动、变化等来写具体的。4、老师也觉得他在写美景时做到了有条理、内容具体这两条(指板书),符合作文目标,不仅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二)评有问题的稿子我们来看一个写得不怎么好的片段。轻声读一读,思考:这个片段的毛病在什么地方?生答:虽然按一定的顺序写了,但没有把景物写具体。该如何修改呢?同桌之间互说,请一生说。(三)评自已的文章1、自评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作文目标,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先说说你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2、互评互改谁先来说一说?(请两生说说)同桌交流进行互评,对照作文目标给你的同桌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修改。

3、自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作文目标的顺序,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增、删、调、换、订”的修改方法(出示),逐条修改自己的作文。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作文评改课,同学们的作文跟原来相比一定有了很大进步,作文质量得到提高,这些同学的不仅可以得到耕耘奖,教师还将授予你百花奖。互评之后仍需要修改的同学将继续修改,已经定稿的同学就请拿出作文本誊写。(四)作后评讲

概述此次习作情况。⑴表扬优生,鼓励进步生。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语文七色光一教材说明“语文七色光

一”包括形近字和近义词选择两道基础知识的练习题;两道日积月累的题目,一个是词语积累,一个是古诗词的积累;还安排了知识窗和语文实践活动。这些内容多时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注意知识的扩展。教学目标1

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2

通过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3

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4

通过“知识窗”和“窗外事”使学生增长知识。教学重点:1

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

2

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难点:1

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

窗外事材料的搜集。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题和第二题教学目标:1

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能区别字形,不写错别字。2

通过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学重点:同目标。教学难点:第二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学流程:1辨析形近字组词。首先让学生看看每组字的字形有什么不同,然后在组词。这道题的每组字都是形似混淆的字,通过组词检测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分能力,防止混淆和用错。从字的结构上看,都是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可以介绍一些形声字的特点,以便学生提高对形近字的辨识能力。形声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这个子的意义有关,叫形旁;一部分和这个字的读音有关系,叫音旁。如“圆”,“口”表示形,“元”表示读音。对形近字的区别主要在意义上,所以要在意义上加以区分。如“惭”的

形旁和心里活动有关,所以是竖心旁。2、引导学生用词要准确,通过此题的练习,让学生养成用词要推敲的好习惯。第一句:选“负”,通过读让学生感受到“负”和后面“一纵一纵,使劲儿“相吻合,可以看出太阳生气似的奋发向上的情景。第二句:选“镶”更符合当时太阳躲在黑云中,从黑云边上透出光的情景。第三句:选“烧”,通过读让学生感觉到天空是变化的。感受的准确性。第四句:选“沉静”,通过读感受到用词的准确性。“安静”是指环境而言;“冷静”是指一个人的情绪而言;“沉静”是指沉稳心情。第五句:选“映”,“映”体现海的特点,水天互相映衬。第六句:选“享受”,温暖一词只能用“享受”一词来修饰。作业:搜集有关形容日、月的词语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日积月累”、“知识窗”、“

窗外事”。教学目标:1、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2、通过“知识窗”和“窗外事”使学生增长知识。教学重点:“日积月累”和“知识窗”的学习

教学难点:“窗外事“材料的搜集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词语的积累:首先让学生搜集带月和日的词,进行汇报,学生互相交流。记下优美的词语。然后记住书上给的词语。(二)诗句的积累:(1)有感情的读书上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诗文意境。(2)让学生找到原诗、原词读。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李白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适,

原。

好,只

昏。——《乐游园》李商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三)了解古代作品中对太阳、月亮的别称。并记住这些别称,以便今后学习。太阳(白驹、赤乌、金乌、曦和、阳景、光朱)月亮(婵娟、玉桂、太清、蟾宫、银盘、玉兔)(四)学生搜集到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太阳能的例子进行交流,更多地去了解太阳能的知识。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恍惚至少空旷瑟缩皎洁魅力无畏剔牙绸缎簇拥玫瑰遐想二、看拼音填汉字。fuzongchaxiafengcan()责()然()那晚()门()()烂xiangziranyingputaozhengui()嵌()色()布()亏()()城()()下shihushoutongtongmiaorou雄()模()()命红()()寺()()搓三、比一比,组词语。魄()辨()装()贤()撒()魂()辩()妆()览()撤()惭()染()园()届()渐()柴()圆()庙()四、照样子,写词语。1、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一会儿,(),(),()。2、一纵一纵,()。很浅很浅,()。3、恍恍惚惚,(),(),()。4、金灿灿、(),(),()。5、半紫半黄,(),(),()。五、括号里的词语用哪个更好些?(画“∨”表示)1、它的光芒给黑云(装染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2、太阳像(背挑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3、只见雄浑的天穹和苍茫的大海相交处,(映现露)出了一片微红。4、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冷静沉静安静)一会儿再看。5、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漫亮)到东边。6、当人类(享受感受承受)太阳的温暖时,她默默地存储着光亮,夜幕中她便让这些光为夜行者导航。六、补充成语。()日东()光()万()()月()空光()无()月()风()月色()()()日炎()月()星()()()众生()芳()艳()()起舞一()()样七、补充诗句。1、日出江花红胜火,()。出自唐朝诗人()的《》。2、明月几时有,()。出自()朝诗人()的《》。3、(),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的《》。4、(),对影成三人。出自唐朝诗人()的《》。八、写出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太阳、月亮的别称。太阳()、()、()、()、()、()。月亮()、()、()、()、()、()。九、默写古诗,并写出作者及朝代。宿建德江使至塞上暮江吟第二单元主体3<歌词两首>松花江上教材说明:《松花江上》是张寒晖写的一首歌的歌词。《松花江上》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歌曲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此歌迅速在全国传唱,悲怆的旋律震撼人的心灵,也唤人猛醒。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2、理解歌词内容。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

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保卫黄河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2、理解歌词内容。3、指导学生读书。教学过程: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讲解本首歌词的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学生欣赏歌曲,从中体会歌词充满战斗豪情,奔涌着奋勇抗战的激情。2、教师范读,强调读时注意事项,要读出激情。3、学生齐读,指名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是通过两部分进行表达,先描绘了抗战时期黄河的宏伟壮观。诗人勾画出一幅山河壮丽,人欢马跃,气势磅礴的抗日画面。再写描绘抗日将士机智、勇敢战斗的情景,进而抒发了誓死保卫祖国的凌云壮志。先总写“抗日英雄真不少”、再写英雄们的战斗姿态,最后抒发了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特点:(1)写物赞人的手法巧妙运用。(2)豪放、激昂的呐喊。5、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6、写字指导。(1)读的字中应注意“逞”的读音是翘舌音。(2)指导写注意“矛”不要丢掉下面下面的一撇。7

作业:搜集《狼牙山五壮士》的有关资料。主体4<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一)学习课文一、二部分1、指名读(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1、自读第三部分。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3、讨论:(1)五壮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危险,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战士们为什么热血沸腾?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5、指名分别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2)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你从五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中体会到了什么?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试着朗读课文最后一部分。2、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多种方式读,指导读出感情。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3、质疑,总结全文。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三、学习生字词1、读生字组词2、读读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3、注意“尸、斩、磨、罢、豪”5个字的部首。4、组词:寇(

晋(

挥(

葛(

尸(

)冠(

普(

晖(

蔼(

户(

)崖(

斩(

磨(

豪(

屈(

)涯(

崭(

魔(

毫(

掘(

)四、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4、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崖快乐<平型关首战告捷>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意义。

2、能够正确、刘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字。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八路军是如何取得平型关大捷的。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题释字猜想内容。

读书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课文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猜想相符。

2、同桌互读、指名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3、学生根据自己读的情况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将本

次战斗的时代背景简要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首战”的意思。

4、品读。(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弄清战斗的过程。)

(1)战斗开始是八路军是如何将“口袋”两头封死,让日军进退不得的。

(2)当日军要抢占制高点时,我赴冀部队是如何与敌人进行顽强激战的,从那能看出战士的应用与无畏。

要让学生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选择重点段落多朗读几遍。尤其是最后一段平型关大捷的意义,一定要让学生齐读,读出其实,读出情感。

三、积累内化。

(1)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2)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

四、识字指导。

“绥”与“嘶”两个字都是平舌音。“隘”读“ài”不读“yì”。快乐<一个缺口的馒头>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抗战中军民是如何以民族大义为重,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文中要求识的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一、读书指导。

1、解题:为什么会有“缺口”?谁留下的“缺口”?

2、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随机纠正,指导。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二、讨论:

讨论问题:

1、大胡子为什么要为饥民跪下?

2、大家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将抓到手的馒头默默地放到车上?

3、当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站到尤小翠的坟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们此时心情如何?

讨论方式;

1、自主读书感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1、三、积累内化。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四、识字指导。

“触、栓、搐、振”是翘舌音不要念成平舌音。五、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能说会写<举行一次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增加对爱国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

2、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难点:

将自己的发言表达的正确流利。敢于在众人面前作较长的发言。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出示挂图,引出话题。

可以出示书中三位抗日英雄的挂图,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他们的事迹。

指名介绍,同学评价。

(1)

指名学生分别介绍三位抗日英雄的事迹,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

可以围绕内容是否准确,表述是否清楚,以及语气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出示要求,明确目标。

(1)阅读文字说明。

(2)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

(3)介绍自己应如何表达。

小组互动,全面参与。

(1)

谁知道其他抗日英雄的事迹,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2)组长做好记录,推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进行发言。

指名表达,全班互评。

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前面叙述,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要既找优点又发现不足。

讨论小结,拓展话题。

引导学生说说指导的其他和抗日有关的情况。比如自己的家乡和当年抗日有关的情况,家乡著名的抗日人物。能说会写<写一篇读(观)后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教学思路:一、课堂导语

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影视节目和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这种感受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读后感或观后观。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你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三.习作指导,(写读后感为例)

1、读懂读通读透原文。

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读原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弄懂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清楚了原文写的是什么,又知道是怎样写的,并且明了为什么这样写之后,也就为写好读后感提供了前提,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读原文时,要以“平常心”去读,不要一捧起书来就想我这是要写读书笔记啦!我写什么呢?怎么写呢?这样,自己的心先浮躁起来,就深入不到书里去了,越读越急,最后一无所获。

2、掩卷而思,以读引感。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几件事?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各是什么?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等等?然后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

3、正确处理“读”和“感”的关系。

写读后感受,要抓住体会和感受重点写,不可大段的摘抄原文,以“读”代“感”,或重“读”轻“感”。写读后感想,要注意发挥联想,如联系一些相关的实际事例,对照原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联系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别人的;也可以是身边的,远处的;或是过去的,现在的,不受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

4、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说实话。

写读后感,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既不能脱离原文内容,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瞎扯,也不可以写“检讨”,表决心,喊口号的形式代替感想,力求做到真挚自然,恰如其分。

5、读后感的一般结构。

①简介读原文的时间,原文的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原文后的总体感受(这一部分要略写)

②引用原文观点或中心句或精彩佳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这一部分要详写)

③引用原文的句子,要用上引号,并在它与所谈的体会之间用上合适的过渡词或过渡句,可稍对原文加以分析或肯定,再联系实际进行体会,叙述时,可以“边叙边议”或“先叙后议”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④以总结中心或有启迪作用的句子结尾。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二课时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出示两篇作文: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三、修改作文。四、誊写作文。语文七色光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进一步丰富知识积累,了解抗日战争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4、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中的一些规律的认识。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

一、练

1、读拼音,然后组词语。藏cáng(

)

觉jué()

铺pù()

Zàng(

)

jiào()

pū()钉dīng

()

挑tiāo()

模mó()

ding

()

tiǎo()

mú()

féng()

chuán()

shèng()缝fèng

()

传zhuàn()

盛ch

éng()

(1)先让学生自主练习,然后形成正确答案.

(2)如有错误,大家共同分析原因。

二、选字填空。

)利

)芒

蜜(

)(

)蜜奇()

)篷

()本肚子()

头昏脑()()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日积月累,增长知识。

2、学习知识窗,了解抗战的知识。重、难点:

目标1和2教学过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全神()注居高()下横七()八昂首(

)胸

斩钉(

)铁

气(

)山河粉身(

)骨

热血(

)腾

大义(

)然

(1)写英雄的词语有:

(2)写侵略者可耻下场的词语有:

2、读名言警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革命烈士诗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汉)

二、学习知识窗。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侵占

东北全境。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我军军民开始全面抗战。1937年8月共产党将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10月

共产党将赣、豫、浙、皖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军。

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一、给加点字注音。咆哮逞能日寇冀东抡起崎岖沸腾山涧嗖屹立眺望绥化浦东关隘层峦叠嶂泥泞投掷嘶喊效果缴获硝烟触角抽搐木栓栗子挪用嚎叫二、看拼音填汉字。meikuangliangshuaicanpaoqi()()高()()落悲()()()gangzhanghaohuimaoyan山()()本()爽指()()盾()盖tuopihenzhenpenmiao()拉()示()毒()奋()射()准zhandingjiezaguaeng()()()铁()碎()啦()头三、比一比,组词语。拂()彩()蓝()尊()揭()佛()睬()篮()遵()喝()炼()练()冻()渴()四、多音字组词语。藏()觉()铺()钉()()()()()模()挑()缝()传()()()()()五、选字填空:锋峰蜂()蜜()芒奇()()利蜜()胀账帐涨()价()本()篷头昏脑()肚子()六、补充成语,并选两个造句。全()()注()首()胸粉身()()居()()下()七()八()钉()铁气()山()大()()然热血()()七、补充诗句。1、恨不(),()。(),()。2、人固(),或(),或()。八、按原文填空:五位壮士()在狼牙山(),眺望着()和()远去的方向。他们()望望还在向上爬的(),脸上()胜利的()。班长()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胜利()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的枪()了,然后走到()边上,像每次()一样,第一个()深谷。战士们也(),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了他们()豪迈的口号声:“()!”“()!”第三单元主体5<捅了马蜂窝>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中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2.揣摩文章深入细致、充满情趣的语言。

3.结合自身体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安排:1课时1.导入

说说“曾经冒失的童年”

提请学生思考:由于我们的幼稚,这些小小的冒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为什么呢?

2.以读作为进入文本的路径,让学生走进文章,也走得作者的情感世界。

一读(整体阅读)——自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自语,语速放慢,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原来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一件难以忘怀的极其有趣的事,刚才大家读了书,想一想老师的说法对吗?有没有什么不妥?

学生反应:“有趣”似乎不妥,到底哪儿不妥一时还拿不准。

教师:用“有趣”来形容中心事件不妥,为什么呢?我们将这个问题先放一放,那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写到“有趣”的事?

学生:文章开头部分——“爷爷的后院是儿时的乐园。”

教师:“堆放杂物”“少有人去的地方”,却为何是“我”的乐园?

学生:有树,有鸟儿、蝶儿、虫儿……

教师:那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的乐园呀!

学生:好奇心,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使我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取蝉衣,挖蚯蚓,驱蜢虫……

教师:对,有好奇心,才会有无限乐趣。正是由于好奇心,才有了“捅马蜂窝”的故事发生。

二读(分解阅读)——朗读2至7节,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奶奶也要捅马蜂窝,为什么?哪里可以找到?

学生:为了通风和安全的需要。在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找到。(对话描写)

教师:“我”无意中听到这段对话,心理产生怎样的反应?找出相应的语句。

学生:“渴望”、“有趣”、“难以抑制”

教师:而且奶奶的话中还教给我方法(头上蒙块布,竹竿一捅。)捅之前,有没有害怕或是别的什么心理?

学生:“迟疑”、“胆怯”

教师:但最终好奇心战胜一切。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让你将“捅马蜂窝”这部分拍摄下来,再现当时的情形,你该怎样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镜头,模拟再现。

活动汇报:

一个全景(一个手持竹竿,头蒙小褂的小子正在紧张的使劲摇撼。)

一个近景(“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

一个特写(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扑过来,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教师:“捅”是紧张、刺激、有趣的,那“捅”过之后呢?又进行了哪些描写呢?(继续关注文本)

三读(精选阅读)——带着问题选择阅读

问题:①与爷爷的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②“我”对马蜂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③为什么我会有沉重的“罪孽感”呢?

问题解决:捅了马蜂窝之后,“我”对马蜂的看法是:马蜂不再只是一只令我好奇的小昆虫,而是会“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个一死”的英雄;马蜂虽然是一只小虫,但“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它能够视死如归,直至壮烈牺牲。

“我”产生这样的看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在捅了马蜂窝之后,一只“不顾一切而拼死的”马蜂狠狠地蜇了我。另一方面是爷爷的讲述。爷爷告诉“我”,那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就是因蜇“我”而死的。爷爷说的“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话,让“我”对小小马蜂有了新的认识。

听了爷爷的话,我明白马蜂不是害虫,你不惹它,它也不会蜇你,但是一旦你毁了它的家,它会不惜生命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个一死的。现在“我”毁了它们的生活,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我”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教师:这种对马蜂的敬佩和对自身的罪孽感,让“我”对马蜂有了深深的牵挂,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这种感情?

学生:“无家可归的一群”“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始终没能等来一只马蜂”“空空又是一年”。

教师:这件事后便有了“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的教训。回到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能用“有趣”简单地概括整个事件吗?显然不能,因为“我”为自己的冒失行为而后悔、内疚,希望马蜂能重回家园,弥补自己的过失。

3.用辩论作为走出文本的跳板,让学生能跳出文章本身,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教师:结末的教训。有人认为,这个教训对我们很有意义,它教育我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要关爱一切生命,要有爱心,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人认为,这个教训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不伤害其他生命,比如踩死蚂蚁,比如咬伤我们的蛇我们会打死它,再说马蜂如果威胁我们的安全,我们是应该捅窝的。

结束:对于学生的辩论,老师不必多说,可用动画片《狮子王》中的一段台词作结。

小狮子:我以为国王是可以随心所欲。

狮子王:你错了,作为国王我们也不能随心所欲。

小狮子:不能吗?

狮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小狮子:爸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狮子王:我来告诉你,我们死后势必会变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我们是相互关联的。主体6<渡河少年>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描写少年渡河的有关语句,体会少年的倔强个性。

2、学习文中描绘人物的手法。

3、引导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倔强”。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又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情景之中。)

二、学习5——11自然段: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作者是通过孩子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孩子倔强的句子。

3、学生交流有关句子。

(点评:组织学生两次阅读有关文章内容,读的形式不同,读的目标明确。速读时求直觉,精读时重理解,训练了学生围绕一个要点划找词句的能力。)

4、组织讨论:

a.投影出示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滑进了河里”

b.读一读,这是怎样的一种神态,你能表演一下吗?

c.通过这神情,我们仿佛看到孩子此时内心在想什么?结合1——4自然段想一想。

d.赏析“滑进”一词的妙处。

(点评:读后表演,联系上文体会孩子的内心活动,学生更能体会到孩子此时内心的愤怒,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读书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5、刚才我们是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孩子内心活动感受到孩子的倔强的,这倔强从孩子在秋风秋水中的表现更加可以感受到。

(点评:适时小结学法,为下面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抓手;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a.出示一组句子。

b.你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孩子的内心活动,你还可以把体会到的孩子的倔强通过读来传递给大家。

组织学生交流。

(点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每个学生对文字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层次有深浅,善于表达的方式也不同。这一教学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保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c.秋风秋水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倔强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好一朵开放在浪花丛中的奇葩。

谈谈对“奇葩”的理解。

此时此刻,你觉得孩子真像什么?说话训练。

(点评: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同学的情感在一起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到孩子的倔强,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6、引读12自然段。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7、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

(点评:这一设问,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少年取得成功的原因,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8、实话实说: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

(点评: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心灵的琴弦,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思考中、在争论中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着思维的火花。学生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对“倔强”的认识,对“困难”的挑战,这些态度五一不巨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师可以抓住这些课堂上生成的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学习少年面对困难和挫折,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又不能过于任性。)

三、

总结谈话:

1、用一句话谈谈学完了这一课的感受。

2、质疑。

(点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还会生成许多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语文学习向课后延伸,向生活延伸。)

3、总结: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相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快乐<做毽子>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小时候做毽子的方法,步骤。体会那个时代孩童的生活乐趣和纯真的情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改精神特制定教学重点:了解做毽子的方法,体会做毽子的乐趣。教学难点:了解做毽子的方法,体会做毽子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课间爱做什么游戏?大家既然那么爱踢键子,你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呀?让我们快快进入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2、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看看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汇报四、细读品析。读文:思考以下的问题:(1)做毽子的过程可分成哪几步?需要使用哪些材料?在书中画出来。(2)做毽子时关键是什么?要选择什么样的鸡毛?为什么?学生汇报指导理解词语:鹅毛管飘逸2、从文中你看出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小组内互读,有疑问的地方标在书上4、小组讨论交流、释疑五、小结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六、拓展延伸你还会有什么游戏工具,从中有什么感受?七、学习本课生字注意:粘是多音字。八.总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快乐《读不完的大书》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又到了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书,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那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2、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看看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品读赏析课件出示:大自然的鸟语花香。请同学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6方法指导: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7、拓展延伸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景象?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四.识记生字1、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2、指名读要认的字。五.总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六.作业找出写景的文章,自己读读。能说会写《编一出小剧演一演》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教学难点:把身边相似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采取恰当的语言化解矛盾。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5幅图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童真童趣的课文,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今天,让我们走进能说会写,去看看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板书课题。《编一出小剧演一演》板书课题二、进入文本谈话:本次口语交际课具体的内容要求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找看。请同学读课文学生反馈,老师适时板书过渡:图中的几位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看明白了吗?播放课件。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再次播放课件先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情景,可以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录你观察的细节。提出问题:(1)他们会因为什么发生矛盾?当时会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2)矛盾发生后,他们又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交流体会: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谈谈你的看法三、生生互动,小组交流。1、学生自由练说2、同桌互相练说,与同桌交流所看、所想。3、小组练说,充分练说。选出比较能够代表小组水平的一个,说的全面而充分的一个。说话的要求:(1)说话时要有一定的顺序(2)说话要完整、具体,喜爱的理由要说充分;(3)说话态度要自然、大方、得体;听话的要求:(1)听话时要精神集中,不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话语;5、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评议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大家有什么感受?有没有特别想和大家说的话?请同学总结本课。四.作业:回家之后,把你今天的交流内容与妈妈爸爸交流好吗?能说会写《童年的回忆》教学目标:1、把事情的经过写生动、写具体;2、突出一个“趣”字,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个性化,内容要真实;3、培养学生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教学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难点:把有趣的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写生动。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放歌曲《童年》给大家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趣事。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趣事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能说会写天地来写一篇习作。板书课题二、明确本次交际的内容和要求。谈话:本次写话课具体的内容要求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