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桂城桂华中学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为了研究硅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6叶龄幼苗若干,置于不同浓度
的含有KSiO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与普通培养液培养的幼苗进行对照,测定其净光
合速率如图甲
G
-5
EJ3.
E4
U.3.3
300Z
+I3.工2
290M
IS1
2003.3
ISO
CI02
31009
叵
EO。
2.8
«
2.Z7
6
2.5
K2Si()3浓度0M'""f
回答以下问题:
(1)用培养液培养幼苗时需要定时往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
(2)CO,在叶肉细胞内参与卡尔文循环,首先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
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当光照强度从1千勒克斯增加到2千勒
克斯时,ATP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
是o
(3)为了进一步了解硅对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机制,实验对其叶片的气孔导度(气
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图乙。
①以KSiO,作硅源,配置不同浓度的K,Si()3培养液时,减少完全培养液中KNO,含量并补
充适量一定浓度HNO溶液,其目的是0
②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写出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两个原
因
【答案】
(1)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为根细胞吸收无机盐提供能量
(2)五碳化合物ATP和还原氢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3)①保持各培养液中氮和钾含量相同
②a.Si能通过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提高净光合速率b.Si能提高叶肉细胞对CO.的
利用率c.Si能提高叶片中类胡萝卜数的含量以促进光能的吸收和传递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甲分析,光照强度为0时,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只进行呼吸作用,实验组的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实验组;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两组的净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增加,
最后达到平衡;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对
照组的补偿点高于实验组,且对照组先达到平衡点。
【解答】(1)用培养液培养幼苗时需要定时往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以促进根的呼吸作
用,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无机盐)的吸收。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首先与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然
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当光照强度从1
千勒克司增加到2千勒克司时,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也随之增加,ATP在叶绿体的
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3)①根据题意分析,减少完全培养液中KNO3含量并补充适量一定浓度HNO3溶液,
则减少了钾离子,增加了氮元素,说明该操作的目的是保持各培养液中氮和钾含量相同。
第2题:下图一为红绿色盲基因(用a表示)和白化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
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UL同时患色盲和白
化病,请据图回答:
(1)图一细胞所属的个体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o
(2)根据图二判断,III“患——病,IL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
(3)HL的基因型是;生子女中发病率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若IIL,和IIL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
(4)若IIL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
或“母亲”),说明理由。
【答案】
(1).bX,、bX>BX(2).白化(3).1/6(4).
BBX'Y/BbX-Y(5).13/48(6).母亲(7).由于III,色盲,其父亲不
患色盲,母亲是色盲病携带者,因此这个男孩是从他母亲那里得到两个含有色盲基因的
X染色体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
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并能结合遗传图谱分析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1)图一细胞的基因型为BbXX,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BX,、bX\BX、bX,其
中bX\bX、BX带有致病基因。
(2)据图谱分析,IIL为女性患者,所患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该是白化病。由
以上分析可知,114患白化病;II7患色盲,故L的基因型为BbXX,L基因型为BbX,Y,
II8是表现正常女子,其为纯合子BBXX,的概率为1/3X"2=1/6。
(3)据上述推测可知,IH为表现正常男子,其基因型是:BBX,Y或BbXY;Hl的基因
型是BbXX,或BbX'X;两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白化病bb概率为2/3Xl/4=l/6,非白
化病概率为5/6,患色盲XY概率为l/2Xl/4=l/8,非色盲概率为7/8,即子女发病率
=1-两病皆不患=「5/6X7/8=13/48o
(4)HL患色盲,其父亲正常,其母亲是携带者,若III,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从他母
亲那里得到两个含有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
第3题:(09合肥市质检)(9分)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某湖区400多万亩湖洲
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
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
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根据以上内
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调查某一块湖洲地(面积为S)一定时期内东方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②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建构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请填写
表中II和Ill空白之处的内容。
I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I建构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
骤I
I|1.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
强,在最初的一个月I
I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II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47%
|II.II.Nt=No•入Y其中,Nt
代表、天后东方田
II鼠的数量,,表示天数,
入表示该种群数量是I
II一天前种群数量的倍
数,No表示最初的东方
11田鼠的数
量。)1
1____________11
1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1III.1
1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
正。1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Q为:岫。=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对于该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
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此法不好的两点理由。
①«
②。
(3)利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对于东方田鼠怎样处理较为恰当
【答案】
答案:(1)①标志重捕法
②II.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in.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③N30=3000X(1.0147)30
(2)理由: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引起
环境污染;③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大爆发
鼠患的可能。
第4题:I.下图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片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
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I〜HI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该植物是玉米,则与其光合作用有关的细胞是
(2)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物质⑤的前提条件是土壤溶液浓度»在B生理作用
过程的I〜m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阶段。
(3)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在农业种植上使用轮种的方式以。
在农作物种植上合理密植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也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作物种植过
密反而还会使产量下降,原因是。
II、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依图回答:
有
关
神m激素分泌增加
经
有关神经
血糖浓度下降结构A
(1)结构A代表o
(2)III激素是,该激素除了能调节血糖浓度,还能参与体温调节且在体
温调节中与表现为协同作用。
(3)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1激素与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4)II激素升高血糖浓度的途径
是。
【答案】
I(1)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
(2)小于细胞液浓度II和III
(3)延长光照时间光合作用不增加呼吸作用增加(或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下
部叶片不能光合作用只能呼吸作用,总光合作用不增加,净光合量下
降)
II(1)下丘脑
(2)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3)II和III
第5题:(11分)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
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
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果树和牧草
可从菌土中获取
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
了。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害虫害虫天敌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
昆虫种类蜘虫雌成螭小花蜻瓢虫食蛇盲蜡
卵
(头/枝)(头/叶)(头/枝)(头/枝)(头/枝)
的百分率(%)
生态果园39.30.340.470.290.3340~60
对照果园79.12.580.150.260.023~6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蛇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O
②果园中的瓢虫和蜘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分别
是和O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的种群密度,减少
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答案】
(1)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和食用菌(2分)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
无机物(无机盐)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分)
(2)①样方法②捕食寄生
(3)害虫天敌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构成、种群密度的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从图示看出,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沼气中的
微生物和食用菌,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生产者。果树和牧草可
从菌土中获取无机物用于生长发育,这样就使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
能量的分级利用。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果
园中的瓢虫和蛎虫是捕食关系,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卵,二者是寄生关系,对比
生态果园与对照果园中的害虫天敌的数量和害虫的数量,得出生态果园有利于害虫天敌
生存,害虫数量减少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6题:(08苏北四市一调)(8分)下图为人的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
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F处的结构名称是,在该处发生的
信号转变是
(2)B的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
作的过程被称为。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使其失去与结合的能力。
(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4)现切断I处,在H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
有。
【答案】
答案:
(1)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非条件)反射神经递质
(3)外负内正
第7题: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
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答案】
c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
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
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
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
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解答】解:①、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是患者进行判断,患病女儿致病基因来自父母,
父母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故致病基因是隐性,父有致病基因而无病,此致病基因不可能
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代代患病,且父母患病儿子正常,所以是显性遗传病;又父亲患病时女儿都患病,
所以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③、根据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可知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又母亲患病时儿子都患病,
女儿患病时父亲也患病,所以推测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只在男性中发病,所以最可能的是Y染色体遗传病.
第8题:I、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
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丙T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
是(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
意O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
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
并说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
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
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
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自变量
是。
II、已知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均能产生COz。如图所示为测定萌发
的大豆种子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仃色液滴
_活寤____
-橡皮甯|।
容器刻度管
萌发的种尸20%Na0ll溶液5ml.
(1)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该反应
式中的酶指的是(填“一种酶”或“一系列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o
(2)为了更准确地检测萌发的大豆种子的呼吸类型,在图示装置基础上设置了另一套装
置,请问图示装置应如何改
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O
(3)假设图示装置为A装置,(2)中设计的装置为B装置。
如果A装置液滴,B装置液滴,则说
明萌发的大豆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以V(COG代表CO,释放量,V(02)代表
消耗量,则V(C02)/V(02)为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
的速率相等。
【答案】
I、(14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光照强度、CO2浓度,合理密植
(2)叶绿体基质(1分)、生长(1分),因为一昼夜大棚内的CO?浓度
有所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有积累(2分)
(3)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内上浮叶片的数量、光照强度(烧杯与台灯之间的距离)
II、(10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Q+6O2一酶一>60)2+12&0+能量
一系列酶(1分)有氧呼吸各阶段需要不同的酶催化
(2)将图中20%的NaOH溶液换成蒸偏水,其他保持相同
第9题:(09江南十校联考)(10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籍华裔科学家钱
永健和日本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等人,以表彰他们在绿色萤光蛋白(绿色萤光蛋白质最早是
在水母中发现的)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我国研究人员先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
猪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再将这种转基因体细胞的核移植,最终获得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
隆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专门工具分别是、和基因的运载体。基因的运载体一般选用
病毒或,后者是一类状DNA»
(2)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从水母中获取的荧光蛋白基因。根据已知的核甘酸序列合成引
物,当其DNA母链通过结合后,Taq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羟基末
端开始延伸DNA互补链。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TaqDNA聚合酶最大特点是耐。
(3)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4)“克隆猪”的产生过程是;将转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的核,移入一个一
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动物个体。
(5)“克隆猪”的基因来源于和o
【答案】
答案:
(1)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环
(2)碱基互补配对高温
(3)显微注射
(4)去核的卵母
第10题: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山羊为二倍体生物):
(1)在上述操作步骤①中,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
终止子以及一等.
(2)从雌性山羊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一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3)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
(4)在⑤过程中,当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
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卵黄
膜反应和.
(5)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山羊遗传物质相同的小羊,可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
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
发育.
(6)上述操作步骤⑦的名称:—,在进行此项操作之前,要对胚胎质量进行检查.这
时的胚胎应发育到一阶段.
【答案】
(1)标记基因
(2)MH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3)化学诱导法
(4)两个极体透明带反应
(5)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6)胚胎移植桑甚胚或囊胚
【考点】S5:胚胎移植.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
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④表示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⑤表示体外受精;⑥表示早期
胚胎培养;⑦表示胚胎移植;⑧表示妊娠和分娩.
【解答】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
等.
(2)从雌性山羊卵巢内获取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H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
能完成受精作用.
(3)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
学诱导法.
(4)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
体.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反应.
(5)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
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6)⑦表示胚胎移植;胚胎移植之前要对胚胎质量进行检查,应该选择发育到桑意胚
或囊胚阶段的胚胎.
故答案为:
(1)标记基因
(2)MH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3)化学诱导法
(4)两个极体透明带反应
(5)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6)胚胎移植桑意胚或囊胚
第11题:下图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4
(1)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
(2)图中4和11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共有的特点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三点)。
(3)如果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对其的修改
有、o
(4)图中所示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
是(填数字)。这些生物膜
的主要成分是,结构相似并具有的结构特点,功
能上紧密联系。
【答案】
(1)高等植物有细胞壁,有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等(3分)
(2)都有双层膜结构,都含DNA、RNA,都产生[H]和ATP,都与能量转换有关(3分)
(3)无叶绿体,大液泡改为小液泡
第12题:雨生红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淡水单细胞绿藻,含有叶绿体。据报道,雨生
红球藻也能进行混合营养生长(既有外源有机物又有光能条件下的生长)及化能异养生
长(只有外源有机物而无光能条件下的生长)。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到雨生红球藻进行
光能自养型及在适宜浓度的乙酸钠溶液中混合营养型、化能异养型的生长曲线,如图所
示。回答相关问题:
■«—混合营养型
3一光能自养型
S一化能异养型
S
7
)
、«
■
£
南生红球震不同生长型的生长曲线
⑴雨生红球藻为(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雨生红球藻在进行光能自养时,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光合作用能把
CQ和H0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3)雨生红球藻的混合营养生长及化能异养实验中,乙酸钠的作用是
(4)实验中采用方法,对培养液中雨生红球藻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
(5)雨生红球藻由于富含虾青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据图分析,
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应在——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答案】
(1).真核(2).蓝紫(3).有机物(4).为雨生红球藻
的生长提供有机物(或“为雨生红球藻的生长提供碳源”)(5).抽样检
测(6).既有外能源有机物又有光能(7).相同时间雨生红球藻的混合
营养生长数量明显大于另外两种条件的生长数量,细胞数量越多,虾青素、胡萝卜素及
维生素E的提取数量越多(或雨生红球藻的混合营养生长的速率明显大于另两种条件的
生长速率)
【分析】
由图可知,混合营养生长的雨生红球藻数量多于光能自养型以及化能自养型的雨生红球
藻,但不同条件下培养的雨生红球藻均会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达到种群数量的K
值。
【详解】(1)根据“雨生红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淡水单细胞绿藻,含有叶绿体”可
知,雨生红球藻为真核生物。
(2)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能利用光能把CO和H。转化为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
(3)根据“混合营养生长是指既有外源有机物又有光能条件下的生长及化能异养生长
是指只有外源有机物而无光能条件下的生长”可知乙酸钠的作用是为雨生红球藻的生长
提供有机物。
(4)雨生红球藻为单细胞绿藻,个体小,数量多,故需要借助显微镜并利用抽样检测
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雨生红球藻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
(5)由图可知,相同时间雨生红球藻的混合营养生长数量明显大于另外两种条件的生
长数量,细胞数量越多,虾青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的提取数量越多,故雨生红球藻
的培养应在既有外能源有机物又有光能条件下进行。
第13题:(11分)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有关种群和生态方面的问题。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表甲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4
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
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
乙。
图乙中曲线①、②、③分别是甲中组的结果。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
同的原因是B组。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
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ImmXlmmXO.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
胞分布如图丙,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个/mL。
(2)图丁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nr・y)。该生
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填字母),图示的过程直接揭示了生
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T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y),则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是J/(cm-y)。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
是,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降低。
【答案】
(1)B、A、D(2分,错一处不得分)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1
分)故供氧较少(1分)7.5X10(2分)
(2)E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88(2分)次生演替
【命题立意】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考查
解析:(1)据题意和题图可知,培养液体积越小,空间较大,氧气越多,则酵母菌繁殖
的越快,达到最大数量的时间短;而葡萄糖浓度越高,种群密度越大。曲线①、②、③、
④分别对应甲中B、A、D、C组的结果。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培养液
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X1mmXO.1mm,该计数
板是25X16型的,采用五点取样法,即取四角和最中间的5个中方格计数,平均每格6
个,每个中方格总共30个,这样1mL有酵母菌30/80X400X104X5=7.5X106个。
据图,A是生产者,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A、B、C、D属于生物群落,E是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生物群落;题图揭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3)
B固定的能量为200J/(cm2-y),用于呼吸的为112J/(cm2•y),则自身生长发育
繁殖的能量是200T12=88J/(cm2-y);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土壤的基本条件还在,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发生的演替应该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抵
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举一反三】1.本探究实验应注意如下内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
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
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计算1mL菌液的数量时必须搞清如下等量关系:
1mL=1cm3=l000mm3
2.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注意事项:摇匀取样,适当稀释,适用于需借助显微镜计数的微生物。
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有两种方格网,对于16X25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
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25X16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共5
个)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如图所示。
第14题: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高倍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的细胞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处于图乙D图的细胞,但不能看到染色体往两极移动,其原
因是—。
(2)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可选择_(填图甲中的字母编号)区细胞,③和④过程
属于细胞生命历程的
(3)若下图E、F、G、H表示该植物个体花粉产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a、b、c三
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
根据a、b、c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物质是:一。若E、F、G、H类型的
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E、F、G、H的细胞中肯定无
同源染色体的是
【答案】
(1).制作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或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2).
d(3).细胞分化(4).DNA分子(5).F、H、G、F、E(6).
E、G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
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
可知: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图乙中A处于有丝分裂
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末期,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柱形图,
根据数量变化,可判断E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末期,F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
属于精原细胞;G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H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c在E、
H过程中不存在,可推断出c是染色单体;在F、G过程中,a含量是相同的,可判断a
是DNA;再比较c的量的变化,可推断出c是染色体。
(1)由于在制作装片标本时,解离液已使细胞死亡,所以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
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2)由于只有成熟区的细胞具有大液泡,所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d区细胞;
③和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
变。
第15题: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外施一定浓度的BR和不同浓度的IAA处理同一批相似的绿豆芽幼根,一段时间观察其
对主根长度的影响,测量后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以更接近真实值,也是为了避免
一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2)坐标曲线中ab段与be段,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不同在于
(3)进一步研究表明BR也有促进根伸长的作用。当加入某种药物完全抑制根细胞的DNA
复制后,BR诱导的根的伸长生长被抑制了40%,从细胞角度分析,BR是通过促进细胞
影响根伸长生长。
【答案】
(1).偶然因素(2).没有设置一系列浓度的BR溶液对主根生长影响的
实验(3).ab段抑制作用增强,be段抑制作用减弱(4).分裂和伸长(细
胞生长/体积增大)
试题分析:
(1)多少实验,求其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BR只有
一种浓度,没有设置一系列浓度的BR溶液对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所以不能证明BR对
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2)与对照组相比,ab段和be段都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是前者抑制作用增强,后者抑
制作用减弱。
(3)当加入某种药物完全抑制根细胞的DNA复制后,BR诱导的根的伸长生长被抑制了
40%,说明BR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影响根伸长生长。
第16题:以下两段材料:
I,关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起源有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
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
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
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
II.DonalParsons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其他组分的方法。首先将线粒体放在
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外膜,离心后可以将外膜与线粒体质(包括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分开。去垢剂可以破坏线粒体内膜,释放基质,破裂的内膜可以重新闭合成小泡,离心后可
以进一步将二者分开。
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研究支持内共生假说的有(选填字母)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与细菌的相似而与玉米细胞质基质中的不同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并具有双层膜
(2)根据内共生假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最可能来源于,
(3)已知氯霉素能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现用氯霉素分别处理线粒体中的核糖体
和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根据内共生假说预测实验结果。
(4)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基质中可能含有下列哪些化学成分(填编号)。
A.水B.丙酮酸C.核甘酸D.葡萄糖
E.ADPF.PiG.蛋白质
(5)资料H中分离得到的内膜小泡能够合成ATP。实验发现,内膜小泡上含有一种R
颗粒,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后,离心将B颗粒与小泡分开,发现内膜小泡合成ATP的功能
消失。实验结果说明R颗粒可能含有与ATP合成有关的o
【答案】
(1)A、B
(2)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的细胞膜
(3)线粒体的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细胞质的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4)有氧呼吸;ABCEFG(4分,少2个及以内扣2分,其它无分)
第17题: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
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物质?作用是,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与乙酰胆
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细胞二和细
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
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至少答两点)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
的。
(3)为探究某种草药中的重要成分黄精多糖是否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与调节有关,
某研究小组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1(免疫抑制剂灌胃+生理盐水灌胃)、组2
(免疫抑制剂灌胃+黄精多糖灌胃),检测两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胸腺的萎
缩程度。实验表明组1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低于组2,胸腺萎缩程度高于组
2。这一结果不能说明黄精多糖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原因是o
【答案】
(1).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2).自身免疫病(3).反应强
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4).T(5).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
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
亡(6).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
分析能力。
(1)分析图1细胞一是B细胞,细胞二是记忆T细胞,细胞三是记忆B细胞,细胞四
是浆细胞,①是淋巴因子,②是抗体。所以物质?作用是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当
细胞四产生的物质?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
自身免疫病。细胞二和细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是在二次免疫时发挥
作用,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
(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T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
疫系统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即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
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而发挥免疫作用。
(3)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黄精多糖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吞噬细胞
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所以无法确定。
第18题:下图为某家族患神经性耳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和红绿色肓
(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神经性聋属于性(显/隐)性状。控制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一染色体上,你判断致病基因位置的依据是o
(2)III8的基因型为,其色盲基因来自于第1代号个体。若
只考虑神经性耳聋,III8和山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o
(3)若HI9和一基因型与HI12相同的男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答案】
(1).隐(2).常(3).I1是患者可判断其基因型为XX或dd,
但其子II5为正常人,则I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场地勤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 药学专业的个人总结(5篇)
- 2024实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31篇)
- 2025年中国集滤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兰花香礼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9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北师大版选修4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14秦始皇本纪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章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第一节俄国社会呼唤改革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 康保县聚恒矿业有限公司孔督沟萤石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
- 中国旅行箱包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雨污水管道施工工艺
- 茯苓栽培技术
- 2023智能低压配电箱技术条件
- 加油站地罐交接及容积表关系
- 电信宽带注销委托书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
- 班(组)战斗动作训练教案
- 农产品电商运营-完整全套课件
- 唐河县泌阳凹陷郭桥天然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科研项目汇报ppt
- 建设工程项目法律风险防控培训稿PPT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