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乌海市聚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

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

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己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

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

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

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

S:“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驾,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

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乙文: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

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

矣!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B.相如引车避匿(引:掉转)

C.顾吾念之(顾:回头看)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其无礼于晋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相如因持璧却立

C.徒以口舌为劳于是秦王不释,为

一击甑

D.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均之二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羞,不忍为之下。B.宣言曰:“我见

相如,必辱之。”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叱秦王左右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

矣!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宽养客礼贤

不爱藉。闻包恺在绥山,往从之。以蒲林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

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日:

“《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

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日:“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

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

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

留,直保长安,据函、靖,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

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吾

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

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

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日:“福嗣穷,为我虏,志在

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

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

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

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

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

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

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

“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

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

遂杀须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适恰好

B.顿兵坚城下顿

驻扎

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会时机,

机会

D.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少却稍稍休息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3分)

()

①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②公之下计,乃吾上策。

③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

④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

⑤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

⑥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

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

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

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

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

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河

南讨捕大使张须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分)

⑵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分)

第3题:

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9分)

武昌九曲亭记①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②,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③,陂拖蔓延,涧谷深

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豁。依山临壑,隐蔽松松,萧然绝俗,车马之

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

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

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

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

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

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日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

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

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

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

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

不洒然④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

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①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载,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

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②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武昌诸山:

指樊山,又名袁山。④洒然:惊异貌。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绝:隔绝

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易:轻视

C.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适:到

D.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席:坐

10.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③子瞻每至其下,辄

睥睨终日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⑤撷林卉,拾涧

实,酌水而饮之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②

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事情,阐发了苏轼“适意为悦”

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于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的气概。

B.文章第一段首先交代了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并于此建亭,然后指出苏

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说明苏轼在失意中善于自得其乐。

C.文章第二段具体说明重建九曲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苏轼此举兴废利

众,符合天意,而苏轼本人也从中获得了极大乐趣。

D.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

相融,浑然一体。文章最后议论苏轼所追求“适意为悦”,不计较个人的功利

得失,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委婉地说出了苏轼建亭的目的。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3分)

(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3分)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3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给画线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日未远乎异而舍

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刘基《郁离子》)

第5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温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

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

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

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臼:“潜也何敢望

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

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杭,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

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

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群:合群B.州召主簿,不就就:接受

C.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悠闲D.耻复屈身后代耻:以……

为耻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乐琴书以消忧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I).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若事之不济,此乃天

16.以下六句话中,全都直接表现陶潜志趣的一项是()

①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③执事者

闻之,以为彭泽令。④令吾常醉于酒,足矣。⑤我岂能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⑥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

D.③⑤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像陶潜一样安贫乐道,但时人并不认为这篇文

章是实录。

B.因亲人年迈,家里贫穷,陶潜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

就解职回家。

C.陶潜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的妻子和他志趣相同。元嘉四年,陶潜将要接受朝廷征聘,却恰好去

世了。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6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3分)

②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4分)

(2)把下列在第一模块所学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③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3分)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分)

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分)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丘明《烛之

武退秦师》)(4分)

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司马光《赤壁之战》)(4分)

第6题: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

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零

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

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

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速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

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日:“国亡,吾分一死矣。”积

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

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

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至元十九年,有闽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

变.未几,中山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召入谕之曰:“汝何

愿?"天祥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

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

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尸,面如生,年四十

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亡,吾父一死矣分:按照本分、甘愿

B.留梦炎不亘可:赞成

C.遽麾之退麾:指挥

D.天祥临刑途从容殊:非常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宁死不降的一组是()

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

③国亡,吾分一死矣

④天祥出,复号召江南

⑤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

⑥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了。弘范还是坚决要

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以此表明心志。

B.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的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求死,但没有死。当时世祖在

南宋官员中大量寻求人才,王积翁推荐文天祥,说他是难得的人才。

C.元世祖本打算释放他,但是留梦炎不赞成这样做。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入宫中,问他

有何心愿,文天祥表明自己的态度,元世祖仍不忍心赐他一死,就让他退下了。

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视死如归,死前

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5分)

译文:

(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5分)

译文: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极棱自持,不

依丽人。

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

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

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

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

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碑东

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

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归,遂令闲住。

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

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

部中官张彝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

起。

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

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

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

太后至进太子太保。

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

寺中,绝粒而卒。

(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向天子陈事的文书。

B:司败,古指代官名,指司寇,也泛指司法机关。

C:“户、工二部”都从属六部,其他四部是指吏部、礼部、刑部、农部。六部长官为

尚书。

D:谢政:辞官退休。古人请求退休还可以用“乞骸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

至/进太子太保。

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

/进太子太保。

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

/进太子太保。

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

至进太子太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弘图对人宽容。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察陕西时

被自己推荐的官吏检举而离职。后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

石。

B.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

C.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

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

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

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5分)

(2)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

第9题:阅读课内文言文《劝学》,完成练习。(12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不可以己己:停止。

B、假舆马者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加:增加。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

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

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

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7、翻译句子(每题3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第10题: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

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

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赞之,是以私

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

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

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

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费救国。维岳捧檄泣日:“国

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

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

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

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日:“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

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

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

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

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

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

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主:死者的牌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维岳故贯之啧:赦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2分)

①以维岳故赞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④避将何之?吾死

⑤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

“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

死后,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

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

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

文:

⑵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费救国。(4分)

文:

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分)

文:

第11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B.则耻师焉,惑矣惑:迷

C.或师焉,或不焉或:有的D.吾未见其明也明:明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①小学而大遗②择师而教之

I)①士大夫之族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8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

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

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

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第12题: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口舌为劳徒慕君之高义也

B.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C.自以为关中之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D.肉袒负荆决负约不偿城

第13题: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9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王史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

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

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

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

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

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

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栋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

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

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

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

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

盛,封为部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

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

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

“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

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帝为亭长,常左右之左右:帮助

B.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去:离开

C.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距:距离

D.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辄:立即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部表现萧何“功人”“勋烂”的一组是(3分)()

①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②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③何独先入收秦丞相

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④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⑤上数使使劳苦丞相⑥今萧何举宗数十人

皆随我

A.①②④B.③⑤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城大肆抢掠财宝的时候,萧何却独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收走

了秦的律令图书,为汉王朝治理关中地区提供了详备的文献资料。

B.刘邦对群臣争功很生气,他完全否定了将领们“被坚执锐”“攻城略地”的功绩,

认为他不过是一群“能得走兽”的“功狗”罢了。

C.虽然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但刘邦对萧何却是疑忌重重。在京索激战中,刘邦就担

心他会乘机反叛,所以常常借“劳苦”之名从前方派员到关中后方侦伺萧何的动静。

D.司马迁对萧何做了评价,认为萧何在秦时充当刀笔吏,表现平平,“未有奇节”;

到“汉兴”之时,萧何才施展抱负,大有建树,堪称“勋烂”。

10.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

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

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训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

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

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

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

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

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奋曰:“若归,试私

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

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

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乃者

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日:“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

乎!”日:“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

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

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

姓歌之曰:“萧何为法,殖②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

一O,,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

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

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②醺(jidng):明确。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何且死吾攻

赵,旦暮且下

B.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乃反取酒张坐饮良乃入,具

告沛公

D.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②择郡国吏木讪於文辞,重

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④吏舍日饮歌呼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起初地位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

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

饮醇厚的美酒。

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

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7、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3)

⑵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4)

第16题:文言文(共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鳗

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

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都

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

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

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然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

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

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

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

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

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熊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

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骡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

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

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8.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两项是()()(3分)

A.及长,辩赡赡:丰富B.裕亦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

看,看待

C.然闻值至信:消息,音信D.羲之叹惜弥日弥:满,整

E.意甚悦,固求也之F.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抗:抵抗

G.止一虽,遂不重诣吊:吊唁H.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歪确的一项是()(3分)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

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A.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

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B.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

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C.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D.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

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隶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骡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

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H.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5分)

(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5分)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

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潮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