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天津市津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

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潮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

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

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

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史记》)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次序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

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B.使使以闻大王

余船以次俱进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近者奉辞伐罪

D.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时矫首而遐观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性格特点中的耿直刚烈的一组是

()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③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④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⑤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⑥D.③④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

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

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来送

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

C.荆轲到达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

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

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

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

第2题: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下

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及

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时

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

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于是改

“会”字为“郊”,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

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

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陋等,皆起义军以应舒。舒假众扬威将

军、督护吴中军事,艇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

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随后继。冰、场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

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

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素,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

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

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

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

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谥曰穆。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

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任。它与正式任命不同。

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

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

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

解。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

军。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②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场后继。

第3题:阅读理解

(一)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跟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

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

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

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

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

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1、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披帷西向立

B、毫毛不敢有所近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以为桂林象郡

1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卮酒安足辞B、臣请入,与之同命

何辞为请息交以绝游

{{c、哙拜谢

D、不自意能先入

关破秦

乃令张良留谢囊括四海之意

13、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

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

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

①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②我

的意欲,我的贪念,乃至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即使是无法

实现的。③我将没有任何过失,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因为

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④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除非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⑤但

是赶下来,就是我不为王了。⑥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连

同我的尊长,我的师友,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威的人们。⑦我将看不

见一个人的脸,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头顶或帽盔;或者所能够看见的脸都是谄媚的,

乞求的,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

时候不敢不哭的脸。⑧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

的,畏蕙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⑨这是他们的全部语

言:“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这就是那语言的全部内容。⑩没有在我之上的人

T.没有和我同等的人了,我甚至会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

……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

哀。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

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

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

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14、下列各项对选文第一段层次划分及此段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为王的高高在上,为奴的不敢言笑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反对王权思想和奴才思想,倡导民主精神和自由意志。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反对王权思想和奴才思想,倡导民主精神和自由意志。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为王的高高在上,为奴的不敢言笑

15、根据语境“我将看不见一个人的脸”中“一个人的脸”的朗读重音应在

A、脸B、一个C、人D、一个人

16、“万岁,万岁,万万岁”在文中出现两次,其意思一样吗?试作分析。

(三)

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壬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

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生在晚上九点以后到街

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但是他觉得在官方

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

来的成分。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

他总是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

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

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7、文中划线的“套子”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分别指什么?

18、“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

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四)

赤壁之战(节选)司马光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

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

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

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

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

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

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

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

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

与孤同。”

1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曹操遗权书。遗:送给。B、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治:统率。

C、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迎:迎接。D、累官故不失州郡也。累:逐步升迁。

2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主要写了孙权手下两派人物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不同态度。一派以张昭为代表

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

B、“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一句的含义是:“会猎”是“会战”的委婉说法,意即要与

孙权决一雌雄。

C、听了张昭的话后,孙权没有说话,其原因是他对投降的主张犹豫不决。

D、鲁肃对孙权说:自己投降后,还可以做官,而孙权投降后,则没有了去处了。

2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2)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五)

攀登我的南山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

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

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

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

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

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

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

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

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虚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

与永恒对话。

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

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

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

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望远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

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

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

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

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

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

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

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

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

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

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

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

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心中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

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节选自《散文》2004年第1期)

22、从全文看,标题“攀登我的南山”中的“南山”指什么?请简述之。

23、作者为什么说“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

2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从人们在人群里生活和追求写起,结尾写攀登南山,接近天空,首尾呼应,思

路洒脱。

B.“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至少包括那些视野狭窄、目的卑下、境界低俗的思想。

C.本文虽立意高远,气势恢弘,但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出世的伤感情

绪。

D.“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与前面孔子等哲人的叩问时空的精神追

求,形成崇高与卑琐的强烈对比。

E.文章用象征的手法谈今论古,全文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准确朴素,抒情色彩极其

强烈。

第4题: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段,回答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盟。使杞

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选出解释词不正确的一项()

A.越国以鄙远鄙:把……作边邑

B.将焉取之焉:哪里

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乃还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两“以”相同,两“乃”不同B.两“以”相同,两“乃”相同

C.两“以”不同,两“乃”不同D.两“以”不同,两“乃”相同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认为。

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焉:代词。哪里。

14.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A.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

处。

15.对下列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一站在秦的立场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

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一一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

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一一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

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一一拉拢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

秦晋关系。

第5题:阅读下文,完成1一3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陈轸①去楚之秦。张仪②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

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车约。”对曰:“臣愿之楚。”王

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

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跳③其长者,詈之;

靛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

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

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

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取材于《战国策》)

【注】①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②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

家,曾两次为秦相。③felK(tido):逗引,诱惑。

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

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仪认为陈轸常常把秦国的国情偷偷泄露给楚国,希望秦王马上杀掉陈轸。

B.秦王不希望陈轸去楚国,秦王表示如果他去别的国家,就可以为他准备车马。

C.陈轸表示离开秦国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表明自己与楚国真正的关系。

D.陈轸认为如果自己经常把秦国的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

定会收留自己。

第6题:文言文阅读(16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

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

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

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

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

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

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

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燕国

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

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

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即使)没有

B.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高兴

C.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购:悬赏

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

6.下列各组判断中,最能表现出荆轲颇有谋略的一组是(2分)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②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④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⑤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先交代了秦将王翦攻破赵国,又进兵向北攻打到了燕国南部疆界,凸

显了秦国的声势,也为后文太子丹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B.太子丹认为樊将军因经济困难来投奔自己,自己不忍心因私利而伤害樊将

军,所以希望荆轲改换个解决危险的办法。

C.太子丹已得到秦国想要得到的樊将军的头颅,也寻到了那锋利的匕首,又

为荆轲选调了勇士秦武阳作为副手,希望能解燕国之急。

D.荆轲为了确保行动有更大的把握,而等待他人前来同往秦国,无奈太子丹的

催促,只得与秦武阳二人立即前往秦国。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分)

(2)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5分)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7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

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

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

旦。”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

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焦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

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

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

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

印,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

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

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日:“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

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

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

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日: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

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

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黑貂之裘敝敝:破旧B.乃夜发书,陈

箧数十陈:摆开

C.简练以为揣摩简:选择D.当秦之

隆隆:隆重

5.下面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

以说当世之君矣

B.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

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C.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

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D.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

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

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一年后说服赵王采用“合

纵”之术,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苏秦的合纵政策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名兵士,没有派遣一员大将•,没有

用掉一根箭矢,就使天下诸侯友好相处,比亲兄弟还要亲近。

D.苏秦看到嫂子前倨后恭的表现后,不由得感慨权势富贵的重要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3分)

②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4分)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

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

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

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

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

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嵋。嵯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B.越国以鄙远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

C.行李之往来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

晋分别驻扎两地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

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

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

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9分)

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

正八年,国珍杀怨家,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瑕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

海道。

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

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众以

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报

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却其质,厚赐而遣之;复

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般枢密分院佥事。国珍

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

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

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

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漕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进国

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绝无内

附意。及得所谕书,竟不省。

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

儿及陈友定,图为摘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国珍集

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言均非公福

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延犹

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国珍不听,惟日夜运

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

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今者穷蹙

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遂促国珍入朝面

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

选自《明史•列传十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藉以观变藉:凭借B.贻书数其十二

罪数:数次

C.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拜:授予D.既许之降,抑又倍焉倍:背

11、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B.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日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C.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

D.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

岁卒于京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国珍杀死仇家获罪,他与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琅一起逃亡到海上,

聚集数千部属,开始抢劫过往船只。

B.方国珍能洞悉周边形势,江左难以对抗,吴、闽又构成威胁,所以只能表面

顺从,以此为契机来观察形势。

C.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方国珍的人质,而且还给予厚赐送还人质,另授予方国

珍兄弟数人官职,想借此探听他的虚实。

D.方国珍屡屡食言,朱元璋对其有怨恨,但还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封赏他食

禄而不赴任的虚职,显示出君王的器量。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3分)

(2)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第10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9〜11题(9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

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

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

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僖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

有绣腰襦,藏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

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

安慰,久久莫相忘!”

9.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时相遣归相:互相B.终老不复取取:取代

C.谢家来贵门谢:感谢D.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时时为安慰三岁为妇B.府吏得闻之朝塞毗之木兰兮

C.何敢助妇语何以解忧D.吾今旦报府洵美且异

11.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3分)

A.汝是大家子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点名城,杀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

城,因河为池,据万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

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

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执行,实行

B.废先王之道道:法度

C.焚百家之言言:书籍、著作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忠实

9.下列句子,全属于陈涉起义的不利因素的一组是

①氓隶之人②才能不及中人③山东豪俊遂并起④天

下云集响应⑤率疲弊之卒⑥斩木为兵

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⑥D.

④⑤⑥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了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选文刻画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

文章中心。

C.写陈胜时,极力排抑,写其平庸微末,不足挂齿,但是秦王朝竟然被这样一个小人

物搞垮了。从而强调了“仁义”的作用,为后人提出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

D.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

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11.把上面那则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弯弓而报怨。

文: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矣。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4—6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号马十

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蜻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生:通

“性”,资质、禀赋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C.锲而舍

之锲:雕刻

D.圣心备

焉备夕:兀士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快,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译: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螭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鲜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

存,这是因为心思不专一的缘故。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

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

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峻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

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

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

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

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

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

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

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

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

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

死,吴楚罢不?”邓公日:“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

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

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

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日:“公言善。吾

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

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错常数请问言事数:多次

B.口让多怨,汝何为也让:责备

C.吾亦恨之恨:痛恨

D.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

9.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辩得幸太子以其无礼于晋

B.后乃使中尉招错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今行而无信

D.汝何为也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3

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鸿门宴》)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荆轲刺秦王》)

11.简要概括第I卷文言文中晁错的形象特点(3分)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

节,降轨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

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

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

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