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2C/3D/wKhkGWc-mXqAIoh_AAHiHeVBkNU056.jpg)
![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2C/3D/wKhkGWc-mXqAIoh_AAHiHeVBkNU0562.jpg)
![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2C/3D/wKhkGWc-mXqAIoh_AAHiHeVBkNU0563.jpg)
![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2C/3D/wKhkGWc-mXqAIoh_AAHiHeVBkNU0564.jpg)
![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2C/3D/wKhkGWc-mXqAIoh_AAHiHeVBkNU0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社旗县一高分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io分)
⑴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得哉!”
荆卿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
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
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
足下更虑之。”
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
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
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
去,终已不顾。
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不过,只是。B.持千金之资币
物。币:钱币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D.比诸侯之
列。比:并,歹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2分)
A.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使工以药淬之
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乃遂私见樊於期
D.今闻购将军之首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第2题:阅读文言文,完成18-23题。(17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韩愈《师说》)
1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贵无贱无:没有
B.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尚且、还
C.其皆出于此乎其:通“岂”,难道。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是,就是
19.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呈人也
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1.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
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己。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
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
责备和讽刺。
22.“其皆出于此乎”中“此”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第3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
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
末者耶?”(《战国策•齐策四》)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折射了赵太后的什么思想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课内古文阅读(17分,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4分)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
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
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堪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
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
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战国策•燕
策•荆轲刺秦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这里是刻毒
的意思
B.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购:悬赏
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回头
D.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
饯行和送别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图穷而匕首见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樊於期乃前曰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12.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两个同中有异的古代英
雄的生动形象。
B.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是孤注一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
C.文章通过人物神情、动作、对话等,展示人物性格。文中荆轲不畏强暴、不怕
牺牲的精神,处险不惊、临难不变的英雄豪气,表现得十分充分,刻画得细致入
微。
D.“易水送别”场景虽着墨不多,但成功地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人物。
13.把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
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
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日: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
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
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
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
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
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
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
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日:“沛公殆天授。”故遂
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
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
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4.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父曰:“履我!”②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B.①东见仓海君②秦皇帝东游
C.①故遂从之②及沛公之薛
D.①良为他人言②为其老,强忍
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张良具有“隐忍”性格的一组是()
A.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②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B.①五日平明,良往②五日,良夜未半往
C.①良尝学礼淮阳②良鄂然,欲殴之
D.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②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
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
B.老人故意把鞋掉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身怀绝技,使自己
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
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
心事二主”的人。
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
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5、下列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①虽有槁暴②君子生非异也③声非加
疾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⑤涂有饿孳而不知发⑥赢粮而景从
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⑥⑦D、⑤⑥⑦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践而望矣(提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8、卜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9、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
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
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
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
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7题: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潮离击筑,荆轲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
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
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携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感谢
D.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2分)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堪之③遂
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④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⑤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
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③⑤⑥B.①④⑥
C.①③⑤D.②③⑤
9、下列对送别场面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
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
魄。
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军函陵军:驻扎B,又欲肆其西
封封:疆界
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D.以乱易整,不武武:威武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7.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烛之武高超的说服艺术的是()(3分)
①夜缱而出,见秦伯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郑以陪邻④若舍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⑤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⑦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D.②⑤⑥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
恩怨,“夜缱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
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
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
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第9题: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①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部②,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
文③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
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
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巴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
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
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
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
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
于寿
春。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栗腹:燕国丞相;②鄢同“镐”,本为晋邑,当时属赵;③④地
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B.赵壮者尽于长平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秦
地可尽王也
C.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D.被甲上马,以示尚
可用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传以
示美人及左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B.廉颇居梁久之
无可奈何,死固付之度外矣填然鼓之
C.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D.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
平君
不然,籍何以至此?昔者先王以
为东蒙主
13.下列对文本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廉颇失掉权势时,门客都弃他而去。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客又陆陆续
续地回来了。廉颇非常高兴,让他们暂时退下。
B.乐乘离开赵国后,赵王想起用廉颇,是因为此时赵国已经没有优秀的将领了。
C.赵襄王即位,启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廉颇也
逃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很久,魏国并不重用他。
D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坐谈间解了三次大便。赵使回赵国后向赵王
报告,廉颇年老身衰,不能召用。后遂用“一饭三遗矢”谓年老体弱或年老无用。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3分)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3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3分)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莺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
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
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
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
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
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
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
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
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
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
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
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
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
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
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
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
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
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
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裁能书计通“才”B.商以让冀退让
C.融自刺不殊死D.讽洛阳令收考授喑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3分)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
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
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
梁冀还觉
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
下百姓一
半的租税。
7.把课内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5分)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T5题。(20分)
辘者,宛句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轴以郎中封为
列侯,哒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勿少时,常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
致宾客。常告过赵,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猫所以待客,如布衣交,皆
出客下。赵相周昌乃求入见上,具言雅宾客盛,擅兵于外,恐有变。上令人复案轴客
居代者诸为不法事,多连引稀。轴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汉十年秋,太上
皇崩,上因是召稀。猫称病,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自击稀,
破之。
初,上如邯郸击稀,燕王维亦击其东北。辎使王黄求救匈奴,绡亦使其臣张胜
使匈奴,言辘等军破。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
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指等,
稀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轴,而与胡连和?事宽,得
长王燕。”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兵击燕。组疑胜与胡反,上书请族胜。胜还报,具
道所以为者。维寤,乃诈论他人,以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稀所,
欲令久连兵毋决。
汉既斩端,其裨将降,言燕王第使范齐通计谋轴所。上使使召绡,维称病。又
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第,因验问其左右。绡愈恐,^匿,谓其幸臣
曰:“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
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
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
使。于是上曰:“维果反矣!”使樊哙击第。络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
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高祖崩,缗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为蛮
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
(选自《汉书》,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上令人复案新客居代者诸为不法事案:案件
B、上如邯郸击新如:到
C、因验问其左右因:趁
机
D、归具报,上益怒具:详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陈皤有不忠之心的一组是(4分)
①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②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
③自立为代王,遂与王黄等反。④劫略赵、代
⑤乃私令匈奴兵击燕⑥乃称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A、①③④B、③④⑥C、
②③④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陈端曾休假回乡经过赵国,跟随他的宾客坐了一千多辆车,邯郸接待来往官员的宾
馆都住满了。
B、陈轴的宾客众多,多在外掌握重兵,皇帝于是派人审查住在代地的陈菊的宾客的
种种违法之事。
C、燕王卢维派他的臣下张胜出使匈奴,告知匈奴陈辘等人的军队已被击垮。
D、樊哙讨伐燕王卢维,卢维带着他的宫人、家属、数千骑兵立刻逃入匈奴。
15.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疑少时,常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致宾客。
译文:
②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
译文:
第12题:
第13题:王舒,字处明,丞相导之从弟也。父会,侍御史。舒少为从兄敦所知,以天
下多故,不营当时名,恒处私门,潜心学植。年四十余,州礼命,太傅辟,皆不就。
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征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洛阳,委弃公主。
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眄,益为敦所赏。
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舒上
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舒复陈音虽异而字同,求换他郡。于是改
“会”字为“会B”,舒不得已而行。在郡二年而苏峻作逆,乃假舒节都督,行扬州刺
史事。时吴国内史庾冰弃郡奔舒,舒移告属县,以吴王师虞斐为军司,率众一万,与
庾冰俱渡浙江。前义兴太守顾众、护军参军顾阚等,皆起义军以应舒。舒假众扬威将
军、督护吴中军事,艇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
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飕后继。冰、邂等遣前锋进据无锡,遇贼将张健
等数千人,交战,大败。贼遂入吴,烧府舍,掠诸县,所在涂地。舒遣子允之行扬烈
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司马朱煮,以精锐三千,轻邀贼于武康,出其不意,
遂破之。斩首数百级,贼悉委舟步走。是时临海、新安诸山县并反应贼,舒分兵悉讨
平之。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自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及侃立
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允之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既而晃等
南走,允之追蹑于长塘湖,复大破之。贼平,以功封彭泽县侯,寻卒官。赠车骑大将
军、仪同三司,谥曰穆。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
A.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B.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C.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D.会陶侃等至京都/舒等并以屡战失利/移书盟府/白贬去节/侃遣使敦喻/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从弟”在中古时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且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B.“中二千石”为俸禄,按汉时体制,俸禄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
C.“假”,这里为官职用语,意思是代理,临时充任。它与正式任命不同。
D.“贼”,原指偷盗之人,如贼寇,在本文中则指进犯中原的外族侵略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王舒淡泊名利,长期在家,多次谢绝官府的征召,对从兄离职时留下的财物毫不动
心。
B.王舒有军事才能,在征讨逆贼苏峻的战争中,亲白率领军队在武康击败敌寇,斩首
众多。
C.王舒为人忠厚,因在讨贼之战中多次失利,而主动上书贬职去节,且不听从陶侃劝
解。
D.王舒颇具战功,在贼乱平定之后,因功被封为彭泽县侯,死后又被迫赠为车骑大将
军。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舒上疏辞以父名,朝议以字同音异,于礼无嫌。
②峻闻舒等兵起,乃赦庾亮诸弟,以悦东军。舒率众次郡之西江,为冰、艇后继。
第14题: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争之,
卜1郡不能决益』、卜|长史韩伯携日仲文
少年聪察可令决之仲文乃令两家各
驱牛群到放所得牛遂入任氏群又使
人微伤之任氏嗟惋杜氏自若杜即服
罪。
(取材于宋•桂万荣《棠阴比事》)
第15题:文言文阅读,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开成元年,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
镇国军等使。其年终,代李从易为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犊。旧帅作
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
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以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
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楼①;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
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
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獴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
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
清,而不相犯。(会昌)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
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
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
户部尚书。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
居端揆②,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十一年九
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
师,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钧列
传》)]
注:①梗:小棺材②端揆:尚书省长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监军领.市舶使领:兼任B、因而物故.故:死亡
C、潞卒素骄.骄:骄傲D、谓.当辅弼谓:以为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B、己一不干预[
C、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D、钧践历中.外.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钧虽然身为岭南手握重权的一方官吏,但不以权谋私,这与许多前任利
用职务之便,想方设法中饱私囊,形成了鲜明对比。
B、卢钧治岭南,既重德治一一身教重于言教,又重法治一一订立法度,将汉
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分而治之,化解了那里的民族矛盾。
C、卢钧在潞州处理军士哗变时异常冷静:一方面指挥守城部队控制事态发
展,避免造成重大损失;一方面对骚乱士卒安抚慰问,终于及时平息了哗变。
D、卢钧在创建了许多功绩以后,自认为应该担任宰相,但未能如愿,就常常
称病不管事,与亲朋旧友外出游玩,有时几天才回一趟。
第16题: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邑万
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
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
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日:“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
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
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
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B.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喜欢,高兴
C.今行而无信信:信用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秦将王翦破赵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D.进兵北略地
6.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秦王购之金千斤
第17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每题3分。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驻军)
B.何厌之有(厌倦)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热采暖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养殖协会申请书
- 春分营销活动策划
- 艺术创作的深度探索
- 职业病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
- 退部门申请书格式
- DB61T-供餐单位鼠虫害预防控制技术规范
- 给环保局的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高级中学分校高三(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
- DB2108-T 003-2024 地理标志产品 博洛铺小米
- 特种设备及重要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自主神经系统》课件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1-3)
- 整体租赁底商运营方案(技术方案)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 结婚函调报告表
- 部编版道法三下知识点汇总【需要背诵】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 超级精美PPT模版美国经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阴符咒术(基本知识--画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