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2/3E/wKhkGWc-g9uAVDJpAAJ_YLch5gc001.jpg)
![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2/3E/wKhkGWc-g9uAVDJpAAJ_YLch5gc0012.jpg)
![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2/3E/wKhkGWc-g9uAVDJpAAJ_YLch5gc0013.jpg)
![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2/3E/wKhkGWc-g9uAVDJpAAJ_YLch5gc0014.jpg)
![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22/3E/wKhkGWc-g9uAVDJpAAJ_YLch5gc0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南昌一中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课外知识考查(20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
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
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日:“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
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
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
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日:“谁能学此,取
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一百人往新蔡
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中战
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
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而遣之。葬讫,会
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猿,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
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励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励被代,文育欲与励俱下。至大庾岭,诣
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
公侯。“卜人又日:“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
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辞励,励问其故,文育以告,
励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C.及夕,各引去引:退却
D.励问其故,文育以告故:缘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舍因为立名文育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文育以告,助乃遣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①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②与嬴而不助一国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周文育的
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
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
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周荟死后,周文育被庐安兴起用,后来和他一起攻打广州,被高祖打败,但是高祖
释放了他们。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
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穆棘矜,非错于钩戟长钱也;谪戍之众,非抗
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
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黎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
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崂函为宫;一
夫作难而七庙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B.锄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话:锋利
C.余威震于殊俗殊:非同一般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
7、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锄穆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钱也/于是余有叹焉
B.然秦以区区之她/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为家,崂函为宫/吾属皆且为所虏
D.非及向时之士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
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
明主旨。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分)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分)
第4题:阅读《游褒禅山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往往有得得,心得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非常之观观,景观D、无物以相之相,相信
6、对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
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
帮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是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者觉得
很遗憾。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
有什么指的后悔的。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其孰能讥之乎?(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第5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5〜9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
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
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
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
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
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
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
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
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
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
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
究章淳、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
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
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
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
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
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
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母疾辞处以近藩
B.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C.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兄为君则君之
D.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今诸将之兵备江、淮
7、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
B.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
C.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
D.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
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
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
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
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9、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3分)
译
文:
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5分)
韩信论项羽
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刑②敝,忍不能予,此所
谓妇人之仁也。项王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
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
何所不散!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
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喑恶叱咤:厉声怒喝,指风云人物威势很大。②利:通“玩”,指在手中摩
弄。
21.韩信认为项羽“其强易弱”,简要概括其这样说的理由。(2分)
22.简要概括韩信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3分)
第7题: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长清僧【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
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
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
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
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
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
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修,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
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
“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
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日:“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
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
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
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
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
余年事。
异史氏日:“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
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
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①性定,时时刻刻正念现前,内外身心都清净就没有任何的烦恼。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适:恰逢
B.钱簿谷籍,杂请会计杂:纷纷
C.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遗:遗弃
D.人或至其乡,敬造之造:拜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众疑其谬,相视而笑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B.事之如平日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C.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D.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路幽昧险隘
7.下列文章中的句子,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僧不自知死B.勿俾损坏
C.我即汝师D.事之如平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
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B.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即出发
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C.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
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D.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
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斜线“/”给文段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4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
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3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3分)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9分)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
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
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明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
郎。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
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
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
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上即位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级、杜暹
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
无复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
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班尝上书言
事,明日,黜为下邦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
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
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
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为内助暗中
B.一鸣辄斥去离开
C.百官迁除贬官
D.各有常度制度
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是(3分)
()
①深结宦官及妃嫔家
②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
③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④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⑤百官迁除,各有常度
⑥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1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
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
B.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麒失
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
C.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
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
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
18.翻译下例句子(10分)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5分)
(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5分)
第9题: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
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①,振除灾泠。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
两赋,以救流瘠咒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
“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
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铐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
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错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3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
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铐?'争裒割④生人以求
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鲤,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
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
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
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
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
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
者。
赞日: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
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
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
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
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入
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
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注释】①蠲judn贷:免除租赋。蠲,除去,免除。②流瘠:逃荒的饥民。③羡余:
羡、余,富足的,多出的。④裒p6u害!]:宰割,聚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变色罢/谓李绛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日/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
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B.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
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
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
坏。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都含意激切,言辞质朴。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
次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
和杂律诗。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
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第1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
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
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
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日:“臣为
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
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
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B.张良出,要项伯(邀请)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合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臣为韩王送沛公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D.因言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分)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分)
10.在《鸿门宴》中,司马迁善用对比手法刻画刘邦、项羽的形象。请结合上面的
文本举出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
第12题: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11.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
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
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
之。(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A.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
中号曰大树将军。
B.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
号曰/大树将军。
C.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
号日/大树将军。
D.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
号曰大树将军。
第13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擢进
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毗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啖助《春
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之朝,报闻,不召。后夏卿入为京兆尹,复言
之,德宗擢为左拾遗。时张荐持节使吐蕃,乃迁群侍御史,为荐判官,入见帝曰:
“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为拾遗,何其难也?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
官,一何易?”帝壮其言,不遣。
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群往见叔文
曰:“事有不可知者。”叔文曰:“奈何?”曰:“去年李实伐恩恃权,震赫中外,
君此时逡巡路傍,江南一吏耳。今君又处实之势,岂不思路傍复有如君者乎?”叔文
悚然,亦卒不用。
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闻其名,与
语,奇之,表以自副。武元衡、李吉甫皆所厚善,故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荐群
代为中丞。群引吕温、羊士娉为御史,吉甫以二人躁险,持不下。群伎很(狠),反怨
吉甫。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陈登者,善术,夜过吉甫家,群即捕登掠
考,上言吉甫阴事。宪宗面覆登;得其情,大怒,将诛群,吉甫为救解,乃免,出为
湖南观察使。改黔中。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稍
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于行,年五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群很(狠)自用,果于复怨。始召,将大任之,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易:草率
B去年李实伐恩恃权恃:依仗
C君此时逡巡路傍逡巡:
后退的样子
D群谓失恩,因挤之挤:陷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窦群“果于复怨”的一组是(3
分))
1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
3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
4群引吕温、羊士谭为御史
5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窦群孝顺。他的母亲去世时,他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头,把它放到棺材里面,并在母
亲的墓旁搭了个丧棚一直住到丧期服满。
B苏州刺史韦夏卿向朝廷推荐窦群,皇帝知道后,并没有召见窦群。后来,韦夏卿升迁
为京兆尹,又向皇帝推荐窦群,德宗任命窦群为左拾遗。
C窦群利用陈登诬谄李吉甫,宪宗亲自审问陈登,知道了实情后,非常生气,想要杀了
窦群,是李吉甫劝谏解释,才免了窦群的死罪。
D窦群引荐吕温、羊士丹担任御史,李吉甫认为这两个人急躁不正派,没有批准,窦群
于是怨恨李吉甫,因此而陷害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
第1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妄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
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
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日:“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
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
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
者!”婴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日:
“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希用事相齐,至今三王
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今君后宫蹈绮毂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
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
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
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
之士。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
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
一县以去。
齐港王不自得,以其遣孟尝君(入秦)。孟尝君至,则以为齐相,任政。后齐渭王灭
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
伐破齐。齐清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盂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
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
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生:养活。
B希用事相齐用事:掌权、执政。
C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厌:满足、吃饱。
D孟尝君恐,乃如魏如: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玄王之孙为何夫晋,何厌之有
C.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才华出众、心胸宽广,对待士人尊重礼让,对待百姓关爱同情,对待祖国忠
贞不二。
B.田婴自己也是庶出,但他对田文委以重任,甚至将其立为太子,并非因为同病相
怜,主要是看中他的才华。
C.齐潜王曾经派遣盂尝君到秦国去,当孟尝君回来后让他当了齐国的宰相,掌管国家
大事,可是在灭掉宋国后,齐王却骄傲起来,一心想除掉孟尝君。
D.田婴虽然手握重权,却奢侈专横,只知为个人积累财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田文对他不满并提出意见。
4.翻译下面语句。(10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5分)
(2)孟尝君在薛,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
下之士。(5分)
第15题:阅读《劝学》一文,完成问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
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ks5u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分)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第16题:阅读《劝学》的片段文字,回答4〜7题。(每小题2分,共8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4、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B、而神明自僵,圣心备
焉得:获得
C、弩马十驾,功在不食舍:停止D、用心一
也用:使用
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相同的一项是()
A、童寄者,郴州荒牧儿也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
粟一石
C、为天下笑者D、未之有也
6、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是()
A、喻证法对比法B、喻证法例证
法
C、引证法喻证法D、类比法例证
法
7、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积土成山”等三句从正面说明了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B、“故不积度步”等两句从反面说明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
C、“骐骥一跃”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要有刻苦的精神。
D、“蚓无爪牙之利”等句说明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
第17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髻鼠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
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
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
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
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
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
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
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
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致谢。士谦曰:“吾家余
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
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
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
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
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
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
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
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讽朝廷讽:劝说。
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德:道德高尚。
C.士谦罄竭家资罄:尽
D.会葬者万余人会:恰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3分)
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②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③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④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⑤吾家余粟,本图振赡⑥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
A.①②③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
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
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聚会的亲朋
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
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
极尽体恤之心。
D.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
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5分)
⑵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5分)
第18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①嵌空②而缭曲,辗转内避,
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
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
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③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
戒也。
1.下列句中的“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穴故嵌空而缭曲②蟹六跪而二螯
③遂蛇行而入④涂有饿孳而不知发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涉世家笔记》课件
- 《雾化吸入医学》课件
- 2025年西双版纳货运上岗证考试题库答案
- 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
- 急诊专科护士角色认知的研究进展
- 月度团队协作报告模板
- 智能家居产品路演模板
- 祝福追梦人生日模板
- 小学家委会活动方案
- 怎么申请死亡申请书
- 绿化养护工安全培训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DB21-T 1720-2017海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基于UTAUT2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解读(全)
- 消防设施操作员(初级)题库与参考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潮流嘻哈文化时尚活动策划演示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