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案TOC\o"1-2"\h\u18083第一章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概述 2297861.1绿色节能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75221.1.1绿色节能建筑的定义 2178261.1.2绿色节能建筑的意义 2138521.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 3284791.2.1节能原则 3123051.2.2节地原则 3176941.2.3节材原则 3273551.2.4环保原则 3185991.2.5生态平衡原则 323401.2.6宜居性原则 395301.2.7持续发展原则 314017第二章建筑场地规划与设计 355042.1场地选址与规划 3126002.2场地环境评价 482902.3建筑布局与形态 43423第三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 5211603.1外墙保温隔热设计 5273943.2外窗与遮阳设计 56443.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 53768第四章建筑能源系统设计 6216654.1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6233664.2照明系统设计 6139274.3可再生能源利用 712104第五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 7244605.1雨水收集与利用 743445.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7156775.1.2雨水利用 885175.2节水器具与设备 8315735.2.1节水型卫生器具 8226885.2.2节水设备 8175315.3污水处理与回用 8253805.3.1污水处理 8225715.3.2污水回用 924323第六章室内环境质量保障 9199446.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 959836.2室内声环境优化 9223236.3室内光环境优化 1026367第七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1076687.1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标准 1024227.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1129417.3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 115815第八章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11256768.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1210768.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 12182318.3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与运行 128176第九章绿色施工与运维管理 13211639.1绿色施工技术 13238599.1.1概述 1323369.1.2绿色施工技术原则 13183639.1.3绿色施工关键技术 1356199.1.4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例 13229469.2绿色施工管理 14241289.2.1概述 1444379.2.2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14259809.2.3绿色施工管理内容 14205509.2.4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1430319.3建筑运维管理 1441719.3.1概述 1473409.3.2建筑运维管理重要性 14114559.3.3建筑运维管理内容 1455239.3.4建筑运维管理方法 159697第十章绿色节能建筑的政策与标准 15480810.1绿色节能建筑的政策法规 15143491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52970110.3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5第一章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概述1.1绿色节能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节能建筑的定义绿色节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以降低建筑对环境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建筑形式。绿色节能建筑旨在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1.1.2绿色节能建筑的意义绿色节能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绿色节能建筑有助于提高建筑物自身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压力。绿色节能建筑可以减少建筑行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1.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原则1.2.1节能原则节能原则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先采用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1.2.2节地原则节地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率。1.2.3节材原则节材原则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尽量采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1.2.4环保原则环保原则要求建筑设计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1.2.5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平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2.6宜居性原则宜居性原则要求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1.2.7持续发展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应具备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保证建筑物的可持续性。第二章建筑场地规划与设计2.1场地选址与规划建筑场地选址与规划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基础环节,对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在选址阶段,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区域,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运输成本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气候条件: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场地,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建筑能耗。(3)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点,避免对地形造成破坏,实现场地与建筑的和谐共生。(4)生态环境:尊重原有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土地浪费。在规划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规划:对场地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建筑布局合理,满足使用需求。(2)功能分区: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3)景观设计:注重景观设计,营造优美的建筑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4)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便捷性,降低交通能耗。2.2场地环境评价场地环境评价是对建筑场地进行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评价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土壤质量: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保证土壤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水资源:评估场地水资源状况,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3)空气质量:监测场地空气质量,保证符合国家空气质量标准。(4)噪声污染:评估场地周边噪声污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噪声影响。(5)生态环境:评估场地内生态环境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2.3建筑布局与形态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要点:(1)建筑朝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确定建筑朝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2)建筑间距:合理设置建筑间距,保证日照、通风和景观需求。(3)建筑形态:采用简洁、大方的建筑形态,减少建筑能耗。(4)建筑材料: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5)建筑结构: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和耐久性。(6)建筑表皮:采用绿色、可循环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7)绿色屋顶:设置绿色屋顶,提高建筑物的绿化率,降低建筑能耗。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建筑场地规划与设计的绿色节能目标,为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3.1外墙保温隔热设计外墙保温隔热设计是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外墙保温隔热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导热系数低、保温功能好、环保功能优良的保温材料。(2)保温层厚度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能耗要求,计算确定合理的保温层厚度。(3)保温层施工工艺:保温层施工应采用粘贴、锚固、喷涂等工艺,保证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连接牢固,避免产生空鼓、开裂等现象。(4)气密性设计:提高外墙的气密性,减少室内外空气渗透,降低能耗。3.2外窗与遮阳设计外窗与遮阳设计对建筑绿色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外窗与遮阳设计要点:(1)选用高效节能玻璃:选用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等高效节能玻璃,提高外窗的保温隔热功能。(2)外窗尺寸设计:合理控制外窗面积与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减少能耗。(3)遮阳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太阳辐射特点,设计合适的遮阳设施,如遮阳板、遮阳网等。(4)外窗开启方式:采用可开启式外窗,便于室内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3.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屋面保温隔热设计是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屋面保温隔热设计要点:(1)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导热系数低、保温功能好、环保功能优良的保温材料。(2)保温层厚度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能耗要求,计算确定合理的保温层厚度。(3)防水层设计:屋面保温隔热层应设置防水层,防止雨水渗透,保证保温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隔热层设计:在保温层上设置隔热层,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提高室内舒适度。(5)屋面绿化:适当进行屋面绿化,增加屋面保温隔热功能,提高建筑整体绿色节能水平。第四章建筑能源系统设计4.1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建筑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系统布局:根据建筑功能、规模和地理环境,合理选择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类型,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2)选用高效设备:选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强化系统保温:对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管道、设备等进行保温处理,降低能量损失。(4)智能化控制: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2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照明方式:根据建筑功能、空间特点和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如自然采光、人工照明等。(2)选用高效灯具:选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的灯具,提高照明效率。(3)优化照明布局:合理布置灯具,保证照明效果的均匀性和舒适性。(4)智能化控制: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化运行,降低能耗。4.3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以下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源系统中的应用:(1)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应生活热水。(2)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用电。(3)风能利用:在建筑周边设置风力发电设施,利用风能发电。(4)生物质能利用: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供应建筑使用。(5)地热能利用:利用地热能供暖或制冷,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环保。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建筑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五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5.1雨水收集与利用5.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是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原则、收集方式及设备选型。(1)设计原则雨水收集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能耗;2)保证雨水质量,满足回用要求;3)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管理。(2)收集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可选择以下收集方式:1)屋面收集:适用于坡屋面和层面结构,可收集屋面雨水;2)地面收集:适用于广场、停车场等大面积地面,可收集地面雨水;3)混合收集:将屋面收集和地面收集相结合。(3)设备选型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雨水斗、雨水管道、蓄水池、过滤器、消毒设备等。设备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收集方式:根据收集方式选择合适的雨水斗和管道;2)水质要求:根据回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和消毒设备;3)蓄水池容量:根据雨水利用率、建筑物规模等因素确定。5.1.2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后,可用于以下方面:1)绿化浇灌:利用雨水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减少自来水用量;2)道路清洗:利用雨水对道路进行清洗,降低道路扬尘;3)景观用水: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体,保持景观效果;4)非饮用用水:如冲厕、洗车等。5.2节水器具与设备5.2.1节水型卫生器具节水型卫生器具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节水型卫生器具:1)节水型水龙头:通过限制水流量,降低自来水消耗;2)节水型马桶:采用双档冲水,减少冲水量;3)节水型淋浴头:通过增加空气比例,降低水流量。5.2.2节水设备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节水设备:1)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用水量,自动调节水流量;2)中水回用设备: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非饮用领域;3)雨水利用设备:将雨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绿化、道路清洗等。5.3污水处理与回用5.3.1污水处理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污水处理是关键环节。以下为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2)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主要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3)化学处理: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5.3.2污水回用污水处理后,可用于以下方面:1)绿化浇灌: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对绿化植物进行浇灌;2)道路清洗: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对道路进行清洗;3)非饮用用水:如冲厕、洗车等。第六章室内环境质量保障6.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是衡量居住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是关键环节。以下为室内空气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1)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绿色建筑材料,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释放。(2)合理布局室内空间。合理规划室内空间,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物在室内积聚。(3)优化室内通风系统。采用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室内空气流通效率,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4)设置空气净化设施。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6.2室内声环境优化室内声环境优化是提高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以下为室内声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1)选用吸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选用具有吸声功能的材料,如吸声板、吸声地毯等,以降低室内噪音。(2)合理布局室内空间。合理规划室内空间,避免噪音源与居住区相邻,减少噪音干扰。(3)设置隔音设施。在室内安装隔音窗、隔音门等设施,以降低室外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4)优化室内声学设计。通过调整室内装饰材料、家具布局等,提高室内声学效果,营造舒适的声环境。6.3室内光环境优化室内光环境优化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以下为室内光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1)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提高室内光照效果,降低能耗。(2)选用高效照明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源消耗。(3)合理布局照明系统。根据室内空间功能,合理布局照明系统,提高照明均匀度,避免产生眩光。(4)采用调光技术。运用调光技术,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场景需求,调整室内照明亮度,营造舒适的室内光环境。(5)加强室内绿化。室内绿化可以吸收部分有害光线,提高室内光环境质量。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室内光环境。第七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7.1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标准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成为关键环节。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备低污染、低能耗、可回收利用等环保特点,减少对环境的负担。(2)健康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3)耐久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物的维修和更换频率。(4)舒适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功能,提高室内舒适度。(5)美观性:绿色建筑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协调。7.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应用场景:(1)绿色混凝土:采用环保型水泥、粉煤灰、矿渣等原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主体结构。(2)绿色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墙保温和屋顶保温。(3)绿色装饰材料:如生态木、无机抗菌涂料等,具有环保、健康、美观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外装饰。(4)绿色门窗材料:如断桥铝门窗、LOWE玻璃等,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功能,可提高建筑物的能效。(5)绿色屋面材料:如绿色屋顶、透水砖等,具有防水、隔热、降噪等功能,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屋面。7.3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1)政策支持:已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税收优惠等,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市场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3)技术创新:绿色建筑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如新型绿色建材、绿色施工技术等,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4)产业链完善: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逐渐完善,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5)国际合作:国际市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绿色建筑材料企业可通过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第八章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8.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卡、网络通信设备等,用于实时监测建筑环境参数、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系统。(2)监控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大脑,负责对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存储和显示,为建筑管理人员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3)智能控制子系统:包括照明控制、空调控制、新风系统控制、能源管理、安防监控等子系统,根据监控系统提供的指令,对建筑内各类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调控,实现节能、环保、舒适的目标。(4)人机交互界面:包括触摸屏、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建筑管理人员与智能化系统的交互,方便对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8.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实时监测:对建筑内的环境参数、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建筑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2)智能控制: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节建筑内各类设备和系统,实现节能、环保、舒适的目标。(3)能源管理:统计分析建筑能源消耗情况,为建筑管理人员提供能源优化方案,降低建筑能耗。(4)安防监控:实时监控建筑内的安全状况,及时发觉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5)信息发布与推送:根据用户需求,实时发布建筑相关信息,如天气预报、新闻资讯等。8.3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与运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与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软件系统开发、网络架构搭建等。(2)设备安装与调试:将选定的硬件设备安装到建筑内,并进行调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4)系统运行与维护: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日常运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培训与推广:对建筑管理人员进行智能化系统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6)持续优化:根据建筑运行情况,不断优化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和用户体验。第九章绿色施工与运维管理9.1绿色施工技术9.1.1概述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通过采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本节主要介绍绿色施工技术的原则、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9.1.2绿色施工技术原则(1)节能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节材原则: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减少材料浪费。(3)环保原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创新原则:积极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9.1.3绿色施工关键技术(1)节能技术:包括绿色施工设备、绿色施工工艺、绿色施工材料等。(2)节材技术:包括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施工废弃物处理等。(3)环保技术:包括施工现场绿化、噪声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等。9.1.4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例(1)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采用绿色施工技术,降低了能源消耗,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环境污染。(2)某住宅小区项目: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9.2绿色施工管理9.2.1概述绿色施工管理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绿色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本节主要介绍绿色施工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9.2.2绿色施工管理目标(1)保证施工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消耗的降低。(2)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安全。9.2.3绿色施工管理内容(1)施工前期管理:包括绿色施工方案制定、绿色施工技术培训等。(2)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环境监测、施工废弃物处理等。(3)施工后期管理:包括绿色施工成果评估、施工经验总结等。9.2.4绿色施工管理方法(1)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采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3)加强施工现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9.3建筑运维管理9.3.1概述建筑运维管理是指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对建筑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的活动。本节主要介绍建筑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9.3.2建筑运维管理重要性(1)保证建筑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建筑使用寿命。(2)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3)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满足用户需求。9.3.3建筑运维管理内容(1)设备设施维护: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2)建筑环境管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绿化养护等。(3)建筑安全管理:包括消防安全、建筑结构安全等。9.3.4建筑运维管理方法(1)制定建筑运维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运用智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