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文纸有格子,作文才有格调;人和事有格子,人和事才有格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题】材料就是一句话,采用比兴式表述结构,这种材料的写作要求一定是“联想与思考”,前一句定基调与内容,写作的重点在后一句。审题的关键在抓住“格子”和“格调”两个核心概念后,对这两个形象化的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1)、什么叫格子?有什么作用?根据“作文纸有格子”一句可知,“格子”可以理解为规则、准则等之类起规范框定作用的东西,再引申一下,就是会言行、道德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作文因为有格子,会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提升整体美感和阅读体验。人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减少混乱,事情处理得顺利圆满。“格调”是什么呢?它通常指作品的艺术风格或人的风格或品格,这里当然指的是后者------人的行为从容、得体和有风度,故事的处理得体、适宜、顺畅。人因涵养而生格调,事因人有格调而处事相应有格调。总之,材料的核心意思: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优雅行事或社会和谐的前提。【察思】(一)审题1.是否虑及有形的格子(作文纸格子)?——题干中的比兴表述结构2.是否有对“格子”和“格调”的解释?——概念界定3.是否有对“格子”和“格调”关系的辨析?——二元概念之间的关系4.是否看懂出题人是提倡是批判还是辩证的意图?——命题意图(二)行文1.分论点是否有层次?2.分论点的立意是否深刻?是否具有启发性?3.所举事例是否能够充分论证论点?4.论证过程是否包含筋骨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佳作】守一格之心此时,窗外已月上中天,这个夜晚似乎格外安静。月光洒入肮脏凌乱的牢房,散落一地的苍白色光斑。彼世彼时的他,苏轼,拖着沉重的脚铐,欲再望一次那皎白圆月。身上褴褛的囚服不断地刺激他身为一介文人的尊严,白天常人之不能忍受的毒打不断地击溃曾贵为进士的他的心。他的信心从受此牢狱之灾后不断崩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端地被小人扯进了这“乌台诗案”。木然立于这月光之下,仰望那轮圆月,想到自己如烟花般绚烂的前半生。那一年,苏门父子三人,声名鹊起,“一门三进士,父子两探花”;那一年,烟雨空蒙的江南水乡,饮酒赋诗,泛舟西湖,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潋滟湖光;那一年,中秋佳节,难掩对弟弟牵挂,望月亮阴晴圆缺,悟人生悲欢离合,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世现实中的我,一名21世纪的高中生,从模拟考场中起立,揉按发痛的头,重新梳理着记忆,这让我感到混乱。模拟考试中的我暂时屏蔽记忆,能依靠的只有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坚定信念,是为心格考试。我沉默良久,纸格纳得下无数锦绣文采,可心格竟难容一人之心------曾几何时,年少的我,仅因为学业成绩的小不如意而丧失人生的希望,仅因校园里同学关系的小纠葛而郁郁寡欢······不由疑惑问导师,苏轼为何一生如此璀璨?老师为我调来历届考生回放:第一个“苏轼”被囚禁后于京城道跳江自尽;第二个“苏轼”被监禁于御史台终服毒了此余生······第十个“苏轼”被贬流放颠沛流离漠视政务·······第三十六个“苏轼”谄媚新党,遇时局逆转,终被罢免······第八十一个“苏轼”言辞放肆,孤绝突兀,惨遭处决······第一百零八个“苏轼”遁入空门,避世清修,苟安一隅……老师语重心长:苏轼的璀璨人生,岂止源于前半生烟花般的绚烂?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是一个又一个“苏轼”吗?有人将竹杖拿在手中,以芒鞋踏在路上,学会变通与适应;有人学会对社会议题的漫不经心,对世间纷争默默无言;有人放下对其他人的殷殷关切,忘记做为人的那份仁爱而寂然一生······无数不染纤尘的明珠终成鱼目。唯有一个大宋的苏轼,一次次在绝望中坚守希望,一次次在汹涌的浊流中坚持纯正的操守。你将他贬谪至黄州,他仍旧以诗和酒,神仙般度过每一天;你将他贬谪至惠州,他会“日啖荔枝三百颗”而毫不知艰难;你将他贬谪至儋州,他能以教书育人造福一方百姓。天风海雨,不如杯酒处之。这是他恪守心格后所拥有的属于自己的“格”,因此他重焕新生,成世代传颂的苏东坡,留下万世的芳名。纸格百纳文章,心格难守一心。命运总让人无可奈何,但我们仍应恪守本心,一如苏东坡,在追求属于自己的高格的道路上笃行不辍。作文有格汇真美,成人有格立真人
作文之美,起于文笔,深于立意,源于真情。成文有格,规范的是形式,弘扬的是格调。作文之格,美化卷面,扩充美感。那么,人之格呢?成人之格则是成事所需与立人之本。作文之格斩字体之拖泥带水,为人之格成做事之通达心遂。个人字体不论美丑大小,都只在格子内扩延,一个字不论难易轻重,落于一格便封而不顾。格子用普遍易行的格子规范作文,为人处事也应该有自己的心中之格。心中之格,应有合适大小,匡住自己应为能为之事,集中精力以求事顺心遂。心中之格应有坚固明晰之边界.事成格满便视边界外如雷池而不越其半步。以此而往,处事则游刃有余,成事则前路明朗。为人有格,则能成事,亦能孕育处事为人之格调,自然能立于社会。为人应如格中之字,以格正身养性,凭格绽放光彩。不仅是作文,但凡书面书写之物大多有格。此与人的境况相符,在某些专业领域中,一人之力堪称无敌。但着眼于世界,在国家机器的对抗中,一人之力还是太过渺小。所谓人之格,是所生活之地的法律、规范,是所被浸润的文化的道。只有认识到身处格子之中,方可正视自己地位,不因一时成功而迷失心智,而能修身养性,再接再厉。同样,若无格子所依,则盗版层出不穷,专利也被滥用······正因有格子,个人才能在蓬勃发展的时代中绽放人格之美。守“格”促社会认同,认同促人之生“格”。我们没有资格判定无格作文是不美的,作文的格子最重要之作用,乃是规范形式。形式之同使阅读清晰,使交流顺畅,于是认同就在交流中诞生。随认同之诞生的,即为格调。我们难以言语何谓格调,它由复杂的品格与风度及其他种种组成,但格调一定是被认同,向往的。同样,人性的需求使我们向往格调,向往被认同,于是我们为事立格,为人立格去更好地提升自己,去养成有格调的品格和人生。真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它指能返璞归真的修行之人。人生是一场修行,始于对格调的向往,不论是立下格子还是其他,我们终究需提升自己,此乃人向上之本性使然。我们会充盈于经验,围绕于感悟,当我们看透格调,当不复为此而追求后,格子自生,格调自成,此亦是上上格也。行有格之事,做有调之人古语言“行且有耻”,告诫人们行事做人要有准则,知廉耻。作文纸因有格子,规范了文字,限制了随意,所以文章的恢宏与斐然在有序中彰显,格调自成。人做事亦要在格间,自我规范与内在约束才能让事办得漂亮,让人做得精彩,活出有格调的人生。格,为原则与底线。行事于格间,是做有格调人生的基石。蘸墨一点,浑圆笔势行于田方格间,日久自成龙蛇之势。可见,方格于字并不会拘限其洒脱之态,相反,正其格间,方有格调。人之亦然,君且看大唐盛世下高喊“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纵面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面对官场黑暗,权贵腐朽,仍能从容投笔“安能摧眉折腰势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凭着不肯折腰的傲骨,用剑气与酒意挥斥于天地,恪守自己的格子,配得上也担得起世人的一声“诗仙”。君再看时局动下的民国时代,守着一颗“红烛”般的心照亮世人的闻一多,纵在反动势力暗杀威吓下,仍坚定无畏站出来,做“最后一次演讲”,他用爱国之心守住人生之格,决不因反动势力就放弃光明,放弃斗争!在他发出的烛光中,我们窥见了什么是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情怀,战士的血性。故,行有格之事,方能达有格调之人生。调,为风度与品格。唯有格调之人,方能行于格间而不自宥,事于有规而不固板。远眺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旷达人生熠熠生辉。经几番贬谪、乌台诗案、痛失妻子,他也曾写下“寂寞沙洲冷”的失意,但他凭借超出常人的哲学领悟与自省,在动人山水中,清风与明月下,挥笔“物与我皆无尽藏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意气,峰回路转地完成了灵魂的脱胎换骨。因人生有格调,故能行有格调之事,律于格却走出冷汀之调。近看社会最美人物,用行动诠释“格调”,用自己的“格”撑起社会的脊梁。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再到“最美乡村医生”邓前程,无不是有格调之人的内在品格助推他们行有格之事,继而成就更精彩的生命格调。有格方有调,调成格自清。在守好人生之格之上,破格之碍以谋发展,自成新格调而出乎其类。“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是过于刻泥于定格间,不知变通,将格子与格调本末倒置。恰如《师说》,韩愈嘉许李氏子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外包协议
- 新一代智慧城市物流规划与建设方案研究
- 遥控无人机航拍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责任与风险免责协议
- 五保户照料协议书
- 基金投资行业保密协议
- 合作居间费的合同
- 天然气工程施工合同
- 物流园区投资开发合同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最大公因数练习200题及答案
- 红楼梦英文版(杨宪益译)
- 初三开学第一课家长会优秀课件两篇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四章 国际财政
- 狮子王1中英文台词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