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方案TOC\o"1-2"\h\u17377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890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5485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30262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3141281.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3322731.2.1国际发展现状 3281441.2.2国内发展现状 327393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3325641.3.1节能指标 330941.3.2环保指标 315201.3.3生态指标 3161.3.4社会指标 416148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432102.1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432212.2节能设计的具体方法 4315832.3节能设计的实施策略 510673第三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562393.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 5251753.1.1保温材料选择 5311233.1.2保温层设计 5283873.1.3保温隔热构造措施 5201193.2外窗的节能设计 6241963.2.1窗型选择 661023.2.2玻璃选择 635893.2.3窗框材料选择 6278273.2.4窗户密封设计 6219853.3外墙的绿色建材应用 6286413.3.1选用绿色建材 6127253.3.2墙体绿化 6193113.3.3外墙保温系统 729844第四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767464.1供暖系统的节能技术 7309334.2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 750364.3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 728481第五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 8111055.1照明设计的节能原则 8206935.2照明设备的节能选择 8163025.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920340第六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 9239106.1给水系统的节能技术 9177176.1.1给水系统概述 9154956.1.2给水泵的节能技术 9243836.1.3给水管网节能技术 10241256.1.4给水设备节能技术 10266936.2排水系统的节能技术 10163396.2.1排水系统概述 10307566.2.2排水设备的节能技术 10293006.2.3排水管网节能技术 10146406.3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096386.3.1雨水收集与利用概述 10146446.3.2雨水收集技术 11253166.3.3雨水利用技术 1111064第七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11273317.1太阳能热水系统 11267457.1.1概述 11267587.1.2工作原理 11128677.1.3类型 1159037.1.4应用 119147.2风能利用技术 1226967.2.1概述 12308717.2.2风能利用技术原理 12113337.2.3应用 12173097.3地热能利用技术 1288647.3.1概述 1286747.3.2地热能利用技术原理 12278827.3.3应用 126234第八章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 13316498.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技术 13162538.2室内声环境优化技术 1339728.3室内光环境优化技术 1324204第九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管理 14159489.1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4230259.2绿色建筑项目管理 14128079.3绿色建筑运营维护 1521923第十章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5829610.1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151324310.2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16859210.3绿色建筑推广与应用策略 16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目标,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1.1.2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有助于实现我国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2)保护环境:绿色建筑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3)提高居住质量:绿色建筑关注人的居住舒适度,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4)促进产业升级: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推动建筑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1.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1.2.1国际发展现状在国际上,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1.2.2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建筑得到了长足发展。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逐渐完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逐年增长。1.3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对绿色建筑功能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1节能指标节能指标包括建筑物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1.3.2环保指标环保指标包括建筑物的废弃物处理、噪音污染、光污染、水污染等方面。1.3.3生态指标生态指标包括建筑物的绿化面积、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护等方面。1.3.4社会指标社会指标包括建筑物的公共设施、交通便利性、人文关怀等方面。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的绿色水平。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原则2.1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功能,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围护结构、设备系统等,保证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实现整体节能效果。(2)以人为本原则:建筑节能设计应注重人的舒适性和健康,通过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舒适、健康生活的需求。(3)适应性原则:建筑节能设计应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适宜的节能技术,保证建筑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功能。(4)技术创新原则: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动建筑节能技术进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2.2节能设计的具体方法以下为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方法:(1)优化建筑设计:合理布局建筑物,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降低空调和照明等设备的能耗。(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采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物的热损失。(3)设备系统优化: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合理配置设备容量,优化设备运行策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4)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5)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物能耗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3节能设计的实施策略为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以下实施策略:(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2)技术创新: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研发,推动节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3)人才培养:加强建筑节能人才培养,提高建筑节能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节能设计质量。(4)宣传推广: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推动建筑节能理念的普及。(5)示范项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进行节能设计示范,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于其他建筑项目。第三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3.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建筑外围护结构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温隔热技术对于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3.1.1保温材料选择保温隔热材料应具备良好的保温功能、耐久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目前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岩棉、玻璃棉等。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合理选择。3.1.2保温层设计保温层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保温层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热工功能要求进行计算,保证保温效果。同时保温层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裂功能,以保证建筑物的长期稳定。3.1.3保温隔热构造措施保温隔热构造措施包括保温层与基层之间的连接、保温层与装饰层之间的连接等。连接方式应保证保温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保温层脱落、裂缝等现象。还应考虑保温层与建筑物的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3.2外窗的节能设计外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建筑整体能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2.1窗型选择窗型选择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外观要求、地理位置等因素。常见的窗型有平开窗、推拉窗、固定窗等。在窗型选择时,应结合建筑物的热工功能要求,选择保温功能好、密封功能强的窗型。3.2.2玻璃选择玻璃是外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对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玻璃有单片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在选择玻璃时,应考虑其保温功能、透光性、隔音功能等因素。3.2.3窗框材料选择窗框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导热系数、强度、耐久性等因素。目前常用的窗框材料有铝合金、塑钢、断桥铝合金等。在选择窗框材料时,应结合建筑物的热工功能要求,选择导热系数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3.2.4窗户密封设计窗户密封设计是保证窗户保温隔热功能的关键环节。密封设计应考虑窗户的型材、玻璃、五金配件等因素,保证窗户的密封功能。3.3外墙的绿色建材应用外墙的绿色建材应用是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外墙绿色建材的应用:3.3.1选用绿色建材在外墙材料选择时,应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如环保型外墙保温材料、绿色涂料、高功能外墙砖等。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能耗、优异的环保功能和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3.3.2墙体绿化墙体绿化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在墙体表面种植植物,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热岛效应,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功能。3.3.3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将保温材料与外墙结构相结合的一种节能技术。目前常用的外墙保温系统有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等。在选择外墙保温系统时,应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系统。第四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4.1供暖系统的节能技术供暖系统作为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供暖系统的节能技术:(1)优化供暖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根据建筑特点及供暖需求,选择高效、低能耗的供暖设备,合理设置设备参数,提高供暖效率。(2)供暖管道保温:对供暖管道进行保温处理,降低热损失,提高供暖系统的热效率。(3)分户计量与温控:采用分户计量与温控技术,实现按需供暖,降低能源浪费。(4)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技术,将低品位热源转化为高品位热源,提高供暖效率。4.2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通风系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能源消耗。以下为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1)自然通风:合理设计建筑通风口,利用自然风力实现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通风能耗。(2)高效风机:选用高效、低噪音的风机,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3)空气处理设备优化: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热回收效率,降低通风系统能耗。(4)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测与调节,降低能源浪费。4.3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空调系统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节能技术的应用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1)变频技术:采用变频技术,实现空调压缩机的无级调速,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2)多联机技术:利用多联机技术,实现多个室内机与一个室外机的连接,降低空调系统能耗。(3)热回收技术:采用热回收技术,回收空调系统排放的废热,提高能源利用率。(4)智能控制系统: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实现优化控制,降低能耗。通过以上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绿色建筑节能水平。第五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5.1照明设计的节能原则照明设计在建筑节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以下原则应予以遵循:(1)充分利用自然光:在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遮阳设施及反光材料的运用,提高室内自然光的利用效率。(2)合理确定照明标准: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需求,合理确定照明标准,避免过度照明。同时要关注照明质量,保证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满足使用要求。(3)采用高效照明设备:选择高效的光源、灯具和镇流器,提高照明系统的整体效率。(4)分区照明与控制: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采用分区照明与控制,实现照明系统的精细化调控,降低无效照明能耗。5.2照明设备的节能选择照明设备的节能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选择:优先选用LED、荧光灯等高效光源,减少白炽灯、卤素灯等低效光源的使用。(2)灯具选择:选用反射率较高、配光功能良好的灯具,降低光损失,提高照明效率。(3)镇流器选择:选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降低镇流器功耗,提高照明系统效率。(4)控制方式选择: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设备的精细化管理。5.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建筑照明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如下:(1)实时监测:实时监测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开关状态、亮度、能耗等。(2)自动调节: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实现节能照明。(3)分区控制: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对照明设备进行分区控制,降低无效照明能耗。(4)远程控制: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远程控制手段,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监控与调节。(5)数据统计与分析:收集照明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为照明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建筑照明节能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第六章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技术6.1给水系统的节能技术6.1.1给水系统概述建筑给水系统是建筑内部水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给水系统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给水泵的效率、优化给水管网设计以及采用先进的给水设备等方面。6.1.2给水泵的节能技术(1)选择高效节能给水泵:在给水系统中,水泵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水泵,降低水泵的能耗,是给水系统节能的关键。(2)变频调速技术:通过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用水需求实时调整水泵运行速度,降低水泵的能耗。(3)水泵并联运行:当建筑用水量较大时,采用多台水泵并联运行,实现水泵的高效运行。6.1.3给水管网节能技术(1)优化管网设计:合理布局给水管网,降低管网阻力损失,提高给水效率。(2)采用新型管材:新型管材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和抗腐蚀功能,可降低管网的热损失和漏损。6.1.4给水设备节能技术(1)采用节能型水龙头和淋浴喷头:降低水的流出速度,减少水的浪费。(2)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提高卫生洁具的节水功能,降低水的消耗。6.2排水系统的节能技术6.2.1排水系统概述建筑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排放、雨水排放和废水回收利用等部分。排水系统的节能技术主要涉及降低排水系统的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水回收利用等方面。6.2.2排水设备的节能技术(1)选用高效节能排水泵:降低排水泵的能耗,提高排水效率。(2)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利用重力原理,降低排水泵的使用频率和能耗。6.2.3排水管网节能技术(1)优化管网设计:合理布局排水管网,降低管网阻力损失,提高排水效率。(2)采用新型管材:新型管材具有较好的抗腐蚀功能,降低排水管网的漏损。6.3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6.3.1雨水收集与利用概述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是将建筑物屋顶及地面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景观、非饮用等用途。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6.3.2雨水收集技术(1)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管网等。(2)过滤处理: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污染物。6.3.3雨水利用技术(1)非饮用用途: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道路清洗等非饮用领域。(2)饮用用途:经过深度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冲厕、洗车等饮用领域。(3)雨水回灌:将处理后的雨水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第七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7.1太阳能热水系统7.1.1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章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在建筑中的应用。7.1.2工作原理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满足生活热水需求。系统主要由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控制系统等组成。集热器通过吸收太阳光将热能传递给水,水在管道中流动,将热量传递给储热水箱中的水,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7.1.3类型(1)按照集热器类型分类,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为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等。(2)按照系统运行方式分类,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为自然循环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强制循环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等。7.1.4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广泛,包括住宅、酒店、学校、医院等。在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需考虑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特点等因素,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7.2风能利用技术7.2.1概述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建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章将介绍风能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7.2.2风能利用技术原理风能利用技术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风力发电机主要由叶片、转子、发电机等组成。当风吹动叶片时,叶片驱动转子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7.2.3应用(1)建筑屋顶风力发电:在建筑屋顶安装风力发电机,利用建筑高度优势,提高风力发电效率。(2)建筑周边风力发电:在建筑周边设置风力发电设施,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3)建筑一体化风力发电:将风力发电设施与建筑融为一体,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7.3地热能利用技术7.3.1概述地热能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的温度和供应。本章将介绍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7.3.2地热能利用技术原理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通过地热泵系统将地下的低温热能提取出来,为建筑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地热泵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等组成。7.3.3应用(1)地热供暖:利用地热能为建筑提供供暖,降低建筑能耗。(2)地热制冷:利用地热能为建筑提供制冷,实现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3)地热热水:利用地热能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满足生活需求。通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风能利用技术和地热能利用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今后的建筑发展中,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八章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化不仅关乎居住者的舒适度,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本章将从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光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8.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技术室内空气质量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通过采用高效空气净化设备、合理布局室内绿化植物以及优化室内通风系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提高空气质量。(2)室内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通过采用智能加湿、除湿设备,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3)室内空气流通优化技术。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布局,提高室内空气流通性,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8.2室内声环境优化技术室内声环境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源控制技术。通过降低室内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如采用隔音材料、隔音窗等,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2)室内吸声处理技术。通过在室内空间设置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地毯等,降低室内声波反射,改善室内声环境。(3)室内隔声优化技术。通过优化室内隔墙、楼板等结构的隔声功能,减少室内噪声传播,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8.3室内光环境优化技术室内光环境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采光优化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外窗、天窗等,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环境质量。(2)人工照明优化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合理设计照明布局,提高室内照明效果,降低能耗。(3)室内光环境调节技术。通过采用智能调光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提高室内光环境舒适度。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优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从空气质量、声环境到光环境,都需要综合考虑。通过采用相应的优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第九章绿色建筑施工与管理9.1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低碳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下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1)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如节能型保温材料、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2)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施工现场应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如合理布置施工照明,使用节能型施工设备,优化施工工艺等,以降低能源消耗。(3)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施工现场应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如控制扬尘、噪音、废水排放等,保证施工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9.2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是指在建筑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采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建筑项目的绿色化、低碳化。以下是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1)项目策划与设计在项目策划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对建筑物的能耗、环保、舒适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建筑设计阶段,应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优化建筑布局、结构、设备等,提高建筑物的绿色功能。(2)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督与指导,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3)项目验收与评价项目验收阶段,应对建筑物的绿色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保证项目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建筑物的绿色水平。9.3绿色建筑运营维护绿色建筑运营维护是指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绿色功能。以下是绿色建筑运营维护的几个关键方面:(1)能源管理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能耗数据,找出节能潜力,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2)环保管理加强对建筑物环保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