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环保方案TOC\o"1-2"\h\u7201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213898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8448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219672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2113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338631.2.1政策推动 3306611.2.2科技创新 333361.2.3市场需求 3306671.2.4国际合作 3119121.2.5跨界融合 3304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3206892.1生态优先原则 3180682.2节能环保原则 4176702.3可持续发展原则 416756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 524586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559103.1.1分类 536403.1.2特点 556113.2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 5127283.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659053.3.1优化建筑设计 621703.3.2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 6114783.3.3建立绿色建筑材料供应链 6325513.3.4完善政策法规 636983.3.5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宣传和推广 616523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 6292534.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633864.2建筑设备节能 6213464.3建筑智能化节能 71413第五章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 7174635.1雨水收集与利用 781915.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7162585.1.2雨水利用途径 764195.2中水回用技术 8128015.2.1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8195905.2.2中水回用途径 826775.3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8122545.3.1给水系统优化 8191885.3.2排水系统优化 87412第六章绿色建筑电气工程 9116806.1节能型电气设备 9220886.2太阳能光伏发电 9164426.3电气系统优化设计 915059第七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 10136137.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 1034217.2室内光环境优化 10240657.3室内声环境优化 115036第八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1187908.1绿色建筑施工工艺 11133188.2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281568.3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1211224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171209.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242249.1.1设计阶段 13257019.1.2施工阶段 1350119.1.3运营与维护阶段 1386779.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1335979.2.1定性评价法 1310649.2.2定量评价法 13128829.2.3综合评价法 14301679.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 14746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策略 142041210.1政策法规与激励机制 142363910.2绿色建筑教育与培训 151222610.3绿色建筑宣传与推广 15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注重从整体上优化建筑环境,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同时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1.2绿色建筑的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节约资源: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材料利用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保护环境:绿色建筑在施工、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3)提高居住舒适性:绿色建筑注重室内外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4)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1.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1.2.1政策推动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政策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拓展。1.2.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的应用将不断优化建筑功能,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益。1.2.3市场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和认可,将促使建筑企业加大绿色建筑研发投入,提高绿色建筑供给能力。1.2.4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1.2.5跨界融合绿色建筑与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将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生态优先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自然环境。在建筑选址、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景观设计,保留和利用原有植被,提高生物栖息地的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2.2节能环保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原则,即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体型、朝向等,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降低空调、照明等能耗。(2)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选用高效节能材料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实施绿色施工。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3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要素,实现建筑物的长期稳定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社会效益。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3)环境效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环境效益的提升。通过遵循生态优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与特点3.1.1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及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且具有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耗和良好生态功能的建筑材料。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用途,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绿色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等,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和可再生性。(2)再生绿色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再生钢材等,通过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生利用,降低资源消耗。(3)改性绿色建筑材料:如改性木材、改性玻璃、改性塑料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环保功能。(4)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如碳纤维、纳米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具有优异的环保功能和功能特性。3.1.2特点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环保性: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2)资源利用效率高:能够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浪费。(3)能耗低: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有利于节约能源。(4)生态功能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如调节室内气候、降低噪音等。3.2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来源:评价材料的来源是否环保,是否采用可再生资源。(2)生产过程:评价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污染排放等指标。(3)使用寿命:评价材料的使用寿命,以降低更换频率。(4)废弃处理:评价废弃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如可回收性、降解性等。(5)生态功能:评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如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3.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3.3.1优化建筑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绿色建筑材料,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3.3.2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3.3.3建立绿色建筑材料供应链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材料供应链,从源头把控材料质量,保证绿色建筑材料的供应。3.3.4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3.3.5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4.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建筑能耗的主要途径,其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选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外墙节能设计:通过优化外墙结构、选用高功能外墙材料、采用外墙保温系统等手段,提高建筑外墙的节能功能。(3)门窗节能设计:选用高功能门窗,优化门窗比例,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功能,降低门窗能耗。(4)屋面节能设计:采用保温隔热屋面系统,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屋面能耗。4.2建筑设备节能建筑设备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备节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选用高效空调设备,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2)供暖系统节能:优化供暖系统设计,选用高效供暖设备,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3)热水系统节能:优化热水系统设计,选用高效热水设备,提高热水系统的运行效率。(4)电气设备节能:选用高效电气设备,优化电气系统设计,降低电气设备能耗。4.3建筑智能化节能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是通过集成建筑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建筑智能化节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自动化系统:通过建筑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设施的高效管理,降低建筑能耗。(2)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建筑设备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能耗监测与管理:建立能耗监测与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为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4)大数据分析与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建筑能耗数据进行挖掘,为建筑节能提供决策依据。第五章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5.1雨水收集与利用5.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在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系统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该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过滤、储存和利用四个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结构等因素,保证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1.2雨水利用途径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绿化用水:用于建筑周边绿化带、景观用水等;(2)道路清洗:用于清洗建筑物周边道路、广场等;(3)冲厕用水:将收集到的雨水处理后,用于建筑物内部冲厕;(4)冷却用水:用于建筑物空调、冷却塔等设备冷却用水。5.2中水回用技术5.2.1中水回用系统设计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建筑物内部非饮用水用途。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1)废水来源:明确废水来源,如洗浴、洗菜、洗车等;(2)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膜处理等;(3)水质标准:根据回用用途确定水质标准;(4)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规模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5.2.2中水回用途径中水回用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绿化用水:用于建筑周边绿化带、景观用水等;(2)道路清洗:用于清洗建筑物周边道路、广场等;(3)冲厕用水: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建筑物内部冲厕;(4)冷却用水:用于建筑物空调、冷却塔等设备冷却用水。5.3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5.3.1给水系统优化给水系统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给水水源: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用水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水水源;(2)优化给水管网:合理布局给水管网,降低管道损失,提高给水效率;(3)采用节水型器具:在建筑物内部使用节水型器具,降低用水量;(4)智能监控: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给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给水策略。5.3.2排水系统优化排水系统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布局排水管网:根据建筑物的排水需求,合理布局排水管网,降低管道损失;(2)采用绿色排水设施:如渗透井、雨水花园等,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减轻排水压力;(3)提高排水设备效率:选择高效、低能耗的排水设备,降低排水能耗;(4)智能监控: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排水策略。第六章绿色建筑电气工程6.1节能型电气设备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行业正逐步向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电气设备作为建筑中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成为绿色建筑电气工程的关键环节。在电气设备选择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高效、低耗的电气设备,如高效电机、节能变压器、节能灯具等。(2)根据建筑负荷特性,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容量,避免设备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提高运行效率。(3)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降低能源浪费。6.2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将其应用于绿色建筑中,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要点:(1)合理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器等关键设备。(2)根据建筑屋面条件,确定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方式,如屋顶、墙面、阳台等。(3)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系统成本。(4)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实现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外观的和谐统一。6.3电气系统优化设计绿色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旨在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建筑能耗的持续降低。以下为电气系统优化设计的要点:(1)合理布局电气设备,缩短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2)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发觉并及时处理故障。(3)优化供电方式,如采用双回路、多回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4)采用绿色、环保的电缆和导线,降低电磁辐射污染。(5)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6)推广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如LED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等,降低建筑能耗。第七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7.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形式,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室内空气质量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环保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用环保、低毒、无害的建筑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物排放。(2)加强通风换气:合理设计室内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满足健康需求。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提高通风效率。(3)空气处理设备: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4)室内空气检测与监测:建立健全室内空气检测与监测制度,定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7.2室内光环境优化室内光环境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建筑室内光环境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设计窗户、天窗等自然采光口,提高室内自然采光效果,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2)选用高效照明设备:采用节能、高效、环保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降低能耗,提高照明质量。(3)合理布局照明系统:根据室内空间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布局照明系统,实现照明效果的优化。(4)照明控制策略: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光线变化自动调节照明强度,实现节能照明。7.3室内声环境优化室内声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绿色建筑室内声环境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隔声降噪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隔声降噪措施,如隔声墙、隔声窗等,降低室内外噪声干扰。(2)声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室内声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室内声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室内声环境达标。(3)室内声学处理:针对室内声环境存在的问题,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声学处理措施,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4)室内声环境规划:根据室内空间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规划室内声环境,实现声环境的和谐与舒适。通过以上措施,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得以优化,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和工作空间。第八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8.1绿色建筑施工工艺绿色建筑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下是绿色建筑施工工艺的主要内容:(1)施工方案设计:在施工前期,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资源浪费。(2)施工材料管理: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3)施工技术创新: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采用节能型模板、脚手架、施工升降设备等。(4)施工过程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建筑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8.2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方法:(1)分类回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废钢材、废木材、废塑料等可回收资源应进行回收利用。(2)废渣处理:对建筑废渣进行资源化处理,如废砖、废混凝土等,可加工成新型建筑材料,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3)废液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废水泥浆、废油漆等,可通过固化、稳定化等方法进行处理。(4)废弃物利用:将废弃物用于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如临时道路、围挡等,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8.3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绿化: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绿化带,提高施工现场绿化覆盖率,改善施工现场生态环境。(2)扬尘治理:采取洒水、覆盖、喷淋等措施,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3)噪音控制: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采用隔音、降噪设备,减少噪音污染。(4)水质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水质的监控,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质污染。(5)卫生与防疫: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防疫消毒,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身体健康。(6)安全防护: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第九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9.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衡量绿色建筑功能的关键依据。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和《绿色建筑评价细则》。这些标准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对绿色建筑进行了规定。9.1.1设计阶段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环境:要求建筑项目选址合理,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节能与能源利用:要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节材与材料利用:要求建筑采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9.1.2施工阶段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管理: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过程符合绿色建筑要求。(2)施工工艺: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安全:要求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9.1.3运营与维护阶段在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阶段,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设备运行:要求建筑设施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能耗。(2)环境质量:要求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3)物业管理:要求物业企业提供优质的绿色服务,提高业主满意度。9.2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9.2.1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主要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方式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适用于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标难以量化或评价数据不完整的情况。9.2.2定量评价法定量评价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绿色建筑的功能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适用于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标可以量化且评价数据完整的情况。9.2.3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采用权重分配、指数法等方法,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评价。9.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以下为某绿色建筑评价案例:项目名称:某城市综合体项目地点:我国某大城市项目规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评价阶段:设计阶段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根据综合评价法,该项目在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的保密条款和实施
- 2024年度旅游区LED屏幕租赁合同
- 郑州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设计与运维方案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公司为企业提供设备的融资租赁协议
- 2024年度物流运输合同标的和属性
- 汽车制造商联合研发协议书
- 2024年度智能家居系统定制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建筑施工合同工程质量保证
- 国际物流配送服务优化方案
-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 Unit 7 Thanksgiving 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
- 《妇幼保健学》课件-第六章 孕前期保健
- 高低压电力系统预试验及维保服务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高纯钒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动态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欧洲生产检重秤市场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 【基于OCALE的跨境电商的运营策略探析7000字(论文)】
- 大学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正式版)
- 【新课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