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方案TOC\o"1-2"\h\u16803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10715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327119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221911.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310031.4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329296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 446402.1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4183052.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4101082.3设备系统节能设计 438102.4节能评价与优化 527552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5250323.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 5190983.2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评价 574093.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 5295613.4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 627503第四章智能化建筑设计 692984.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674324.1.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6306494.1.2智能化建筑的分类 6195494.2智能化建筑设计原则 6181064.2.1安全性原则 6152184.2.2舒适性原则 630264.2.3节能环保原则 7167174.2.4可持续发展原则 7221384.3智能化建筑系统设计 7147944.3.1基础设施设计 772334.3.2系统集成设计 7125054.3.3应用系统设计 7234354.4智能化建筑案例分析 732514.4.1某智能大厦 7259664.4.2某智能家居社区 822231第五章建筑绿化设计 839035.1建筑绿化的意义与作用 84585.2建筑绿化设计原则 8209475.3建筑绿化技术与方法 9148255.4建筑绿化案例解析 919330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94736.1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 98656.1.1建筑废弃物产量及种类 98016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 10326076.1.3建筑废弃物处理问题 1017230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31036.2.1废混凝土资源化技术 10289296.2.2废砖瓦资源化技术 10196546.2.3废钢材、废木材资源化技术 102356.3建筑废弃物管理策略 1066776.3.1政策法规制定 10189396.3.2技术研发与推广 10131966.3.3建立健全回收体系 1022386.3.4强化监管与执法 1167606.4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案例 117383第七章建筑室内环境优化 11280837.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 11141647.2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160867.3室内环境优化设计 12104017.4室内环境优化案例 1224812第八章建筑光伏发电应用 13130988.1光伏发电技术原理 13225328.2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13122628.3建筑光伏发电案例 13187788.4建筑光伏发电市场前景 1331844第九章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 14320069.1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497429.1.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44099.1.2改善水环境 1494099.1.3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14114889.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14181569.2.1雨水收集系统分类 1430719.2.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 14173599.2.3雨水收集系统设计要点 1413389.3雨水利用技术与方法 14196049.3.1雨水直接利用 15166739.3.2雨水间接利用 15315799.3.3雨水处理与回用 15240579.4雨水收集与利用案例 1514189第十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集成 151832910.1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的融合 15823610.2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 15796410.3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案例 162368710.4绿色建筑与智能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特点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节能:通过采用合理的建筑形式、保温隔热措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环保: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3)舒适:以人为本,关注居住者的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4)可持续发展:强调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1.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建筑物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2)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环保,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居住者的需求,提高舒适度,保障健康。(4)技术创新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物的功能和效率。(5)经济合理性原则:在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1.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绿色建筑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2)减少污染:减少建筑物对空气、土壤、水资源等环境的污染。(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保护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1.4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标准。以下为部分政策与标准:(1)政策:我国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技术规范》(GB/T503782014)等标准,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3)认证:我国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对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建筑物进行认证。(4)激励政策: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第二章建筑节能设计2.1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满足舒适性要求:在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2)整体优化:从建筑、设备、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实现整体节能。(3)技术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建筑节能水平。(4)经济合理:在满足节能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能耗的主要部分,其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温隔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2)气密性: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造成的能耗。(3)窗户设计:选用高功能窗户,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和采光功能。(4)遮阳设计:合理设置遮阳设施,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2.3设备系统节能设计设备系统是建筑物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热源系统:选用高效、环保的冷热源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2)空调系统: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降低空调能耗。(3)照明系统:选用节能灯具,合理设计照明方案,降低照明能耗。(4)电气系统:优化电气系统设计,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2.4节能评价与优化节能评价是对建筑节能设计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分析:对建筑物能耗进行详细分析,找出能耗高的原因。(2)节能潜力分析:分析建筑物的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3)评价方法: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建筑节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4)优化方案: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优化,提高节能水平。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应用3.1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材料来源应具有可持续性,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材料的生产过程应降低能耗和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材料的使用寿命应较长,减少更换频率;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对人体和环境无害。3.2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评价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物理功能,如强度、耐久性、保温隔热功能等;二是材料的环境功能,如放射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等;三是材料的生态功能,如生物降解性、可回收利用性等;四是材料的经济功能,如成本、市场竞争力等。3.3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案例一:某住宅项目采用绿色混凝土,该混凝土以废渣、矿渣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降低了水泥的使用量,减少了碳排放。同时绿色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案例二:某公共建筑采用绿色玻璃,该玻璃具有低辐射、高透光率、节能环保等特点。通过使用绿色玻璃,建筑物的能耗降低了约20%。案例三:某绿色建材企业研发了一种新型绿色板材,该板材以农作物秸秆、木屑等生物质纤维为原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环保等特点。该板材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自重和能耗。3.4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广和实施,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将得到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另,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绿色建筑材料将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章智能化建筑设计4.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与分类4.1.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智能化建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进行集成,实现建筑物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以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4.1.2智能化建筑的分类智能化建筑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类:(1)智能家居:针对家庭用户的居住环境,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2)智能办公:针对企业、事业等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3)智能商业:针对商业建筑,提供舒适的购物、休闲环境,提高商业运营效率。(4)智能酒店:针对酒店行业,实现客房、餐饮、娱乐等业务的智能化管理。(5)智能医院:针对医疗机构,提供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4.2智能化建筑设计原则4.2.1安全性原则智能化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方面。4.2.2舒适性原则智能化建筑设计应关注用户的舒适体验,提供适宜的室内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4.2.3节能环保原则智能化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2.4可持续发展原则智能化建筑设计应考虑长远发展,具备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以满足未来需求。4.3智能化建筑系统设计4.3.1基础设施设计智能化建筑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基础设施:(1)信息传输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为建筑物内部各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2)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处理和分析建筑物内部各系统产生的数据。(3)传感器设备:用于监测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4.3.2系统集成设计智能化建筑系统集成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1)电气系统:包括强弱电设备、供电设备、照明设备等。(2)通信系统:包括语音、数据、视频通信设备等。(3)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调、照明、安防等自动控制设备。(4)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家庭设备控制、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4.3.3应用系统设计智能化建筑应用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1)办公管理系统:包括企业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2)商业运营系统:包括商业信息管理、顾客服务、营销推广等。(3)医疗信息系统:包括病历管理、医疗设备控制、远程诊断等。4.4智能化建筑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智能化建筑案例:4.4.1某智能大厦某智能大厦位于我国某大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该大厦采用智能化建筑技术,实现了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室内环境,自动调节空调、照明等设备。(2)无人值守的安防监控系统,保障大楼安全。(3)智能化办公系统,提高工作效率。4.4.2某智能家居社区某智能家居社区位于我国某地级市,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社区内采用智能化建筑技术,为居民提供以下服务:(1)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设备远程控制。(2)社区安防监控系统,保障居民人身安全。(3)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第五章建筑绿化设计5.1建筑绿化的意义与作用建筑绿化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建筑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建筑物的观赏性,还具有以下作用:(1)降低建筑物能耗:绿化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热岛效应,减少空调等设备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改善生态环境:绿化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提高生物多样性。(3)调节城市气候:绿化可以降低城市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4)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绿化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身心健康。5.2建筑绿化设计原则在进行建筑绿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绿化方式,实现生态平衡。(2)以人为本:关注居民需求,提供舒适的绿化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因地制宜:根据地域特点、建筑功能等因素,合理布局绿化空间,实现绿化效果最大化。(4)可持续发展:注重绿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绿化与建筑的和谐共生。5.3建筑绿化技术与方法建筑绿化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屋顶绿化:在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热岛效应,提高屋面防水功能。(2)墙面绿化:利用攀爬植物对建筑物的墙面进行绿化,可以美化建筑外观,降低墙面温度。(3)地面绿化:在建筑物的周围进行地面绿化,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4)水体绿化:在建筑物的水体周围进行绿化,可以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5.4建筑绿化案例解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建筑绿化案例:(1)上海世博中心:采用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实现了建筑与绿化的和谐共生。(2)深圳湾体育中心:采用生态景观设计,将绿化与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优美的生态环境。(3)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进行建筑绿化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通过对以上案例的解析,可以看出建筑绿化在提升建筑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应更加重视建筑绿化,实现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第六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6.1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6.1.1建筑废弃物产量及种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约为20亿吨,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废砖瓦、废钢材、废木材等。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6.1.2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堆放和资源化利用。填埋和堆放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容易造成土壤、地下水和空气污染,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此,资源化利用成为建筑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方向。6.1.3建筑废弃物处理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处理设施不足、技术水平低、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废弃物处理的进程。6.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2.1废混凝土资源化技术废混凝土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破碎、筛分、清洗、拌和等环节。通过对废混凝土进行破碎和筛分,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混凝土制品等。6.2.2废砖瓦资源化技术废砖瓦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破碎、筛分、混合、压制成型等环节。通过对废砖瓦进行破碎和筛分,可以得到砖瓦骨料,用于制备新型墙体材料。6.2.3废钢材、废木材资源化技术废钢材、废木材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回收、分类、加工等环节。废钢材可以回炉炼钢,废木材可以加工成木塑复合材料等。6.3建筑废弃物管理策略6.3.1政策法规制定应加大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建筑废弃物处理的职责、标准和要求。6.3.2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成熟技术,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水平。6.3.3建立健全回收体系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回收率,降低处理成本。6.3.4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强对建筑废弃物处理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堆放等行为。6.4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案例案例一:某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将废弃混凝土、砖瓦等资源化利用,生产出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制品等,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案例二:某地区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工程该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回收体系,将废钢材、废木材等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了建筑废弃物处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案例三:某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该城市投入资金建设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采用先进技术对建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建筑废弃物处理的规范化、规模化。第七章建筑室内环境优化7.1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是保证建筑室内环境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基础。我国现行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0)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等内容,为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化提供了依据。7.2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室内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甲醛、苯、TVOC等。(2)室内温湿度监测: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3)室内光照监测:监测室内光照强度,保证室内光线充足且不过度。(4)室内噪声监测:监测室内噪声水平,保证室内环境安静。评价工作则根据监测数据,评估室内环境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为室内环境优化提供依据。7.3室内环境优化设计室内环境优化设计旨在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空间。以下为室内环境优化设计的几个方面:(1)室内空气质量优化:采用空气净化技术、通风换气等措施,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2)室内温湿度优化:合理设计空调系统,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3)室内光照优化: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提高室内光照质量。(4)室内噪声优化:采取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室内噪声。(5)室内装饰材料选择:选用环保、低污染的装饰材料,减少室内环境污染。7.4室内环境优化案例以下为两个室内环境优化案例:案例一:某办公大楼室内环境优化该办公大楼位于城市中心,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较高。在室内环境优化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1)空气净化:安装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2)温湿度控制:合理设置空调系统,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3)光照优化:采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提高室内光照质量。(4)隔声处理:对室内墙面和地面进行隔声处理,降低室内噪声。案例二:某住宅室内环境优化该住宅位于郊区,室内环境质量较好。在室内环境优化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1)通风换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2)绿色建材:选用环保、低污染的装饰材料,降低室内环境污染。(3)室内绿化:摆放室内植物,提高室内环境质量。(4)智能家居系统: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室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第八章建筑光伏发电应用8.1光伏发电技术原理光伏发电技术是基于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伏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砷化镓等,在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通过内建电场实现电荷分离,从而产生电流。8.2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光照条件、建筑结构、负载需求等。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的选型、系统的容量配置、光伏方阵的布置以及逆变器的选择等。在光伏电池组件选型方面,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组件类型和规格。系统的容量配置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能源需求、投资预算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等因素。光伏方阵的布置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以及方阵的采光、通风等因素。逆变器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的电压等级、容量以及效率等要求进行。8.3建筑光伏发电案例以下是几个建筑光伏发电的案例:(1)某商业大厦:该商业大厦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采用600kWp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为60万kWh,节约标准煤约1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0吨。(2)某住宅小区:该小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采用300kWp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为30万kWh,节约标准煤约9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5吨。(3)某学校:该校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采用100kWp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为10万kWh,节约标准煤约3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5吨。8.4建筑光伏发电市场前景我国对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建筑光伏发电市场前景广阔。,政策的支持和补贴有助于推动建筑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另,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未来,建筑光伏发电市场将继续扩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模式也将不断涌现。预计建筑光伏发电将在我国建筑行业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九章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9.1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9.1.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作为一种开源节流的措施,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9.1.2改善水环境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地表水污染风险,有助于改善和保护水环境。9.1.3促进绿色建筑发展雨水收集与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高建筑物的环境效益。9.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9.2.1雨水收集系统分类根据收集对象的不同,雨水收集系统可分为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9.2.2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1)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安全,避免对建筑物结构产生影响。(2)经济性: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适用性: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和技术。9.2.3雨水收集系统设计要点(1)收集面积:根据建筑物屋顶或地面面积,确定收集系统规模。(2)收集设施:选择合适的收集设施,如雨水井、蓄水池等。(3)输水管道:合理设计输水管道,保证雨水顺畅输送。(4)过滤设施:设置过滤设施,提高雨水水质。9.3雨水利用技术与方法9.3.1雨水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主要包括景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清洗等。9.3.2雨水间接利用雨水间接利用主要包括地下水补给、城市给水系统补给等。9.3.3雨水处理与回用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回用于建筑物内部用水。9.4雨水收集与利用案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