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教学要素落实的单元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校教师姓名

年级四年级单元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人文主题生活中不缺美景,只是缺少美的眼睛

阅读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文-

要写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记事)

-表达要素

口语交际要素无

课文

(包括习作、口语课时教学的内在联系

交际和学习园地)

6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感受作者留心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3能做到和同桌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及场景的变化情况,并且能结合

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标4能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处场景,把观察的写下来。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包括课文、习作、口语交际和学习园地)

《16.麻雀》学习活动设计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拯救、嘶哑、搏斗”

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

教学目标

结果交代清楚。

4.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

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5.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悟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为救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悟“爱”的强大的

力量。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

教学重点

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

教学难点

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生活中,你经常见到麻雀吗?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麻雀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内容

1.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提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教室重点关注“奈、拯”等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2)出示本课生字新词“嗅到、无可奈何、拯救、嘶哑、庞大”,学生认

读,并相机正音。

(3)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扎挚”在文中是张开、伸开的意

思。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教师相机板书

关键词,并添加箭头,完成示意图。

老麻雀

小麻雀<_______________猎狗

攻击

(2)导学回顾: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讲普罗米修

斯“盗”火这个故事的?

(3)提出要求:在示意图上标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一步完善示

意图。再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老麻雀

保护/\逼退

(经吆/吉果)

小麻雀.(起氏I)猎狗

攻击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梳理。

(4)提出要求:借助人物与情节关系图,理清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之间

发生的事,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5)小结:我们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先弄清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然

后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就可以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写一件事,就要像作者这样,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清

楚,才能让人看明白。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课文内容,弄清楚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么把这件

事写清楚的。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嗅、齿、躯、庞”,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适时点拨。

(1)提醒学生注意笔画与笔顺,写正确:

“嗅”和“庞”不要漏掉最后一“点二

“齿”字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笔顺来写。

(2)提醒学生注意细微变化,写美观:

“躯”中的“身”字作偏旁时要变窄,撇画不出头。

“幼”的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2.学生练习。写完展示,点评。

3.学生自主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正确,词

语间距合适,行款整齐。

4.展示学生书写成果,点评。

第二课时

一、感知文本中浓浓的爱意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中

有哪些角色?(“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快速读课文,完成填空。出示课

件: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想()小麻雀。老麻雀()小麻雀,吓

()了猎狗。我()了猎狗。

3.学生读文,交流。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吗?

(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快速读文,旨在紧扣教学目标,先找出文中出

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体现的浓浓的爱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怜

1.这浓浓的爱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

来。

2.学生交流。

预设1: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

出示课件: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

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2: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神态)

(2)请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无助的麻

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小麻雀

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再读这句话。

预设3: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

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

(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陌生的地方,遇到庞

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无助地拍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

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别从“神态”

“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又无助,非常可怜,为下文

的展开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猎狗的可怕

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描写小麻雀的神态和外形的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

可怜的小麻雀。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请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猎

狗的句子。

2.学生交流。

(1)出示课件: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

的牙齿。

自己轻轻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

(2)出示课件:猎狗张开大嘴图。

看看此时的猎狗,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显得多么凶狠。想想

那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还是嫩黄,个头不过咱们拳头那般大,如果猎狗

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

氛了吗?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

体验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借助图片,为学

生创设一个紧张的氛围,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情

感体验,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笔。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老麻雀)

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

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3.学生交流。

预设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

面前。

(1)这句话中主要描写了老麻雀哪个方面?(动作)哪些动作?(飞、落)

(2)“像一块儿石头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

的勇敢和坚定)

(3)小小的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

妙,生动地描绘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对理解老麻雀形象

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预设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什么叫“扎煞”?(张开)

(2)它张开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可能在叫着什么?(走开,

你这可恶的猎狗!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3)它为什么要“绝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

句话。

(4)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预设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

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1)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2)老麻雀拿什么来掩护小麻雀?(自己的身躯)那拳头般大小的身躯,

能掩护得了吗?(掩护不了)所以,现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紧张、害怕)

(3)老麻雀紧张成什么样子了?(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带着这种感觉,

再读这句话。

如此紧张、害怕的老麻雀并没有退缩,一起读这句话。

预设3: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1)如果搏斗开始,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搏斗?(激烈的搏斗)搏斗的结果

是什么?(老麻雀战败、战死)知道结果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来掩护、拯救这

小麻雀?(看到自己的孩子面临危险,它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猎狗吃掉)

(2)这说明老麻雀怎么样?(勇敢、爱自己的孩子)那这勇气来自于哪里?

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

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3)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爱的力量)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

个庞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败它,但这种强大的力量,让它能为了孩子,

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奋不顾身地去拯救自己孩子,哪怕是牺牲自己,哪

怕是只能延续孩子一分钟的生命……这种强大的力量,让身躯弱小的老麻雀变

得如此高大,变得如此勇敢。对,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带着这些感悟,

我们一起再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老麻雀的动作出发,展开想象,通过有

层次地追问,让学生感悟老麻雀虽紧张、害怕,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

切,麻雀外形弱小但精神强大。同时让学生了解,刻画人物形象不仅要关注人

物的神态、动作,还应关注心理活动。

五、感悟爱的奇迹

1.麻雀斗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正因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爱,产生的

巨大力量,使得那令人惊恐不安的险情出现了奇迹。请大家读一读第六、七自

然段,想想结果是怎么样的?

2.面对着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老麻雀,猎狗退缩了,这真是奇迹啊!回

想一下猎狗开始看到小麻雀时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请男、

女生分别读一读。

出示课件: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设计意图】利用猎狗刚才和现在两种不同的表现,让学生感受作者采用

的对比方法,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那“一种强大的力量”,还让故事的情

节显得更加生动,对于习作方法的渗透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狗鸟之战”的作者,为什么要急忙唤回猎

狗,带着它走开?(对小麻雀的怜爱;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回读全文。

六、感恩有爱的生活

L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吓退了猎狗;

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屠格涅夫。《麻雀》选自屠格

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出示课件: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

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

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一一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设计意图】引用“原文”资料补充课内,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更

加明确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同时,引

出下一环节的写话主题。

2.爱无处不在,我相信,文中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浓浓的爱意健康

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沐浴着父母、老师、朋友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

成长道路上,也会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愿意分享一下?

3.用你们的妙笔把故事写下来吧!

4.分享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使课文中心得到升华,又将文本与生活结合,勾起

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自己生活中得到的点点滴滴的爱,同时引导学生用感恩

之心回报所有爱自己的人。读写的结合,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练习机会。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拓展阅读,丰富知识面,增加阅读量。

板书设计

老麻雀

保护/\逼退

(经过)(结果)

小麻雀((起因)______猎狗

攻击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引入课题:

1.师:知道大家很喜欢猜谜语,请听好: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

飞到西来飞到东,到处安家忙不停。

生:蒲公英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

师:你们对蒲公英了解多少呢?

生1:蒲公英可以治疗高血压

生2:蒲公英可以败火

师: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

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师出示图片介绍:小小的白绒球其实是蒲公英的果实,当绒毛随风张开时,

就会带着种子飘向远方。当蒲公英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游览一片神奇的草地一一金色的草地。

3.板书课题:16金色的草地,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

3.全班交流

我家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我和弟弟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蒲公英经我

们带来不少快乐。后来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的原因。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

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三、学习课文

过渡:同学们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时什么样的?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下面就请你来读读第1自然段,找找答案,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要

求回答完整:用上因为,”,所以,,,,)

1.出示第1段:(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板书:金色

2.金色的蒲公英开满了草地,这是一片怎样的情景?

(1)(出示图片)看着这样一片金色的草地,你想说什么?

(2)预设:草地真美啊!(这片草地金黄金黄的,犹如铺上了一层金子。)

(3)谁来把这美丽的金色草地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过渡:怪不得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出示句子)那

么,草地可爱在哪?蒲公英有趣在哪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他们在玩什么?

生:吹蒲公英

师:你吹过蒲公英吗?

生1:吹过生2:没吹过

师:蒲公英被吹起来是什么样的?没吹过:你梦想象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样子

吗?)

2.播放图片和音乐。

(1)师语言描绘:你看,只要对着蒲公英轻轻一吹,一朵朵毛茸茸的小白花就

飞起来了,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飘到头上,头发变白了。

⑵还会落到哪呢?预设:粘在脸上(哎呀,变成了一只小花猫)落在鼻尖上

(痒痒的,打个喷嚏)飘在手心里(轻轻的,软软的)黏在衣服上(抖一抖,

呀,下雪啦)真有趣啊!

3.兄弟俩是怎么玩的呢,自己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他们的玩法有趣吗?

(1)预设1:有趣。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弟弟,弟弟回头,我就把绒毛吹

到他脸上。

师:一本正经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字面上的意思是严肃的样子。这里是真的一

本正经吗?哦,假装的。心里说不定还偷着乐呢!他是想一一捉弄弟弟

师:谁来读读哥哥捉弄弟弟的这几句话。

生读: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绒毛朝我的脸上吹。哼,哥哥捉弄了我,看我把

你吹成个大花猫。他也在一一捉弄哥哥。

师:谁来读读弟弟捉弄哥哥的这几句话。

预设2:有趣。哥哥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绒毛。(怎么互相吹,直接往脸上吹

吗?回到预设1)

3.兄弟俩在这片草地上互相捉弄、吹蒲公英,真有趣啊!此时此刻,作者的

心情怎么样?(快乐)板书:快乐

4.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读第二自然段吧,齐读。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经常亲

近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金色的草地还会有哪些变化

呢?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情感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草地还会变颜色呢!请你们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地分别在什么时

间变成什么颜色。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时间草地颜色

2.草地一天时间里变了三次颜色,可真神奇啊。老师也情不自禁想读一读了。

(1)引读: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一一。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

见。傍晚的时候,----。

3.那么,草地变色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再请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时间草地颜色变色原因

早晨绿色蒲公英花瓣还没有张开

中午金色蒲公英花瓣张开了

傍晚绿色蒲公英花瓣合上

4.了解“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把草地变色的原因写清楚的呢?我们来读读

这句话。

课件出示: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绿色的了。

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这句话把蒲公

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

现在你们都是蒲公英花朵了,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

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出示图片)老师

带领做动作。

(3)花朵张开时,指名读一一(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一朵蒲公英花

张开,草地能变金色吗?(不能)那第二朵谁开?你来读。第三朵,谁来?让

我们把所有的花朵都开起来吧,一起读。哇,此时此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大

片金色草地。蒲公英花们,现在把你们的花瓣合拢。哎呀,草地变绿啦。一起

读: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作者用手掌张开、合拢的动作来说明草地颜色的变化,就把草地颜色变化

的原因写得更加清楚、有趣了。像这样的写法就叫作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过渡:同学们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奥秘,难怪作者说:多么可爱的

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生:体会到了“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浓浓的爱。

师:谁来读一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师:体会作者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

(2)生:当作人来爱

3.指导朗读,体会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

三、课堂小结

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四、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早晨中午傍晚

蒲公英的花朵(合拢)绿色(张开)金色(合拢)绿色

草地的颜色绿色金色绿色

学习园地教学设计

1.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

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

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语文要素

学会写一件事情

目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

景写下来。

(板书)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出示题目:

师:默读文题,你们知道了什么要求?这次习作写什么?(PPT:一种事物、

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PPT: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

几个印象深刻的?(PPT:一种、一个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

%。

四、怎样写好一种小动物。

师:同学们同学们,你们养过宠物吗??

生:养过猫、小狗、兔子.....

师:那你们有仔细观察过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吗?下面我们就以《我家的小

狗》为例,这只小狗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五、通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有读不通顺的地方和读不懂、读

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预设学生容易读不懂“埋怨”一词。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不满或怨恨。

2.请你把课文给同桌读一遍,并请同桌给予评价。

3.指名读,检查通读情况。

六、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知道了小狗的名字叫“王子”。

知道了“王子”是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知道了“王子”跑得很快、很乖、认字,喜欢哼哼叫和汪汪叫,喜欢追火

师:读完之后是什么心情或有什么感受。

生:“王子”很有趣、淘气、可爱。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请同学们把你对“王子”的评价写在书

上空白处,并想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在课文中,

用横线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4.请同学们跟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评价与理由。

5.全班交流,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来体会作者对“王子”的观察是多么细致

七、总结分析写作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作为评委如何评价这篇例文呢?

生:1、例文中描写“王子”的几件事都是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发生的,

说明作者对“王子”的观察十分细致。

2、作者在例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子”的喜爱之情,甚至还教它认字,

还知道“王子"听到‘‘狗"字时叫得最欢。

3、作者写出的这些事都十分有趣,而且这些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

事,作者把小事写得这么清楚,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透过文字也能感受到王子

的淘气可爱。所以说细致的观察与描写对于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八、课堂小结

这只小狗真是太可爱了,你的身边有这样可爱的小动物吗?请你仔细想一

想,平时它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儿,快和同学们说一说吧!

小动物我们了解了描写方法,那么人物如何去描写呢?下节课我们一起

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小狗,也体会到了作者对“王子”的

细致观察,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深入的观察我们周围的人物。

二、怎样写好一个人。

1."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你想写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边说,

老师边写词,比如:活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

2.如何将人物写具体、鲜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人:(出

示片段描写)

(1)(课件出示)

她,身穿一件朱红色的春秋衫。身材苗条,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长圆形的

脸蛋儿,两道细长的柳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她爱笑,一笑起来,

腮边就露出一对甜甜的酒窝,那清脆、婉转的笑声,就像是美妙的歌声。她高

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笑。她感

到羞愧时,那两条羊角小辫就宜拉下来了。

①学生自由默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一看就不是一个漂亮、乐观、活泼、开朗的人,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板书:外貌描写)

(2)(课件出示)“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

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离篮架足有四五米

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

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

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

①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男生读给大家听。

②交流探究,了解写法:多么娴熟的篮球动作,多么高超的扣篮技巧,栩

栩如生。片段中抓住什么来表现的呢?(准确的用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

致的描写,写的活灵活现。)(板书:动作描写)

③学生一起朗读下,再次感受作文细腻的文笔带给我们生动的人物形象。

(3)(课件出示)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

吗?上小学时,爸爸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到了初

中,爸爸还是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了中师,每

次回家,爸爸依然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班以后,

爸爸仍然对我说:“好好工作,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①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我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

了什么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父亲的爱)

(板书:语言描写)

②自由朗读,读出父爱。

(4)(课件出示)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

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我给

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我想:我是幸运的。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

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

①教师范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我”的快慰、自豪、幸福、喜悦连读者都被感

染了。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板书:心理描写)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

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

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

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

碧绿的特点。)

3.理清顺序(板书: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

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

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

场里设备齐全。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

(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