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第八单元经典故事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
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
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
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
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
故事?(指名复述故事)
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
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确,读出节奏
1.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诸小儿多子折枝取之,信然
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一句话中该如
何停顿呢?自由读,试一试。
4.指名读,其余生认真听,说说停顿准确的地方。
5.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
6.齐读。
三、精读课文,读明白,读出韵味
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智慧之举。
2.逐句朗读,理解。
(1)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A.理解:尝(曾经)诸(众多)
B.感悟古文的简洁。(“诸位同学”,可以是“诸生”就解决了,那
么“诸位老师”怎么说?)
1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C.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学生尝试填空)
D.练读,体会王戎和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的快乐。
(2)出示第二句。
A.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B.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
会“多子折枝”的意思。
C.理解“竞走”,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
这句话?(学生说,练读)
D.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
E.王戎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小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交流看
法)
(3)出示第三句。
A.指名读。你若在场,会怎么问王戎呢?(先用现代文说,而后
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
B.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C.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吗?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
D.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少年王戎。
(4)出示第四句。
A.小伙伴们开始信不信王戎的话?后来为什么又信了呢?
B.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先用现代文说,而后尝试用小古
文的方式来表达)鼓励多种表达。
四'通读,检测
1.有滋有味地朗读这则小古文,比赛读。
2.小检测。
古文语言很简洁,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文中往往会省略一些
词语。请你看看下列句中都省略了什么。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取之,信然。
五、背一背
1.自己试背短文。
2.指名背短文。
3.齐背短文。
六、剧本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人一组,一人演王戎,其他人演小伙伴。
七'拓展延伸
1.《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它在古代文学史上
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孔
融让梨”“王戎识李”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2.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和家长们在网上
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反思:
2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第26课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文病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
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另外,教给学生找
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
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为让学生学习利用人物
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可以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的实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
—、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
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
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⑶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
的轻声。
⑵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
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
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
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调查
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
(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
信。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
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
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
究的重点。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
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难点: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
信的教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今天我
们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
的人;一位敢于同迷信斗争的人……)o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看看细读课文后,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
4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认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你是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
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从而摸清了底细,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的调查结果又如
何?(小组讨论)
小组一: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
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闹的。)②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
绅。)③新娘从哪儿来的?(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选。
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
走,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
是年年闹旱灾。)
小组二: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①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
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
相,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他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
送新娘。”西门豹表面上赞同给河伯娶媳妇,实际上他已识破巫婆和
官绅骗取钱财的诡计。)
(6)小组朗读西门豹的话,感悟人物品质。你能用成语来评价西门
豹吗?(将计就计,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质疑:西门豹是被派到邺的官员,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
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要参加“婚礼”呢?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办巫婆和官绅
的以及这样做的妙处。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骗局,惩
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②找到描写他是怎么说的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③你认为他的办法妙在哪里?是否还有更妙的办法?
(2)学生间讨论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
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是为了
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这样说是故意装着认真的样子,用这些话
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
5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小组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还不回
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麻烦”
表面上是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要把他也投进漳河
里去。)
质疑:官绅们见巫婆和官绅头子没有回来,西门豹又说让他们去
催催。他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
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惩办他们吗?(“再等一会儿”,对
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们,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组三:西门豹利用假戏真做的办法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及官
绅们。这个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巧妙之二,不动声色;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3.西门豹一开始调查摸清底细,并没有把巫婆、官绅们抓起来杀
掉,而采用这种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办法。你们知道他的用意吗?
再默读这一部分,在读中感悟。(彻底破除迷信,关键还是在于让老百姓
们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巧妙地惩办,深刻地教育,这才
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老百姓们有什么变化。(老百姓
在西门豹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
(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
三'总结全文,整体理解
L在西门豹一步步实施惩办巫婆和官绅们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
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办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
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2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你的办法真妙。真的很佩服你。
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事要有策略。……)
四、发散思维•角色体验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
想出其他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进行角色表演。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注意要有层次。
(2)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给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如
官绅等)加上语言。
(3)注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有恰当的表情。
3.小组表演。
4.小组汇报演出。
5.小组间评议:最佳表演组,最佳人物创新奖……
教学反思:
6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第27课故事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
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
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
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难点: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
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
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善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体会
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王章中表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故事。
难点: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
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怎样做?那你们去看病的时
候,医生让你们什么时候吃药、药该怎样吃,是不是都照医生的话
去做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跟医生有关的故事,故事叫做《扁
鹊治病》。(板书:扁鹊治病)
二'品读体验,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扁鹊既然是名医,那蔡桓侯为什么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
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采取多种形
式读)
3.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7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皮肤上f皮肉之间一肠胃f骨髓f病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侯却是怎么对待的
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
5.扁鹊对待治病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站
了一会儿f又来拜见一再一次来拜访一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一几
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6.你认为蔡桓侯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隐瞒疾病,害怕医治,不接受他人劝告)
7.蔡桓侯是怎样对待扁鹊的劝告的?
(不高兴一很不高兴一非常不高兴~奇怪一派人去请)
8.你觉得蔡桓侯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
己见)
三、巩固延伸
1.假如蔡桓侯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良言,
则会亡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蔡桓侯这样的事呢?举例说
一说。
3.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找三位同学来表演这个故事。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
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蔡桓侯和扁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表
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3.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今天,
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
呢?(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1.纪昌学射箭的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哪些自然
8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段?
2.比较异同,探究“练眼力”。
(1)写纪昌“练眼力”的这两个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今天也来练练大家的眼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①指名读飞卫的话。
教师:飞卫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纪昌还不明白,你读课文时,
能不能把意思强调出来?
指名1〜2名读,齐读。
②第二次提要求,谁能把飞卫的要求读得更清楚?
指名读,齐读(突出极小和很大)。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练习过程”部分。
①比较纪昌练眼力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感觉出
来的?
你听出来没有,他特别强调了“盯住”“不能眨一眨",那是
怎样地看啊?
②创造情境,展开对话。
教师:纪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
(提示:可能是妻子对丈夫的劝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
怎么说?纪昌会怎么回答?)
(4)“结果”部分,理解破折号。
①”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你是怎么
理解“到家了”的?(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
教师:你觉得纪昌看虱子的本领到不到家?谁能够来具体解释
一下?
②“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
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教师:你读了这句话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惊喜的,惊奇的,
出乎意料的)
③纪昌三次去找飞卫,说明了什么?说明他虚心听从指导,并
且持之以恒,直到老师认可。
3,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飞卫又是怎么做
的?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1)理解“百发百中”。
(2)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
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样的人?(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
目标,这叫“箭无虚发,百发百中。”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射箭能
手。)
四'引导质疑,揭示寓意
1.我们知道学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课文写
练眼力部分写得那么具体,而没有具体写纪昌练开弓,练放箭呢?
学生回答寓意。
2.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还能从这则寓
9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言中读懂什么?
3.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么?从纪昌练习的态
度,你有什么启发?
(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领都需要基本功,而练基
本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么我
们学习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我们也要练好基本功,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八讲历史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大方地讲给同学
听,注意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大胆说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2.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提高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开阔学
生视野。
【过程与方法】
用游戏、讨论、创设情境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指导学生
把故事讲完整,讲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激发多读课外书的热情,提
高阅读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把自己搜集的故事有条理地讲清楚。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难
点:能把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并与他人交
流所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读了西门豹治邺、扁鹊见蔡
桓侯等许多历史故事,课外大家也读了一些历史故事,你读了哪些
历史故事?(指名交流)
10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2.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知道大家从不同的途径搜集了很多
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历史故事会吧!
二、在小组内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
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四、
交际范例
张婷君:我给大家讲的历史故事是“凿壁借光”。西汉人匡衡,
非常喜欢读书,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点不起灯。邻居家里点着灯,匡
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看读书。
五'畅谈感想,巩固深化
1.听了同学讲的历史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呢?可以谈谈对
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也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历史故事中一位位名人就是一座座丰碑,他们
的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
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历史故事。
板书设计:
讲历史故事
认真听一仔细想一谈感受
教学反思:
习作八: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2.明确叙述中心,始终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的详略要得当。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
文。
【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占.叙事要完整写清楚重情经过
熊总能在习作中向/自己对事日的最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
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你是否把每
一天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呢?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经历的
许多事情都会淡忘,但总有那么几件心让我们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在脑
海里刻下深刻的痕迹,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现在就请你们闭上眼睛,
回忆让你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情。
二、审题指导
1.你都了解到什么?(让心儿怦怦跳的事可以是担心、害怕、
紧张、激动……)
2.你认为此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内容具体、真
情实感)
三'师生分析范文
(出示课件)学生结合范文谈谈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在记叙事
情的过程中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和方法:
1.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做出来的,事情都有起因、
经过和结果,因此,记事应把六个要素交代清楚。
2.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写清
“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要把主
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要在写事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四'组织材料
1.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材料的组织。
首先,要切合题意,围绕中心选材。
其
次,要选择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来写。
这
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
.,卜组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1)说一说你选择的事情是什么?
12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2)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
(3)把你选择的材料完整的说给大家听。
3.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写作水平比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根
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师应注意点评学生的评价,
要充分肯定优点,适当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请写作水平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汇报。同学老师
进行及时评价,提出不足之处。
五、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1.习作导入。
刚刚我们说了自己成长过程中让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现
在我们来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回想下怎样把一件事写具体,写出自
己的真实感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自拟题目,自主习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佳作引航
紫张的接力赛
C哎呀,怎么回事?怎么会掉棒呢?”几个同学跳起来大声呼
喊着。原来,这是在讨论操场上正在举行的一场紧张的接力赛呢!
今天是星期四,既紧张又激烈的接力赛在操场上如期“开战”
了。我们班的同学期待已久,早就想大显身手了。
“加油,加油!”在一阵阵呐喊声中,我班的刘洋同学掉棒了,
“捡棒啊,快!”在大家的鼓励下。他飞快地捡起棒继续冲过来。
马上就到我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咚咚咚直跳。
“快!刘洋,快传来!"我一边慢跑一边大声喊。可是刚一接棒,
我就被人重重地推了一下,差点栽倒在地。“啊?”我班的同学都惊
呼起来。我不由得想:一定行的!一定!我勇敢地站起来,调整好
步伐,脚下像踩了风火轮一般冲了出去。呐喊声在耳边一浪一浪传过
来,我超过了一个,又追赶另一个……眼看着终点就到了,我用尽全
力冲刺。
10米……5米……1米....冲刺!当红色的丝带被我带着飘向
欢呼的人群时,我知道,我们赢了。
“……获得本次四年级接力赛冠军的是四3班!”当广播里传
来主持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班那个方阵全都欢呼起来了,个个像
盛开的花朵一样,在阳光下笑着、跳着。
点评:这篇习作是按照比赛的过程来写的,可喜是作者善用多
种方法,把接力赛中“我”的真实感受写得生动传神,再现了比赛
时候那些激动、紧张、高兴的情景,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
七'朗读交流,修改作文
1.自己读:请同学们自己快速读读自己的作文,首先看看自
己的选材是否得当。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问小组同学,也可以请教
老师。
2.相互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换作文快速读一读,以你对同学的
了解,看看小作者的选材是否得当,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也可
13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导学案)
教案(导学案)二次备课
以说一说。
3.教师指导:针对选材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力争使学生的选
材丰富又能突出自己的特点。
4.明确了选材,接着请同学们自己仔细读两遍自己的文章,看
看是否有表达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明确的地方,找出来仔细修改。
5.小组内学习:一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看
是否有表达不流畅,意思不明确的地方,小组同学互相帮助修改。
6.小组各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修改。(一名学生幻灯出示习
作,全班交流。)
八'走出课堂,布置作业
1.好的文章就是要不断地修改,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
的老师,去把你的作文读给他听,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回来后进行
修改。
2.最了解你们的莫过于你们的父母,今天回家,请同学们将
自己的作文读给家长听听,再听听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