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规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5/2D/wKhkGWc93YmAK-pAAAHUrhrgujU660.jpg)
![《茶叶揉捻机》规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5/2D/wKhkGWc93YmAK-pAAAHUrhrgujU6602.jpg)
![《茶叶揉捻机》规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5/2D/wKhkGWc93YmAK-pAAAHUrhrgujU6603.jpg)
![《茶叶揉捻机》规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5/2D/wKhkGWc93YmAK-pAAAHUrhrgujU6604.jpg)
![《茶叶揉捻机》规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5/2D/wKhkGWc93YmAK-pAAAHUrhrgujU6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B/T9814-2024茶叶揉捻机本文件规定了茶叶揉捻机的主参数、型号编制和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盘式茶叶揉捻机的制造(以下简称“揉捻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768-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3785.1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13306标牌GB16798食品机械安全卫生GB/T23821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JB/T5673-2015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B/T8574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JB/T9832.2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3术语和定义JB/T786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主参数、型号编制4.1揉捻机主参数为揉桶外径。4.2主参数标准型谱见表1。表1揉捻机主参数标准型谱4.3特征是指在普通揉捻机基础上增加功能后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如增加程序控制装置,则特征代号为2K。机械结构则是单机或者连续式组合的揉捻机。4.4揉捻机型号编制应符合JB/T8574的规定。4.5揉捻机型号主要由类别代号、特征代号和主参数三部分组成,型号标记示例如下:改进代号:原型不标注,改进型用字母A、B…依次标注机械结构:单机不标,连续式(L)特征代号:电动加压(D)、程序控制装置(k),自动加料(Z)主参数,揉桶外径,单位为厘米(cm)类别代号:6CR表示茶叶揉捻机5技术要求5.1安全要求5.1.1揉捻机电器设备线路连接、电气接触保护装置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5.1.2揉捻机易造成人员安全隐患的传动装置运动部件,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人体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T23821的规定。5.1.3揉捻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附近、控制柜、因功能需要而不能防护的工作危险运动件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之处应固定有符合GB10396规定的永久性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牌上应简要提示危险程度、危险产生的后果、避免危险的安全措施等具体内容。安全标志应在说明书中重现,且清晰、易读。5.1.4与茶叶直接接触的零部件材料(或涂层)应符合GB16798的规定。5.1.5揉捻机的使用说明书中应给出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的编写应符合GB/T9480的规定。5.1.6程序控制或者是自动送料联动的揉捻机应具备定点停车、故障报警、参数设置和自动手动功能。多台揉捻机联动揉捻机联动装置应安全可靠,并具备单台控制装置。5.2整机性能5.2.1揉捻机应能满足制茶工艺要求,保证茶叶品质符合茶叶标准的规定要求。揉捻机加工绿茶和红茶时的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表2性能指标12≥86%≥85%≥85%≥92%≥90%≥88%35060%≥84%≥85%≥85%4≤2.2%≤2.0%≤2.0%≤4.2%≤4.0%≤4.0%5≤0.8%≤0.8%≤0.8%≤1.0%≤1.0%≤1.0%65.2.2可用度(使用有效度)不应低于97%。3JB/T9814-20245.2.3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不应低于100h。5.2.4作业时工作噪声不应大于78dB(A)。5.2.5作业时,揉捻机各轴承温升不应超过25℃,传动箱温升不应超过40℃。5.3一般要求5.3.1揉捻机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3.2揉捻机配套外协、外购件(如电)机、电器元件、材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附有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或质量等级证明。5.3.3揉捻机铸件、锻件非加工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应有影响揉捻机及零部件强度和外观质量的裂纹、砂眼、气孔、飞边、冷隔等缺陷。5.3.4焊接件焊缝应均匀、牢固,不应有虚焊、漏焊、脱焊、烧伤、裂纹、夹渣、气孔和焊渣未除等缺5.3.5钣金件各咬接处应平整、牢固。5.3.6与茶叶直接接触的零件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锤痕、裂纹、翘曲、缺口和毛刺等缺陷。5.3.7零部件、紧固件和操作件外观应经过电镀、发黑或发蓝等防锈处理。5.4装配质量5.4.1所有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外购、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方可进行装配。5.4.2揉捻机装配后,各传动装置工作应稳定可靠,运动部件应灵活、平稳,不应有卡滞、碰撞等异常现象。5.4.3采用程序控制或者是自动送料联动的揉捻机各动作应准确可靠,不应产生误动作。多台揉捻机联动和自动生产线上的揉捻机,其联动装置和单台控制系统均应稳定可靠、操作方便。5.4.4加压装置和出茶门应操作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程序控制的加压装置和出茶门应能开闭自如,准确无误;揉捻过程中,压力应均匀,无冲击现象。5.4.5出茶门关闭后不应有明显摆动和泄露茶叶现象。5.4.6各润滑部位应加足润滑油或油脂,不应有渗漏油现象及污染茶叶的现象。5.4.7各连接处紧固件无松动现象。5.4.8产品装配后需进行不少于30min的空运转试验,空运转应符合5.4.2~5.4.7的要求。5.5外观质量5.5.1揉捻机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划痕、锈蚀、毛刺及其它机械损伤等现象。5.5.2与茶叶不直接接触的所有外露加工及非加工面均应涂漆,油漆表面应平整、均匀、光滑,不应有漏漆、起皱、流挂、剥落、锈蚀和污渍等缺陷。5.5.3表面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673-2015中TQ-2-2DM的有关要求。漆膜厚度不少于40μm,漆膜附着力不低于Ⅱ级。5.6产品使用说明书揉捻机出厂时应随机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内容等应符合GB/T9480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a)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结构简图和操作说明;b)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揉桶回转速率、揉桶外径、生产率和茶叶成条率等);c)机器工作原理、示意图;4d)机器的安装与调试;e)使用方法与操作程序;f)故障分析与排除;g)维护与保养;h)运输与贮存;i)制造厂或供应商的名称、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6试验方法6.1试验准备6.1.1试验场地应能满足各试验项目测定的要求。6.1.2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前应经校验检定合格。6.1.3试验前应测定并记录试验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6.1.4试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样机安装和调试,确认样机达到正常状态后方可进行试验。6.1.5试验前采用多点(不少于8点)随机和对角线四分法取样法对试验用的鲜叶、杀青叶或萎凋叶原料进行取样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6.1.6试验原料应是三级或以上鲜叶、并经杀青或萎凋的茶叶,在含水率为58%~62%条件下,每批应进行组成成分分析、评定鲜嫩度、测定含水率。6.1.7对杀青叶应测定其焦末碎片率、含水率。杀青叶特点是:手捏较软,略呈粘性,折梗不断,紧握成团,稍有弹性,叶色暗绿,无青草气。6.1.8对萎凋叶应测定其焦末碎片率、含水率。萎凋叶特点是:叶片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叶面失去光泽而成暗绿色,有一定清香。6.1.9揉捻机性能试验程序,应根据机型和试验原料具体情况(茶叶品种、鲜叶等级、采摘时间等由试验有关单位协商确定,且试验期间不应随意改变。重复试验时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6.1.10正式性能试验前应按使用说明书明示的每桶加工量及试验要求规定的批次,预先称取足够的供揉捻机作业的茶叶(杀青叶或萎凋叶)。6.2性能试验6.2.1试验要求单台样机试验三个批次,其中春茶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试验不少于2桶,每桶试验各项目数据测定一次。每桶试验完成后应进行揉捻叶及其烘干叶取样。批次试验结果取平均值。连续生产及多台联动按照台数取样试验,结果取平均值。6.2.2试验取样揉捻叶及其烘干叶的取样,应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法进行,取样点不少于8点,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按对角线四分法取足分析样,分析样要放在广口瓶中密封保存,试验结束后进行茶叶品质检验。6.2.3空运转试验加载试验前,应进行30min空运转试验,观察是否符合5.4.2~5.4.7的要求。,并作记录。6.2.4加载试验加载试验应按工艺规程进行,每桶试验即为一次试验。每一次试验,应按实际工作时间、加载耗电量、工作噪声、轴承温升、传动箱温升、揉捻叶质量、跑茶质量等项目进行测定并记录。5JB/T9814-20246.2.5含水率取鲜叶、杀青叶(或萎凋叶)试样,按GB5009.3中规定检验方法,测定含水率。6.2.6焦末碎片率取杀青叶(或萎凋叶)试样1000g,用直径为28cm的16目分样筛,分5次筛分,称筛下焦末碎片质量。按公式(1)计算:式中:J—焦末碎片率,%;Wj—焦末碎片质量,单位为克(g)。6.2.7成条率取揉捻叶样50g,剔除老梗老叶、杂质,分出该成条而未成条叶(包括扁条、扁片)、碎茶和成条叶三种,分别称重。成条率按公式(2)计算:×100................................................式中:C—成条率,%;Wc—成条质量,单位为克(g);∑W—成条叶质量、该成条而未成条叶质量、碎茶质量之和,单位克(g6.2.8细胞破坏率取揉捻叶样5g,放入10%的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后用清水冲洗,随机取出20片(茎根碎末除外),将其摊平,目测每片叶染色的面积占该叶片面积的百分比。细胞破坏率按公式(3)计算:式中:X—细胞破坏率,%;Xi—目测得的每片叶的细胞破坏率,%。6.2.9碎茶率取恒温箱烘干揉捻叶样200g(含水率为7~9分两次,每次100g,在转速为200r/min碎末茶测定计上用直径为28cm的16目分样筛筛动5转,称筛下的碎茶质量。碎茶率按公式(4)计算:式中:S—碎茶率,%;Ws—碎茶质量,单位为克(g);66.2.10跑茶率揉捻机试验后,揉桶下部外缘运动轨迹以外与揉盘内、揉盘边沿残留茶叶以及撒落地面的茶叶的总和(质量)即为样机试验跑茶质量。跑茶率按公式(5)计算:×100......................................................式中:P—跑茶率,%;Wp—跑茶质量,单位为千克(kgWr—揉捻叶质量,单位为克(g)。6.2.11生产率试验中测定揉捻纯工作时间、揉捻叶质量及耗电量,小时生产率、千瓦小时生产率分别按公式(6)和公式(7)计算:...................................................................式中:Ec—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千克小时(kg/hT—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式中:N—千瓦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千克千瓦小时[kg/(kW·h)];Dc—纯工作时间内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6.2.12噪声6.2.12.1噪声测定在性能试验时同时进行,噪声测定应符合GB/T3768—2017的规定,测试仪器应符合GB/T3785.1中规定的不低于2级的声级计。6.2.12.2揉捻机周围不应放置障碍物,与墙壁的距离一般应大于2m。将测试仪器置于水平位置,传声器面向噪声源,传声器距离地面高度为1.5m,与揉捻机的距离为1m(按基准体表面计),用慢档进行测量。每一次测量点数为五点,即沿烘焙机周围测量表面矩形每一边的中点(共四个点)和揉捻机正上方1m处的一点。取各点噪声平均值为最后测定结果。同时,应测量相应点的背景噪声。6.2.12.3背景噪声按照GB/T3768-2017中8.3.3进行修正。6.2.13轴承与传动箱温升用点温计测量轴颈处的轴承外壳上和传动箱外壳的温度,试验结束时的温度与室温之差,即为样机的轴承温升和传动箱温升。6.3可靠性试验6.3.1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考核不应少于2台;有效度考核至少1台。6.3.2可用度(使用有效度)试验,单机考核累计工作时间不应少于200h,试验过程中除易损件外,7JB/T9814-2024不应更换其他零件。故障统计与判定原则按照GB/T5667执行。可用度(使用有效度)按公式(8)计算:×100....................................................式中:K—可用度(使用有效度),%;ΣTg—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hΣTz—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6.3.3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试验采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法,试验时间为120h,测定每台揉捻机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然后计算平均值。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按公式(9)计算:MTTFF=.......................................式中:T—总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n—抽样试验台数;r—故障台数;ti—第i台揉捻机出现首次故障时累计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t0—定时截尾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6.4其他技术要求检测6.4.1机械设备电气安全按GB/T5226.1的规定进行检测。采用目测和常规量具测量对接地保护、绝缘电阻、泄露电流要求进行测定、检查。6.4.2漆膜厚度应用涂层测厚仪测定,漆膜附着力测定应符合JB/T9832.2的规定。在揉捻机主要覆盖面任选3处检查涂层附着力,结果均不应低于Ⅱ级。6.4.3采用目测、手感、常规量具测量和/或查验合格证明文件方式对5.1.2~5.1.6和5.3.2~5.3.7的规定进行检查、测定。6.4.4使用说明书应对照5.6的规定目测检查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揉捻机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每台揉捻机均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若出现不合格,返修后重新提交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入库或出厂。7.3型式检验7.3.1揉捻机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功能、工艺、材料等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8——客户或国家有关质量监督部门要求时。7.3.2型式检验按本文件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7.3.3型式检验项目按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和C类,检验项目分类见表3。7.3.4型式检验时,因样本质量问题发生严重故障或致命故障,导致检验无法继续进行时,应停止检验,产品按不合格处理。7.4抽样方法按照GB/T2828.1-2012中的一次抽样方案,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1,抽取的样机应是企业近1年内生产的、未经使用的合格产品,抽样基数不应少于5台,样本数为2台。表3检验项目分类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ognos培训材料V》课件
-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 企业文化与团队协作模板
- 2025年数控裁板锯项目发展计划
- 绿色商务风地产家居市场分析报告主题
- 广州正常人长波紫外线最小持续性黑化量的测定与分析
- 对读世界史的几点意见
- 小学奖学金申请书
- 银行党员预备申请书
- 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质量检测口算题带答案
- 2025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 急诊科护理未来五年规划
- 农业机械设备供货及售后服务方案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中英文对照版
- 合资经营工厂合同范本
- 《医院应急培训》课件
- 2024年EHS法律法规培训:企业风险防范与合规之道
- 证件使用协议书(2篇)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含听力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